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時代的文化自信培育

互聯網時代的文化自信培育

時間:2024-10-26 04:42:08

網絡文化傳播是文化傳播以互聯網絡為媒體,将文化信息傳遞給接受者,是文化傳播者、網民和網絡平台之間高度互動的過程

文/本刊編輯部

當前,網絡文化發展新特點頻現,新趨勢難以把握,多元文化在網絡空間的交流與融合也急劇加快。因此,進一步探索增強中華優秀文化網絡傳播力、影響力的有效路徑,挖掘網絡文化建設,更好地體現互聯網創新、包容的特性,就顯得尤為必要。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吉林省網信辦、長春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網絡文化傳播峰會于2016年9月23日至24日在長春舉行。峰會旨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探讨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文化軟實力實現方式,進一步擴大互聯網時代文化自信的影響力,進一步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網絡文化蓬勃健康發展。

“在習近平總書記4·19網信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圍繞中國網絡文化傳播什麼、怎麼傳播展開具體交流探讨,符合社會和網民需要的比較選擇,意義重大。”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局長章勳宏指出,網絡文化傳播是文化傳播以互聯網為媒體,将文化信息傳遞給接受者,是文化傳播者、網民和網絡平台之間高度互動的過程。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網絡空間正能量傳播,網絡文化傳播面臨着難得的時代機遇。

取道吉林,立網絡文化品牌

吉林省高度重視網絡文化建設工作,針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實際情況,其中之一就有“網軍工程”,并把網絡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内容來抓。

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董維仁在峰會上提到,在網絡文化建設和傳播實踐方面,吉林做了許多探索和嘗試,先後組織開展了吉林網絡春晚、網絡名人看吉林、網絡文化安全進校園、吉林微電影大賽、手機攝影大賽、東北亞微電影等一系列網絡文化活動,給廣大網民提供了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廣受歡迎。今後,吉林省将進一步加大網絡文化建設力度,提高網絡傳播的文化品位,打造屬于自身的網絡文化品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吉林特色的網絡文化發展之路。

在峰會上,長春大學黨委書記卓越介紹了長春大學積極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優勢資源轉化為服務社會的文化力量的具體情況。他表示,長春大學作為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成立的發起單位之一,為支持長春文廟“國學大講堂”、吉林省圖書館“社科大講堂”以及長春市圖書館舉辦的“城市熱讀”系列活動等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外,長春大學網絡國學院還将在全國率先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教學,以健康的文化對沖網絡空間的負能量,做好網絡傳播的這篇大文章。

在新的曆史條件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聚焦網絡時代的文化自信,深入探讨網絡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實現方式,引導我國網絡文化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在中國互聯網文化建設發展史上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

立足中國,揚特色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的講話中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裡的文化自信是指中國文化的自信,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當代文化的健康化,中國文化的國際化,世界文化的交融化。

對此,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指出了互聯網時代的文化自信所具有的三方面的特點:一是文化自信與文化焦慮,面對各種思想文化愈加頻繁的交流交融交峰,誰占據了文化發展制高點誰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争中掌握主動權;二是道德經濟與“互聯網+”,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對準人們的思想共鳴點,要讓道德經濟成為市場經濟的正能量;三是網絡傳播要把根留住,中國網絡文化傳播正在不斷探索、鍛造、曆練、擴展,要以“互聯網+”的獨特功能和倍加效應,為市場經濟形成正效應、正能量。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導孫正聿從“互聯網與我們的時代”“互聯網時代與現代化”“互聯網時代與當代社會思潮”“互聯網時代的哲學理念創新”四個方面分享他的觀點:互聯網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而且它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文明形态。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會長黃樸民則認為,文化是本,網絡就是用。沒有文化,網絡傳播便無所用;沒有網絡,文化也行之不遠。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中國文化精神挖出來,然後通過網絡這種現代化的手段更廣泛地傳播,更極力地弘揚,使它春風化雨,使它潛移默化,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借力網媒,推傳統文化傳播

章勳宏表示,中央網信辦始終把加強網絡社會治理和網絡生态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着力加強網絡文化内容建設,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傳播工程、網絡文明和文化精品工程、網絡征集等活動,從工作機制、品牌活動、氛圍引導、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創了網絡文化傳播的嶄新局面。

未來網副總編輯鄭研表示,未來網一直以中華文化關聯為新引擎,構建青少年網絡文化生态圈。首先是加強網上中華文化傳播,點燃文化傳承新火炬,未來網借助“互聯網+”開通了中國少年國學院,通過網絡将五千年沉澱的中華文化以更形象化、通俗化地形式呈現給少年兒童。其次是淨化網絡空間,鑄造風清氣正的網絡防線。未來網以青少年網絡建設工程為契機,推出了國家網絡安全青年科普基地,通過最先進的科技和新奇的體驗讓青少年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提供更加豐富、流動及可互動、可觸摸的網絡安全教育課堂。

央視網總編室副主任華睿指出,央視網主要圍繞三個方面來開展工作:一是傳統節日,二是革命文化,三是網絡公益廣告。重視技術創新、内容創新,依據平台優勢共同打造網絡文化,建設文化自信、傳播文化自信。

中國網國情頻道主編蔚力則從互聯網時代如何保護、弘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産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傳播中國文化的平台和渠道,我們要注重加強知識産權的保護,提高原創者的創新動力,更好地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傳統工藝、傳統匠人和傳統文化。

在峰會開幕式上,政府和學界代表為“網絡文化研究中心”“網絡國學院”“吉林省網絡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金海峰宣讀了本次峰會形成和發布的中國網絡文化傳播《長春宣言》。

2016年9月23日,吉林長春,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給與會嘉賓作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演講。供圖/長春大學記者團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