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美國紐約高等法院4月19日對.."/>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梁彼得案,一個複雜的人權标本

梁彼得案,一個複雜的人權标本

時間:2024-10-25 06:23:54


    □溫憲美

國紐約高等法院4月19日對華人警官梁彼得誤殺非洲裔男子格利案作出了5年緩刑和800小時社區服務的判決。較之此前陪審團所議的可能長達15年監禁的定罪,此判對被告無疑是“柳暗花明”。梁彼得的辯護律師說,對梁彼得而言這真是“美好的一天”。一直為此案抗争的美國華人社團也對此感到欣慰。

然而,對死者表示支持的非洲裔社團大感憤怒。檢方也認為陪審團作出的過失殺人罪名應成立,并稱将繼續上訴。

在美國,整體上一向不願惹是生非的華裔與非洲裔社團因一樁公案而如此對立尚屬首次。這一切的背後,有着更為深刻的曆史、社會、種族因素,可謂盤根錯節。耐人尋味的是,美國種族關系中通常發揮更具支配性作用的主角,這次卻有意無意地避在了幕後。

就事論事地說,梁彼得在此案中确實有罪。2014年11月20日,梁彼得奉命在紐約布魯克林東部一個臭名昭著的危險區域巡查,聽到聲響後在緊張之中扣動了扳機,無意中将非洲裔男子格利殺死。簡言之,這是一樁死了人的案件。

問題的複雜在于如何定性這一命案。美國的司法獨立從來都是相對的,更不用說這樁命案發生在美國種族矛盾及相關沖突極為敏感之時。近年來,美國頻發白人警察槍殺非洲裔血案,當事者多數未予追究,或被輕判了事。非洲裔對此的憤怒早已如地火奔突。就在梁彼得案發生3個月前,密蘇裡州弗格森鎮發生了非洲裔青年布朗遭白人警察槍擊身亡案,在全美引來火山噴發般的抗議怒潮。當時,我在弗格森鎮目睹和記錄了火藥味極濃的抗議現場。此後,在紐約、巴爾的摩等地接連發生類似事件。一時間,美國黑白種族沖突驟然加劇,焦點集中在如何追究槍殺黑人的白人警察。

梁彼得案的發生,使這一焦點被微妙地轉移。案件發生後,一向偏袒白人警察的美國警方和警察工會立即定性為“一場不幸的悲劇”,要求梁彼得認罪,紐約警方指派給他的律師竟沒讓他在大陪審團面前作出陳述。從1999年開始,紐約一共有179起警察持槍殺人事件,隻有一起是警察有意識連開5槍被确認有罪,也隻被判了5年緩刑。梁彼得無目标地開出的一槍卻可能被判15年。司法的天平如此不公,誰都看得出來梁彼得成了美國警方試圖緩和警民沖突的替罪羊。

面對此案,一向逆來順受的美國華人不甘繼續當“啞裔”。今年2月20日,全美40多個城市的數萬名華人走上街頭為梁彼得“喊冤”,要求公正判決。在美國白宮網站上,要求輕判梁彼得的集體聯署得到超過10萬人的支持。主審法官收到4萬封支持輕判梁彼得的求情信。華人如此規模的抗争前所未有,法官的宣判也表明抗争取得了成果。

在美國曆史上,平等與人權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天賦權利。華人苦力為美國太平洋鐵路建設流盡血汗,換來的是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這是美國惟一一個針對單一族群的排斥移民法案。進入21世紀後,随着中國的發展壯大,各種涉及華人的“間諜案”頻發。我曾在現場聆聽一些當事人的申訴,說到冤情傷心之處,當事人聲淚俱下。

在由移民組成的美國社會,“不平則鳴”這一人世間的鐵律有着極為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同樣受到歧視的情形下,華裔雖有各種抗争,但聲音一般不如人多勢衆的非洲裔、拉美裔族群響亮,華人内部的差異又導緻華人不如猶太人等族群團結。正因如此,梁彼得案促動美國華人社團打破隔閡,共同發出呐喊,便有了轉折點般的意義。

從曆盡屈辱而忍氣吞聲,到面對重判而奔走呼号,再到赢得公正而揚眉吐氣,離不開美國華人的抗争。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做到有理、有利、有節也是對華人的嚴峻考驗。就梁彼得案而言,今後如何穩妥處理華裔與非洲裔族群的關系,便是需悉心善後之處。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