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章丘鐵鍋網紅史

章丘鐵鍋網紅史

時間:2024-10-25 08:02:47

1.牛祺聖展示他的鐵鍋,拍照時,他兒子要求隻能拍攝他們父子兩人

2018年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火起來的卻是片中的章丘鐵鍋,根據媒體報道,章丘本地廠家的鐵鍋瞬間被清空,訂單排到了兩年後,還有人試圖翻牆進入工廠買鍋。整個章丘,打鍋的廠家從2家飙升到170家。半年後,章丘鐵鍋再次回到公衆視野,卻是“滞銷”和“遇冷”的消息。

河莊村的新特産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第一集裡,章丘鐵鍋的出鏡時間長達6分鐘,“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溫冶煉,36000次捶打……”豆瓣上有人評論,節目看完一點也不餓,但卻很想買鍋,巧的是,淘寶上還真就立馬出現了同款,宣傳語中就包含了《舌尖3》字樣。

如今到章丘實地探訪,連出租車師傅們都已經很懂行了,乘客想買鍋,就直接拉到相公鎮河莊村,這個村子是整個章丘鐵鍋作坊最多的地方。還沒進村,遠遠就能看到玉米地邊的電線杆上,高高挂着廣告牌,上書“章丘手工鍛打鐵鍋”,村子裡面,也到處都是章丘鐵鍋的廣告,塑料布打印體、油漆印刷體、毛筆手寫體都有,都包含“章丘”“正宗”“手工”這幾個關鍵詞。

村民告訴我,今年《舌尖3》播出後,原來村裡一家專門打鍋的也沒有,都是今年開起來的,最多的時候有三四十家,因為生意冷下去,加上政府整頓,現在隻剩六七家了。剛剛過完年那會兒,村裡每天一排排的車停在路邊,都是來看鍋的,現在有時候一天也看不見兩輛外來車。這東西火了又冷了的過程,村民都覺得奇怪。章丘自古有鐵匠風俗,《山東通志》裡寫,“唐時鐵器章丘最盛”,延續到當地村民有記憶時,河莊村幾乎家家都出過鐵匠,早年就走街串鄉給村民們打鋤鐮鍁镢鈎杈耙,但要說到章丘鐵鍋,他們以前根本沒聽說過。

牛祺聖是村裡最有名的鐵匠,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除了農具打得好,還打鐵葫蘆、鐵牡丹之類的藝術品,他從十幾歲開始跟着父親打鐵,真正接觸到打鐵鍋,卻是80年代了,還是别人主動找上門的,問能不能打鍋,他說能啊,打鍋又不要啥含量,就偶爾打幾口,但銷量不好,趕一次集也賣不了三五口,因為鐵鍋沉,又容易生鏽,普通人家都不喜歡用。

牛祺聖說今年這股風吹得有些邪,《舌尖3》是大年初四播出的,初五中午12點半,家裡就來了第一個買鍋的,是濟南人。牛祺聖還不知道咋回事,第二個從南京自駕而來的客人就到了,一進門就開口要30口鐵鍋,牛祺聖說沒有那麼多,家裡總共就10來口存着的鍋,其中6口鍋還是毛坯,沒焊上耳朵呢。南京人正猶豫,呼啦又一大家人上門圍過來了,南京人一看不好,連毛坯都拎走了。

2.聶蔭江家的工人在切割鍋坯

3.鄭佐超在熱鍛鐵鍋,身後架着手機在直播

4.聶蔭江在熱鍛鐵鍋,因為環保審查,這個爐子平時并不生火大年初七,章丘文化部門領着章丘電視台、章丘日報就去了牛祺聖家采訪,牛祺聖很懊悔,生意最火爆那會兒,他光顧着接待客人了,活都沒法幹,眼睜睜看着村裡其他人熱火朝天開始打鍋,心想要是去年一整冬都打鍋就好了。前段時間,牛祺聖還在家裡裝了監控,門前一條土路,有汽車經過,立馬能瞧見,防的就是有人來偷師學藝,他還氣鼓鼓地舉例說,就在我們采訪的前幾天,一幫人假扮記者,到家拍這拍那,其實就是偷學打鍋手藝的。但實際上,現在村裡已經很少有人來參觀了。

村口的鄭佐超家的鐵鍋事業就是今年4月才開始的,爐子就在自家小院,還招了5個工人,旁邊用三腳架架着手機直播,他說這是最重要的銷售渠道。鄭佐超總是掄一會兒大錘,就到手機旁,邊抹汗邊說兩聲“老鐵們,幫我雙擊666”。他對記者的來訪态度矛盾,說他打鍋是正宗的手工熱鍛加冷鍛,不怕看的;又怕記者來搞破壞,“章丘鐵鍋都被你們說壞了”“你要是影響了我生意,我指定要告你的”。我問他為什麼4月才開張,他認為是我在給他下套,“打鍋又沒啥技術要求,還時間早晚?”相比時間問題,他覺得地域問題更重要,“章丘人賣章丘鐵鍋理所當然,現在有的外地人,也用我們章丘鐵鍋……”說完他罵了句髒話。

硯池村的近代打鍋傳統

但實際上,如果嚴格按照地域劃分,沖着《舌尖3》去河莊村的人都算是走錯了地方,《舌尖3》裡面的打鍋匠人并不是來自河莊村,而是距離章丘市區不到3公裡的明水街道硯池村。這裡看不到鐵鍋的廣告,但是我打聽村委會後,走出了50米,還有人追出來問“買炒勺嗎”。

硯池村目前已經拆遷了,規劃建一個文化特色小鎮,原來打鍋的作坊早搬走了。硯池村的村支書張尊坤說,為了鐵鍋出名這件事,他簡直有口難言,因為領導朋友們都要鍋,他自己統計了一下,2018年春節期間他總共花了幾萬塊買鐵鍋送人,“還不能報銷”。

跟河莊村相比,硯池村打鍋的曆史稍微長遠一點。一直在村裡打鍋的聶蔭江告訴我,村裡最早打鍋的人叫王立源,是《舌尖3》出鏡師傅王立芳的哥哥,王立源的打鍋技術是在濟南學,這鐵鍋的來源聶蔭江說不太清楚。說得清楚的是臻三環品牌的負責人劉紫木,根據劉紫木的考證,章丘鐵鍋來源于北京的京勺,而北京的京勺又來源于滿族清兵入關挂在馬屁股上的馬勺,是一位曹姓師傅從北京帶到濟南往下傳的。但不管怎樣,章丘的王立源在濟南學會了打鍋,學成以後回到硯池村,牽頭成立了鐵冶社,開始打鐵鍋和打農具。按照硯池村村支書張尊坤的理解,硯池村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打鍋,當然算得曆史悠久。

聶蔭江就是在鐵冶社裡學會的打鐵鍋,主要供應章丘臨近各個城市的飯店大廚使用。在鐵冶社裡,聶蔭江又教會了一大幫人,其中最出色的兩個徒弟,一個是自家的小兄弟,一個就是《舌尖3》裡面出鏡頭的王玉海。雖然媒體對硯池村的打鍋匠人們用了“同門師兄弟”這樣隆重的字眼,但總的來說,這是一本糊塗賬。根據聶蔭江的說法,和王玉海一同在《舌尖3》裡面出鏡的王立芳老人早年隻是在鐵冶社跑業務,根本不會打鍋,反而親自把王玉海送到聶蔭江門下學徒;劉紫木則說,王立芳和王立源都是在濟南學的打鐵鍋,然後帶回章丘的。而原本并不怎麼關注鐵鍋的張尊坤則說,王立源在濟南學的根本不是打鍋,就是普通鐵匠,而說到鐵匠,“我父親技術比他們都好”。

改革開放後,鐵冶社解散,鐵匠們包産到戶,不管師兄師弟,還是親兄親弟,都各幹各的了,聶蔭江記得,村裡那時候有十七八家人都打鐵鍋。但是随着90年代後期機械沖壓鍋的發明,手工鍋沉,不趁手,漸漸就式微了,打鍋的人也少了,最後隻剩下聶蔭江一個人在家打,賣到濟南,幾十塊錢一把。

嚴格說起來,章丘鐵鍋的品牌故事從2012年才開始,當時,一個叫馮全永的人偶然在批發店裡看到聶蔭江的手工鍋,本能地覺得是個不錯的生意,便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店,并聯系了聶蔭江供貨。因為馮全永的店生意不錯,聶家的作坊漸漸從他一個人發展到七八個人。但是到2014年,因為淘寶上賣“手工鐵鍋”的漸漸多起來,馮全永經營不善,到年底,一口氣在家裡攢下了6000口鐵鍋存貨。

随後馮全永找到了專業運營電商的劉紫木,章丘鐵鍋的故事開始發生新轉折。劉紫木介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團隊到聶家的作坊裡待了一個月,主要是拍視頻,劉紫木擅長營銷,比如他發現手工熱鍛鐵鍋,第一次會冒火星,冒得非常厲害,他立刻就要求,一定“要找一個能夠往外呲火星那種效果……你感染别人的是氣氛對吧?”

除此之外,劉紫木還查找資料,給章丘鐵鍋的傳統尋找依據,這個依據出版于2002年的《章丘文史集粹》,這本書收錄了一篇标題《硯池炒勺》的文章,作者正是在濟南學習打鍋的王立源。在臻三環的淘寶首頁,這本書被稱為近代史書。另外,劉紫木把産品進行了工序分類,給産品命名,與各位打鍋師傅簽訂肖像使用協議,幫助自家産品在各電商平台的活動和媒體中獲得曝光機會,那時也正是“手工”“傳統”這類産品在電商平台被熱捧的時期,馮永全的店随後重新開始走向盈利。

而臻三環這個品牌的名字最早則來自聶家的作坊,聶蔭江說,他們早先打鍋,會在鍋把上打三個圓環做标記,後來,馮全永在三環前面加了一個臻字,注冊了商标。如今,在臻三環的淘寶店首頁,對三環的解釋“也是匠人們對質量的承諾”。但最早打下三環這個标記的聶蔭江已經不再用這個标記了,因為在《舌尖3》拍攝之前,他們一家就已經和臻三環品牌分道揚镳了。

但各方的分歧,在《舌尖3》播出之後變得更大了。關于《舌尖3》到底先找的誰,幾乎所有人都有滿肚子的不服氣。按照劉紫木的說法,節目調研是通過某名廚協會找到的他們,劉紫木随後整理了自己手上所有師傅的資料供拍攝團隊選擇,團隊最終選擇了王玉海父子。聶蔭江則稱,《舌尖3》團隊是村支書介紹給他的,他想到劉紫木是自己的合作夥伴,就把對方叫來了,“否則有他什麼事兒啊”,沒想到對方過河拆橋。村支書張尊坤則說,《舌尖3》團隊是他通過找關系聯系來的。聶蔭江和張尊坤還都向我展示了他們與《舌尖3》團隊的合影,以佐證自己說法的真實性。

《舌尖3》團隊也去過牛祺聖家調研,牛家人不想提這檔事。“來了一次,本來都說好了,10月份來的,算了,不說了……”看起來,牛家人的确得到了教訓,我們的攝影記者拍攝時,牛祺聖的兒子牛大偉反複強調,鏡頭隻能對準他們父子,不能對準家裡的其他工人。

章丘鐵鍋體驗店開在了濟南最繁華的寬厚裡商業區打假和互相打假

雖然章丘鐵鍋的傳統存疑,但《舌尖3》播出後,關于真假章丘鐵鍋的争論就開始了。劉紫木聽說,淘寶上一些賣假鍋的已經淨賺了上千萬後離場了,反而是他這個做章丘鐵鍋的沒有賺到錢。但硯池村村支書張尊坤則堅持,劉紫木做的也不能算真鍋,“他是章丘人嗎?”因為劉紫木的商标中注冊了硯池二字,張尊坤最近準備起訴他。

當然,深入産業當中的人,更執着于技術細節的打假。在對章丘鐵鍋的描述中,最吸引人的特點包括,純手工、三萬六千錘、不粘鍋等,其中三萬六千錘指的是鐵鍋熱鍛成型後,再用錘子冷鍛時砸下的錘數。按照劉紫木的說法,三萬六千錘來自民謠和史書,但聶蔭江則說三萬六千錘是他年輕時好奇,自己數出來的,他當時發現每燃完一根木柴棒的時間,他就能砸到兩千錘,而砸完一口鍋需要燒掉超過18根木柴棒。不過劉紫木并不糾結于這個數字,他說在他的店裡,有些鍋隻能打到一兩萬錘也是很正常的,三萬六千隻是個宣傳數字。而牛祺聖則幹脆對數錘這件事嗤之以鼻,“打鐵的人,誰有功夫去數錘子?”

不光在錘數上牛祺聖和硯池村的鐵匠們标準不一樣,實際上,河莊村和硯池村這兩個地方,連鍋都不一樣。河莊村的鍋采用的是一種小尖錘砸出來的密密麻麻的小坑,牛祺聖說這就是他的手工鐵鍋不粘鍋的秘訣,因為油糊在坑裡出不來,炒菜自然就不粘鍋了。他說這是他從電飯鍋内膽上得來的靈感,因為有些電飯鍋内膽不粘鍋,原因就是有密密麻麻的凸起,考慮到鐵鍋需要洗刷,他就把凸起換了方向,改為向外凹陷,他把他這些小坑叫作魚鱗紋,并堅持認為魚鱗紋的是他的獨創。

但奇怪的是,硯池村手工鐵鍋的冷鍛紋路也叫魚鱗紋。不同的是,硯池村的鐵鍋使用的是一種方形錘子進行冷鍛,冷鍛的理想效果是達到鍋底如鏡面光潔,可以照見人影,“看得到錘坑,摸不到錘影”。更奇怪的是,今年4月剛剛入行的鄭佐超打出來的鍋和牛祺聖一樣,但在和網友的交流中,他教大家辨認手工鐵鍋的标準又是硯池村的。

當然,劉紫木對不粘鍋有另一套解釋,他說鐵鍋經過高頻鍛打,密度變高,經年使用後,油滲入鍋體,自然就不粘鍋了。所以,無論硯池村的鍋還是河莊村的鍋,在有一點上倒是能達成一緻,即都強調開鍋和保養,開鍋指的是高溫烤藍,再用鐵鍋煉一遍豬油,煉到鍋體油光锃亮。而平時,也不能用洗潔精和清潔球洗鍋,每次用完後必須細心烤幹并刷油。因為養鍋太麻煩,如今,劉紫木的品牌體驗店裡,有好幾名顧客直接把鍋放在了店裡,請大廚使用,幫忙養,另外一些人則是直接買鍋送禮的,倒不在乎用得麻不麻煩。

如今,《舌尖3》播出已經大半年過去了,依然還留在行業裡的幾個品牌開始各找各的路。牛祺聖家的客人少得多了,這股風果然如他所言,慢慢刮過去了;聶蔭江的兒子發現,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做好宣傳;劉紫木則接到了新的合作,有機會把店裡的鐵鍋變成奢侈品。不過硯池村的村支書倒是不打算放棄起訴劉紫木,雖然起訴過後,到底要怎麼發展章丘鐵鍋,他還沒主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