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亞裡士多德與我們

亞裡士多德與我們

時間:2024-10-25 07:41:43

亞裡士多德因為贊同奴隸制、歧視女性而被忽視,現在該糾正這個錯誤了。

倫敦國王學院古典學教授伊迪絲·霍爾與她的著作《亞裡士多德之道》作為人生導師的亞裡士多德

伊迪絲·霍爾是倫敦國王學院古典學教授,她成長于一個新教徒家庭,13歲時不再信神,但不知道該用什麼代替他,險些迷失了人生方向,覺得實踐美德沒有什麼好處,沒有神的話,不知道做好人還有什麼意義。之後她試過各種奇怪的宗教、通靈術和麻醉藥,這樣在道德荒野中生活了六年,沒有人生目标,沒有路标。讀本科時,為了寫一篇關于悲劇中的人物如何思考、做決定的論文時,她讀了亞裡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的第三卷“行為”,完全被驚呆了,發現那正是她在尋找的東西,之後踐行了近40年。讀亞裡士多德的時候,她發現亞裡士多德不像星座、藥物或勵志書那樣虛假、乏味或危險。他建立了一個可行的、有趣的、樂觀主義的道德系統。

幾年前,在霍爾出版《古希臘人》一書後,她的經紀人指出,她老是提到,亞裡士多德是她的人生導師,她應該就此寫一本書給别人參考。她覺得很有道理,人們需要這樣一部書:在年近60歲的時候,她發現有許多朋友經曆了工作危機、離婚、親人去世、生育。她現在也可以寫這樣一部書了,因為在政治、職業和個人生活中,她對這種實踐倫理學有了40年的經驗。

霍爾從亞裡士多德的著作中抽取了一些很有用的片段。比如亞裡士多德很早就提出藝術有療愈功能。他讨論過宣洩,德國古典學家雅各伯·伯内斯解釋說,這是興奮之情之後的身體的釋放,古希臘悲劇的觀衆可能體驗過這種情形。霍爾說,聚在一起觀看催淚電影的人都會體驗到宣洩,那種伴有快感的痛苦有一種淨化和緩解作用。

亞裡士多德認為,人至少到30歲身體才會成熟,智力的成熟要到49歲。霍爾說:“亞裡士多德直到50歲才開始實現他的潛能,所以你差不多肯定還有時間!”

亞裡士多德的觀點有助于我們認識當今的一些問題,那為什麼他被忽視了呢?霍爾認為,這首先是因為他對女性和奴隸有偏見,認為女性沒有理性思考能力,贊同奴隸制。“但如果有經驗性證據的支持,他會樂于修正自己的觀點。”因為他說,在所有的知識領域,所有的信念都要接受調整,“醫學有了提高,跟前輩的系統大為不同,還有體操訓練,以及所有的藝術和技巧”。亞裡士多德認為,希臘人過去的法律太簡單、不文明,比如買老婆和公民持有武器的做法。

普通人不了解亞裡士多德,還因為他的文字太艱深、太專業。但他也寫過一些比較好懂的大衆化的著作,在1000年間,鼓勵成千上萬人踐行德性倫理,其中有些是農夫和鞋匠。古代最偉大的亞裡士多德專家之一提米斯久斯說,亞裡士多德是對大衆最有用的思想家。1986年,哲學家羅伯特·安德森說:“亞裡士多德是跟當代人的關切和焦慮最為相關的古代思想家。”霍爾說,斯多葛派今天之所以複興了,是因為它對道德問題給出了一些具體的答案。而亞裡士多德的倫理學著作中很少有對行為的明确指導,他認為,對于怎麼做才是正确的,人要擔起全部責任,反複做出自己的判斷。

亞裡士多德眼中的民主與科學

英國哲學家朱利安·巴吉尼認為,亞裡士多德關于民主的思考在當前也很有意義。亞裡士多德對民主持負面看法。他更喜歡精英統治,一種根據能力而非血緣的貴族統治。他甚至認為,好的貴族政體比民主政體好。所以很少有人全盤接受他對健康政體的看法。但是徹底摒棄他的論述也是錯誤的。他對民主的批判往往充滿洞見和先見之明,在特朗普時代尤其有意義。

亞裡士多德反對民主的主要理由是民主會破壞法治。一個正常運轉的政府需要一切都由法律來管轄。不然,就無法阻止權力最大的人為所欲為。在純粹的民主政體中,實行統治的是大多數人的意志,而不是法律。如果人民決定處死某個人,他就會被處死,任何反對死刑的法律都阻止不了。如果人民決定,應該沒收某個人或某家公司的資産,即使破壞法律也沒有關系。

現代民主已經接受了實行法治的需要,以阻攔公意及其實施。在當代西方,法治跟民主選擇的代議制政府一樣,都是核心原則。這意味着,西方人珍視的政體不是亞裡士多德所說的民主,而是他所說的共和政體:多數人自我統治的優秀政體。這種民主是文明社會的拱頂石。但西方現在面臨的危險是,一些人對法治失去了耐心,渴望更純粹的民主。這些民粹主義的政黨對選民說,政府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是因為政治精英們隻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當民粹主義者說,他們要回到更純粹的民主時,他們是對的。但亞裡士多德會警告說,選擇這種民主,得到的往往是煽動群衆:一個大權在握的領導人毫無約束地強加他們的意志,人民的委任授予了他權力。

除了修辭學、形而上學,亞裡士多德還有許多科學方面的著作,但如美國哲學家麗貝卡·戈爾茨坦所說,在正式的科學史中,亞裡士多德幾乎算不上偶像。相反,他被描繪為科學革命早期的偶像們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等人要去逾越的障礙,他們要用真正解釋性的方法論去克服欺騙性的感官輸入。如果說這些現代科學的先驅們敬重哪個古人的話,那應該是柏拉圖。柏拉圖強調了表象的欺騙性。他還提出,數學揭示了宇宙真正的結構,使我們能夠分辨哪些表象可靠、哪些不可靠。科學家至少抛棄了亞裡士多德四因說中的兩個原因——形式因和目的因,後者給所有物理學解釋注入了有害的目的論,比如認為火苗跳動、石塊墜落是因為它們的構成要素想前往正确的地方。但這種科學史是從物理學和宇宙學的角度來講述的。

阿曼德·馬裡·勒盧瓦是一位生物學家,他認為柏拉圖的科學跟神學無異。他心儀的是亞裡士多德,因為亞裡士多德是從具體細節而非抽象數字中尋找因果解釋。

勒盧瓦說,亞裡士多德對所有的東西都感興趣:鬣狗的生殖器、蝸牛的胃、海獅的腳蹼、大象的胃脹。而且,他不隻是描述,還想搞清楚動物為什麼是那樣。為什麼鴿子有嗉囊、大象有長鼻子?為什麼鷹下的蛋那麼少,而魚的籽那麼多?為什麼麻雀如此淫蕩?我們是怎樣看、聽、聞、觸摸的?增長對環境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有的小孩像他們的父母,有的不像?男人和女人真正的差異是什麼?生物怎樣讓自己活着?它們為什麼會死?第歐根尼在《名哲言行錄》中說:“在自然科學領域,亞裡士多德對原因的研究超越了所有其他哲學家,連最不起眼的現象都被他解釋了。”勒盧瓦說:“亞裡士多德的著作讓人覺得,他的哲學就是生物學,他設計出存在論和認識論都是為了解釋動物的活動。”

伊迪絲·霍爾在《今天為什麼要讀亞裡士多德?》一文中說,最早提到人類活動(過度捕魚)造成物種滅絕的就是他的《動物志》。亞裡士多德認為,我們要過有計劃地生活,要對我們的生存采取長遠的、負責任的态度,所以要是他還活着的話,他應該是一位環保運動分子。他認為,隻有人類才具有道德能力,人類跟許多植物和動物一起栖居在地球上,隻有人類具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壞人造成的損害可以是動物的一萬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