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齊白石的1919

齊白石的1919

時間:2024-10-25 07:07:07

個人與聲勢浩大的曆史大背景有所疏離,恐怕才是真實的,藝術或許自有其發展的規律。

1919年是個多麼特殊的年份,在大衆的曆史記憶中仿佛被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等的如火如荼凝固了,其重要性甚至成為慣常認定的中國近現代曆史的交界點。有趣的是,1919年也是齊白石人生及其藝術的關鍵節點,這一年白石老人真正開始成為“北漂”,定居北京,決心“衰年變法”,開啟了他步入輝煌的行動模式。

囿于研究曆史的慣性思維,我們曾試圖通過史料的搜尋,找到齊白石與新時代、新觀念之間的聯系,但兩條線并未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在此處有實質上的重合。曆史固然有大潮和趨勢,但映射到每個曆史中的人身上,卻是複雜而細膩的。個人與聲勢浩大的曆史大背景有所疏離,恐怕才是真實的,藝術或許自有其發展的規律。

境遇的節點

齊白石生于1864年,他曆經晚清、民國、新中國成立,一生中絕大部分生活在亂世,能活下來,還能有所建樹,一定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學、處世之道。1919年後所繪的這幅《草間偷活》,畫面上一隻蛐蛐兒藏于寥落的草叢之中,表達了齊白石的一份自喻。此後他畫了多次這個主題的作品,以不同的形象來闡釋“草間偷活”的理念。

相似的感受出現在1920年,他刻的朱文印“阿芝”(北京畫院藏)的邊款上:“庚申四月,白石自制。時故鄉再四兵災,未知父母何處草間偷活,妻子仍舊紫荊下否?”此時,齊白石已在北京初步安定下來,開始思念家鄉的父母、妻兒了。但“偷活”中的不安全感,恐怕是貫穿了齊白石的一生。

1919年,能成為齊白石人生最重要節點的原因是這一年他真正在北京定居了。而此前,他在湖南已成為一名頗有名氣的畫家,為什麼要當“北漂”呢?北京畫院藏有一張寬20多厘米的小畫,名為《墨芙蓉》。這是一幅被油污染的畫,按一般人來說這張畫必然要扔掉了,但齊白石的一段題跋不僅說明了來京的原因,更救了這幅作品,使它成為一件非常重要的曆史憑證。齊白石寫道:“劫餘之紙為油所污,非惜不能舍,因借此以紀丁巳之亂也。”《墨芙蓉》作于1919年冬,為什麼發生于1917年的“丁巳之亂”這樣刻骨?哪怕兩年之後再見當時這張劫餘之紙為油所污,也要慨然紀之?我們去回查齊白石的年表可以看到,他來北京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亂”!1917年,湖南因連年兵亂,民生多艱,又緻盜匪四起,齊白石應好友樊樊山的邀勸到北京避兵匪之亂,而此次北行仍是動蕩,剛到北京又遇上張勳複辟,随友避往天津,一個月後再回到北京,可謂驚險!但在北京,齊白石不僅遇到了對他藝術創作影響巨大的知己陳師曾,也認識了淩文淵、王夢白、姚茫父等新交,舊友在京者亦不少,“客中并不寂寞”。到九月聽說家鄉亂事稍定時,他再次返回了湖南,但再次回到家鄉的這段時間裡,兵亂益重,已然聲名在外的齊白石又被土匪盯上,他帶着家人輾轉躲避,時刻提防。這迫使齊白石在年近六十時做了一個非常痛切的決定,那就是從此“往北京定居,到老死也不再回家鄉來住了”。

可以說,“丁巳之亂”是齊白石人生境遇大轉折的醞釀期,而所有萌動的嬗變,又集中在1919年爆發。《墨芙蓉》這張畫恰恰佐證了這個事實緣起,而且用此油污來代表齊白石的心情,應該說是有紀念性、标志性的作品。有人說在齊白石筆下無廢畫,常是指他的繪畫功力之高,我看這幅作品則是齊白石的巧思,将“廢畫”變“佳作”的範例。

1919年,齊白石在北京不僅逐漸安定下來,還開始了刻印、賣畫的生計,雖不十分順利,但也衣食有着,更得了繼室胡寶珠,也算“偷活”中的一份愉悅,開始謀劃他的“變法”了。

态度的節點

2014年,北京畫院為紀念齊白石誕辰150周年,特别推出了展覽“人生若寄——齊白石的手劄情思”展覽。此展覽以齊白石的《白石老人自述》為依托,以第一人稱的表述拉開展覽内容,讓齊白石介紹齊白石,自然少不了很多文獻的支撐。譬如胡适主持編寫的《齊白石年譜》的手稿,齊白石的日記、詩草、信件等重要文獻。其中展出的《老萍詩草》就非常特别,此手稿為合訂本,前部分是白石老人自己謄寫的丁巳到戊午年間的詩,中部為庚申日記和雜作,後部為《己未記事》。内容中有部分是論畫草蟲、論治印的,還有部分畫稿夾雜其中。1

2

3

4

5

6齊白石作品:

1.《真有天然之趣》

2.《墨芙蓉》

3.《草間偷活》

4.《小魚圖》

5.《己未日記》中的“遠遊”畫稿

6.《三百石印富翁》

《己未記事》即《己未日記》(注:1919為農曆己未年),其中不僅記錄了齊白石到北京之後廣閱名家作品的學習經過、生活雜事,同時也記錄了他的藝術觀點與人生态度。譬如在《己未日記》中,齊白石明确表達了衰年變法的決心,那段标志性的宣言“餘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餘或可自問快心時也”,破釜沉舟的意氣中,是否能品出一絲悲怆?

有意思的是,就是在日記中記下變法宣言的前幾個月,己未年三月二十七,他和友人郭五同觀《金瓶梅》繪本時,還感慨過“想畫者非十年工夫不可成也,可怕”。這不僅是一句感慨,而說明齊白石對自己藝術發展的思量,是有長期規劃的。齊白石還在同鄉黃鏡人家見到黃慎的《桃園圖》,記曰:“此老筆墨放縱,近于荒唐。較之,餘畫太工緻刻闆耳。”遂作一印語“老來事業近荒唐”。歸家補記:“餘昨在黃鏡人處,獲觀黃瘿瓢畫冊,始知餘畫猶過于形似,無超然之趣,決定從今大變。人欲罵之,餘勿聽也;人欲譽之,餘勿喜之。”藝術史家郎紹君先生認為:這些畫記表明,齊白石“衰年變法”的動機,不像一般的說法那樣,隻是出于賣畫需要,而是有着更為深層的藝術動機,即超越形似,追求“超凡之趣”“脫盡縱橫習氣”。從根本上說,這樣的追求也就是文人畫傳統的追求。

學習是一方面,勤奮是一方面,堅守是一方面,能讓齊白石走入藝術巅峰,更重要的是對藝術的态度,齊白石恐怕一生未變。北京畫院所藏的《真有天然之趣》這張小小的圖稿作為齊白石藝術态度的佐證非常貼切。在這張長20.5厘米、高28厘米的紙上畫着一隻輪廓簡略、憨态可掬的小鳥。題跋寫道:“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閑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餘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寫在小鳥身體上的“真有天然之趣”這六個字,有三點特别值得關注:一是“真”,齊白石真的、真心熱愛他所追尋的藝術,毫無虛僞之狀;二是“天然”,此幅作品體現了這位天才藝術家與自然萬物的關系,毫無矯揉造作之氣;三是“趣”,中國藝術中的“趣”不隻是好玩而已,更深含了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趣味、藝術格調以及人與繪畫的特殊關系。總之,此圖雖然僅僅畫了一隻小鳥,但其所表達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狀态,充分呈現出齊白石藝術的核心理念。的确,“大人”與“赤子”在齊白石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結合。郎紹君先生在接受訪談時也稱“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天真,他的為人和民間藝術的這種結合,他的這種赤子之心,他對農村大自然那種真情的讴歌,永遠會有價值,這點他可以超越時代、超越曆史。”

齊白石的這份“天然之趣”,還常常表現在他所關心的那些仿佛無甚緊要的瑣事、轶聞中,雖無主體性、社會性的“高大上”表達,但其中滿是藝術家的無盡好奇心。可見白石老人年紀雖長,而他的眼睛、他的心卻始終如“赤子”不變。如在《己未日記》中,記述了他去社稷壇(即後來的中山公園)、南城琉璃廠等地遊玩。更有一文一畫值得一提的是:“己未七月初八日遊城南遊藝園,遠觀晚景,其門樓黃瓦紅壁,乃前清故物也。二濃墨畫之煙乃電燈廠炭煙,如濃雲斜騰而出,煙外衡染乃晚霞也。”文後,齊白石畫了一幅疏朗的毛筆“速寫”。此文此畫可謂生動,那城樓之後“斜騰而出”的兩股黑煙與晚霞相應,對于湖南湘潭來的齊白石恐怕也算是奇觀異景了!開個玩笑,這或許也是藝術家對北京霧霾産生的最早紀錄。

《己未日記》中的奇聞有很多,甚至還有記載一日天津某海港岸上漂來一條死鲸魚,人們用西洋防腐藥水浸泡防臭,遊客可花四枚銅元去參觀的轶事。可見齊白石對此新鮮事的強烈好奇心。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把生命中點點滴滴的細節都記在日記中,題在畫面上。包括物品的來源,他曾在日記中記載法源寺的僧人送其一串六棱木,并非昂貴之物,卻因來路遠,心意難得,所以保存好并記之。

變革的節點

中國藝術有“以白當黑”的技法與境界,自是一股狠勁和巧妙。齊白石在1919年看了許多大家的作品,從《小魚圖》的題跋可知他看到“南阜老人”的畫作,借鑒模仿其畫法,雖自稱奇怪,但卻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匠心布局。畫面中間空無一物,而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小魚四散奔逃,可謂是對“以白當黑”的極佳诠釋,也顯示出齊白石當時的趣味與态度,奇絕更是他一種特殊的追求。

1919年,齊白石還畫了一些較少受到重視的人物與佛事題材作品,如北京畫院現藏的一件1919年的《佛像》。初到北京時,齊白石輾轉幾次都住在不同寺廟之中。其中包括法源寺、龍泉寺、石镫寺等。有詩句曰:“法源寺徙龍泉寺,佛号鐘聲寄一龛。誰識畫師成活佛,槐花風雨石镫庵。”齊白石自述和佛院有緣,并題跋道:“己未七月廿四為梁辟園存草,自以為筆畫入古。”而這類作品可見到的樣貌是初變時的狀态,我們以一張完成于1928年的《漁翁圖》相對比,還是有很大區别的。

齊白石的變法不僅體現在花鳥、人物、山水,甚至書法、篆刻也随之而變,形成了簡練、風趣、雄健的風格,線條古拙而随意,求神似而形不散,呈現出自己的面貌。他曾自诩為“三百石印富翁”,且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印章數目恰巧為300枚,畫院曾以此為主題展出館藏齊白石的印章,起到雙關的效果。“三百石印富翁”這枚章即是刻于1919年,從印文的内容可感知齊白石輕松自娛的風格。此外,黃惇教授評價這枚印章:“外框粗細變化很大,筆道殘破,很可能取之印泥的趣味……此印可視為齊白石從趙之謙出而成功的脫胎換骨,他以書入印後的‘齊家樣’印風正是從這裡起步的。”以此印的風格與年限作為标準,又可印證“白石曾觀”等印的年限,包括此後四面印、五面印都與己未年相關。在一些刻于1919年的印章邊款中,齊白石記錄了刻印的時間、原因和心境,既可作為齊白石藝術風格和創作狀态的例證,也可幫助觀者進入刻印的情境中,與齊白石感同身受。

重觀齊白石的藝術,既不同于那些“海歸”的“中西融合”一派,也不同于固守傳統的“國粹”派。在20世紀的中國藝術史中,齊白石曾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劍走偏鋒,又能被衆人拉回藝術史的主線,他與時代的若即若離,使我們有機會書寫一部非社會學背景的畫家的藝術史。1919年隻是齊白石的一個藝術時間節點、一個生命曆程的節點,若将齊白石置于20世紀的中國、置于千年的中國藝術傳承中,齊白石自身也成為中國畫的一個節點與符号。他留給我們的不僅是無以計數的作品、傳奇的人生故事,更多的是對中國藝術自身傳承發展規律的反思。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