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造作

造作

時間:2024-10-24 08:46:11

文|姜蘇鵬

這是極度逼格的女人,散發的強大氣場,足以讓很多人忌憚。主人公哈爾登是上世紀20年代德國風頭正健的新聞記者,沒人心甘情願成為她單片眼鏡下審視的對象。

男人般的發型、時髦的紅格裙、奪目的紅寶石戒指、帝國标志的火柴盒、夜店流行的蘇打水、俄羅斯香煙,略帶頹廢的煙熏妝,以及不經意滑脫的絲襪,這一切裝扮,無不彰顯她的富有和标新立異。你可以說她是裝模作樣的心機婊,也可以說她是鋒芒畢露的新女性,不管怎麼解讀,迪克斯隻是想展示一種客觀的真實。

30多年後迪克斯回憶當時的情景:他在大街上遇見她,并宣稱:“我必須畫你......你代表整個時代。”哈爾登回應“所以,你要畫我落魄無神的眼睛,精緻的耳朵,長長的鼻子,薄薄的嘴唇;你要畫我很長的手,很短的腿,很大的腳,這隻能吓人,沒有人願意看的。”然而對于迪克斯來說,重要的是表達态度。

将社會肌體的腐肉一片片地挑開,将其中的膿水一點點地擠出,盡管這讓人難以接受,但迪克斯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相。

在一個浮躁、奢華,看臉、看皮、看權勢、看财富的氛圍裡,造作變得有意義,因為滲透在舉手投足中、在光鮮的衣縫裡、在每一個毛孔間,以顯擺你沒那麼平庸。我們害怕過沒意義的人生,但你最終意識到,太有意義,隻能讓人生更空洞。

為特立獨行而特立獨行,是我們非常常見的造作。還有一種特立獨行,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據說錢鐘書清華畢業後,吳宓等教授想挽留他,希望錢能進清華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可正值20幾歲的錢一口拒絕“望眼清華,還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來當我的導師!”同一時期的人聽到,免不了說他虛張聲勢。可如今看,錢的率真可見一斑。錢自己常講“20歲不狂是沒有志氣,30歲還狂是沒有頭腦。”

裝腔作勢,不過是裝别人的腔和勢,擡舉自己。如果裝不像别人,又裝不成自己,最可憐。學者朱自清曾寫過一篇散文《論做作》,說“凡做作,多少都帶點兒戲味——有喜劇,有悲劇。孩子們愛說‘假裝’這個,‘假裝’那個,戲味兒最厚。他們認真‘假裝’,可是悲喜一場,到頭兒無所為。成人也都認真的裝,戲味兒卻淡薄得多;戲是無所為的,至少扮戲中人的可以說是無所為,而人們的做作常常是有所為的。所以戲台上裝得像的多,人世間裝得像的少。戲台上裝得像就有叫好兒的,人世間即使裝得像,逗人愛也難。”

可以抗拒造作的人,但無法抗拒造就自己、作真自己的人。法國天才少女薩岡,43歲時在報紙上發表了緻薩特的公開情書,向她少年時的偶像表達愛意。“這個世紀瘋狂,沒人性,腐敗。您卻一直清醒,溫柔,一塵不染。”當時的薩特已73歲,雙目失明。薩岡并不在意薩特的年邁和殘疾。而薩特對薩岡這種大張旗鼓的仰慕欣然接受,他們幾乎每隔10天就見面,薩特評價他們的相會就像“兩個在火車站偶遇的旅客”一樣美妙。

人們習慣用某些套路,某個風格,去觀察某些人,評價某些事,比如對國有企業。但中國電科董事長熊群力是那種不懂擺架子、打官腔那類。在朋友圈裡,熊群力給自己的昵稱是“老猴”。采訪當日,攝影記者為了追求攝影角度,在桌上搭了個台子,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覺得不便,他卻二話沒說,徑直邁上去。面對旗下研究所太強,有好幾家營收超百億,集團難管控的局面,也不繞彎子。首次進入世界500強,他認為“企業要追求市場的知名度,也要追求一定的體量,沒有一定的體量,侏儒再強,遇到大個就會被踢翻。”

有弟子曾問大同禅師:“鑄像未成,身在何處?”大同禅師答:“莫造作。”開釋:不要用心、觀念、形象來塑造佛,佛不會因人的造作而呈現。你還在造作嗎?

《新聞記者西爾維亞》迪克斯1926年德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