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華裔作家袁勁梅:寫作是我生活中的“後花園”

華裔作家袁勁梅:寫作是我生活中的“後花園”

時間:2024-10-23 07:06:30

《瘋狂的榛子》讀者見面會現場。“我寫作,隻是因為喜歡漢字,能感受到漢字的美。也是一種愛好,與目的、功利沒有任何關系。”近日,著名華裔作家袁勁梅接受了中新網記者郵件專訪。在她眼中,寫作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就是“後花園”,“下班了,到花園去忙一會兒,看到花兒生長,就高興”。

袁勁梅,美國克瑞頓大學哲學教授,在海内外發表大量詩歌、小說及哲學論文。其最新長篇小說《瘋狂的榛子》最先發表在《人民文學》上,先後獲中國小說學會“2015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五佳等多個獎項,于近日正式出版。

故事可以“編”但細節要真實

《瘋狂的榛子》是對二戰時期中美空軍聯合飛行聯隊曆史的書寫。它以《戰事信劄》為核心,描繪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及幾代人的生活和命運。

“故事可以編(指創作),但細節要真實,否則就成了胡編。”在書中,袁勁梅寫了很多曆史情節,并提供了參考書目和注釋,“希望能給感興趣這些細節的讀者提供一些曆史信息”。

寫書寫得多了,有讀者會問袁勁梅:一名哲學教授的寫作,會不會把故事變得“學術化”?對此,袁勁梅說,哲學能讓自己提出問題,“未知總是對我有吸引力,我常常從一個問題開始思考,然後跟着書中人物一起尋找答案,找着找着,故事的結構和情節便了然于心”。

“如果我的小說因此變得‘學術化’,那我也不是故意的。”袁勁梅覺得,文學就是人生故事,隻要生活着,幹什麼都可以成為生活經驗,“它不排斥任何人,我想,也不應該排斥哲學家吧”。

《瘋狂的榛子》立體書封。

《瘋狂的榛子》讀近日,《瘋狂的榛子》在北京舉辦讀者見面會,袁勁梅在會上發言。十月文藝供圖者見面會現場。6元錢稿費造就半年“話梅大戶”

愛思考、愛寫作的袁勁梅出生在南京。在前一部長篇小說《青門裡志》中,那個“青門裡”就是她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幼年,她最喜歡做的事是遊泳和爬樹。

12歲時,袁勁梅發表了第一篇小詩。那本雜志上面原本全是大人寫的詩,袁勁梅混在裡邊,很得意。

“那首小詩讓我得了6元錢稿費。”稿費到手,袁勁梅拿着這6元錢買了很多話梅,跟小朋友分着吃了,“那時,學徒工人的工資是一個月8元錢。那6元錢大概讓我在半年的時間内都是‘話梅大戶’”。

不過,那會袁勁梅對“作家”這個詞沒什麼概念,寫小詩也是為了完成家庭作業,“雖然老師說,希望20年後他的學生中能有當作家的。但我仍然沒覺得與自己有多大關系”。

“我寫作,隻是因為喜歡漢字,能感覺到漢字的美。”回望過去,袁勁梅說,寫東西是因為“愛好”,與目的、功利沒有任何關系,“中國作家并不缺我這一個,但‘想寫故事’對我個人非常重要,是我總願意高高興興去做的一件事”。

寫父輩和同代人的故事

研究生畢業後,袁勁梅出國留學,在夏威夷大學讀完了比較哲學的博士,此後便居住在美國,還擔任了美國克瑞頓大學哲學教授。在此期間,她一直沒有停止寫作。

平時,她并不經常回國。袁勁梅說,在國外生活久了,會很了解自己的那些美國學生會怎麼想、怎麼活以及追求什麼,“但對國内的大學生或者說年輕一代,我卻懂得不夠”。

“我知道人的局限性,那我就寫父輩和自己這一代人的故事。反正哪一代都有好作家,我不懂的地方也用不裝懂,讓了解那些故事的作家去寫就好。”袁勁梅說。

為此,袁勁梅打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方:“大海裡魚很多,我不必和每條魚都遊到一起,有幾條魚碰巧在生命的途中和我一塊遊了一段時間,我就把這些記錄下來,也行呀。”

寫作是生活中的“後花園”

大學教授的職業,給了袁勁梅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寫作時,她喜歡看相關書籍,順便學點新知識,為了節約時間,袁勁梅一般會請專門研究這些問題的教授推薦好書。

看書時,袁勁梅并不太做筆記,頂多是劃下重要的地方,夾個書條;再不然就随便拖張紙,寫幾個關鍵字跟頁碼或是隻有自己能看懂的話,方便查找。她并不太在乎靈感會逃掉,“忘記了也沒什麼,好的想法和句子,還會再從别的角度冒出來”。

“有點時間就寫,走到哪兒寫到哪兒。能有時間寫故事,對我來說就是下班了,到花園裡去忙一會兒。看着花兒在長,就高興。”袁勁梅說,“寫作在我生活中的角色就是‘後花園’”。

除了吃飯、睡覺和遊泳,剩下的基本都是袁勁梅的工作時間,寫作也包括在其中。放暑假,她可以多點時間寫小說;一開學,就隻能抽空寫上幾百字。她說,哲學家的工作要思考問題,寫文學作品,就是換一個輕松一點的問題思考。

“我寫作是為了把問題講清楚,是個體作業,沒有必要讨好人,也沒想教育誰:作家對于讀者,最好的做法就是講話負責任。”袁勁梅總結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