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白華宜昌市位于湖.."/>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建立“四化”模式 解決“融入”問題

建立“四化”模式 解決“融入”問題

時間:2024-10-23 02:55:38


    □文/張白華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遊與中遊的結合部,是聞名世界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這裡“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曆史上就是通南達北、貫穿東西的樞紐和節點,曾孕育出了世界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民族和親使者王昭君。

近年來,随着宜昌水電旅遊名城和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的部署推進,特别是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來宜務工、經商、求學的少數民族人口越來越多,城市民族工作越來越重。在國家民委、湖北省民宗委的重視、支持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宜昌市以開展全國第三批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建設試點為契機,創新開展民族宗教事務網格化管理,推進建立城市民族工作“四化”模式,創造了一些有效經驗。2012年、2013年,全國民委系統辦公室工作經驗交流會、湖北省城市民族工作座談會先後在宜昌召開,宣傳推介宜昌網格化管理經驗,極大地推動了宜昌城市民族工作向縱深發展。

暢通網格化渠道,切實回應少數民族群衆合理訴求

宜昌市在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着力構建了貫穿于常住人口生命周期和流動人口生活周期全過程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及時了解群衆訴求,積極主動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讓少數民族群衆享受到“兩個周期”内的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在此基礎上,市民宗局通過健全服務管理機構,開發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開展網上服務試點工作等辦法,讓少數民族群衆的合理訴求直達民宗部門或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增加了少數民族群衆的歸屬感。

一是健全服務機構。為民族工作力量做加法,成立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中心。同時,13個縣市區建立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分中心,确保有機構管事、有人員辦事。在街道,以少數民族戶籍人口超過100人和少數民族租住戶超過10戶為條件,在36個城市民族工作重點社區建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站(窗口)。為提高服務管理水平,還每兩年舉辦一期全市民族宗教業務知識培訓班,發放《民族宗教知識問答手冊》,将民族宗教知識納入社區網格員年度能力測試,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重點社區網格員成為城市民族工作的行家裡手。

二是開發信息系統。市民宗局成功擠身有十餘個部門參加的市社會管理創新機構,由市創新辦和電子政務辦設計開發了宜昌民族宗教事務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常住和流動少數民族人口、清真“三食”網點等民族宗教基礎信息定位、統計、分析、查詢、運用等功能。2015年,又在信息系統上新增了“民宗知識、民宗服務、問題反映、統計分析”四大闆塊,在社區網格員的手機E通上開通民族成份變更服務客戶端,基本建成“社區E通——後台彙總——部門辦理”的回應少數民族群衆合理訴求的便捷通道,确保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住房、就業、社保、入學等基礎信息“一點就清”,合理訴求“一按就通”。

三是開展網上服務。機構健全、系統開通後,逐步推進民族宗教事務網上服務。通過信息系統,迅速協調任何一個社區的網格員,協助走訪管轄範圍内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調查了解生産生活情況,采集報送信息,協助解決問題。

健全法治化機制,依法維護少數民族群衆合法權益

宜昌市積極倡導堅持法治思維、建立法治機制、采取法治方式,依法保障和維護少數民族群衆合法權益。具體實踐中注意了“三點”。

一是界定服務内容,明确權利義務。在少數民族群衆合法權益保障上,民宗、司法、教育、人社、民政等部門聯合制定具體辦法,确定服務清單,劃定服務邊界。确保清楚哪些事該辦,不缺位;清楚哪些事辦不了,不越位。把握好依法保障的界限,拿捏好服務管理的分寸。

二是落實均等服務,确保公平正義。做好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對接,确保信息靈敏,工作主動。在處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問題時,堅持各民族群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不袒護小的利益個體,也不遷就大的利益群體,不制造“特殊公民”。倡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解決。讓涉事各方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做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三是解決實際困難,體現人文關懷。在依法辦事的同時,将人文關懷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生活困難民族宗教界人士救助幫扶機制。在處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糾紛時,無論錯在哪方、誰來擔責,都對生活有突出困難的群衆進行救助和幫扶。争取市财政預算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對少數民族群衆的救助和保障。2013年,争取市财政設立城市民族應急維穩工作經費。2015年起,又将這項經費升級為城市民族工作經費,每年30萬元,專門用于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救助、幫扶生産生活困難的少數民族群衆。

培育人文化載體,切實尊重少數民族群衆風俗習慣

宜昌市積極培育載體,切實尊重少數民族群衆的飲食、節日、信仰、殡葬等風俗習慣。

一是滿足飲食需求,确保少數民族群衆“食有味”。按每人每年180元的标準,在全市建立回族等10個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享受清真肉食政府補貼的機制。按“縣市各負其責、城區分級負擔”的辦法,每年安排财政資金50餘萬元,幫助減輕3000多名有清真飲食習慣少數民族群衆的生活壓力。以民族宗教事務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為動态指引,指導清真網點在建設前合理選址,在運營中彰顯特色。為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協調少數民族經營戶在三峽大學等高校開辦清真食堂,讓少數民族學生吃得順心、學得安心。着眼宜昌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越來越多、飲食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實際,協調引進清真餐飲“東來順”連鎖店在宜昌開業。通過這些努力,讓廣大少數民族同胞吃出了家的味道,找到了家的感覺。

二是共度傳統節日,确保少數民族群衆“節有喜”。市民宗局将古爾邦節、開齋節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寫進工作任務表、加入手機備忘錄,确保城市民族工作者在節日當天與少數民族同胞見上面、說到話,送到祝福。在春節、端午、中秋等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組織專班到寺院、樓棟走訪慰問,送春聯、包粽子、吃餃子,增強少數民族同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元旦”、“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等國際性紀念日,連續多年組織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參加長跑,引導少數民族同胞自辦自演民族文藝節目。

三是保障喪葬需求,确保少數民族群衆“葬有尊”。根據實際需要和城市建設整體規劃,對回民墓地進行擴容增量。目前,宜昌城區回民墓地由3年前的不足10畝,增加到規劃面積50畝,其中20畝土地已劃撥,配套的管理用房等正在建設。為服務宜昌城市建設需要,努力争取政策,做好溝通協調,指導城區清真寺民管會穩妥完成了原回民墓地内237座墳墓的搬遷。為規範穆斯林殡葬服務,督促清真寺民管會細化服務程序、公開服務收費。

開展實體化活動,持續促進少數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宜昌市注重采取人文化、大衆化、實體化的方式,努力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法促進民族團結,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一是定期組織交流互動,搭建交融平台。在社區,開展以“網格服務暖人心、民族團結一家親”為核心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每年春節前,召開民族宗教界人士迎春座談會,介紹民族宗教工作情況,總結民族宗教界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交流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的體會。連續幾年舉辦迎新年民族團結一家親大聯歡,少數民族同胞現場烤羊肉串和馕餅相送鄰裡。端午節,在多個重點社區組織舉辦包粽子大賽。

二是引導參加社會活動,增強交流自覺性。積極引導少數民族群衆參加扶貧幫困、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等社會活動,增強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民族地區貧困村,組織城區清真寺民管會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既适當幫錢幫物,又定期聯系,加強溝通交流。在社區,引導少數民族租住戶積極參加公共事務決策、社區義務勞動、社區共管共建,增強主人翁意識。在街巷,幫助來宜昌經商創業的少數民族群衆尋找經營場所、解決突出困難,并激發他們回饋社會的熱心。

三是創新推出雙語服務,拉近心靈距離。利用建立新疆工作站、新疆籍幹部在宜昌挂職鍛煉的機會,積極提升服務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能力和水平。編印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雙語(漢語、維吾爾語)手冊。組織開展漢語、維吾爾語對話教學,面對面溝通,手拉手交流。為更好地促進在宜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營造民族團結的氛圍,作出了有益嘗試。(責編牛志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