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吳迪特約通訊員趙浩海南.."/>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海南,打通“最後一公裡”

海南,打通“最後一公裡”

時間:2024-10-23 02:30:07


    □文/本刊記者吳迪特約通訊員趙浩

海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約150萬黎、苗、回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海南島早已不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島,它的發展彰顯着國家海洋意識的提升,它的進步凝聚着島上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

如今,海南的少數民族群衆正快步行進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

徹底解決出行難

2016年的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對萬甯市北大鎮尖嶺村委會城堀村的村民而言,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村路實現水泥硬闆化,村民到縣城參加節日活動一出門就走上了水泥路。

海南民族地區大部分地處偏遠山區,易受台風、山洪、雨水的影響,多年來,農村村道大都是土路,雨後泥濘難行,一些瀝青路面又容易蝕毀,公路的實際使用壽命很短。

“最後一公裡”工程是海南省委省政府“2015年十大為民辦實事”之一,2014年9月啟動,由海南省民宗委以興邊富民行動資金為牽引,先後統籌省發改委、交通廳、扶貧辦、省農墾總局和各民族市縣配套資金等共計4.28億元,共硬化農村道路660.5公裡,建設小型橋梁878.06米。2015年12月31日,“最後一公裡”工程全面完成。該工程是繼2010年海南省全面完成茅草房改造後的又一項重大工程,徹底解決了21.81萬少數民族群衆行路難問題,進一步改善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

“最後一公裡”工程啟動之初,海南民宗委為準确掌握情況,在2013年全面開展了一次民族地區基礎設施“三通”(通路、通水、通電)調研。調研涉及全省民族地區的88個鄉鎮、768個行政村、5320個村民小組,墾區24個國營農場、336個少數民族生産連隊,5656個村民小組。在此基礎上,最終确定了海南民族地區農村道路“最後一公裡”的全部工程任務。

過去,儋州市雅星鎮高龍村的村民們出門都要趟河而行,極其不便。“最後一公裡”工程啟動後,河上有橋了,泥土道水泥硬化了,村民們出行不再頭疼,告别“行路難”的村民們自發組織了慶功會,并且自行捐資修建環村道路,美化家園。

要想富,先修路。通過實施“最後一公裡”工程,海南各有關市縣(單位)積極引導少數民族群衆改變思想觀念,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質量,增強少數民族群衆勞動緻富的信心和能力,為改變民族地區貧窮落後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一公裡”工程建設,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建設的高度重視與關心支持,是黨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在海南省的生動實踐。

實現“逆勢增長,彎道超車”

自1999年國家民委牽頭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以來,“興邊富民”不僅成為邊境民族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成為實現“逆勢增長,彎道超車”的強大動力。2011年,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和昌江黎族自治縣正式納入興邊富民行動政策扶持範圍。

實施興邊富民行動至今,海南省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生态環境保護和建設,加快建設鄉村公路、鄉村安全飲水工程、鄉村通電工程等項目,切實改善群衆生産生活條件,使民族地區的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問題得到根本解決,農民生活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立足特色農業資源,實現産品農業向品牌農業轉變。海南省民宗委累計向陵水縣投入興邊富民資金330萬元,扶持當地534戶農戶2506人種植聖女果,種植面積達1068畝。2013年種植戶年均增收1萬餘元。

發展綠色生态循環農業,實現農業生産由傳統方式向現代方式轉變。海南堅持“選優、培優、扶優”的原則,重點向生态型農業傾斜,引導農民開展生态立體種養,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走生态循環型農業新道路。在保亭縣毛感鄉什巾村土鴨合作社,縣民宗局扶持了價值18萬元的土鴨孵化設備。合作社孵出的鴨苗由政府統一采購再分發給貧困養殖戶,每戶每年可免費獲得鴨苗100隻,增收萬餘元。

發展生态循環農業,大力扶持林下經濟發展。白沙縣開展的貢姜種植産業可以在農民自家的橡膠地、槟榔園中進行,農民利用林地中閑置的土地種植貢姜,“不用砍樹也能增收”,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參與熱情。樂東縣扶持的七彩山雞養殖項目,山雞苗發到農戶後,農民可利用自家空閑園地、林地飼養,既不耽誤日常生産,又增加了創收的渠道。

加大技術培訓力度,促進農民就業。海南利用興邊富民項目資金,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少數民族群衆的技能培訓,幫助群衆掌握實用技能,切實提高少數民族群衆增收緻富的能力。為更好地開展技能培訓,海南省各級民宗委走村入戶了解少數民族群衆的意願,根據群衆要求,綜合市場需要,将黎錦苗繡、市場營銷、烹饪等實用技術确定為培訓項目,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各項素質的提高。

精準扶貧的生動樣本

便文村委會位于瓊中縣什運鄉,交通相對不便,轄5個村民小組,共有186戶,703人。作為一個純黎族聚居村,全村有省核定的貧困戶62戶、貧困人口263人。由于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村民文化素質不高,生産管理水平低,導緻該村經濟基礎差,底子薄,經濟發展緩慢。

長期以來,海南省民宗委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堅持把做好扶貧工作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任務來抓。為更好地幫扶便文村,省民宗委制訂了2014年駐村扶貧工作實施計劃,明确提出3年内要實現的8大幫扶目标,确定了幫扶工作的9項具體内容及具體措施。為确保幫扶措施落到實處,自2014年起,省民宗委每3個月選派3名幹部下村駐點開展具體工作。

幫技術,幫扶村民科技緻富。在幫扶過程中,省民宗委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大科教興農力度,通過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提高農戶科學種植養殖技能水平。先後舉辦豪豬養殖、黑山羊飼養、養蜂實用技術及四棱豆種植、黎綿實用技術、家政服務等培訓,培訓農民近3000人次。特别是黎錦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帶動了村民織錦賣錦的熱情,全村出現近30名織錦能手,實現了勞動力轉移,豐富了便文村鄉村旅遊産業的内容。

幫資金,扶持發展特色産業。為變“輸血扶貧”為“造血脫貧”,省民宗委多次前往什運鄉進行調研,因地制宜謀劃當地特色産業發展。一方面加大對村民種植橡膠、槟榔等傳統主導産業的科普指導力度,另一方面邀請海南熱作兩院有關專家深入便文村現場考察論證,加速産業結構調整,确定益智、油茶、水果木瓜、養蠶、種桑和黑山羊、豪豬等7個主要種植養殖扶貧項目。

幫長遠,打造黎族特色村寨。便文村地處鹦歌嶺南麓,曾是瓊崖縱隊五指山根據地司令部的所在地。作為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紅色革命根據地,這裡風景秀麗,黎族風情濃郁。通過深入調研,省民宗委決定将便文村的4個自然村打造成黎族特色村寨,将其串聯成黎族風情村旅遊帶。如今,便文村特色村寨的建設已初具雛形。

對于海南各少數民族群衆而言,實現全面小康的“最後一公裡”路程雖近,任務卻重,但有各級黨委政府的科學規劃和實際舉措,有各族群衆謀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動力,這“最後一公裡”必将越來越平坦、越來越順利!(責編增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