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青海湖畔增收緻富湧大潮

青海湖畔增收緻富湧大潮

時間:2024-10-23 01:16:32

□文/本刊見習記者韓東峻

自2013年9月被國家民委确定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以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通過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八進”等活動,在改革發展穩定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中,精準扶貧、改善民生成為創建工作的重要任務,異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旅遊扶貧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極大地推進了全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步伐。春暮時節,我們來到海北。

海晏縣:整村搬遷帶來的幸福生活

對海晏縣金灘鄉倉開村新盛社的村民而言,這兩年村裡發生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兩年前,新盛社幾十戶村民還住在山嶺溝壑地帶,每逢下雨天,村民們總會憂心忡忡:兩邊大山上下來的山洪會不會漫過家門?泥石流會不會沖毀山腳下的家園?

雖然這裡是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但惡劣的自然條件讓村裡的每個人都不止一次地萌生過搬遷他處、另謀出路的念頭。

2014年初,新盛社進入縣裡的“高原美麗鄉村建設”計劃名單。同年4月,縣扶貧開發局聯合城建、交通、水利、電力、文化等部門,在新選定的平壩地上開工建設新的新盛社。6個多月後,村民整體遷入新建的家園。“11月搬遷是有原因的。家家戶戶都已接通自來水,如果再晚些入住,天太冷水管會凍裂的。”駐村工作隊負責人對記者說。

其實,圍繞新盛社的異地搬遷,海晏縣政府在2013年就有了充分的論證和籌劃。第二年,異地搬遷的惠民工程加上“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縣扶貧開發局将這兩筆資金捆綁起來,高效而精準地落實在新盛社的整村搬遷中。

今年65歲的村民張發雲,作為貧困戶住進了新村裡的廉租福利房。這樣的房子在新盛社共有11套,目前已入住4戶,剩下的打算租給在外地打工回鄉的村民。張發雲和老伴朱延春分到一室一廳,屋内幹淨整潔,客廳裡擺放着沙發和櫃子,還有燒得正旺的爐子。卧室裡的火炕寬敞得足以睡四五個人,還擺放着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倉開村的村主任向記者介紹說,這裡的家電都是由政府統一購買的。實施“村村通”工程之後,電視差不多可以收到40多個頻道,火炕和爐子燒的煤炭則由村集體提供,貧困戶幾乎可以拎包入住。

張發雲屬于“9個一批”中“政府兜底一批”的貧困戶。他将自家土地的經營權委托給村裡的合作社,等着年底分紅。另外,作為村集體的一員,每年村集體所有的草場、林地産生的收入,也有他一份。這樣全部計算下來,張發雲一年的收入可到8000元左右,超過國家确定的農村扶貧标準線。“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生活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張發雲心懷感激。

村民陳建中則屬于“生産發展一批”中的一員。比張發雲小4歲的他,對今後生産生活的發展有着自己的打算。作為六口人的一家之主,陳建中非常看好眼下從事的養羊事業。去年11月搬到新村後,在扶貧開發局、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村裡的養羊大戶無償借給陳建中103隻母羊,作為他養羊的“啟動資金”。有借有還,等到這些羊生了羊羔之後,陳建中可以如數奉還借來的羊,或者按照當初借羊時每隻羊的價錢,歸還本金。“還錢的方式多種多樣,村裡的生産大戶特别認可我們這種‘借雞生蛋’式的扶貧模式。他們也知道,比起還錢,重要的是讓這些貧困戶在自己的帶動下盡早富起來。”駐村工作隊員說。

有了自己的羊,下一步就是趕着羊群去草場放牧。村裡的通常做法是兩個農戶合作,輪流放牧。這樣一來,一戶若家中有事,可以讓另外一戶過來照看,羊群也可以一直待在草場,不用下山。陳建中養的羊群中,個别母羊已經産下羊羔。現在已經入春,按照一隻母羊一年至少懷兩胎來算,今年羊羔數量便能翻番。“兩家子的羊放一起有200多隻,會不會分辨不出?”“絕對不會,我認得自家的每一隻羊。”面對記者的疑問,陳建中自信地回答。

海晏縣倉開村新盛社新址

收購牦牛絨的多傑才讓剛察縣:讓牦牛絨走向世界

“等訂購到的4台梳毛機到位,我們就可以接更大規模的訂單了。”多傑才讓一邊撚着手中的牦牛絨,一邊興奮地對我們介紹說。

多傑才讓是地地道道的剛察縣人,2008年從青海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在成都的一家法資企業工作,兩年前回到老家創業。一口流利的英語以及外企經曆,讓他從創業伊始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

還在成都工作時,多傑才讓的一位朋友委托他收購一些牦牛絨。他想到家鄉那邊家家戶戶都養牦牛,便聯系老家的朋友促成了這筆生意。一筆訂單下來,多傑才讓發現牦牛絨原來這麼有價值:光澤柔和,有彈性,手感好,耐寒且防潮,是僅次于山羊絨的高檔毛織服裝原料。但讓他痛心的是,家鄉牦牛絨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一公斤才11塊錢左右。很多牧民剪下牛絨後不是丢棄,就是扔進爐子裡燒掉。于是,多傑才讓有意“變廢為寶”,幫助牧民老鄉銷售牦牛絨,還要賣出高價。通過LinkedIn網站,他在全球範圍内搜索牦牛絨買家。很快,一個英國買家與他取得聯系。幾番溝通,這位買家從英國飛到剛察縣實地考察牦牛絨的品質和價格後,立刻下了500公斤的訂單。

第一筆生意做成,多傑才讓決定成立公司,走規模化生産道路。正當他為啟動資金四處奔走時,剛察縣扶貧局開發局了解到這個情況,認為他符合有關支持創業的條件,很快為他籌到了30萬元的貸款,并将縣扶貧産業園内的廠房無償借給他用作生産車間。“感謝政府提供的資金和硬件上的支持,如果沒有這些幫助,購買設備和後續生産就無從談起了。”多傑才讓說。

去年,多傑才讓通過台灣的朋友結識了SHOKAY的代表。SHOKAY是一家專門用牦牛絨制作奢華紡織品的社會企業,目前在全球範圍内有100多家門店。得知SHOKAY計劃在青海牧區收購牛絨後,多傑才讓積極地向他們推薦自己的牛絨原料。SHOKAY的采購人考察之後,認為無論品質還是價格都很合适,當即下了10噸的訂單。

盡管處于創業期,但多傑才讓每次從牧民手中收購牦牛絨,價格都保證在每公斤19元左右,高于當地11元的市場價。他認為,自己的公司與牧民是互利共生的關系。目前,他正積極促成與他一樣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一起合作,共同幫助牧民緻富。

持續不斷地為國際廠商提供毛絨原材料的同時,多傑才讓也在購買設備、擴充産品線,利用加工将牦牛絨的附加值提高上去。今年起,SHOKAY開始從他這裡收購通過梳毛機篩選過的牛絨,即半成品。比起原材料,半成品可以直接用于紡織品的制作,因此銷售價格又比原材料高出不少。“今年,他們下了3噸的訂單。如果這批貨不出什麼問題,我們有可能成為SHOKAY的固定原料提供商。”多傑才讓說。

縣扶貧産業園内的廠房裡,幾位藏族婦女正在用梳好的牦牛絨制作絨線。這些婦女都是剛察縣的貧困村民,經過培訓在這裡就了業。多傑才讓的公司成立後,解決了10多名當地婦女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随着生産規模逐漸擴大,公司還會吸收更多的村民。“我們相信,充分利用好當地牦牛絨的資源能解決當地牧民的就業問題。”多傑才讓微笑着指了指挂在車間牆壁上的公司理念牌。收購牦牛絨

門源縣蔬菜基地的玻璃溫棚

祁連縣:村門口的旅遊經濟

在祁連縣八寶鎮麻拉河村村口的空地上,工人們正忙碌着。他們身後,是一座正在建設的酒店式農家院。由于采用全木質結構,這個有着尖尖屋頂的建築與四周的草山以及遠處白雪覆蓋的山野融為一體。

麻拉河村是通向卓爾山風景區的必經之地,村口這塊空地足有半個足球場大,農家院占據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面積。6月底農家院投入使用後,30個标間及400平米的餐飲區将接待前去卓爾山風景區的遊客。

除了酷似别墅的農家院,周邊的空地上還将建設停車場、超市及流動攤位區域。如此一來,麻拉河村的村口将形成集餐飲、住宿、休閑為一體的生态園。

麻拉河村生态園的建設目的在于通過旅遊扶貧的形式,帶動村民脫貧增收。截至目前,生态園項目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其中,2015年共投入旅遊扶貧資金300萬元,旅遊配套資金20萬元;2016年共投入産業發展扶貧資金42.24萬元,互助資金50萬元,金融扶貧貸款94.92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包括祁連縣當地龍頭企業的100萬元注資。這些企業不僅帶來了資金,同時也帶來了酒店管理的先進經驗。

生态園建成後,麻拉河村将實現旅遊開發和生态保護的雙赢。村民可在農家院、停車場以及超市就業;自家有菜圃的村民,可與農家院餐飲區合作,将蔬菜和水果供貨給入住的商家;農家院前的流動攤位将優先租給村裡有緻富願望的村民經營,讓他們制作、出售如青稞面等當地特色美食。

依托優美的卓爾山風景區,麻拉河村生态園将持續不斷地産生收益。項目實施後,通過年底分紅,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預計在第一年實現脫貧,貧困戶人均增收698元,第二年人均增收将達到1118元,戶均增收達到2838元。由此,全村進入脫貧鞏固階段。全體村民完成脫貧後,旅遊扶貧項目将進行适當的調整,以适應多變的市場環境。

馬富民是麻拉河村的村民,今年50歲,現在農家院建設工地當義務監督員。他覺得這份工作雖然沒有報酬,但對自己和村裡的發展都特别有意義。馬福民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在幼兒園。為了孩子上學和日常開銷,過了農忙季,馬福民和妻子就去縣城裡打工,一年收入有1萬元左右。現在,他把脫貧增收的希望寄托在了生态園上。“村裡的大多數人都在外打工,以後有了生态園,我們就可以在家門口做點小生意了。”馬福民高興地說。

門源縣:高原上的菜籃子

在海拔2900米的高原地區建設溫室大棚,還能種出蔬菜和水果——這不是夢想,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門源縣泉口鎮萬畝蔬菜基地内,一條寬敞的土路筆直地延伸開去,路兩側是整齊排列的日光溫室以及一座大型智能玻璃溫棚。基地内正在施工建設,一輛滿載建材的卡車帶着滾滾塵土,轟鳴着駛進日光溫室前的那片工地。

這個萬畝蔬菜基地計劃投資8.48億元,占地面積2萬畝。其中,泉口鎮1.1萬畝、東川鎮9000畝。眼前這片蔬菜基地預計在今年内完成建設。“這1.1萬畝土地,集約了泉口鎮牙合村、大莊村、旱台村、泉溝台村及黃田村等5個村的土地。我們與村民簽訂了2萬餘份土地流轉合同,支付的租金在330萬元左右。随着蔬菜基地投入運行,它可以給村民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蔬菜基地的負責人向我們介紹說。

在寬敞的玻璃溫室内,代表着現代農業科技的無土栽培正在進行:幾百株黃瓜苗和小白菜苗在白色的栽培床内冒出了嫩芽。這裡的無土栽培除了生産蔬菜之外,主要是向門源縣的農民展示最新的農業科技,吸引他們來這裡免費學習技術,提高種植技能。

走過智能玻璃溫棚,便是這片蔬菜基地的主體部分——日光溫室。現在已投入運行的日光溫室數量已達到33棟。因為是運行初期,基地在嘗試着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以便從中選出最為适合高原氣候的品種,進行規模化種植。在這裡,我們品嘗到了生長于海拔2900米的黃瓜、草莓。負責日光溫室種植的技術員告訴記者,這裡還種着西紅柿、葡萄、西瓜和辣椒。

截至目前,基地内建成的日光溫室已有230棟,每一棟都與村民的發展息息相關。蔬菜基地負責人算了一筆賬:每建一棟至少能吸納1名村民就業,加上基地内各項服務,如加工、物流、旅遊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吸收的勞動力将超過3000人。基地内每座蔬菜大棚一年的生産效益可達5萬元,是一般農田生産的40多倍。按照目前基地内打工村民70元/日的工資計算,他們每月的收入可以輕松突破2000元。另外,熟練掌握蔬果種植技術的村民可與基地簽訂生産合作協議,參與大棚收益的分紅。

一棟日光溫室的入口處,幾位婦女正蹲在那裡圍着一個大盆忙碌,盆裡是新鮮的香菇。這些婦女是管理日光溫室的當地村民,香菇是她們從日光溫室裡采摘的。一位婦女向記者介紹,溫室裡正試種香菇,手裡的香菇就是她們的試驗成果。“我們可以帶回去吃,打算做個小雞炖蘑菇。”說完,她們都開心地笑了。(責編梁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