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領袖家風美談

領袖家風美談

時間:2024-10-21 03:57:23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隻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贻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諸葛亮誡子格言、顔氏家訓、朱子家訓等,都是在倡導一種家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

毛澤東:嚴以教子

毛澤東對子女品格修為的要求非常高。他教育子女要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對待他人。1946年1月,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相别19年的父親讓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下洋裝,換上布衣,到陝北貧瘠的鄉村當農民,拜農民為師。一開始,毛岸英是和毛澤東住在一起的,但不久,毛澤東就讓毛岸英搬到中央機關去住。他還問毛岸英:“你吃什麼竈?”毛岸英如實地回答:“中竈。”毛澤東一聽便生氣地責問毛岸英:“你有什麼資格吃中竈?你應該跟戰士一起吃大竈。”毛澤東如此“苛刻”,就是要讓毛岸英“接地氣”,讓他明白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澤東最小的女兒,毛澤東對她疼愛有加,但也一再告誡她,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搞特殊。上大學後,李讷努力過着工農子弟般的生活,住學校,吃食堂,每周六下課才回家。有一次,李讷離校晚,衛士李銀橋擔心一個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瞞着毛澤東派車去接李讷。毛澤東得知此事後,狠狠地批評了李銀橋。李銀橋委屈地說:“就是怕不安全。”毛澤東嚴厲地說:“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為什麼不行?不許用車接,說過就要照辦,讓她們自己騎車子回來。”

周恩來: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不少故鄉親友給身為總理的周恩來寫信,要求進京做事,在新政府裡謀得一官半職。周恩來十分反感這種任人唯親的腐朽作風,認為新社會不能搞舊社會的裙帶關系。

為此,他專門召集身邊親友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并定下了著名的“十條家規”:一、晚輩不準丢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隻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二、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夥食費;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許請客送禮;六、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七、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辦;八、生活要艱苦樸素;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這十條家規是周恩來崇高品德風範的真實寫照。他是這樣定的,也是這樣執行的。侄兒周爾輝的父親是烈士,周恩來将其接到北京撫養。當時北京辦有幹部子弟學校,是專門培養烈士、高級幹部子女的。但周恩來沒有讓周爾輝上這樣的學校,而是讓他到普通的二十六中學住校學習,還特意囑咐無論是領導談話、填寫表格,還是同學交往,千萬不要說出與他的這層關系。

鄧小平:家庭和睦也是經常要做的工作

中國共産黨人把民族、國家、集體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但同樣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注重家庭和睦和幸福。鄧小平就是這方面的典範,他曾說過:“家庭是個好東西。”

早在1961年,鄧小平在接見參加全國省、市、自治區婦聯主任會議全體同志時就提出:“勤儉建國、勤儉持家應經常提倡,是長期要做的工作。”“家庭和睦也是經常要做的工作。要處理好的,一是夫妻關系,二是婆媳關系,三是妯娌關系,四是父母子女關系等等。”

鄧小平與夫人卓琳相伴走過了58個風雲多變的春夏秋冬。他們夫妻恩愛,攜手白頭,心心相印,患難與共。鄧榕認為:“他們雖然表面上性格差别很大,但實際上有非常多的共同之處。比如說,他們兩個人都是非常真誠的人,都是很純粹的人,沒有那麼多的心計,對生活的要求也比較簡單。實際上他們的心底,他們的内部,有很多内在的東西,都是非常相通的,都是很融洽的。”鄧林說:“我沒見過我爸爸媽媽吵架。我覺得我爸爸媽媽他們兩個,最重要的是互相特别信任,包括‘文革’後來被打倒,我媽媽也絕對沒有二心,一直跟着我爸爸,相濡以沫。我覺得他們兩個人的關系,應該是個典範。”

在孩子們的眼中,鄧小平既随和親切,又有威嚴。在教育孩子方面,鄧小平總是做得多,說得少,身教重于言教。鄧楠說:“我父親是一個話很少的人,我們說九句,大概他能說一句話。所以他一般是聽我們說,除非我們說的話太出格了,然後他最多就說一句‘胡說八道’。”

劉少奇:讓孩子嘗嘗吃不飽的滋味,有好處

劉少奇在生活上始終保持着艱苦樸素的作風。一家十幾口人的生活開銷及接濟親戚等費用支出,全靠他和王光美每月的工資,經常捉襟見肘。由于花銷大,他平時很注意節省。一日三餐都很簡單,就是粗茶淡飯,有時熱熱剩菜剩飯就算一頓。劉少奇衣着也很樸素,在家裡穿的普通布衣和布鞋,有的都洗褪了顔色,襯衣總是穿到無法再補了才肯換新的。

有一次,他的一件襯衣破了一道很長的口子,警衛員勸他做件新的,他說:“不要緊,再縫一縫,還能穿些時候。”他的床單一用就是十幾年,一條圍巾用了整整16年。他的上海牌手表,總是壞了就修,一直堅持用到逝世。他每天就是一壺茶,沒茶味了,就再續上點茶葉。他對子女生活上要求極嚴,嚴禁孩子們生活奢侈。

為了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劉少奇把三個孩子送到學校寄宿。在我國經濟困難時期,糧食緊張,食品短缺,學校的夥食比較差,細糧少,粗糧多,還要搭配吃些白薯,有時還吃不飽。看到孩子們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同志們都很心疼,有的同志便對王光美說,本來孩子們的身體就不好,再時常吃不飽,這怎麼行?還是把他們接回家住吧。但是,劉少奇和王光美都不同意接回孩子。

他總要求孩子“穿衣服不能脫離群衆,讓孩子嘗嘗吃不飽的滋味,有好處”。劉少奇的言傳身教,使子女們都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

彭德懷:咱家不用住這麼寬

1953年,抗美援朝戰争勝利後彭德懷從朝鮮回國,住進了中南海永福堂。随着朝鮮戰争的結束,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國内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但在一部分幹部中,也出現了鋪張浪費、追求名利和貪圖享受的不良傾向。對此,彭德懷很有看法,并首先對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敲起了警鐘:“要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

永福堂是個小四合院,又窄又舊,前面歸另一家居住,東、西兩廂除了正上中學而和彭德懷一塊兒住的侄女住一小間外,其他的都是公用。所以他的住處擁擠不堪,他的一間屋子是辦公、會客兩用。其他侄兒侄女們來了後沒地方住,隻好搭地鋪睡。管房子的部門看到彭德懷的情況,就在什刹海附近另找了一個大院子的住處,房子兩層樓,比較寬敞。秘書說:“這院子适合辦公,離浦安修同志上班的北師大也近些。”彭德懷看了院子卻不說話了。侄女問他:“搬不搬?”彭德懷反問了一句:“你想搬呀?”侄女回答:“當然啦,永福堂那個地方多擠呀。特别是我房後那個衛生間,大家共用,我是女孩子,多不方便。”

彭德懷聽後,毫不猶豫地說:“不搬了。這裡房子多,應當給家口多的同志住。咱們家沒有多少人,不用住這麼寬。”當時,彭德懷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可謂名高位重。可是他從來不允許家屬利用他的名位與職權搞絲毫特殊化,他始終公私分明。

編輯/付冰冰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