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星光閃耀 愛在天際

星光閃耀 愛在天際

時間:2024-10-21 02:12:15

“我隻是新中國一個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

圖/郭永懷2018年7月,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兩顆小行星分别被命名“郭永懷星”“李佩星”。這對科學伉俪在空中重聚,光耀星空。

郭永懷,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他還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郭永懷學成歸國

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大樓三層,一直保留着首任副所長郭永懷的辦公室。隔壁是力學所首任所長錢學森。早一步歸國的錢學森曾數次寫信給這個同門師弟:“快來快來,我們拼命地歡迎你!”

1938年,中英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行了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在3000多名參考者中,力學專業原本隻招一名。考試結果公布,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一起以相同的最高分數同時被錄取。1940年,郭永懷一行赴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次年,郭永懷來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錢學森一起師從世界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

在美國留學和工作期間,郭永懷與錢學森合作完成數論論文,首次提出“上臨界馬赫數”概念并得到實驗證實,為解決跨聲速飛行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當時,噴氣式飛機已經出現,但聲障是飛行速度進一步提升的難關。在康奈爾大學,郭永懷的研究為人類實現超音速飛行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也因此在國際學術界聲名鵲起,成為康奈爾大學航空工程研究生院的三個著名攻關課題主持人之一。

1956年9月底,郭永懷攜全家動身歸國。在回國前的一次同事聚會中,郭永懷當着大家的面,将十多年積累的未發表書稿,統統扔進篝火付之一炬。郭永懷後來告訴夫人,學識都已經在腦子裡,書稿燒就燒了吧,以免耽誤歸國行程。

他沖破重重阻力,義無反顧回到國内,将畢生所學貢獻給祖國的科研事業。郭永懷曾說:“我隻是新中國一個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

甘當祖國力學事業的鋪路石子

郭永懷回國後受到熱烈歡迎。他長期主持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的工作,與錢偉長一起創辦了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1958年,郭永懷參與創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不可或缺的尖端科技人才。

“兩彈一星”元勳、我國著名科學家朱光亞評價他:“郭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有遠見卓識的著名科學家和技術領導人。他理論功底深厚、思維敏捷、思路開闊,而且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善于在工作中準确把握科學研究的方向。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期間,郭先生始終深入到科研工作第一線,為中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

他的學生、上海大學終身教授戴世強記得1962年第一次見到郭永懷時,郭永懷對他的兩個研究生說:“我們這一代,你們及以後的二三代要成為祖國力學事業的鋪路石子。”

1960年,郭永懷被任命為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負責我國核武器的研制。“兩彈”研制所在的青海基地,海拔3000多米,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生存環境極其惡劣。50多歲的郭永懷和其他科研人員一起,喝堿水、住帳篷、睡鐵床。

在此期間,郭永懷同時參與領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的研制。由于長期從事絕密工作,和家人聚少離多,郭永懷年幼的女兒過生日時向他要禮物,他隻好滿懷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說,以後天上會多一顆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禮物。

1968年12月5日淩晨,郭永懷帶着第二代導彈核武器的一份絕密資料,匆匆乘飛機從青海基地趕往北京,飛機不幸墜毀。找到遺體時,在場的人失聲痛哭:郭永懷與警衛員小牟緊緊地抱在一起,費了很大力氣将他們分開後,那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倆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郭永懷犧牲22天後,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成功試爆,氫彈的武器化得以實現。

郭永懷精神激勵一代代國人

斯人已逝,事迹不滅,精神長存。十幾年來,郭永懷的故事逐漸為人們所熟知,郭永懷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國人。

2016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2周年紀念日之際,郭永懷事迹陳列館在郭永懷家鄉——山東榮成正式開館。截至目前,陳列館共接待觀衆20餘萬人次。據館長李波介紹,陳列品包括郭永懷的手表、衣物、郭永懷夫妻歸國後使用的床墊和床等遺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的建校時期資料和郭永懷照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贈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的1:1模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捐贈的我國最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号、七号的1:10模型,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捐贈的目前世界最先進的JF-12激波風洞模型等。

“将郭永懷先生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财富傳承下去,不斷前行”“學習和發揚郭永懷老師的精神,做好本職工作”……留言簿上,參觀者紛紛寫下感言。

“我們組建了郭永懷事迹宣講團,在全國各地開展郭永懷事迹宣講400多場次,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李波說,“郭永懷事迹陳列館現已成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的重要力量,凝聚起愛國愛黨、敬業奉獻的強大思想合力。我們将在現有基礎上豐富李佩先生的展陳資料,對相關結構進行合理化調整。”

在郭永懷曾經工作的地方,他是一面旗幟,引領着青年科技工作者獻身科學、報效祖國。

郭永懷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講述郭永懷故事的音樂劇《愛在天際》成為中國科大新生入學的必看演出;2003年中國科大設立了“郭永懷獎學金”,激勵廣大學子像郭永懷那樣為建設祖國努力學習、認真鑽研。

郭永懷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2017年研究院舉辦了“兩彈精神故事會”、編印了“兩彈精神”系列叢書,講述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科學家的故事。

1988年,在郭永懷犧牲20周年之際,他的骨灰被送到力學所,安葬在新立的塑像下。今年年初李佩離世,根據其本人及家屬意願,中科院力學所将二人骨灰合葬。他們長眠在此,守望着中國科學技術的每一步進展,激勵着中國科技工作者不斷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找到遺體時,在場的人失聲痛哭:郭永懷與警衛員小牟緊緊地抱在一起,費了很大力氣将他們分開後,那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倆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

編輯/錢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