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與開發途徑探析

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與開發途徑探析

時間:2024-10-19 11:35:28

民俗文化是對曆史發展的記錄,是地區文化習俗、風土人情的反映,全國各地風格各異的民俗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生動地展現了人民的生活百态,更加貼近生活,在藝術表現形式與思想理念上具有獨特的魅力。我國擁有五千年的璀璨曆史,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同的民族繁衍生息,不同地區的人民在生産生活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其散發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廣大群衆,具有重要的旅遊價值。當前,随着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的不斷進行,旅遊業作為第三産業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需要不斷創新開發途徑,展現民俗文化的特色。

有學者曾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劃分,一種為精英文化,即包括多種經典名著、名家思想的文化;另一種為民俗文化,即不同地區的人民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文化,其對人的内在思想與外在言行産生着深遠的影響,滋養着某一地區的人民。民俗文化可以分為飲食起居、生産、服飾等物質層面的文化,風土人情、禮儀形式、社會結構等社會層面的文化,倫理綱常、民間藝術、民俗信仰等精神方面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國最具生命力的、最樸素的文化形式,是我國文化資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當地特色旅遊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蘊藏着巨大的價值。

一、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

民俗文化開發具有極高的旅遊價值,我國的國土面積極為遼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在曆史的發展中必然會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而将民俗文化用于旅遊開發對于一些相對較為落後的地區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遇。旅遊業的發展為當地帶去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提升了當地居民的民俗文化保護意識,并對我國各民族以及全球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渠道,極大地豐富了我國人民的精神生活。

(一)促進當地經濟效益的提升

對民俗文化進行旅遊方面的開發,一般投資的金額不會特别巨大,但是卻能夠獲得較大的收益,因此其産生的經濟效益較高。我國民俗文化蘊含着豐厚的文化底蘊,蘊藏着淳樸的民俗風情,在生活方式、服飾裝扮、文化思潮等方面均散發着獨特的魅力,衆多國外友人與國内遊客均對民俗文化有較大的興趣,尤其是每年國外遊客的數量巨大,為我國的創彙作出了重大貢獻。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使得當地人民的經濟來源更加豐富,通過銷售相應的民俗産品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得以提高,同時對其他産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促進了當地經濟的整體提升。

(二)提高人們對民俗文化的保護意識

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使民俗文化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對民俗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保護具有積極意義,通過旅遊業的開發,有關民俗文化的村落、博物館、紀念物得以建立,與其相關的民間藝術、服飾、習俗、信仰等得到了有效的保護,促進了民俗文化的進一步發掘與豐富。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同時使得相關研究進一步深入,民俗文化因此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為深入研究民俗文化,各地紛紛成立了民俗文化研究所,這些組織為當地民俗文化的開發、保護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使得一些即将消失的傳統文化得到新生,比如我國陝西西安的馬球藝術,在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中得到了傳承。

(三)促進各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不同地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習俗在旅遊開發中實現了充分的交流。在持續的交流中,人們對與自身不同的文化習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認識到不同文化各有其特點,這打破了不同文化、不同意識形态之間的隔閡,實現了不同文化間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有利于維持國家的穩定,促進國家的發展,增強我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将我國全體人民有效地團結起來,共同建設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四)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取得了輝煌成果,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随着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深刻的轉變,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普遍提高。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步加快,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使得人們的精神較為緊張,同時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以及激烈的社會競争使得人們迫切希望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放松,在工作之餘,人們希望能夠回歸自然、回歸山林,體驗淳樸的文化風情,探尋心靈的放松之路,感受溫馨淡雅的生活。淳樸的民俗文化旅遊正好能夠為人們向往的生活提供有效途徑,人們遊曆其中能夠對舒适的生活氣息、淳樸的民俗風情進行深刻的感悟,并從中領悟人生真谛。

二、民俗文化的開發途徑

(一)加強民俗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民俗文化要得到充分的開發,首先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隻有在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的前提下,才能夠充分地發揮其旅遊價值。對于承載着民俗文化的物品,可以通過充分地進行收集,建立适當規模的展覽館對其進行收藏,并附上其曆史由來、曆史典故以及所蘊含的文化内涵的簡介。比如記載當地文化的書籍原件、長期流傳下來的遺物,均是對民俗文化的豐富,能夠增強當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其次,當地民俗文化旅遊必然需要酒店、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在這些工程的設計中,可以充分将民俗文化的特色融入其中,并在服務中融入當地風俗,使遊客随時随地感受到濃郁的民俗文化,增加遊客文化消費的比重,從而建設獨具特色的文化城鎮。當以民俗文化為依托的旅遊業充分發展後,與其相關的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文化消費等均可以得到有力的拉動,這可以為當地的整體經濟發展帶來積極效應。

(二)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動民俗文化發展

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不斷普及,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傳承與開發離不開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為民俗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平台,為其開發提供了新思路。首先,可以将民俗文化廣泛地發布至網絡,對其蘊含的深厚内涵進行廣泛的弘揚與宣傳,人們在接受文化信息之時實現了互動,從而使人們對民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其次,由于人們的互動與交流更加頻繁,網絡平台需要根據人們的反饋對傳播内容進行相應的修正,拉近民俗文化與人們之間的距離,增強人們對民俗文化的認同。因此,民俗文化的網絡傳播要注重與當前的時代條件相結合,通過聘用優秀的網絡人才,大力開展網絡平台的建設,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将民俗文化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眼前,使其與人們的審美觀念相符合。最後,網絡平台建設相關體系需要不斷地加以完善,對民俗文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宣傳,豐富網絡平台的功能,不僅能夠實現有效的推廣,同時還能夠為人們進行民俗文化的交流提供渠道。通過以上途徑,可以充分将互聯網應用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民俗文化的開發。

(三)深入開發鄉村民俗文化資源

鄉村民俗文化是獨特的文化生産力,對其進行深入的開發能夠為鄉村的經濟發展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首先,可以在文化為民理念的指導下,對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與優秀傳統進行深度開發,制定鄉村民俗文化開發的整體規劃。其次,探索多種開發模式,将民俗文化融入多個領域的發展中,比如,民俗文化可以與旅遊、科技、互聯網等充分融合;鄉村的傳統建築要盡可能地保持原生态,并對其遺存的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進行切實的保護;在此基礎上開發相應的民俗文化體驗項目,使民俗文化迸發出更加鮮活的生命力。最後,創新民俗文化開發機制,吸引大批優秀人才參與民俗文化的建設,并嚴格遵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盡可能将資金的利用率最大化,提升民俗文化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真正使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實現最大化。國外不乏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的成功案例,如美國的閣樓保護運動等,充分借鑒其中經驗對我國民俗文化的有效開發具有積極作用。

(四)兼顧環境保護促進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

民俗文化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兼顧環境保護,一定要依據科學規律,充分借鑒成功案例的先進經驗,整個開發過程需要按照一定的層次,由淺入深地開展。如果忽視客觀規律而進行盲目的開發,将會導緻大量人力資源以及資金的浪費,同時對環境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民俗文化的開發将虎頭蛇尾。民俗文化旅遊開發必然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對環境和當地社會進行深入的分析是促進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的有效手段。對環境的分析可從當地生态資源的容量、趨勢、條件、敏感性等方面進行,對社會形式的分析則可從政府扶持力度、居民認知程度、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在此基礎上,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科學的、客觀的、深層次的評價,對其旅遊價值進行充分的評估,并做出相應的總結評價報告,從而對當地民俗文化的開發作出科學的規劃。

三、民俗文化的開發展望

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獨特的文化形式,在不同的地區不斷地傳承與弘揚,在我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民俗文化随着人民生産力與思維方式的變遷不斷地演變與發展,在各個時期均對人們的生活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民俗文化的形态與功能必将發生相應的轉變,其内涵與外延得到不斷的豐富與發展,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愈發顯露,必将得到進一步的開發。随着我國産業結構的調整與第三産業的興起,民俗文化在旅遊業中将會綻放更加瑰麗的色彩,使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旅遊與規劃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