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夜間市長:改變遊戲規則

夜間市長:改變遊戲規則

時間:2024-10-18 11:37:28

全世界醉心于夜生活的年輕人,大概想不到近幾年來一個新職位正在倫敦、紐約、蘇黎世、巴黎等大都市悄然出現。這個名為“夜間市長”的職位,通過聘請專職人員,或是設立專職部門來負責管理城市的夜間秩序。

“夜間市長”這一概念興起于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座以自由開放的夜生活聞名的城市。21世紀初,性産業、賭博及大麻在荷蘭合法化,由此,遊客數量年年增多。與之相随的,是遊客、居民、商戶和政府之間不斷激化的矛盾。夜不歸宿的醉酒者在街上忘乎所以地大喊大叫、随地大小便,引發争執,附近居民的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第二天,人們會看到,大街上遍布随手丢棄的酒瓶、污穢物,整個城市狼藉不堪;大麻的味道彌漫在城市上空,難以散去。對此,市民們的抗議聲越來越大。

然而,政府通常隻放眼于白天事務的管理,對城市夜晚的狀況并不了解。“夜晚和白天不一樣,當問題發生時,政府的第一反應是禁止,而不是将人們集合起來,共同商讨出讓城市更好的解決方案。”阿姆斯特丹的首任夜間市長米瑞克·米蘭表示,“一些亞文化活動被簡單劃定為非法,年輕人被趕出城市,或者隻能被迫轉成地下運營。”

完全禁止夜生活是不可能的,因為夜間經濟為城市運行加注了巨大的動力。據《衛報》報道,阿姆斯特丹的舞廳年産值為6億歐元,同時創造約一萬三千個工作機會。此外,豐富的夜生活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文化創意産業的繁榮,設計師、音樂家、舞蹈家、作家等創意人才能有更多創作空間。

由此,“夜間市長”的需求便孕育而生,其職責要求很簡單:調解夜間活動者和普通市民之間不可避免的摩擦。

米瑞克·米蘭從2012年開始擔任阿姆斯特丹的“夜間市長”。他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夜間市長基金會,該組織的運作資金一半來自政府,一半來自夜間營業商家。夜間市長由公衆和專家投票産生,雖稱為“市長”,但并無行政權力。

除了調解矛盾,建立移動的投訴網點等項目,米瑞克·米蘭另一項為人稱道的成就是設立24小時營業區,即授予阿姆斯特丹人口稀疏區域的商店24小時營業許可,商家可自行決定營業時間。這一舉措一方面在空間上疏散了每晚聚集于市中心的人群,另一方面,這在時間上分散了人流。此前,由于夜間場所統一打烊,常有大批人群在街上逗留吵鬧,而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少。

設立“夜間市長”的效果顯著,兩年内,阿姆斯特丹的滋擾行為減少了30%,醉酒引發的意外事件也減少了25%。由此想要追随荷蘭腳步的城市越來越多。2016年,“夜間市長”峰會在阿姆斯特丹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城市夜生活,以及夜間管理模式的“本土化”。

倫敦的“本土化”是設立“夜皇”一職。據報道,倫敦以往夜間經濟帶動的經濟産值每年高達660億鎊。但近幾年由于房租和稅費的上漲等多重因素,倫敦的夜間音樂表演場次減少将近一半,文化創意産業的生長土壤流失,産值明顯萎縮。倫敦設立的“夜皇”雖然職責與“夜間市長”類似,但實質上由倫敦市長指派任命,在市政廳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大多數時間都在和副市長們探讨相關政策。

紐約則是北美地區首個成立“夜生活辦公室”的城市。為減少政治幹預,借鑒荷蘭和英國經驗,紐約的夜生活辦公室由藝術家,城市規劃專家,夜生活工作者等12位成員組成,其中4位由市長任命,8位由城市委員會選舉而出。

各大城市對“夜間市長”具體職責的規定雖各不相同,但目的類似:無論是生活在黑夜還是白天的人,他們的訴求都會被聽到、被重視,并獲得同等的尊重。

完成兩個任期後,米蘭于今年2月卸任阿姆斯特丹夜間市長一職。三個月後,他出現在了溫哥華,向政治家、城市規劃師們解釋夜生活對于城市經濟的重要性。為了吸引更多人主動加入到夜生活的管理中來,米蘭曾在一次電視采訪中說,“通過對話,你也可以改變遊戲規則”——隻有充分交流,才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夜晚的阿姆斯特丹(IC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