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待人處事要講謙恭禮讓

待人處事要講謙恭禮讓

時間:2024-10-18 09:35:46

□施善葆

謙恭禮讓是群體和諧所要求的重要德行。謙恭是一種待人處事的積極生活态度,是一種相信群體和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一種誠敬用事、永不滿足的精神。古人把謙恭分為三類:有聲明而不自滿,叫做“鳴謙”;有功勞而不驕傲,叫做“勞謙”;施惠于人而不自居,叫做“撝(hui平聲)謙”。謙恭是以對他人的尊敬為前提和内容的。古人說:“滿招損,謙收益。”又說:“謙,德之柄也。”一個謙恭的人能夠看到他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且,謙恭也是對他人和自己的尊重。孟子說:“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敬人者,是不自敬也。”這些話确實道出了謙恭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的價值。謙虛的外在表現就是禮讓。禮,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着十分廣泛的含義。在倫理道德方面,它指的是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以及各種待人接物的禮節儀式。禮讓,也就是按照傳統的禮節規定對人恭敬、謙讓,以求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禮作為一種言行儀表儀式的規範體系,首先要求每個人要能自我克制,服從禮的要求,在儀表儀态上合乎規範,而能這樣做才是待人禮讓的前提。禮讓是人際交往、溝通的必要條件。凡事禮讓三分是文明人應有的素養。比如排隊上車、買票,不争不搶,讓老弱優先買票、上車;稍有不慎對别人造成了傷害,要及時道歉并賠償損失,等等。隻有這樣才會使群體和諧與發展。所以,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孟子則認為,“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意思說,辭讓是禮貌待人的基礎和起點。

我國古代,許多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都十分重視謙恭禮讓。東漢末年名士孔融是孔子的20世孫,從小就牢記老祖宗孔子的教誨,識大體,通禮儀。孔融兄弟7人,他排行第六,年紀雖小,但是在弟兄之間處處禮讓為先,從來不和兄弟們争長論短,大家都很喜歡他。在他4歲那年,有一天,友人送給孔家一筐酥梨,衆兄弟一哄而上,争挑大個兒的梨吃,隻有孔融站在一旁不去争搶,等兄弟們都拿着大梨高高興興地離開時,他才走到筐前,從筐裡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母知道後,問他其中的緣故,他說:“哥哥年齡大,應該吃大梨,我年齡小,理當吃小的。”《左傳·成功二年》記載,晉國軍隊打了勝仗歸來,範文子士燮走在最後。文子的父親說:“你沒有想到我在盼望你回來嗎?怎麼走在最後呢?”文子回答:“軍隊有功,百姓高興而來迎接,我走在前面,一定引人注意,那不是代替主帥接受榮譽嗎?所以我不敢。”他父親說:“我放心了,你可以免于刑戮了。”主帥郄克進見晉景公,晉公說:“是你的功勞呀!”郄克說:“這是由于您的訓導,是大家的功勞,我出了什麼力呀!”文子見景公,景公像慰勞郄克一樣慰勞他。範文子答道:“這是荀庚指揮得好,郄克統帥有方,我出了什麼力呀!”下軍将領栾書進見,景公還是那樣對他說,栾書回答:“這是由于士燮的正确指揮和士兵努力執行命令的結果,我出了什麼力呀!”“孔融讓梨”和“範文子循禮讓功”的故事都表現了無私的禮讓精神,為曆代所傳頌。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面臨内外的危機,各個諸侯國王都争相吸納人才,于是普遍出現了禮賢下士的局面。劉向《新序·雜說》記載,齊桓公在齊國(今山東省東部)當政的時候,士的階層在政治舞台上已經很活躍了,他們有些人既有文化知識,又有統治才能,是濟世安邦的人才。齊桓公意識到霸業能否實現,關鍵在于能否招攬到天下的人才,能否得到這些有知識的人的支持,于是聽從管仲的意見,采取種種措施,招士養士。這其中有個趣事,說齊桓公召見一個名叫稷的小臣,據說稷比較有才。但齊桓公一天去了三次沒被允許見面。跟随的人說:“我們這麼一個大國的國君召見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見不着,幹脆不要見他了。”齊桓公說:“怎麼能這樣呢?讀書人有些傲氣,可能輕視有權有錢的人,也許也輕視他的國君;但如果一個國君輕視其他國君,也就會輕視他的臣民。稷輕視有權有錢的人可以,但我又怎麼敢輕視其他國的國君呢?”意思是稷輕視有權有錢的人無所謂,但我不能輕視其他國的國君,所以我要納稷這樣的人才,所以才這樣禮讓他。去了五次之後,終于允許見面。手下人知道後,都說:“齊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對待平民百姓,何況對待我們這些國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齊桓公,為齊桓公以後奠定霸主的地位打下了基礎。

在我國古代朝廷的變換中,争奪皇位的事件屢見不鮮。但也有在權勢鬥争中保持清醒的人士,他們不去争奪權位,即使理所當然地去繼承權位也是再三推脫。《史記·吳世家》中記載了吳國幾代國君讓位的故事。吳國的國君也是周朝的後裔,為了把君長之位傳給賢德的弟弟季曆,周太王的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相繼從陝西岐山一帶周族發祥地避居江南(今無錫梅裡一帶),與當地土著民族結合,号稱“句吳”。這是吳國的由來。太伯以後到了19世紀的壽夢時期已是春秋晚期,吳國才開始強大。壽夢有四個兒子:依次為諸樊、餘祭、餘昧、季劄。小兒子季劄最賢,為壽夢所喜愛。于是壽夢在臨終前打算立季劄為王,季劄堅決推讓,隻好叫長子諸樊代行國事。吳王諸樊辦完父喪,準備遵從父王遺願讓位給季劄,季劄婉言謝絕,說道:“曹國宣公逝世後,諸侯和曹國百姓對殺太子而自立的曹成公不擁戴,準備立子臧,子臧避開以成全曹成公,君子評論:‘子臧能守節’,你義不容辭地應嗣位,我季劄雖不才,願意效法子臧讓位。”吳國百姓堅決要立季劄為王,季劄便離家跑到舜過山(今江陰境内)去耕種、隐居。13年後吳王諸樊死了,傳位給弟弟餘祭。諸樊的意思是要兄弟相傳,這樣最後不得不傳到季劄,也算完成了父王的心願。吳王餘祭在位17年,死後傳王位給餘昧。4年後吳王餘昧又死了,臨終前想把王位傳給小弟季劄,季劄第三次推讓王位,躲避起來。吳國臣民都說:“先王(指壽夢)有命,兄死了弟弟就立為國君,這樣季劄必須要當國君,但是現在季劄逃位,就立餘昧的兒子僚為吳王吧!”後來,季劄被封到延陵(今江蘇常州),死後被稱為延陵季子。

為了完成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大家的緊密合作。事情完成之後,大家都有功勞。而根據功勞,上級或者主管部門會有些獎勵,而面對獎勵的誘惑,是争功呢?還是讓功?《漢書》卷四十一《張良傳》記載,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與蕭何、韓信同被稱為“漢初三傑”。漢朝建立以後,在漢六年,即公元前201年劉邦打算對功臣進行冊封。但張良不曾有戰功。高帝說:“出謀劃策于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裡之外,這就是子房(即張良)的功勞。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讓我跟随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隻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于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

這些具有謙恭美德的人,一般說來,都是很有作為的人。他們在賢者和功利面前卻虛懷若谷。這正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态度和進取精神的表現。謙恭禮讓帶來了人際關系的和諧、群體的團結和事業的發達。然而,古人所講的謙恭禮讓并不是妄自菲薄,也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團和氣,而是以德為前提,是為了進德。所以,孔子說:“當仁,不讓于師。”意思是說,即使在軍隊的武力面前,如果是合乎仁的行為,也不能讓步。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啟示:謙恭禮讓和我們今天所提倡的競争意識并不是絕對對立的。競争不能離開法律的約束,也不能逾越道德的規範。不能認為一講競争就可以置謙恭禮讓的美德而不顧;相反,應當把兩者在社會主義道德的基礎上統一起來。生活實踐告訴我們,一個有正确競争意識和進取精神的人,也應當是一個具有謙恭禮讓美德的人。謙恭禮讓是一個人處理與他人關系的一個基本素質方面的要求。相互謙讓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代表了一種寬容是精神。在公共場所,這種謙讓尤其重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一些小事上的不謙讓有可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嚴重的傷害。平時我們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要求人們在遇到矛盾的時候,要懂得謙讓,這樣才能有人際關系發展的更大的空間。比如,在坐車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那些老弱病殘孕先上車,或者給他們讓個座;在交通擁擠的時候,不要搶車道,等等,這種基本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之間、父母子女之間都需要謙讓,因為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點都有可能會由于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原因而産生矛盾,有了矛盾,最方便的解決辦法就是謙讓。隻說一聲“對不起”、“請原諒”、“很抱歉”這些生活中很平常的謙讓用語是很容易的,但真正大的謙讓是需要有底氣和自信心的,是需要見識多廣的,是需要無私無畏的,是需要有犧牲精神的。謙讓能讓我們體會到人間的理解和溫暖;謙讓能使我們感知世間的大度和寬容;謙讓能使我們心寬氣順;謙讓能讓我們心安理得;謙讓能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份和諧;謙讓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友善。

編輯:修遠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