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直拍橫打”顯然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了,由于橫闆反手擰拉技術的快速崛起,橫闆已經率先從“台内無死角”轉化成為“全台都是優勢”,目前活躍在一線的直拍選手少之又少,自王皓退役之後,也隻有許昕和黃鎮廷二人可以作為橫打模版來參考。
但是,中國乒乓球畢竟靠直闆起家,在業餘層面,直闆選手的數量仍然不在少數。不過一直以來好玩的橫闆都要比直闆數量多,而在直闆中适合橫打的也不是大多數。現在對于“不會點橫打去球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直闆球迷來說,選好一支适合自己的橫打裝備,确實還需要費點心思。
業餘?專業?
首先,對于大部分業餘球迷而言,對于下意識反應的推擋都還有所保留,想“全橫打”略有難度。當然,更需要認清的是,業餘選手與專業選手在對直拍橫打的要求上有什麼區别。
專業選手因為力量、技術水平很高,多在中近台運用橫打技術,拼速度拼旋轉,直接轉上旋後兩面抽擊,基本會以弧圈球為主,快速銜接中的攻擊質量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求橫打球闆首先保證出色的控制性能,提升力量、加快速度。而對于業餘選手來說,反手往往是過渡,以借力撥擋為主,主動發力能力差,建議選擇彈性好、借力出色的球闆,然後再考慮球闆的穩定性和控制性能。
對号入座之後,倘若是前者,對于裝備力量的要求不言而喻;倘若是後者,建議再分析一下自己的打法構成,以挑選更适配自己打法的球闆結構、克重,套膠的屬性等。
倘若練到王皓這位“橫打天王”的地步,就已經“萬物皆劍”了
亞薩卡YE是近年來衆多直闆型号開發的“模版”選球闆的四個關鍵詞:
1、闆形
直闆一般有3種常規的闆形:158*149mm、160*151mm、164*152mm。158*149是38mm小球時代的經典闆形,闆面最小,甜區位于闆面中間,推擋時正面迎球擊球穩定,容易合上力,橫打時由于直闆的握法會占據部分反面空間,加之闆面小,擊球點會不自覺的向拍頭偏移,很難打到甜區上,感覺發不出力。164*152則是另一個極端,闆面足夠大,正手攻擊能力強悍,但不易揮舞,擺速一般,适合正反手轉換少的單面拉打法。160*151闆面、重量、重心等各項指标居中,沒有為突出特長而犧牲整體的全面,均衡性強适用面廣,是理論上直闆橫打的最佳球闆。
2、穩定性
拍橫打技術應用在反手位,正反手轉換頻繁,會經常運用手腕,所以球闆不能過厚、過重,而且由于反手位很難充分發力,需要借助球闆的力量,彈性好的使用起來更為舒适,“輕、薄、彈”鑄就了橫打球闆基本的風格框架。
2009年之前,是有機膠水的天下,膠皮一經灌膠,殺傷力的增長比身形的膨脹更為誇張,下旋擺短弧線低且轉,上旋搶沖力量十足、速度極快。在那段時期,膠水和硬質膠皮負責暴力,球闆隻需保證穩定即可,所以,當時流行的橫打利器普遍是YE、狂飚皓、YSC、钛5.4等如今看起來“穩定有餘,殺傷不足”的弧圈軟闆。
即便是钛粉加身,厚度太薄的钛5.4在40+時代也稍顯力不從心了3、支撐力
40+改革前期,大多數人仍在延續之前40mm時代的配置,球闆的攻擊性雖然不像有機改無機那般有明顯的下滑,但沉重感還是有所增加,弧圈與快攻都更難打出質量了。直拍橫打天生發力受限,影響更大,40+的推行對球闆借力和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無機時代開始,橫打球闆以玫瑰5、狂飚皓2、狂飚皓3為代表,常規厚度從5.5-6.0mm上升到6.0-6.5mm,大量采用玫瑰、黑檀、雞翅木等硬質面材,外硬内軟,觸球瞬間反彈力好,突出速度,反手相持省力,同時廣泛運用纖維材料和新結構,在确保球闆良好控制的同時加強支撐力,反手弧圈更快更賊。比如狂飚皓3,使用玻碳纖維,而且放置在中間層,反手發力時既保持純木球闆的手感,又能借到芯層纖維材料的力量,是狂飚皓直闆橫打系列中的精品。
“玻碳内芯”的狂飚皓3可以稱得上是最具創意的橫打球闆了4、黑科技?
目前适合橫打的器材仍主要是純木,斯帝卡硬木系列、亞薩卡YE系列、紅雙喜狂飚皓系列表現尤其突出,相對于纖維闆的力量優勢,純木闆控制性能佳、上台率高,适用面很廣。但随着纖維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纖維闆在控制性和通透度的數據上與純木闆的差距會越來越小。而反觀純木,材質的變化(比如優拉珍珠木、斑馬木以及紅雙喜的柚木)、結構的變化(比如多層球闆、厚芯球闆)、細節的設計等,提升的空間也很大。
2016年裡約奧運的決戰,雖然沒有直闆選手參與,但已經暗示着纖維球闆開始正式成為裝備的主流,如今港乒一哥黃鎮廷也正是手持張繼科ALC扮演者“港版王皓”的角色,國内的直闆新秀薛飛也将球闆從狂飚皓2更換成了加入兩層芳碳的狂飚301。相信許多品牌已在摩拳擦掌,如今的風平浪靜更像是暴風雨來臨前夜,雖然橫打球闆一向被認為是純木球闆的天下,但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纖維闆加入到橫打陣營當中,純木與纖維誰能真正引領橫打風潮,現在還真不好說。
雖然是“張繼科”ALC,但黃鎮廷卻偏偏要用來玩直闆橫打
兼具輕質、通透、高彈的優拉敏沖受到了不少橫打愛好者的追捧
選膠皮兩大注意:
1、重量
首先,直拍打法本身比較依賴手指和手腕的動作,反手套膠必須保證“輕質”特點,一方面輕質的套膠能夠确保直拍打法的靈活性,另一方面由于橫打膠皮大多數為了平衡球闆重心都會選擇貼滿整個版面,讓重心會稍稍接近拍柄,有時候别小看1-2g的作用,很有可能這就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呢。
其次,由于橫打相對而言進攻技術偏多,且相較于橫闆反手更難控制闆形,所以“通透”也是必要的。一來容易打透的套膠會有更高的容錯性,确保命中率;二來反手膠皮更通透便不會讓正手顯得沉悶。
綜上所述,根據“輕質”以及“通透”兩大要素,一般來說大多數球迷對“高彈”與“内能”都不會拒絕,如此一來能選擇的膠皮範圍已經不大了,日套如蝴蝶TenergyFX系列、TSPAgirt等,德套如岸度血漿430、優拉敏銳沖鋒号、多尼克CoppaX系列等,國套如天極3-60、天弓5、729閃現系列等。
2、厚度.橫打膠皮的硬度來講,大家普遍認同的是選擇較軟的、至少是不能太硬的,然而對于厚度,則沒有太多關注。同款的進口膠皮硬度沒什麼選擇,但是會分成幾種厚度規格,可多數型号引進國内後,隻有最大厚度的可選,這也是由國内球迷的使用和購買習慣決定的,細分并不太容易。
曾經有網友在BBS上發布過投票,将同款膠皮厚度從1.7mm到2.2mm,讓試打過的球友進行了性能對比,大多數使用者的反饋是1.9-2.15mm之間是比較容易上手且好控制的範圍。對于同款膠皮,越厚的通常持球時間越長,打透它需要的力量也越大,且弧線随着厚度增加而變高。反之,越薄的出球越快,弧線越低平。1.9mm差不多是個關口,更薄的話基本上很難完成橫打動作,失誤非常多,通常2.1mm是最合适的厚度。
總之,如果有選擇空間的話,在初學階段,或者是喜歡更快更平更透闆,盡量不要選擇太厚的,待内功修煉成熟,再提升厚度也不遲。
經典橫打球闆推薦
亞薩卡YEO
小馬哥08年北京奧運會奪冠的利器,也是直闆反膠必玩的裝備之一。由于YEO對基本功要求不低,因此在業餘圈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從曾經專業隊中直闆型号的占有率中便可看出YEO獨特的氣質,對于需要小球精準、推擋夠穩、拉沖夠爆的球友們來說,YEO幾乎是不二的選擇。
斯帝卡納米OC
顧名思義,納米OC主要針對老OC進行了改良,與OC結構相同,但是厚度略有增加,并且在夾闆粘合方面運用了納米技術,提高了球闆的整體剛性,強化了借力性能,厚度主要增加在了大芯上,球闆的噴射力非常強大。許昕曾經用納米OC大殺四方的場面,相信還有不少粉絲曆曆在目。
不過,納米OC終歸還是一支五夾闆,其速度自然無法與纖維闆相媲美,不過其發力檔位十分線性,弧線效果确實沒得挑。
亞薩卡馬琳碳&馬琳軟碳
馬琳碳闆,是亞薩卡系列裡為數不多的碳纖維闆之一,馬琳也曾長期使用過(2005年上海世乒賽等)。
馬琳碳闆是五木加二層纖維,厚度約5.8mm。通常的碳纖維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易打“透”,但馬琳碳闆比較特殊,它的碳纖維跟一般的碳纖維有所不同,我們把它簡稱為短切碳,這種薄碳強度中等,易打透。
瑞典産的球闆原本就是以“通透”性能突出而著稱,再加這種能打透的碳纖維,使該闆具備了“柔”、“挺”、“透”的技術特點,兼顧了擺短的控制能力以及爆沖的殺傷力,是一款較為全能的碳素直闆。
馬琳軟碳,使用了結構更為松散的碳纖維,雖然馬琳碳也能歸入“軟碳”行列,但在當時還是有不少球迷覺得它脫闆速度略快,馬琳軟碳的目的也是為了在純木與碳纖之間取得平衡點,淡化脫闆太快的特點。
除去碳層,馬琳軟碳與亞薩卡旗下另一塊經典直闆YE的結構基本一緻,薄碳層的加入更多是過濾掉球闆在受力之後多餘的振動效果。支撐力并非其核心強項,控制、摩擦更是馬琳軟碳的特長。
斯帝卡胡桃5
胡桃5其實上市的比較早,那時候斯帝卡以“硬面”、“輕質”為理念推出了兩款球闆,分别是IntensityNCT與IntensityCarboNCT,最早人們稱呼它們為“極強純木”和“極強碳素”,其實斯帝卡給的官方稱呼為“胡桃5”以及“胡桃碳”,當然早期的叫法很難改,現在還是有很多球迷覺得“極強純木”叫着更順口。
胡桃5曾長期作為許昕征戰各種大賽的手闆,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夠保證近台速度的前提下,退台威力不減,隻要你有勁,對拉反拉随便玩。
紅雙喜狂飚皓2
“狂飚皓”系列是紅雙喜為王皓量身定做,專門為全橫打打法設計的球闆,王皓也用過硬的大賽戰績證明了狂飚皓系列的能力,雖然橫打天王已經退役,但是他的武器仍在江湖流傳。
狂飚皓2作為王皓的手闆,厚面材以及厚大芯是狂飚皓2最為明顯的特征,屬于經典五夾結構球闆的強化版。别的不多說,這支球闆曾經三次在世界錦标賽上屠殺六邊形戰士馬龍,好一把“屠龍刀”啊!
經典橫打套膠推薦
729天翼(裁剪後約39g)
經典國産輕質套膠,天翼在包裝上便有一個大大的羽毛,寓意輕質。
天翼的海綿厚度要比大部分國産套膠都薄,厚度僅為2.0mm,雖然後勁差了點兒,但是優勢在于手感通透,能輕松借上球闆的力道,屬于入門級反手“神膠”。特别推薦剛接觸橫打的小夥伴使用天翼入門,好操作易上手,價格也十分美好。
拍裡奧CJ8000輕快型(裁剪後約41g)
CJ8000也是國内反膠的一大經典之作,幾乎也是入門繞不過去的坎,CJ8000的雖然通透性相比天翼稍欠,但殺傷力要大很多,弧線效果非常好,輕快型的速度在國産套膠中也算是中上遊,綜合性價比非常高。
紅雙喜天弓5(裁剪後約46g)天弓5是紅雙喜高彈領域的“天弓系列”中的第三款膠皮,使用的是全新的65#海綿,彈性幾乎媲美超彈的進口外套,面膠的磨砂質感也是相當的出色,相比前兩代天弓,天弓5面膠的顔色更加深沉,且薄摩擦的效果更好。
天弓5已經完美實現了“高速+金屬音”的外套标配,擊球的聲音似乎要更為悅耳,重量還不夠輕略微有些小遺憾,但也相當不錯了,建議選擇35度作為反手使用。
驕猛唯佳速度(裁剪後約44g)大名鼎鼎的“紅V”,全名叫VegaAisa,膠皮的性能也正如其名,着重突出了亞洲人最需要的速度。
一般來說,德蛋的速度要略遜于德系傳統高密,但是從德系高密過渡到紅V完全不會有失速感,而且控制力的提升十分明顯。
紅V的綜合素質相當可以:既能彈,也能擺,尤其是是彈擊弧圈那種銷魂音響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倘若你追求彈擊快感,又想兼得控制,亦要價格親民,紅V便是不錯的選擇
優拉敏銳沖鋒号(裁剪後約43g)X-PlodeSensitive的中文名為“敏銳沖鋒号”,很多球友直接稱呼其為“敏沖”,這也是不少小夥伴的反手标配,直橫通吃。
敏沖有個孿生兄弟叫快沖(快車沖鋒号),相比考驗發力的快沖,敏沖可能更迎合一般業餘愛好者的口味,由于整體硬度低,且重量較輕,套膠非常容易形變借上球闆的力道。
因此在打球的過程中就會呈現出一種“自動檔”的感覺:一發力就透,速度快且聲音響,顯得倍兒專業,借力隻要對好點,回彈速度能直接讓對手懵B,怪不得很多小夥伴們也稱之為“反手神器”。
敏沖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它的兼容性,無論是搭配純木還是纖維,隻要不是那種非常另類的硬度(極軟或極硬),它的表現都不錯,能拉能彈,也難怪人見人愛了。
多尼克F1(裁剪後約46g)
前面說了兩款反手國套中繞不過去的坎,那F1便是外套反手套膠中繞不過去的坎了,縱使德系套膠如何更新換代,F1都是很多人心目中最甜的那顆糖。作為反手套膠,F1的綜合能力也是非常過硬的。曾經有不少球友反應F1的摩擦效果一般,其實不然,F1的摩擦效果實際上是非常強悍的,但是較快的脫闆速度容易讓人誤以為它難以摩擦。使用F1,需要使用包裹式拉球的手法,隻要摩擦實了,F1的出球旋轉一定會讓你眼前一亮。
當然,還有不球友抱怨F1的壽命一般。早期F1為了追求強悍的爆發力,面膠确實非常柔嫩,但多尼克經過多年市場考研,并且在後期有工藝改良之後,F1的耐用性已經獲得了質的飛躍。
挺拔變革EL-P(裁剪後約47g)
變革系列是非常崇尚攻擊力的,不過相信大部分業餘球迷反手還是很難駕馭的了MX-P。相較于MX-P的勢大力沉,EL-P要顯得輕快許多,不僅重量有所瘦身,在整體硬度上也略有降低,但正因為這兩點,讓EL-P更容易打透與制造摩擦,對于大部分業餘球迷來說,旋轉表現堪稱驚豔。
總體而言EL-P算是一款正反皆宜的全能型套膠,控制、上手沒有明顯的滞後感,對于拉打的兼容也十分到位。更适合以控制、落點為主的小夥伴用于正手,以摩擦、弧圈為主的球迷朋友用于反手。
在燒拍的路上,誰有沒走過彎路呢?對于對裝備細節要求極高的橫打裝備,更是如此。不過對于發燒友來說,繞彎路往往是幸福的煩惱,而對于廣大實戰黨而言,還是需要多思考,認清自己的實際需求,再多對比各類球闆的參數,雖然“一步到位”的概率不高,但盡量讓自己每一次的嘗試都離成功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