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埃克特(PeteEckert,美國盲人藝術家)華為展示的Yassin的作品2018年9月,華為在“2018華為新影像大賽”的一次宣傳活動中,重點介紹了一位特殊的參賽選手—JamaliahBintiYassin,一位63歲的視障人士。Yassin在盲人協會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使用華為P20系列手機的AI場景識别和TalkBack功能,通過影像來記錄生活。
視障人士進行攝影,這并不是新聞,也不是隻有靠新技術才能實現的事情。2009年,美國加州大學曾經舉辦過一次12位“盲人攝影師”的作品展覽;2016年,英國紅石出版社(RedstonePress)推出的攝影集《TheBlindPhotographer》(盲人攝影師),集中呈現了一批來自全球各地的“盲人攝影師”的作品。在國内,早在2009年就誕生了第一批盲人攝影師,也初次了解到最早從英國興起的非視覺攝影概念,并成立“非視覺攝影”機構。在“非視覺攝影”的官方網站上,他們這樣介紹自己:非視覺攝影是一個由視障群體開創的實驗性和創新性項目。
多元化的背景和跨界的參與者(視障人士、志願者、攝影師及藝術家)通過學習運用除視覺以外的其他感官,用聽覺判斷距離,用觸覺和嗅覺發現事物。最終呈現出的照片、可觸摸圖片和文字、聲音描述都可以使參與者進一步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
運用攝影,視障人能夠把自身的感受和體會與别人分享,獲得從未有過的向主流社會表達和溝通的機會。社會公衆将近距離感受體驗到由視障人所帶來的全新攝影方式和事物認知方式,能夠從另一個更加趨于真實和客觀的角度理解視障人,從而能夠發掘和信任視障群體的潛能,進而能夠真正做到接納、尊重視障群體,共同促進殘健間的融合和社會的和諧!
“非視覺攝影”項目啟動以來,在國内舉辦了多次作品展覽,在社會上受到各方好評。在這裡,筆者要對從事“非視覺攝影”的創作者和志願者表示誠摯的敬意,他們從事的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無論對于視障人士還是健康人,這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态度,認真負責的做事風格,這種正能量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
然而,攝影本身就是一門視覺藝術,離開視覺,攝影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盲拍不是瞎拍》一文(詳見本刊2018年第8期)中,筆者強調了攝影是“面對真實,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真實的某一個局部,某一個瞬間進行截取”。如果無法觀看,怎麼能夠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去截取屬于你個人的那個瞬間?又如何知道你所截取的瞬間就能夠表達你個人的情緒呢?
雖然,對“盲人攝影”“非視覺攝影”這樣的說法還頗有些質疑,但筆者并不否認視障人士所進行的藝術創作。正如“非視覺攝影”網站介紹的那樣,視障人士可以調動其他感官,去感受這個世界,并通過視覺作品的形式,向其他人傳遞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過,這樣的藝術創作似乎與攝影本身并無太大關聯,稱之為“盲人攝影”更多是在宣傳上帶來的新奇感,甚至有“噱頭”之嫌。對于視障人士的藝術創作,抛棄攝影的說法,才是對他們的創作真正的尊重。
責任編輯/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