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紀中期,波斯帝國崛起于伊朗高原,并很快向東西兩面擴張,使希臘人對波斯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揭開了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實質性交流的新篇章:有的希臘人到巴比倫考察遊曆,如希羅多德;有的希臘人到波斯的宮廷服務謀生,如擔任禦醫的克泰西亞斯和受波斯國王之命而去、考察印度河并環航阿拉伯半島的斯庫拉克斯(Scylax,約公元前510年);還有的希臘人自願或被迫移民到了巴克特裡亞和索格底亞那地區。
波斯帝國的版圖西起埃及,北到黑海、裡海一線,南到阿拉伯半島,東到印度西北部。為鞏固對各地的統治,大流士一世在原來道路的基礎上,修築了覆蓋全帝國的驿道網(TheImperialRoads)。其中最著名的是帝國西部的“王家大道”(TheRoyalRoad),它從都城之一的蘇薩(Susa),經美索不達米亞,到達小亞的以弗所(Ephesus)或撒爾迪斯(Sardis),全長2000多公裡,沿途設有驿站(現已确認的有22個)。帝國東部的一條主要交通幹線是沿着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米底(Media)之路,進而經巴克特裡亞抵達印度,出産于巴克特裡亞東部山區的名貴石頭——天青石(lapislazuli)就沿此路線而輸送到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亞曆山大之前希臘的錢币已在巴克特裡亞流通,也說明波斯帝國時期從東地中海到興都庫什山之間有可能存在長途商貿活動。這條路線連通中亞和南亞次大陸,實際上成為未來絲綢之路的西段。大流士一世還開通了埃及二十六王朝法老尼科未完成的連接尼羅河與紅海的運河,這些驿道和水路加強了各地的聯系。應該說在波斯帝國統治範圍之内,各地交往的渠道是暢通的。
總之,到公元前4世紀,歐亞大陸諸文明之間有的已有所接觸,但一條連接東西方兩端的紐帶或通道還未形成。
公元前334年,亞曆山大以希臘-馬其頓聯軍統帥的身份開始了對波斯帝國的征服。十年征戰,亞曆山大不僅将原來波斯帝國的版圖據為己有,而且有所擴大。從地中海到印度河,從黑海、裡海、鹹海到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幾乎被囊括在亞曆山大的帝國之下。亞曆山大病逝後,帝國被其部将瓜分,但希臘-馬其頓人對當地民族的統治格局并沒有改變。“希臘化”進程在加快的同時,與東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深入,從而在希臘化世界及其周邊地區實際上形成了以西亞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亞印度為兩端的新的交通體系。
當時的東西方商路主要有三條。北路連接印度、巴克特裡亞與黑海。來自印度的貨物可經巴克特裡亞沿阿姆河(theOxus)而下,進入裡海,再轉運至黑海。中路連接印度與小亞,有兩條支路:一條先走水路,從印度由海上到波斯灣,溯底格裡斯河而上,抵達曾為塞琉古王國都城之一的塞琉西亞(SeleuciaonTigris);一條全部走陸路,從印度經興都庫什山、阿富汗的巴克特拉(Bactra)、伊朗高原到塞琉西亞城,至此,水陸兩路會合,由此跨過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西達塞琉古王國的另一都城,即叙利亞的安條克(AntiochontheOrontes),由此轉向西北到達小亞的以弗所。南路主要通過海路連接印度與埃及,從印度沿海到南阿拉伯,經陸路到佩特拉(Petra),再向北轉到大馬士革(Damascus)、安條克,或向西到埃及的蘇伊士(Suez)、亞曆山大裡亞等地。
托勒密二世重新開通了埃及二十六王朝法老尼科所開鑿的連接尼羅河與紅海的沙漠運河,使來自印度的貨物沿尼羅河而下,抵達地中海的亞曆山大裡亞。公元前1世紀前後,印度洋上季風的發現使海上商路更加便利安全。這些商路與後來絲綢之路西段的海陸走向大緻吻合。從中亞通往絲綢産地中國,中間地帶隻剩下從河西走廊到帕米爾高原這一段。
據斯特拉波,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前後,中亞的希臘人王國巴克特裡亞的統治者歐泰德姆斯(Euthydemus)及其兒子德米特裡(Demetrius),曾向東面的賽裡斯(Seres)和弗利尼(Phryni)擴張—東面最相鄰的地區也就隻能是帕米爾高原(蔥嶺)和塔裡木盆地。納拉因(Narain)接受坎甯安(A.Cunningham)的建議,将Seres和Phryni比附為《漢書·西域傳》中的“疏勒”和“蒲犁”确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漢時疏勒、蒲犁恰恰位于帕米爾東側的今新疆喀什和塔什庫爾幹地區。
由此可見,在張骞到達中亞之前的公元前2世紀中後期,後來絲綢之路的西段(自帕米爾以西)實際上已經開通,而且此時距亞曆山大東征已過去兩個世紀之久,東部希臘化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文化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張骞就是在這樣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來到了東部希臘化世界,來到了中亞,确切地說是來到了以錫爾河和阿姆河為中心的巴克特裡亞希臘人王國的昔日所在地。他的西域鑿空與亞曆山大的東征,從不同的方向溝通了歐亞大陸古代諸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經濟聯系。從此,中國的絲綢、漆器、鐵器(Sericiron,實則鋼鐵合成的制品,包括煉鋼術)、皮制品,甚至杏樹、桃樹的種植方法都開始向西傳去,有的很快就傳到了羅馬。而西域的各種特産、奇物、樂舞、宗教也源源不斷地傳入中原。刻有“基督誕生”和“聖格雷戈裡的彌撒”的木雕。(上圖)
刻有“最後的審判”和“死亡飨宴”的念珠。(上圖)
刻有“耶稣受難”的微型木雕。(左圖)
微小的奇迹—哥特式黃楊木雕
迷你的哥特式黃楊木雕刻成為16世紀荷蘭的奇迹之一。以黃楊木做雕刻材料,是利用它木質光潔、紋理細膩和色彩莊重的自然形态等特點。這些精美的物件中有些直徑隻有五厘米,上面刻有拉丁銘文、與節日相關的贊美詩以及關于耶稣受難日的祈禱文。此外還有念珠,其上雕刻的故事場景惟妙惟肖。幾個世紀以來,創作這些珍貴的全景雕刻技巧一直讓人驚歎不已。握在手中,能夠感受到木頭光滑的表面。而觸摸那些凹凸不平細小的紋路,更激發人去探索熙熙攘攘、充滿活力甚至嘈雜的“小奇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