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娘道》:更接地氣的傳奇劇新樣本

《娘道》:更接地氣的傳奇劇新樣本

時間:2024-10-30 05:00:20

近日,年代傳奇劇《娘道》在北京衛視、江蘇衛視首播,這是素有“傳奇劇王”之稱的郭靖宇的又一部匠心之作。從《鐵梨花》《紅娘子》,再到《打狗棍》《勇敢的心》,郭靖宇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年代傳奇劇皆是從小人物寫起,講述在宏大曆史背景下這些小人物的傳奇故事,體現“忠大于義,國大于家”的主題。《娘道》從普通女性視角切入,力圖融合所有母親的普世共性,诠釋母愛、頌揚母愛,是用更接地氣的視角探索傳奇劇的新樣本。

《娘道》以民國初年的山西為背景,圍繞孝興大戶隆家,講述了主人公瑛娘和她5個孩子在亂世中聚散離合的故事。故事開篇主人公瑛娘就自帶“傳奇性”,瑛娘童年凄慘,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隆家做河姑(祭祀河神的祭品),最後在祭祀的慌亂之戰中僥幸逃生。這一情節鋪墊在瑛娘夢醒的那一刻戛然而止。時空切換至16年後,瑛娘已為人母,陰差陽錯的是她的丈夫恰巧為隆家二少爺。這種“夢境”開篇的設計,将瑛娘“孩提時代”與“為人母階段”做了區隔,人設鋪墊簡單利落、去繁從簡。同時也交代了故事的矛盾沖突點,當命運讓瑛娘再次回到隆家時,曾是河姑的她遭遇了隆家不認,丈夫被害,孩子相繼丢失等不幸,這才有了瑛娘輾轉10餘年的尋子之路。

這條尋子之路“尋”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母親與孩子間缺失多年的親情。可想而知,“尋”的背後是瑛娘對孩子“一心付出、不求回報”的母愛。正如郭靖宇對劇名“娘道”二字的解讀:娘之道,哺而無求,養而無求,舍命而無求。瑛娘身上有着普世母親堅強、善良、勇敢的共性,如此樸素又真摯的人類情感,更能引發觀衆共情。

傳奇劇重在“奇”,力求從故事、情節上吸引觀衆,但最終還是要依靠人物的真情實感打動觀衆。該劇的人物關系幾乎涵蓋了家族戲裡所有的複雜關系,如夫妻、婆媳、妯娌、叔嫂、母子等,每一個人物的命運起伏、情感變化,都有具體故事和情節支撐。如瑛娘第一次回隆家祠堂認親那場戲,瑛娘從剛踏入隆家大門的擔心與緊張,丈夫鼓勵後的感動與幸福,隆家全家族成員辨認她是否為河姑的堅定與勇氣,到看到蕭姑因她而亡的悲傷與憤慨,再到政府、警察進入祠堂追責盤問的忍讓與擔當,這一系列情感變化基本奠定了瑛娘堅韌不屈、隐忍頑強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由于該劇節奏緊湊,為了配合這種高密高差式的情節鋪陳,人物情感和性格變化也會随之加速,這就導緻有些情節人物性格切換過快,有些不合情理。如瑛娘對蕭姑的情感轉換就略顯過快,蕭姑是養育、陪伴瑛娘的親人,她為了保護瑛娘選擇犧牲自己,當政府、警察追查蕭姑死因時,瑛娘為了顧全隆家家族利益而将蕭姑的死因歸于咎由自取。這是瑛娘為顧全大局而說的善意謊言,但這樣的劇情處理對觀衆情感的連貫性而言還是有些欠妥。

《娘道》跳脫了傳奇劇這一類型劇傳統的慣性思維,從以往的英雄人物轉而落腳到平凡母親,以更接地氣的主題立意、人物形象、情感變化等創作元素,反映更多的人物命運,傳遞更多的人文關懷,譜寫了一曲母愛贊歌。劇集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忠義仁孝”,相信随着劇情發展,會讓更多觀衆獲得情感共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