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在西藏流動,且更加無孔不入。當西藏的年.."/>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時尚熱浪中的香巴拉

時尚熱浪中的香巴拉

時間:2024-10-29 07:57:30


    時尚在西藏流動,且更加無孔不入。當西藏的年輕人同内地的青年人一樣在追趕時尚浪潮之時,突然發現自己最古老、最習以為常,最傳統的一些習慣風俗,反而成為了時尚潮流和當代文學藝術追捧的焦點。

文/杜冬

1940—1950

1946年,以貴族嘎雪巴家族的子嗣嘎雪塞·頓珠為領隊的藏族學童進入印度大吉嶺的聖約瑟小學部學習,那是一所劍橋制的教會寄宿學校。

當年的學童,後來的西藏翻譯家和小說家齋林·旺多寫道:“雖然我們都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但回到宿舍不能睡軟床,必須坐硬闆凳。我們穿的都是結實耐用的高檔毛料褲子,久坐硬木闆凳,每個人的褲子上屁股部位都磨得閃閃發亮。”

到了初中二年級時,齋林·旺多得到了自己的地理課本,“教材中的地圖按照西藏的思維是不可想象的,我看完後大吃一驚:大不列颠國隻有那麼一點地盤,而我們西藏多大啊,我們第一次對西藏在地球上的位置有了最初的了解,那種驚奇是無法言說的。”

這批來自貴族家庭的留學生會回到西藏度假,也将自己在印度的英國學校裡養成的做派帶回了古老的西藏。“在夏天天暖的時候,人們還能看到許多在印度上過學的少女在拉薩河邊遊泳,驕傲地展示她們的現代泳裝。”西藏研究者作家索窮在他《翻越雪山看世界——西藏近代留學生史話》裡如是寫道。

正當來自歐洲和美洲的旅行者們忍受着高反,拍攝西藏的蠻荒與古老時,西藏人也開始了向外的眺望,追求新生活、新風尚的沖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錫金王室車仁家族的似乎有充沛的精力涉足時尚的方方面面,車仁•晉美引領了貴族生活風尚;他對女裝設計發生了興趣,設計漂亮的女金花帽,名“車仁娘夏”,迅速普及,此後很少有婦女再戴老式的“巴珠”;但他最大的愛好或許是拍相片和電影,1934年開始拍攝了大量的噶廈地方政府活動和拉薩生活的圖片。

僅熱愛攝影一事,西藏就有三個貴族可以并稱,分别是第穆活佛、車仁·晉美和擦絨·東堆朗傑。現西藏攝影家協會主席、第穆活佛的兒子旺久多吉在《慧眼照雪域——父子攝影師眼中的西藏》一書中提到:“當時他(第穆活佛)已經擁有了最先進的攝影器材,有一部如萊福萊……兩部萊卡,還有一部卡賓,另外全套的濾色鏡、三角架、閃光燈、拍散片的,拍接片的,測光表全都有。”在當時攝影術還被普遍的迷信認為是妖術,會攝去人的靈魂,可這位活佛卻在自己家中建了一座暗房。

甚至最高統治者也熱愛現代生活,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熱振活佛“喜歡邀請英國代表團成員到他家給他放電影和音樂,這時的攝政王要比在官方正式場合輕松可親的多。”

新奇時尚的事物,古老厚重的信仰,還有對時代的變化并不敏感的大部分僧人,忙于生計的大衆,當年的西藏正處于這樣一種奇特的共存中。直至今日,我們依然能看到這一有趣的對比。在江孜的帕拉莊園裡,我們看到西藏貴族的奢靡的生活:皮毛大衣、英國的果醋與浴鹽、法國的紅酒、甚至還有從國外帶回來的整套手術器械和溜冰鞋,内地的瓷器、綢緞、茶葉等物;就在一旁則是古老昏暗的佛堂,窗外還是那片土地,用數百年不變的工藝耕種着,完全沒聽說過良種和化肥。

上層貴族和商人們還從印度将英國紅茶引入西藏,飲用這種用達吉嶺紅茶和牛奶混合,并加入适量方糖的熱飲,迅速蹿紅,成為時尚。在藏語中這種茶被稱做“甜的茶”,以區别于傳統的“鹹的茶”酥油茶。這種午間甜茶至今為拉薩、江孜、日喀則等地城市市民的最愛。

許多年後,老人齋林·旺多寫出了一部傳奇愛情小說《齋蘇府秘聞》,如同一部四十年代的老電影,帶有優雅和感傷的懷舊色調。當年的審美觀和時尚,集中體現在那個西方與西藏合璧,在印度讀書,卻又懷念故鄉的姑娘“白瑪”身上,“加爾各答的冬天比西藏的夏天還熱,我們都換上了夏裝。我和大少爺内穿絲綢襯衫,外穿毛料藏裝,下穿西裝褲子,腳蹬短筒皮靴;白瑪的秀發自然垂至腰際,頭側用一條黃色綢帶打成花結。她那件閃亮的無袖錦緞藏裝和薄如蟬翼的襯衫,勾勒出女性豐滿的胸脯,纖細的腰肢和修長的大腿輪廓。”

然後,大約三十年過去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