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老漂族”:無處安放的晚年

“老漂族”:無處安放的晚年

時間:2024-10-28 07:17:31

“老漂族”跟着兒女漂泊異鄉,他們一面享受天倫之樂,一面承受着孤獨與煩惱,時刻畏懼于城市生活的陌生。語言不通、習慣各異、醫療保障不足、難以融入新環境等,都讓這個群體的晚年無處安放

異鄉“老漂族”從熟悉的故土到陌生的城市,難以融入的異鄉讓他們常常陷入尴尬。@視覺中國随着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背井離鄉,他們的父母也紛紛跟着兒女漂泊異鄉,這些老人被稱為“老漂族”。

他們起早貪黑,悉心照顧新生的嬰兒;他們往返奔波,接送孫輩上學;他們做好飯菜,等待兒女回家;他們一面享受天倫之樂,一面承受着孤獨與煩惱,時刻畏懼于城市生活的陌生……這個群體是具有時代特征的一代人,從熟悉的故土到陌生的城市,語言不通、習慣各異、醫療保障不足、難以融入新環境等都讓“老漂族”陷入困境與尴尬之中。

近年來,“老漂族”不斷壯大,彙聚成一個特殊的群體。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戶籍不在原地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60歲及以上的流動老年人口數量接近1800萬。

面對如此龐大且可能日漸增加的“老漂族”,他們的幸福與晚年将何處安放?

“城裡雖然好,但總覺得不是自己的家。”

“住了快兩年了,還是住不慣。”61歲的郝天星,自己的老家在湖北荊州,女兒在北京某航天單位從事科研工作。2015年春天,小外孫女出生,郝天星和老伴到北京照顧孩子,開始了“老漂族”的生活。

郝天星适應不了北方幹燥的天氣,也吃不慣北京的飯菜:“每次從家鄉帶的鹹魚、甲魚、臘腸和辣椒吃完了,我就想着再回老家帶點來。隻有吃着家裡的特産,我和老伴吃飯才香。”平時,女兒女婿上班早出晚歸,老伴帶孩子,郝天星買菜,給老伴幫個手。他總覺得缺點什麼,“就隻能跟家人說話,在北京一個朋友都沒有,想打麻将都湊不齊一桌”。

“當年支持孩子‘北漂’,如今自己卻不得不淪為‘老漂’。”郝天星說,在北京蝸居的日子并不舒服,準備拿出所有積蓄為女兒在北京買房,真正紮下根來。

去年春節,郝天星獨自一人回老家過的年。“熟人都在老家,在北京過年沒有年味,孩子還小,不方便帶回去,所以就讓老伴在北京帶外孫女過年了。”說起這,他有些心酸。而對于自己和老伴的未來,他說等外孫女大點了還是回老家生活,“在北京沒有歸屬感”。

來自東北的王偉然剛剛到北京的那幾天很開心,兒子帶她逛公園,兒媳給她買新衣服,能天天見到小孫子,這樣的天倫之樂,對于一位老人來說,确實是種福氣。可一段時間之後,王偉然卻發現,自己根本不适應城裡的生活。

北京的物價貴得讓王偉然咂舌:“家裡幾毛錢一斤的菜,這裡要貴十倍。”生活習慣的差異也讓她極感不适,比如用抽水馬桶時,為了節水,她就想等兩三次後一次沖水,但這個念頭被兒媳認為是“不講衛生”。“一出門,看到路上那麼多車和人,心裡就慌。”這一年裡,她進了3次醫院,身體也大不如前了。

王偉然已經58歲了,或許對于很多在城市裡生活的女性來說,這算不上高齡,甚至有很多這個年齡段的人還在外面經營事業,但是對于一直安逸地生活在農村的王偉然來說,她認為自己已經步入晚年,不該再“動蕩”。“城裡雖然好,但總覺得不是自己的家。”王偉然這樣總結她進城後的感受。不僅生活上感到不适應,在照顧孫子的問題上,老人與兒子兒媳也發生了分歧。平時有小朋友找孫子出去玩,她都不放心,甯願讓他待在家裡。兒子卻認為小孩子就應該多出門活動。孫子犯了錯誤,老人總是不舍得批評,兒子兒媳卻表示絕不能縱容孩子。孫子貪玩不肯吃飯,她便一口一口地喂,兒子兒媳對此也常常不以為然。

平時有看不慣的就憋着,畢竟是在兒子家裡,也不能讓兒媳煩。老人看得開,“我來就是看孩子的,隻要他們好,我的任務就完成了”。現在,她每天的生活就是給孫子做飯,陪孫子聊天、看電視。其餘的時間,她常常坐在窗前,看着樓下川流不息的車輛,心中充滿難以言喻的陌生感。

像王偉然這樣為照顧晚輩而“漂”的老人不在少數。《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照顧晚輩、養老以及就業,是構成老人流動的三大原因,其中,為照料晚輩而流動的老年人口占流動老年人口總數的43%。

每天早上5點半,王偉然準時起床,簡單洗漱後迅速地趕去小區附近的菜場買菜,接着準備早餐。早上7點半前,必須把孫子送到幼兒園,接着回家刷碗、洗衣服、做家務,傍晚5點10分,去幼兒園接孫子回家,這就是她每天的固定日程。

在日常生活之餘,王偉然最為惦念與牽挂的是遠在老家的老伴兒。老伴兒患有哮喘類疾病,幾乎幹不了重活,守着一畝多口糧地。白水煮挂面、稀飯、烤土豆是他的日常菜單,常吃剩飯、饑一頓飽一頓的不規律飲食是生活常态。“一直這樣下去,我很擔心他的胃受不了。”王偉然說。

“我們都老了,卻要分居兩地,沒了照應。”一周一次的電話是王偉然得知老伴兒近況的主要途徑。“我是兩頭放不下。”她說,“也不知道老伴兒能不能照顧好自己。孫子這邊也離不開人,再說我也有些不舍得離開他。”

内心的孤獨比病痛更難熬

家住北京通州區的蔡雲華今年71歲,從遼甯撫順石油二廠退休後不久便來到北京幫着女兒帶孩子,一轉眼在北京“漂”着生活已有10個年頭。10年間,老人的皺紋增多了,朋友卻沒有增加多少;家裡的人丁興旺了,孤獨卻絲毫未減。

回首10年前,蔡雲華感慨地說,從撫順石油二廠剛剛退休時,生活得非常充實。早上跟老伴去練太極拳,下午去跟牌友打麻将、練桌球,晚上去老年隊扭秧歌。一天到晚忙得樂呵呵,有時候連吃飯都顧不上,湊合一頓就趕緊跑去參加下一場活動。但是,自從來到北京之後,她參加的活動就變得非常有限了。

蔡雲華手捧着自己和老伴在長城的合影高興地說:“有一天,我和老伴兒都沒事,我們決心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出去走走,這是我們爬上長城的合影,人生第一次爬上長城很激動。”然而,“長城之旅”卻是她近兩年唯一的一次出遊。

跟子女的溝通少,讓蔡雲華更加感到孤獨。她感慨地說:“我在北京幾乎沒有朋友。女兒在一家外企工作,非常忙,她平時很少跟我說話,一回家就盯着電腦和手機,我也不敢去打擾她。現在我就希望自己能少給女兒添點麻煩,讓她每天心情都能好一點。”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四川老人陳峰說:“我早就超過70歲了,按說已經屬于可以辦理敬老卡的年齡,但去辦理的時候才知道,北京市規定隻有擁有北京戶籍的老人才能辦理敬老卡,為什麼我們外地老人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呢?”

冬日午後的陽光,攜着絲絲溫暖,穿透陽台的窗戶,照射在躺椅裡的張天身上,這是他每天最惬意的時刻。因兒子工作調動,2002年從陝西省漢中市來到北京,張天已經“漂”了十多年了。張天今年78歲了,早年忙碌慣了的他總是閑不住,“剛來的時候我還可以幫忙接送孩子,後來身體不行了,不中用了……”

“年紀大了,腿腳越來越不靈便,家裡人不放心讓我接送孩子。”後來,張天借着遛彎偷偷撿起了廢品,賣廢品的錢塞給孫子當零花錢。“隻有這樣,我才會覺得自己不是廢人。”張天說,他兒子特别反對這件事,覺得丢了面子,還會讓别人說他不孝順。

張天身體每況愈下,比起身體的病痛,内心的孤獨感更讓人煎熬。十幾年異鄉漂泊的酸甜苦辣,讓他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我經常夢見在老家的村頭,和老友們一起曬太陽,聊着家長裡短。”張天說。可如今,張天的生活,被鎖在了一扇防盜門裡,“這裡沒有熟人,話也說不到一起,我很少出去”。

“老漂族”的“漂”并不是無家可歸,而是背井離鄉。這種城市到城市的流動,最突出問題在于流動老人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産生了強烈的孤獨感。

很多“老漂族”都有一個共同感受,以前的社會關系網絡不複存在,需要進行社會關系網絡的重建與再社會化,再加上語言、習俗等方面的适應難題,不适感和孤獨感就會增強。

2010年一項由學者發起的對千名老年人進行的調查發現,近六成的老年人不希望同子女住在一起,即使子女有心孝敬,這些老人仍感到不适應。因為老年人一旦離開原有的生活環境,就是一個重新社會化的過程。熟悉的環境給了老人足夠的安全感和心理慰藉,一旦轉換環境,就意味着老人必須很快建立新的人際關系,轉變舊有的生活方式,才能在新環境裡自如地生活,而這對于老年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老漂族”這一群體因親情而生,也因親情而困惑。老人的子女多半忙于工作,下班回家後也因為疲憊而與父母交流不多。有關專家就此建議,子女應多與父母交流,多關心父母的心理狀态,“應該幫助老人盡快融入社區。把自己的父母介紹給周圍年齡相仿的老鄰居,通過一起買菜、聊天、串門,逐漸形成新的朋友圈子。社區也應組織一些活動,讓老人參與進來,讓大家互相認識,成為朋友。孩子不在身邊時,老人可以有個伴,至少有個說說話的人”。

“老漂族”考驗城市養老

今年是王偉然來北京的第二個冬天。她說,兒子工作忙,很難有時間帶她出去轉轉,她不熟悉環境,也很少自己出去玩。兒子上班後,她就孤零零地在家裡等着他回來。兒子總是叮囑她,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有人叫門也堅決不開。語言不通,她很少出去和别人聊天,去年冬天,她出門的次數不超過5次。

武警總醫院心理學專家史宇認為,面對工作繁忙的子女和陌生的環境,一些漂泊在城市的老年人選擇“宅”在家裡,難免感到孤獨難以排遣,從而産生一些不良情緒,長此以往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專家指出,由于不适應陌生的環境,也沒有朋友可以聊天,不少漂泊在城市的老年人開始失眠、食欲不振,漸漸變得沉默寡言,繼而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老年人長期“宅”在家裡,容易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然而,許多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求”,使老年人的孤獨感越來越重,與此同時心病也越來越重。

對此,有關專家建議,“老漂族”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變:主動和子女交流。面對困惑,老人應主動向子女傾訴。子女也要對老人多一些理解和關心,帶老人多去外面走走,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積極參加社區活動。與小區年齡相仿的鄰居一起買菜、聊天、鍛煉,參與社區居委會活動,發揮特長;調整心态,轉變觀念。老人要積極調整心态,改變觀念,學習和适應新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對孫輩的教育上,可以經常向他人請教,切忌固執己見。遇到分歧,應和子女商量,避免不理性沖突。

“中國人口流動與城市化進程加劇,是‘老漂族’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董磊明認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有更好的發展,選擇離鄉在大城市工作、安家。而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家庭價值觀,講究家庭代際關系,對于父母而言,幫襯自己的子女,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很多老年人“漂”到子女所在的大城市,幫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老漂族”缺乏歸屬感的兩大原因:“一是制度性障礙,例如戶籍制度;二是老年人自身在社會交往上存在的問題,例如隻能說方言,使得他們的活動範圍局限于家人、鄰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人研究專家孫鵑娟說。

對于破解途徑,孫鵑娟提出:政府相關部門應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福利保障要惠及常住人口而不隻是戶籍人口;家庭成員需要充分肯定并重視老人為家庭作出的貢獻與價值;老年人自身也需要去主動發掘資源,主動融入;此外,社區應提供交流平台。

如何讓“老漂族”們的晚年更幸福?全國心理咨詢專家委員會專家高春鴻認為,最應當關心的是“老漂族”的心理健康,注重“精神敬老”。

高春鴻表示,由于居住地變更,導緻老年人失去了原來生活圈和朋友圈,在精神和文化上容易陷入“孤島”狀态,在心理上更加脆弱敏感。而且由于和兒女長年沒有共同生活,兩代人的生活觀念、消費觀念、教育觀念上的分歧勢必會産生差距,家人之間容易形成隔閡。

“在兒女的小家,老人的‘權威感’不再,容易産生沒有價值、孤獨自卑等負面情緒,有的老人遇到不順心的事後‘憋’在心裡不肯說,長此以往極易誘發疾病。”高春鴻告訴本刊記者,這個時候兒女們就應該重視對老人的“精神慰藉”,家庭裡的決策多尊重老人的意見,平時多幫老人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使其盡快适應大城市的生活,重新建立人際關系網絡。

除此之外,“老漂族”不約而同地“怕生病”。

今年58歲的齊秀梅,老家在安徽阜陽,兩年前來到北京帶外孫女,但生病、吃藥卻讓她非常煩惱。兩年前的一次體檢,齊秀梅被檢查出得了甲亢,要一直吃藥,但是齊秀梅的醫保是在阜陽辦的,在北京不能用。

經過幾次奔波,好不容易去年10月辦了異地醫保,但齊秀梅卻發現不住院,檢查等費用都不能報銷。不僅如此,齊秀梅感覺對自己最有效的一種中成藥卻不在報銷範圍内,現在每個月她要自掏2700多元藥費。“我的退休金每個月才2000元,還得靠老伴的退休金才夠我吃藥,如果再生個其他什麼病,退休金都不夠用了”。

異地醫保的難題并非個例,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因為身處異鄉,老人們的醫保通常無法正常報銷,為了省錢,不少老人生了病都甯願選擇小診所看病。醫保異地就醫難,是“老漂族”不得不面對的養老問題。

上述專家認為,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是幫助“老漂族”融入新環境、安享晚年的途徑之一。子女的陪伴和關心、政策的調整和落實、周圍人群的善意和接納,會讓這些老人“漂”得幸福些。加強對“老漂族”的關愛,讓他們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安享晚年子女的陪伴和關心、政策的調整和落實、周圍人群的善意和接納,會讓這些老人“漂”得幸福些。@視覺中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