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海澱裝上“智慧大腦”

海澱裝上“智慧大腦”

時間:2024-10-28 06:51:25

“智慧城市”在10年前,大抵隻在電影中見過,随着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人臉識别、“互聯網+”醫療、智慧教育、政務雲平台……“智慧城市”的一些影子已經開始在生活中一一展現

在北京海澱區青龍橋街道,如何管理整個街道約60人的保潔隊伍,确保他們維護好整個轄區18.59平方公裡地域的整潔曾經是一件困擾街道辦很久的事。在沒有引入智能人臉識别項目之前,且不說一一到轄區現場檢查具體的保潔情況,就連如何對這支保潔隊伍進行考勤,都是一件頭疼事。

智能人臉識别讓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智能人臉識别,與通常的攝像頭監控最大的區别,就在于為攝像頭裝上了‘智慧的大腦’,後台計算機會運用程序對攝像頭采集到的數據自動進行統計和分析,對異常現象及時自動提醒,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青龍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慧城市”在10年前,大抵隻在電影中見過,随着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智慧城市”的一些影子已經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展現,而它的宏偉願景更是我們可以預想到的。

城市是市民工作和生活的載體,“智慧城市”是運用智能信息技術将工業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是政府決策辦公城市管理和企業管理服務民生與智慧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的産物。

作為擁有中關村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的海澱,在智慧城市的創建上無疑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今年3月,北京海澱科技中心智慧城市展廳正式面向公衆開放,展覽囊括了海澱區高新技術企業在城市數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智慧城市展廳是以未來信息化、數字内容、新應用、新産品、新服務為主題,通過多樣化的展現方式和豐富的新一代聲光電、動作識别技術等表現手段,将新興的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神秘”領域以一種直觀、生動形象、互動體驗的表現方式展現在體驗者面前。北京市海澱科技中心主任張新路向記者闡釋:“我們希望通過智慧展廳的體驗使智慧城市的建設更加深入人心,有效提升區域、城市形象,進而推動産業升級,加速其發展。”

一雲、三網、三平台、N個系統

2013年,海澱區就成立了海澱智慧城市産業聯盟,旨在融合産學研用等多方力量,促進海澱區智慧城市産業的發展壯大,同時引導企業間合作形成優勢互補,促進産業鍊上不同位置企業的應用互聯和應用合作,在海澱區開展示範應用,并向全國以及國際進行推廣。

自此以來,海澱區積極以建設智慧城市為契機,創新政府服務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優化城市運行模式,着力打造“1+3+3+N”體系,即“一雲、三網、三平台、N個系統”,進一步加強智慧海澱建設,推動智慧化管理、零距離服務。

在建設“一雲”方面,海澱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建成了綜合性政務雲平台,實現全區基礎設施資源的按需供給和統一管理,為大數據應用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網”即政務光纜專網、政務無線專網和無線網絡服務。海澱區積極鋪設區政務光纜專網和政務無線專網,已經實現了政務專網的統一建設管理、網絡資源專享;據海澱區經信辦介紹,南起白石新橋北至清華大學西門總計7.2公裡的範圍,目前,已經實現“海澱無線網”全面覆蓋。海澱區經信辦充分利用街區已建的路燈杆和監控杆作為制高點,采用光纖網絡+AP(無線訪問接入點)方案,進行快速、高密的安裝部署。人們漫步海澱,不用耗費任何流量,隻需通過手機或電腦連接“My-Haidian”,注冊獲取賬号後就可以使用。在本次展覽中,觀衆就可以看到集成了網絡服務、4G基站、攝像頭監控、燈光智能調節以及空氣質量監測的“智慧燈杆”。

在“三平台”建設方面,海澱區建成了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平台,推動實現全區社會服務和城市治理工作的“智慧化管理、零距離服務”;建設了政務中心綜合審批平台,實現了企業的多證聯辦、民政事項的同區通辦三級聯動,提高了政務審批效率;統籌建設協同辦公雲平台,實現了全區161家單位的線上收發文。

此外,海澱區還積極打造“N個系統”,已建成了區政府應急指揮系統,實現了市、區、街鎮三級互通互聯;建成了房屋全生命周期系統,實現各類房屋資源的整合以及拆遷、交易等全過程的分析管理;搭建區政府網站群,完成122家政府網站的統建工作;建成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系統,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優質、優惠的信息化産品和服務等;初步建成民生綜合信息管理與服務平台,通過建設社會組織管理、婚姻事項管理、征地超轉管理、優撫信息管理、養老院智能服務等管理系統,集中整合了海澱區民政系統相關的民生服務事項,實現民政服務的統一平台管理;完成“食藥安全監督管理綜合服務平台一期”建設,初步解決食品在生産、流通、消費各環節中的安全問題,加強政府機構監管手段,提高公衆對食品安全滿意度,通過構建區食品安全數據中心,實現輔助決策管理。

智慧教育“翻轉課堂”培養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觀看老師講解視頻等學習課内内容。而課上時間,學生們可以讨論自己課前學習到的内容并請教老師,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圖為北京市海澱科技中心智慧展廳一角。攝影/劉源隆直擊醫療教育的民生痛點

優質教育資源可實現區域網絡共享、電子病曆實現網上互聯……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海澱區将區域内科技創新,尤其是在“互聯網+”益民服務、信息惠民方面的創新,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加快落地。“智慧醫療”和“智慧教育”也是海澱科技中心這次展覽的重點。

海澱區經信辦主任何建吾說,海澱區目前已建立了“衛生雲”平台,以雲平台打通社區醫院、二級醫院和部分三級醫院,可讓電子病曆、電子健康檔案、醫療影像、檢驗檢測、公共衛生等醫療數據實現共享,并且通過手機實現預約、挂号、繳費、查詢等。

萬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轄65歲以上人口9409人,共有兩家養老機構。但由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員是根據轄區總服務人口數配備核定,隻能滿足日常的基本診療服務,很難為高齡、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動不便或确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服務。

與此同時,養老機構也缺乏醫療支持。如何走出一條适合社區醫養結合的新途徑?經多方調研與積極探索,萬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居家養老社會機構協作,共同研讨通過“福樂雲”智慧養老平台的開發,探索适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的可行性方案。

雲智慧平台客戶端(養老機構或居家)可以提供很多在線的智能服務。一方面,平台可以提供在線生命體征監測,包括:血壓、血氧、血糖、脈搏、心電、體溫。另一方面,老人們還可以在平台上獲得服藥的提醒。針對需長期服藥的老年人,智慧平台提供智能藥盒,每天定時提醒老年人服藥,平台将老人的服藥信息實時上傳至平台,避免漏服。此外,老人還可以通過平台進行智能呼叫。根據老年人需求,平台能夠提供智能一鍵呼叫服務,分養老院内和居家。

對于醫務人員來說,平台的操作很簡單。同時,數據實時上傳至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醫護人員不必上門在辦公室服務終端就可看到,有助于監測老人病情變化,解決因醫護人員不足導緻的服務不到位。

“優質、均衡、特色是海澱教育永恒的追求。”海澱區教委主任陸雲泉表示,教育既要關注當下,又要面向未來,努力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使教育更加公平、師生更加幸福。未來的海澱教育,應該是實體教育的均衡加上“互聯網+”手段推送的智慧教育體系。

為響應國家“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号召,海澱區将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大數據庫和海澱區教育技術人才庫,構建集互聯網、雲課堂、雲訂單、雲評價、大數據等應用于一體的海澱教育雲平台。通過巡查設備、終端設備、APP移動設備對教育教學實際情況進行數據轉化,在虛拟課堂、學科闖關遊戲、3D創客實驗室等個性化智能學習空間中生成滿足學習需求的定制服務。

在“教育雲”平台,海澱區内已有80餘所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機構接入該平台,可獲得線上教育資源、慕課MOOC資源、社區互動教育等資源及個人教育記錄等功能。比如中關村三小自新校區建成就得到了“北京魔法學校”的别号,從智慧校園頂層設計開始,将教育改革的設計蘊含其中;十一學校提出課程是最重要的産品,校長、教師是産品設計師,在校園信息化雲平台的支撐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

“海澱是創新成果、創業企業活力迸發的區域,我們也鼓勵更多創新成果加入到智慧城市構建中來,以此更好地提升信息惠民水平。”何建吾說。

“千裡眼”助力京津冀人口調控

随着《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緊密實施,北京市尤其是城六區人口調控形勢更加嚴峻。然而,海澱區到底有多少人?随着調控進程的推進,海澱區人口是否會減少?拆遷騰退又對周邊居民産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人口統計問題,依靠傳統的監測手段顯然難以快速、準确地得到答案。

面對這樣的困惑,海澱區經信辦緊緊抓住大數據的浪潮,依托海澱區的科技資源優勢,率先嘗試采用基于移動通信大數據進行人口動态監測和分析研究,這種“千裡眼”的技術已初見成效。在智慧城市展廳的一角,有三塊觸摸屏,觀衆可以自己動手查看海澱區人口大數據實時内容,比如現在哪裡人多、有多少人、哪裡的交通擁堵都可以準确、快速地顯示出來,未來這些信息在每一個人的手機上就能方便查詢。

張新路介紹,大數據技術通過協同定位算法模型、人口屬性識别模型、人口流動分析模型等方法,能夠詳細掌握特定地區的人流量、瞬時人口、高峰和低谷時段人口情況、騰退後人口變動數量、人口流向地等動态信息。此外,通過一段時期的監測和計算,大數據同樣能夠分析并得到全海澱區和各街鎮轄區居住人口總量等相對靜态信息。

“相對于傳統的人口監測手段而言,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在樣本量上大大高于人工抽樣調查的有限樣本,而且這些在電信運營商移動通信網絡基礎上産生的海量業務數據,包含了大量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信息,可以及時對人口流向實行精确監測,提升區域人口管理及動态監測工作的效率,縮短人口調控決策的時間周期。”海澱區經信辦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人口大數據技術的優勢。

目前,大數據監測已實現了移動信号在全海澱區範圍内的實時監測,無論地處海澱任何地方,隻要有人口監測需要,就能夠迅速取得大數據技術的相應支持。

面對大數據技術是否會侵犯個人隐私的擔憂,海澱區經信辦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說,北京移動和北京聯通提供的監測數據是“脫敏”加密後的用戶标識,是聚合後的統計數據,在數據後台有唯一代碼,不涉及個人的姓名、身份證号、住址等隐私項目。

“智慧海澱的未來,就是運用智能信息技術進行常态化值班,實時更新城市基礎信息設置。如遇到各種警情和緊急事态,無縫切換到應急狀态,做到事先預警、事中處理、事後取證。”張新路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就是要讓市民、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一同實時接收透明、對稱、均衡的城市信息,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使城市在智能化的高水平上實現安全、可視、高效、通暢、綠色、健康、和諧,提升城市品質和知名度,提高市民辦事出行的便捷感和幸福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