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關于職業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策略的研究

關于職業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策略的研究

時間:2024-10-27 10:43:53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講解與技能訓練的有機融合,在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培養适應現代工業發展、綜合素質過硬的技能型人才。職業素養教育不僅僅是行為習慣的教育,更是對技能型人才“責任擔當”與“工匠精神”的培養。本文就如何在一體化教學中進行學生職業習慣、角色意識及工匠精神的深層次培養進行探讨和分析。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改革職業素養責任當擔角色定位工匠精神

近年來,職業技術更新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速度,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适應綜合型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得理論學習環節與試驗實踐環節有機結合在一起,既克服了枯燥理論的陀螺式講授,又解決了過分偏重實踐而無理論支持的瓶頸問題,受到職業院校的廣泛青睐。為了更好地适應現代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學校紛紛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試點。作為一體化教學的參與者,筆者在講授了幾門一體化課程後發現,在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的同時,學生的養成教育更是不容忽視。如何将養成教育融合在一體化教學中,便成為一個值得所有教師共同探讨的問題。通過對多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學情分析,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職業素養教育對提高一體化教學效果,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作用明顯。

一、“三大紀律”嚴抓不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說起課堂紀律可謂是教學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井然的課堂秩序,教學效果根本就無從談起,所以開課伊始的紀律要求必不可少。對于采用一體化模式的教學來說,嚴格的紀律不再局限于不準随便說話、交頭接耳等行為性紀律要求,更多的則是與授課模式相适應的學習紀律,與技能培訓情景相融合的“工作”紀律,以及保證高效學習的生活“紀律”。

1.學習紀律

一體化的課堂不再是老師站講、學生坐聽的老課堂。即便是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也常常被師生探讨、成果展示等新方式所替代。仍然刻闆地要求不準說話、不準走下座位,顯然已經不再适合新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采取小組劃定、區域化管理的方式組織課堂,根據教學情景的需要,施行小組内部監督、區域化成果比拼的方式激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力量。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大膽練、你追我趕”的學習紀律,遠遠勝過一遍又一遍的苦口說教。

2.工作紀律

為了讓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适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及管理模式,一體化教學并不僅僅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适時地将“工學結合”的理念引入到教學中。将教學内容歸類項目化,模拟企業生産環境制定學習任務、領取器件耗材、學生自主設計實施,根據項目的完成情況給予計量評價并列入成績。這樣企業實際生産運行中的資源配置管理、質檢考核、獎懲機制等具體要求都可根據課程性質采用不同的方式融入到一體化教學中去。學生在一體化的學習中也可以切實感受到在企業工作環境中所需的各種紀律約束,這樣逐漸培養學生自發遵守工作紀律來約束自身行為,增進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不斷适應企業化的管理模式。

3.生活紀律

很多老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規範學生的生活紀律,是絕對不可能的。确實如此,在實際教學中,無論老師如何要求,強調再多的紀律,也很難杜絕課堂睡覺、玩手機的現象。驚詫一片的同時,我們也是想盡辦法,不斷嘗試。

學生自中學畢業決定學技術的那天起,大多早就忘記了書包的作用,“書本大概一放、文具可有可無、工具随手一捏,走起,上課去了”。上課時沒書沒筆沒工具的狀态,各位老師恐怕早已司空見慣。對此,我們使出第一招“背起書包進課堂”。有了書包,書、筆、筆記、各式工具每日必查、每日必用,至少可以避免啥也沒有隻能睡覺的情況。

手機現在誰也離不了,伸手不見手機,立馬慌神,可拿着手機又幹啥呢?微信、QQ、遊戲……充電成為學生的第一需求。第二招,“手機加油站”。我們設置手機集中充電箱,上課前學生把手機靜音放到置物格内直接連接充電器,這樣統一管理,放學才可領取手機,上課不用手機。

學不進去又沒手機玩,教師開始實施第三招“實訓站立制”。我們将一體化教學區域劃分為理論學習區和技能實訓區,實訓區不設座位。很多的一體化課程都采用“講練結合、以練促教”的教學方法。學生完不成技能訓練任務,就沒有地方坐,想睡也困難。累了一天,第二天還得繼續,學生放學後想不睡覺都難啊!

以上的三招确實有些狠,盡管如此,想收到實效還得任課老師實時督促、嚴格管理。教學過程并不是一味“教”與“學”,教師本身展示給學生的典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老師以身示範,合理安排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與休整,從自己的課堂做起,逐步滲透引導學生,把各種散漫習慣放到生活紀律中來共同約束、共同進步。

二、責任擔當點滴滲透,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

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居多,擔當意識的培養不容忽視。傳統意識中,一直都認為學生時期隻要好好學習即可,至于自己的職業歸屬和責任擔當那都是就業後的事情了。學生的學習目标不明确,主動性不高,再嚴格的紀律恐怕也無法将其真正領入課堂,而這也恰恰違背了技工教育的初衷。職業類、技能型的一體化教學就是要把學習的過程采用“工作”的方式體現出來,使其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既然在“工作”,那麼學生将來的社會角色、身負的責任與擔當意識就需要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建立起來。

寶劍鋒從磨砺出,“大國工匠”的文化背景不同,年齡有别,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闆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精準,令人歎服。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鑽研,專注與磨砺。這一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重點高中、名牌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緻。憑着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由此看來,無謂背景出身、無謂學曆文憑,引導技校學生正确認識确定自己的社會角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學習态度問題。

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中,我們采取工學結合一體化、校企合作的方式講授專業技能,将“工作”的機會提前到教學過程中,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感受企業文化、參與企業生産的過程。通過任務驅動教學,以工作任務實施為主線,設立相應的引導問題,打破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方式,教學過程由學生“被動接受模仿型”向“自主學習、主動實踐型”過渡,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熱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學生工作頁”的引入和使用,需要任課老師在教材的基礎上大量融入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學生通過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實現企業實景模拟教學,在學習中即可切身感受到企業環境中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充滿碰壁和挫折的學習過程逐漸培養出學生正确的職業歸屬感和責任感,而這也正是企業所看重的。經過多年的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職業歸屬教育的班級,學生在就業後的崗位穩定率要明顯高于同專業其他班級。企業負責人表示:“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開展後,學生的角色定位正确,責任意識明顯提高,畢業後大多能夠非常快地适應崗位角色,并承擔起自己的崗位職責,人員穩定性顯著提高。

三、團隊協作貫穿始終,磨煉學生的工匠精神

技工教育是直接面對用人單位的職業型教育。一方面,用人單位需求明确,需要能夠直接上崗的技術型人才;而另一方面,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生産的高度社會化,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各行各業中越來越受到廣泛青睐。因此,技工教育中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需貫穿始終逐步培養。

一體化教學中通常采取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構建教學實施項目時,本着教學過程最大化貼近企業實際的原則,教學組織實施也參照企業真實情況,以此為依據構建學習小組。通過小組角色轉換,個人與小組交叉完成實訓,同學們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不同層次學生共同進步的過程中,團結協作的意識也在同學們的心中不斷萌生。随着任務難度的不斷提升,同學們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攻克難關,在潛移默化中,“團結”“協作”滲透到了每位學生的心裡。

通過對曆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追蹤調查,我們細心地發現,技校畢業生很多存在上進困難、後勁不足的情況。究其緣由,正是缺少了不斷雕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此,在一體化教學這個形式多種多樣的課堂上,筆者大膽嘗試“找問題——去解決”的教學方法,例如在繼電器控制安裝與維修的一體化教學中,實現了“點動”如何“連續”,實現了“連續”又如何“控制啟停”,又如何“兩地或多地控制”呢?學好“其一”帶着疑問去解決“其二”,逐層推進,從起初的迫使學生“不得不查書”向學生“主動查閱資料”過渡。學生不斷改進自己的工藝,對每一個任務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職業素養教育不僅僅是三大紀律的貫徹實施,更是責任擔當的領會、社會角色的正确定位和“工匠精神”的培養與滲透。為了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養成教育在一體化教學實踐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想要有效落實,培養出綜合素質過硬的技能型人才,還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姜廣政.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讨[J].中國電力教育,2014(27).

[2]林迎春,李宇青.淺談技校學生的養成教育[J].職業,2011(3).

(作者單位:劉相龍,青島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王錦,青島市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