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率在70%左右的時候,地鐵建設進入爆發期,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僅56.1%,發展空間巨大,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将迎來至少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城軌客運量已經占到城市公共交通客運總量的40%以上,但與東京、巴黎占80%以上的比例相比較,提升空間很大,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比僅15%。
2015年底,我國共有25個城市112條軌道交通線路開通運營,總裡程約3300公裡,線路形式有地鐵、輕軌、獨軌、有軌電車、磁懸浮、APM等。2015年軌道交通總投資達3000億元,“十二五”期間,城市軌道交通成為基建領域的“新星”,投資額約1.3萬億。全國有40個城市獲批建設地鐵,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總裡程将達到6000公裡,投資将達到4萬億,即“十三五”期間的投資為2.7萬億,平均每年投資超過5000億元。中金公司預計2016年地鐵竣工裡程652公裡,同比增長120%,2017年地鐵竣工1114公裡,同比增長71%。根據2016年5月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交通基礎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未來三年重點推進103個項目工作,新建軌道交通2000公裡以上,投資額1.6萬億元,地鐵建設平均每公裡6-8億元。
從目前地鐵投資構成來看,征地拆遷等前期工程大約占17%,土建工程占41%,家電工程占16%,車輛購置占12%,其他費用占14%左右。資本金比例放松和PPP模式是解決資金瓶頸的兩大主要途徑。2015年9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确定城市軌道交通資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低為20%。目前軌道交通PPP項目占市政工程類項目比例最高,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軌道交通PPP項目有66個,合計項目金額9800億元,占市政工程類PPP項目總金額的41%。從長期來看,香港地鐵的軌道加物業的模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主要上市建築公司近兩年的訂單情況來看,各公司軌道交通訂單呈現快速上漲形式,2015整體訂單額達到了3016.2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了36%。其中隧道股份和騰達建設軌交簽訂單增幅超過100%,為各企業中增速最快。在軌道交通開通量進一步爆發的2016年,各公司的訂單量将繼續高速增長。
從軌道交通産業鍊來看,軌道交通上遊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基礎建築,中遊包括機械設備和電氣設備,下遊則是公用事業、運輸服務。軌交兩巨頭中國中鐵/中國鐵建長期占領國内軌交建設大部分市場,合計占有全國近80%的市場份額。葛洲壩、粵水電、隧道股份、宏潤建設和騰達建設等都是區域性龍頭公司,其中隧道股份、宏潤建設和騰達建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但已經逐步向其他區域擴張。建材行業建議關注地鐵防水市場,推薦東方雨虹;地鐵設備市場建議關注中國中車、時代新材等;從受益順序來看,軌道交通設計和施工是前周期,也是投資最大的一塊,所以前期要重點關注軌道交通項目占比高的建築施工類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