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朱志洋:用心做好友嘉

朱志洋:用心做好友嘉

時間:2024-10-26 05:24:00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4月17~2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辦。作為國際四大機床名展之一,本屆展會延續了以往曆屆的恢宏和精彩。在13.1萬平米展示面積内彙聚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餘家境内外企業以及覆蓋全行業的上萬件展品與技術。國内外著名機床工具企業悉數到場,其中德、美、英、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捷克、日本、韓國、印度、台灣地區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機床協會和貿促機構組團參展。

在工業4.0浪潮的推動下,作為此次參展的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友嘉實業集團(以下簡稱“友嘉”)緊扣“中國制造2025”的主旨,無論是在模具領域還是在自動化應用領域,均突出智能制造時代的特點,成為本屆展會的一道亮麗風景。在展會現場,本刊記者采訪了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聆聽了他的品牌發展之道。

走好并購之路

朱志洋告訴記者,“友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企業,由我個人創立于1979年,并從貿易起家,完全沒有制造經驗。除了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是由已有品牌發展而來,其他在全球的機床廠均是通過并購而來。沒有一家是自己創立的品牌,這即使是在全球也是非常少見的,我也是業内為數不多的不懂工具機的工具機老闆,到目前,我對工具機也不是很熟悉。”

“友嘉從規模很小,甚至微不足道的企業發展成目前集團營收500億元的大企業,主要通過兩種模式:全球并購與國際合資。”朱志洋介紹道,友嘉從1987年嘗試收購國際數控機床企業,2011年收購了意大利三家知名企業,2013年收購了德國六家企業,2014年在日本收購注塑機企業、全球第三大的印刷設備企業和日本最大的包裝設備企業。2015年截至目前已成功收購了四家企業。在并購的企業中,德國Honsberg、美國SMS、日本IKEGAI、韓國DMC等均是具有悠久曆史的工具機品牌。

談到友嘉的并購“秘訣”時,朱志洋告訴記者,并購的首要因素是抓住有利時機快速做出決定,他曾經創造了3天内成功收購了一家日本企業的“神奇”案例。其次,朱志洋透露,并購之後信任原有的經營團隊,這一點非常重要。朱志洋認為,企業經營不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的管理方法。

此外,友嘉在電梯、停車設備、立體車庫、發電機以及激光等設備領域也主要通過國際合資的模式得以增長。國際合資是友嘉重要的營收模式,約占1/3,友嘉有22家國際合資企業,其中包括三家全球五百強企業,幾乎每家合資企業從第一年就開始獲利,多家企業連續十五年、二十年每年以2~3個資本獲利增長。“友嘉的國際合資成功率是100%,主要原因是資源互補,這些企業已經是全球非常優秀的企業,通過合資,友嘉可以得到他們的品牌、市場通路、技術,我們隻需專心把制造、成本、品質做好,強強互補,成功幾率非常大。”

緊抓發展機遇

對于“中國制造2025”為友嘉集團帶來的發展機遇,朱志洋表示,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中國制造2025不僅為中國企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而且也為外資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友嘉集團一直緻力改變中國制造“大而不強、大而不精”的尴尬局面。29年前,友嘉集團始創于台灣,可以說是當時台灣規模最小的一家機床企業,曆經近30年發展,如今友嘉已發展成為擁有39大品牌、52大生産基地的全球第三大機床生産企業。“我相信,通過持續推進‘中國制造2025’,包括友嘉集團在内的中國制造業一定能夠克服重重挑戰,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标。”朱志洋說。

同時,對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機床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朱志洋也信心滿滿,他說:“‘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給當地企業提供了諸多發展機遇,也給許多國家的企業特别是中大型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2017年,友嘉集團将建立俄羅斯生産事業部,同時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的政策東風,在當地獲得巨大發展空間。”

做品牌需要匠心

工匠精神是制造業的基因,對于工匠精神,朱志洋有着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在德國,很多人以‘藍領’為榮,這一點,恰恰是我們中國企業所缺少的。”他說,“德國十分注重職業教育,學生在高中畢業進入工廠工作前,都要接受系統的職業技能教育。這對剛剛或即将參加工作的人是必須要經曆的一個過程。”他表示,在友嘉的歐美集團的德國工廠,基本上在任何時候都有大約80個人在實習,實習結束時,公司會挑選出優秀人員作為工廠的青年員工。這樣的實習經曆,對于一些上大學甚至以後從事專業工程師職業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