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防範風險需開好金融服務的“正門”

防範風險需開好金融服務的“正門”

時間:2024-10-26 06:41:45

打開“正門”,不僅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于遏制金融“繞道”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也更有效。

顧客正在河南鄭州一家工商銀行“智能服務網點”的機器上辦理銀行業務。“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又一次提及“影子銀行”相關内容,這是繼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警示“影子銀行”風險之後,又一次将健全相關領域金融監管納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的關注範圍。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争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和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急需一個穩定運行的金融環境,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可謂重于泰山。唯有着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補齊短闆,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應從完善金融監管和金融補短闆兩方面着手疏堵結合防範金融風險。他強調,相對于堵而言,疏更重要,沒有金融補短闆,實體經濟需求隻能通過花樣百出的金融“繞道”來實現,讓金融監管部門處于被動救火的局面,而當打開了金融服務的“正門”,不僅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于遏制金融“繞道”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也更有效。

當務之急做好三件事

張斌分析說,随着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加速,居民、企業和政府的金融服務需求也随之發生了重大變化,金融服務供求不匹配現象普遍存在,金融服務“正門”不開走“後門”的“繞道”現象時有發生,表現為“影子銀行”、同業業務以及大量通道業務的快速崛起。金融繞道現象在居民、銀行、非銀金融機構以及企業之間建立起錯綜複雜的債權債務關系,使得實體部門的金融服務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還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實體經濟活動風險未被有效分散,仍然集聚在金融中介,而金融中介通過缺乏監管的金融繞道服務産生了加杠杆、期限錯配的問題,又增添了新的風險。

對應着我國居民、企業和政府等部門金融服務供求結構的不均衡問題,張斌認為有三項具體工作應着重推進:一是推出以不動産信托基金(REITs)為代表,能帶來現金流的長周期、标準化的基礎金融資産。張斌指出,REITs能夠為居民部門提供中長期金融投資工具,為企業和政府的不動産投資找到權益類融資工具,降低企業和政府杠杆率,降低金融中介風險。

二是推動稅收優惠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發展。張斌表示,國際上對個人養老賬戶普遍采取稅收遞延優惠,我國目前對個人養老賬戶尚沒有類似安排,金融市場要提供有更多選擇餘地、期限結構較長的基礎金融資産以及培育長周期資産配置和風險管理,開發滿足不同人群生命周期需求的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

三是提高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将國債和地方債務兩者占全部政府債務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方式拓寬和規範基建融資渠道。張斌指出,地方債務利息成本仍有下降空間,應盡可能地使用低成本的國債和地方政府債滿足這些融資需求,避免地方政府利用複雜的通道業務獲取高成本和期限錯配的資金。

在今年全國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在談到防範金融風險時表态“要讓這些點狀的風險不擴散,該戳的‘膿包’還是要戳。”對此感受頗深的冠群馳騁總裁劉廣東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監管的範圍還要擴大,效率要繼續提高。他呼籲網貸備案盡快實施,扶持行業内那些優秀企業的發展,也讓少數問題平台不能再渾水摸魚。他認為金融監管還要加強對平台業務的鑒别能力,要打破行業裡某些企業“大而不倒”的幻想,不能光看平台的規模大就降低要求,關鍵要看平台業務是不是真正把業務和資源用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企業上。“李克強總理表态要放寬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務業的市場準入,這對于增強金融市場的活力和競争力是個很大的利好,希望監管部門為持牌合規經營的民間金融機構開好‘正門’。”劉廣東說。

鄉村振興也需補齊金融短闆

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要健全适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瑞愛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時代的三農工作,要實現農村發展、農業繁榮、農民增收,離不開多層次農村金融體系強有力的支持。但資金是目前‘三農’工作中的一大瓶頸。她認為,當前農村金融面臨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積極性不高,信用社改制後出現脫農傾向,政策性金融機構功能定位不清,财稅優惠政策覆蓋範圍有局限性,政策缺乏穩定性,尚未形成金融服務長效機制等問題和短闆。目前,在農村,很多無牌照的各類放貸機構披着創新外衣從事非法違規金融活動,存在很大的風險隐患。

她建議,必須集中全社會各方力量,通過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完善鄉村振興的金融保障,構建農村金融的新體系、新思路、新方向,補齊短闆,打開“正門”。“一是支持公平準入,适度競争,改進農村金融監管體制,完善農村金融法制和制度;二是完善農村金融财政稅收貨币政策,形成支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合力;三是創新農村金融服務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農地産權制度改革,拓展農村地區融資渠道,減輕農業經營風險,讓鄉村振興戰略更好落地。”

校園金融服務要做到位

近年來,校園金融受到廣泛關注,各類非正規金融近幾年逐步進入校園市場快速發展,衍生出高利貸、裸條借貸等風險事件和惡性事件。有關部門提出疏堵結合的政策,暫停非持牌金融機構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同時,鼓勵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發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産品,為校園金融開正門。

在此政策環境下,各大銀行緊鑼密鼓地布局校園金融市場,相繼推出面向在校大學生的校園金融産品,部分傳統銀行還選擇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以及分期樂這樣的金融科技平台開展合作,推出專門面向在校學生發行的專門信用卡與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為青年人打開金融服務的“正門”。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等專家認為,這種做法改變了此前“校園貸”混亂現象,校園金融秩序得到根本性改觀,校園金融風險也得到了有效釋放,還幫助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确的消費觀、金融觀、誠信觀和價值觀,建立良好的個人征信記錄,抵禦和防範非法校園貸、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侵害。

今年兩會期間,防範化解校園金融風險,更好滿足在校學生合理金融需求也是不少代表委員的民生關注點,全國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學校長羅勝聯介紹,我國校園金融規模遠小于發達國家,比如美國2016年學生貸款總額為1.23萬億美元,而我國校園金融目前隻有約百億元人民币的規模。羅勝聯建議,完善央行征信檔案,盡早将18歲以上的年輕人納入,并加強信息共享,打破征信市場“數據孤島”帶來的“多頭借貸”亂象,降低行業風險。同時将金融、信用安全教育引入高校課堂,增強高校在校生信用安全意識。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