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傳薪者”韓望喜:有一種力量,是來自内心的

“傳薪者”韓望喜:有一種力量,是來自内心的

時間:2024-10-26 06:31:10

“真善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傳薪者的使命就是引人向真向善向美,讓人們能夠聆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

見到韓望喜的時候,他還沉浸在2018深圳設計周開幕式的喜悅裡,“深圳是一座有獨特氣質的城市,開放,包容,有成為亞洲甚至是世界文化之都的潛質。‘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有了文化的滋養,一個城市才更有生命力。”他說。

韓望喜是深圳市委外宣辦主任,在各類官方發布會中,他反應靈敏,應對自如;在深圳設計周、“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等文化活動中,他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常常用流利的英語、法語等緻辭發言。韓望喜還是知名的文化學者,在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深圳電台等擔任欄目主講嘉賓,常年锲而不舍地講授國學經典、著書立作,他更像一個孜孜不倦的“傳薪者”。

“優秀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語言,我們應該把要把優秀文化傳遞給全世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滋養我們精神、引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源泉。”韓望喜說。

15年如一日傳播中華文化之美

韓望喜兼任深圳電台《希望對話》欄目嘉賓主持至今已經15年,每周六向聽衆講述先秦諸子的儒家文化,“這15年,我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周末,都在向公衆講解和傳播傳統文化。”韓望喜說,這些年他解讀經典,一直堅持每一句都從原典來講,持平實之論,這樣才能讓受衆更能領悟文化精髓。韓望喜:深圳市委外宣辦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博士、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候任外交官。長期緻力于人性與人生問題的研究,兩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著有《善與美的人性》《人文頌》《韓望喜正解中華經典》《不動心》等多部專著。這15年的堅持,如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我坐出租車經常要跟司機‘打架’,我要付車費,他們非不要,說是我的聽衆,但我一定要給他們。”韓望喜笑說,在外面經常會遇到“粉絲”。還有一位公交車司機告訴他:“我本來脾氣暴躁,這些年一直聽你的講座和電台節目,現在路上遇到糾紛也能平心靜氣地來解決。”

對于這樣的點滴改變,韓望喜非常開心。他說,傳統文化、優秀文化如果束之高閣、遠離大衆,一定不會煥發生命力;隻有融入大衆生活、日常陪伴人們左右,才能滋養生命。“你看,傳統文化是可以觸動心靈、深入靈魂、轉變氣質的。”

2014年6月,中華書局将韓望喜在電台的節目結集出版,名之為《韓望喜正解中華經典(聽書典藏版)》,15張CD,300多講,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荀子》《韓非子》《墨子》《莊子》《顔氏家訓》《弟子規》《壇經》,可謂皇皇巨著。

“随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物質層面得到了滿足、得到了物質力量,而精神力量應該在傳統國學文化中去尋找。”韓望喜認為,不隻是西方講“人文主義”,中國文化中也充滿“人文主義”。“西方人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博物館文化,在博物館看到青花瓷、刺繡等等。實際上,這不應該是中國文化的命運。中國文化是有根基、有活力的文化,是以全新的姿态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文化。”

從本科到博士畢業,韓望喜所學的專業都是哲學,有深厚的學術源淵和紮實的學術功底。就讀中國人民大學時,他師從著名倫理學家羅國傑教授,“我的老師對我影響特别深,所以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躬耕于學,不知疲倦,努力做一個中華文化的傳薪者。我不是最優秀的學者,但我可能是最勤奮的那個。”韓望喜說。

“我念《孟子》比較多,小時候媽媽教我《孟子》,有兩句話忘不掉,孟子見梁惠王說,‘未有仁者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仁愛的人會遺棄自己的父母雙親,沒有一個講道義的人會輕慢自己的君主國土。不能忘了家,不能忘了國,這就是傳統的士大夫精神,‘盡忠報國’就是這個意思。”韓望喜說。

歌唱生命喜悅的《人文頌》

中國的文化核心根本在哪裡?韓望喜說,就在“仁義禮智信”裡,從這裡面可以找到人性的基礎和本源。“當我們說良知的時候,就抓到中國文化的根本了。活的文化不在乎你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語言,而是說你有沒有這顆心,有這顆心就是有靈魂的文化,如果文化沒有靈魂,就不能凝聚人心。”他說。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5周年之際,由深圳原創的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曲《人文頌》在國家大劇院奏響,近250人的豪華演出陣容奏響金石之聲,帶領觀衆在行雲流水、大氣恢弘的音樂中領悟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緊扣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義,分“仁、義、禮、智、信”5個樂章,綴以序曲和尾聲,《人文頌》借用西方交響樂的形式與表現手法,創意诠釋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

韓望喜是《人文頌》文學腳本創作執筆者。2009年4月,時任深圳市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将創作“人文頌”文學台本的任務交給韓望喜,“當我聆聽王京生部長對這部交響樂的闡釋的時候,心中就有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情。我覺得這個創意是多麼大的文化擔當!好似宋儒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創作‘人文頌’,表達的是深圳對中國曆史的文化責任,對中華文化的強烈使命。”韓望喜說。

“聽,大地在歌唱,以你喜悅的心傾聽!”

“《人文頌》的第一句,就用到了‘喜悅’,‘喜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涵和精神。”韓望喜說,“我在創作的時候,對中華文化充滿深情。我覺得自己寫的就是生命的歌唱,就是心靈的歌唱。仁、義、禮、智、信不是五個很枯燥的字,而是每個字都在表達中國人文的精神,是心靈的流淌,人文的歌唱。”

“每個字就像是一滴水,先在草原流淌,漸漸化為小溪歌唱,變成大江大河,成不可阻擋之勢,奔流向前,百川彙入大海,序幕拉開。”回憶起當初的創作,韓望喜依然充滿激情。韓望喜說,他在寫作的時候,把思維放得比較開,對仁義禮智信每個字都注入了豐富的聯想,盡量使内涵變得更豐富,視野變得更開闊,情感變得更流暢,同時,力求做到有音樂的情感,有情緒的變化,有形象的呈現。2013年9月21日“世界和平日”,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出。《人文頌》作品自面世後,曾先後應邀赴法國巴黎、美國紐約、保加利亞、馬其頓,以及我國港澳台等地區巡演,中國國學以融彙中西全新的姿态展現在世人面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出的時候,謝幕了4次,我們從巴黎請了合唱團,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演出的時候,那種文化相通的感染力,特别讓人感動。”韓望喜說。

創作《人文頌》,韓望喜當時用了20多天,其間“五一”放假的時候,他一個人在辦公室寫作,“整棟大樓很安靜,我覺得可以聽到文字的聲音。”韓望喜說,《人文頌》得到了多個領域專家的支持,“我們的心願,就是希望真正能夠把中國文化的聲音傳達出去。”

優秀文化可以溝通世界

“中國5000年的曆史文化中有無數的珍寶,優秀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語言,我們要把優秀文化傳遞給全世界。真善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傳薪者的使命就是引人向真向善向美,讓人們能夠聆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韓望喜說。

多年從事外宣、外事工作,韓望喜與許多國家的外賓有過密切接觸。與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在一起,韓望喜總能應對自如、相處融洽。

“我覺得文化能夠拉近感情,這些年我見了很多外國代表團,見他們之前,我一定要做功課,了解他們的文化,包括古代文化和當代文化,我也把中國古代的文化和他們的文化能夠在哪些方面可以進行交流、相互通融的地方進行梳理。所以,在見面會談的時候,你提到他們熟悉的曆史人物、曆史故事,熟悉的風土人情,他們會感到非常親切,會覺得得到了尊重,感受到你的友好。”韓望喜說。

倚仗強力壓服别人,不能夠讓别人心悅誠服。人們不是心服,隻是因為力量不夠,表面服從而已。真正的服是憑借仁德,使人自願歸服,心悅而誠服,這才叫“心服”。中國文化強調“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韓望喜說,“當人們心悅誠服某一事物,全然放下自己的時候,那種力量,是來自内心的。”

“萬川歸海,天下的水都是相通的。天下人對人的基本倫理的認知也都是相通的,都是為了人類生活得更美好而奮鬥。所以為什麼有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因為有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這是世界共通的倫理。這就是儒家說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心傳心,心心相印。”韓望喜說。

“優秀文化如果束之高閣、遠離大衆,一定不會煥發生命力;隻有融入大衆生活、日常陪伴人們左右,才能滋養生命。傳統文化是可以觸動心靈、深入靈魂、轉變氣質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