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本刊記者徐海娜/文 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理論與實踐之間

在理論與實踐之間

時間:2024-10-25 11:29:57


    口本刊記者徐海娜/文


    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理念和實踐的創新之舉,為了更好地凝聚共識,為中央建言獻策,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和《當代世界》雜志社共同舉辦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暨“一帶一路”推進思路研讨會,深入讨論了如何正确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體系及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三月的北京,姹紫嫣紅,昆玉流碧。2016年3月22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和《當代世界》雜志社共同舉辦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暨“一帶一路”推進思路研讨會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舉行。會議共分為兩個議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和“一帶一路”推進思路。專家學者進行了理論專場讨論;企業界代表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就中國企業“走出去”取得的成就、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進行了交流和讨論。

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标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論應什麼樣的時代需求而生?其發展過程、思想内涵及現實意義如何?這些都是本次會議深入探讨的問題。

一、誕生的時代背景及思想内涵

當前,國際格局處于深刻變動之中,新舊問題、非傳統安全與傳統安全威脅交織,人類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戰。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教授表示,世界各國目前面臨的整體威脅遠遠大于局部威脅,要求人類尋求更大的聯合。而西方發達國家奉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堅持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長久以來已成為沖突和戰争的根源。在這種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萌芽已經産生。

習近平主席在聯大70周年的講話中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态體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陳須隆研究員認為,從十八大明确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到習近平主席提出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區域命運共同體,再到習近平主席在聯大70周年發表重要講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實現了三次曆史性飛躍,逐漸發展成為内涵豐富、意義重大的理論體系。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趙可金教授認為,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是迄今為止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為系統和詳盡的闡述。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發展動因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具有深厚的中西人文精神積澱,這也是它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根本原因。

首先,共同體概念源自于20世紀50年代歐洲一體化進程。王帆提出,歐共體成立之後,“共同體”就成為公認的區域經濟合作聯盟的代稱。在此基礎上,中國提出的命運共同體内涵更為豐富,指政治上互信、經濟上互補、人文上互融的三位一體的聯合。

其次,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體現了東方智慧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王帆談到,東方智慧強調正确看待自我與他者的關系,強調平等相待,不強加于人。國際政治的本質就是對“自身”、“他者”(其他國家)及其自身和他者之間關系的思考。趙可金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也是在中華文明中追求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理想的産物。

第三,它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和諧世界”等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的深化與發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研究員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這兩大對外戰略思想的繼承、發展及升華,落腳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體系中的“頂層設計”,也是其不斷完善中的“國際秩序觀”。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挑戰及解決路徑

人類命運共同體尚處于“初級階段”。陳向陽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前面臨四大挑戰:一是霸道強權的冷戰思維依舊頑固。二是在全球層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是要塑造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國際秩序,直接面臨美國在各領域的壓制圍堵。三是在地區層面,地區和平與安全堪憂,中國推進“周邊命運共同體”備受掣肘。四是文化上自我中心的文明沖突與環境上人類的無限欲望對自然消耗巨大,使人類應對危機的“集體行動”知易行難。

針對上述困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學院副院長侯宇翔提出,在深入貫徹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赢根本精神的同時要尋求幾個突破,如地域的突破、曆史的突破、思想的突破、交通觀念的突破和包括政府間國際組織、區域間國際組織等在内的平台的突破。陳向陽提出,應以“十三五規劃”為契機,以“一帶一路”為引領,以“利益共同體”為紐帶,穩步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一帶一路”的推進思路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一帶一路”:理論與實踐、目标與路徑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一帶一路”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趙可金認為,“一帶一路”是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合作共赢的觀念,而2015年3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細分建設目标的方式将命運共同體擴展為利益、命運和責任三個共同體。由此,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一帶一路”确立了目标與路徑、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三個共同體與“一帶一路”的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這“五通”形成對應關系,其核心在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區域合作架構。

二、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挑戰及應對

作為市場主體,企業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承載者和推進主體。随着中國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的推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中國中央企業已經成為其中名副其實的主力軍。“一帶一路”沿線覆蓋人口超過40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蘊含着巨大的市場能量。與此同時,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地區沖突動蕩加劇,企業的海外經營面臨重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應邀出席研讨會的央企代表提出,西方标準在國際市場占有主導地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很多屬于高風險國家,政治、經濟、安全風險并存;部分所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期望過高;國外競争對手利用知識産權糾紛或社會制度、價值觀的差異惡意抹黑中國;“一帶一路”海外機構建設不足制約業務發展等。這些都是中國企業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面臨的實實在在的挑戰和考驗。

三、來自企業界代表的思考和建議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蔡傳勝提出,應加快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提高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整體水平。中國中車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家駿表示,希望政府簡化和加快境外并購項目審批程序,為企業大大降低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國家開發銀行代表張一談到,切實推動人民币國際化将會積極推動人民币在這些國家的使用,并提升人民币的國際地位。中國鐵建集團廖軍提出,希望政府能夠健全法律法規,規範企業的對外投資合作行為,并明确政府之間的職責職能,避免因機制問題引發企業之間惡性競争。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觀福提出,希望政府鼓勵企業利用香港、倫敦等離岸金融市場,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進行金融産品創新、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更快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礎。

與會企業界代表認為,要想在“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克服困難,發揮優勢,需在以下12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做好屬地化和本地化,切實履行好企業在當地的社會責任,為企業在沿線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二是堅持合法依規經營,最大限度避免知識産權、當地法律體系和商業慣例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帶來的風險。三是希望政府能夠盡可能提供政治、建設投資的支持力度,利用政府間的影響力,為企業化解行業壁壘,增加貿易機會。四是希望像中聯部、外交部等對外機構能夠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及時為企業提供相關信息,降低企業所在國家由于政權更疊帶來的風險。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一帶一路”,從理論的提出到實踐的推進,有目标有路徑,理想并非遙不可及。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一帶一路”的建設目标,也是事關中國國家前途和道路的重大戰略選擇。從政府、學界、企業界熱切的交流互動中可以看到,“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凝聚起各行各業的極大智慧與巨大精力,也凝聚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美好願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