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太平洋島國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太平洋島國合作

時間:2024-10-25 10:49:43

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太平洋島國地區,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建立了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系,雙方關系迎來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期。新時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人文交流、非傳統安全等領域存在廣闊合作空間。

口宋秀琚葉聖萱/文

斐濟納武阿醫院由中國政府援建,距首都蘇瓦約30公裡。項目于2012年9月28日開工,2014年5月30日竣工。醫院每天可接診150人次,擔負周邊約2.5萬名居民的醫療服務。太平洋島國泛指南太平洋中除了澳大利亞、新西蘭之外的其他島嶼國家,具體包括斐濟、薩摩亞、湯加、巴布亞新幾内亞、基裡巴斯、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所羅門群島、瑙魯、圖瓦盧、馬紹爾群島、帕勞、庫克群島和紐埃等國家。太平洋島國多數國家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稀少,國力羸弱。21世紀以來,大國之間圍繞太平洋島國的戰略博弈日趨複雜和激烈。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域内外大國出于地緣政治考量,紛紛調整自身戰略,加大對該地區的影響和滲透,大力鞏固和擴展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利益。[1]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曆史久遠,傳統友誼深厚。新中國成立後,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與太平洋島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到目前為止,共有大小不等的八個太平洋島國與中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2]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則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迅速發展,在國際及地區經濟、安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太平洋島國地區,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建立了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系,雙方關系迎來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期。習近平主席在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時表示,中方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我們真誠希望同島國分享經驗和成果,真誠歡迎島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政府和人民對彼此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友誼,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太平洋島國的積極響應。在新的曆史時期,中國大力發展與太平洋島國戰略夥伴關系,積極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有效促進和鞏固與太平洋島國的務實合作,擴大了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中國的周邊外交布局日臻完善。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戰略對接

為應對新形勢下太平洋地區所面臨的挑戰和促進區域合作與一體化,太平洋島國積極推動實施“太平洋計劃”,即通過地區主義來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良治以及安全。[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太平洋島國積極響應,以此為機遇對接發展戰略,推進務實合作,緻力于實現共同發展。通過将“一帶一路”倡議與“太平洋計劃”對接,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雙方利益交彙,并迎來廣闊的合作空間。具體而言,通過将太平洋島國納入中國的“一帶一路”框架,為雙方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動力。其一,政治互信。一方面,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同屬發展中國家,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基于共同的曆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和共同的戰略利益,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國際事務上彼此支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長期重視與廣大其他發展中國家關系,并将其視為外交關系的基礎,而太平洋島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屬性将成為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擔當大國責任的重要政治依托。[4]另一方面,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對于島國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南太平洋地區是台灣當局“邦交國”的集中地,南太平洋地區外交關系情勢變化及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發展直接關涉到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對接,促進雙方政治互信,對于中國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建立與太平洋島國更深入、廣泛的聯系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其二,經濟融合。借助豐富的漁業、林木、礦産和旅遊資源,太平洋島國為“一帶一路”帶來世界第一大洋、第一大金槍魚産量,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和海底礦産資源儲備及廣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5]太平洋島國盡管擁有面積廣闊的海洋專屬經濟區和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在經濟發展中,面臨資金不足、技術和經驗落後的困境。通過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将中國所具備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優勢與太平洋島國資源豐富、資金匮乏、技術落後的現實進行對接,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将加深雙方利益融合,實現互利共赢和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如斐濟國家戰略規劃和發展部常務秘書皮塔·瓦什(PitaWise)等所言,“中國發展與太平洋島國的經貿關系,進一步推動了南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從規模上看,太平洋島國都很小,缺乏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完成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融合。但與中國的夥伴關系,使太平洋島國建立信息共享、科技交流網絡成為可能,讓太平洋島國在世界舞台上更具競争力。”[6]

其三,文化交流。自19世紀中葉開始,來自中國華南沿海地區的華人開始在太平洋島國定居,他們在當地創辦華僑學校,積極弘揚中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間的文化交流與發展。[7]2012年太平洋島國首家孔子學院在斐濟建立,從而為斐濟和太平洋島國人民學習中文、了解中華文化提供了場所。在新的曆史時期,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将在“一帶一路”合作中加強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與太平洋島國文化的互學互鑒。另外,太平洋島國教育水平相對落後,民衆文化知識較為匮乏。通過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中國幫助太平洋島國深入挖掘自身島國文化,并提高島國人民知識文化水平,推動雙方更加深刻的認識與了解。

概言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太平洋島國謀求發展繁榮的戰略願景高度耦合。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雙方戰略對接基礎穩固,合作潛力巨大。作為太平洋島國的主要經濟和發展合作夥伴,中國通過與太平洋島國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太平洋島國的穩定、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從而大力充實和豐富了雙方戰略夥伴關系的内涵,同時也推動了南太平洋區域秩序的和平和穩定發展。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進展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與太平洋島國攜手努力,在農林漁業、礦業、旅遊業、基礎設施建設、人文交流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和潛能,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積極開展務實合作,紮實推進政策對接、利益對接、發展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迅速在南太地區落地生根。

首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太平洋島國互聯互通。太平洋島國貿易與投資專員署駐華貿易專員大衛·莫裡斯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包括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通信網絡的融合,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與中國市場融合的重大經濟合作機會。由于地理原因,太平洋島國遠離主要市場,任何能促進空中、海上及通信聯系的機會都彌足珍貴。[8]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政府通過無償援助、優惠貸款等形式支持太平洋島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在斐濟優惠貸款項目納布瓦魯公路、湯加弗阿阿莫圖社區道路項目、薩摩亞法雷奧羅國際機場升級改造項目、瓦魯阿圖盧甘維爾國際碼頭擴建項目建設中,中資企業為太平洋島國互聯互通做出重要貢獻,從而對太平洋島國的交通運輸、貿易、物流、旅遊便利化等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其次,加強貿易往來,推動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自2006年“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建立以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貿易額年均增幅27.2%,直接投資年均增長63.9%,雙方在經貿領域的互利合作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9]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太平洋島國時宣布,中國為太平洋島國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并承諾中國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隻會增加不會減少。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太平洋島國積極考慮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并主動來華推介優勢項目,尋求經貿合作。2015年4月在深圳舉辦的太平洋島國(深圳)投資貿易推介會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雙方貿易合作不斷加深的具體實踐。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太平洋島國将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實現自身經濟快速發展,從而造福島國人民。

再次,夯實教育文化合作,實現與島國的民心相通。201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時提出未來五年,中國為太平洋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并繼續派遣醫療隊到有關島國工作,鼓勵更多中國遊客赴島國旅遊;另外,中國還将在斐濟設立中國文化中心(2015年12月15日揭幕),從而大力促進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人文交流。2016年5月,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太平洋島國風情展覽館展示島國獨特的藝術風情,其中主要對巴布亞新幾内亞藝術家的油畫以及木雕工藝品進行了介紹,從而增進了“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文化間的交流合作。通過擴大雙方間留學生規模,加強旅遊、衛生、文化、媒體等領域交流,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将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最後,增進非傳統安全合作,推動太平洋島國可持續發展。2015年10月,中國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币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從而以此為框架,在能力建設、政策研究、項目開發等領域為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内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更多支持。近年來,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實施了小水電、示範生态農場、沼氣技術等項目,向有關島國提供了節能空調、太陽能路燈、小型太陽能發電設備等綠色節能物資,資助太平洋區域環境署開展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為島國應對自然災害提供物資援助和人員培訓。[10]另外,中國積極援助斐濟抗擊“溫斯頓”風災,向遭受厄爾尼諾旱災影響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伸出援助之手,協助巴布亞新幾内亞政府防控瘧疾疫情。這些行動展現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攜手太平洋島國共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有效維護了島國的安全與穩定,為南太地區的發展與繁榮提供了堅實保障。

總體而言,南太平洋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向的自然延伸。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文化交流、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等方面擁有廣泛的合作前景。通過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之間的利益紐帶、發展紐帶和命運紐帶更趨緊密,雙方關系進入全方位合作的新時期。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之策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公民走出國門,随之而來的現實和潛在的風險與挑戰也會逐漸上升。對此,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應提前共同對相關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和研判,并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預防和管控風險,保證其順利實施。

首先,以美、日為首的西方大國影響和幹擾“一帶一路”建設。長期以來,中國積極加強與南太平洋區域内外國家的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赢與協調發展。但是,二戰後在該區域形成的以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法國為主導的較為穩固的權力架構不易打破,日本目前雖然仍處于太平洋島國區域權力格局邊緣地帶,但它擠進該地區權力格局、充當美澳夥伴的幾率非常大。美國、日本等西方大國以防範和競争的心态看待中國對太平洋島國的外交戰略,并大力牽制中國在南太地區日益上升的影響力。[11]這勢必給中國在南太地區的“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消極影響。

其次,太平洋島國自身對中國的崛起還存在疑慮。盡管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同屬發展中國家,雙方關系基礎穩固,在國際社會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訴求。然而,部分太平洋島國對中國快速崛起還無法完全适應,在發展與中國關系時擔心過于依賴中國而喪失了發展的自主性。[12]相反,太平洋島國希望在參與和處理南太地區事務中,大國能夠相互平衡彼此力量,從而為太平洋島國自身發展創造最有利空間。

最後,中國對太平洋島國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目前,中國在南太平洋領域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成果較零散,不夠深入,且相關研究往往關注的并非太平洋島國,而是亞太關系及亞太區域化等大國政治問題。[13]面對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形勢,我國在針對太平洋島國所進行的科學系統的國别研究方面還略顯不足,尤其是對太平洋島國的曆史文化背景、經濟社會發展、政治外交關系等研究仍較為薄弱。國别研究的不足直接導緻中國對太平洋島國無法形成清晰、深刻、系統的認知,這對于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進行精準戰略定位,順利推動與太平洋島國共建“一帶一路”,進行高效、務實合作構成了一定挑戰。

針對上述挑戰,中國未來在參與南太地區事務,推動與太平洋島國共建“一帶一路”時可做如下考慮:

一是加強與域外大國間的溝通和協調。中國應與美、日等西方國家在南太地區加強戰略溝通與政策協調,在解決南太地區問題上展開積極合作。中國與美、日等西方大國在南太區域的戰略追求不盡相同,中國注重民生領域的合作及共同發展;美國看重南太區域的地緣戰略價值,積極構築“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安全利益鍊條;日本則試圖将太平洋島國區域納入其“大國戰略”、“海洋戰略”的軌道,挾太平洋島國以撈取國際資本。盡管如此,中、美、日三國在諸如應對南太地區氣候變化威脅、開發清潔能源、保護海洋生态資源、打擊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等領域仍然存在共同利益,有廣闊的合作空間。通過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中國可以與美、日等國家保持坦誠對話,消除誤解和猜忌,減少在南太地區不必要的紛争和摩擦,同時還可以增進美、日等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了解,并對中國發展與太平洋島國合作形成正确認知,從而共同将南太平洋打造成和平之洋、合作之洋和發展之洋。

二是建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機制。自1997年以來,日本與太平洋島國每三年舉辦一次“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議”(theJapan-PacificIslandsLeaders’Meeting,簡稱PALM),至今已召開七屆。2003年起,法國為加強與太平洋島國聯系,建立起“法國—大洋洲峰會機制”(France-OceaniaSummit)。在此背景下,中國也應考慮加快建設與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機制。中國與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定期會晤,可以加強溝通、加深友誼,增進雙方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消除太平洋島國對中國快速崛起的疑慮。同時雙方領導人進行機制化的定期會晤,有利于不斷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和領域,進一步擴大雙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從而深入推動雙方在“一帶一路”合作進程中互利共赢的友好關系。

三是加強太平洋島國國别研究。為了服務于國家戰略發展形勢和現實需求,我國應加大對太平洋島國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太平洋島國國别研究的水平和質量,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關系的開展、南太地區外交關系的運籌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我國對太平洋島國的曆史文化、社會形态、對外關系、政情體制、經濟貿易等領域亟待進一步加強研究。在此基礎上,中國在南太地區推動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時,可以深入細化對沿線對象國的具體工作,進一步明确每個太平洋島國的利益訴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源投入和項目援建,實現與太平洋島國開展合作中公共産品供給與需求的有效對接。

(第一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印尼研究中心副教授,第二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印尼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張凱)

[1]JohnHenderson&BenjaminReilly,“DragoninParadise:China’sRisingStarinOceania”,TheNationalInterests,Summer2003,No.72,pp.94—97.

[2]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建交曆史如下:1975年,與斐濟、薩摩亞建交;1976年與巴布亞新幾内亞建交;1982年與瓦努阿圖建交;1989年與密克羅尼亞建交;1997年與庫克群島建交;1998年與湯加建交;2007年與紐埃建交。

[3]魯鵬,宋秀琚:《淺析太平洋島國論壇對區域一體化的推動作用:兼論太平洋計劃》,載《國際論壇》,2014年第2期,第30頁。

[4]汪詩明,王豔芬:《論習近平訪問太平洋島國的重要曆史意義》,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年第24期,第56頁。

[5]KalafiMoala,“What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meansforthePacific”,PacificInstituteofPublicPolicy,November4,2015,http://pacificpolicy.org/2015/11/what-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means-for-the-pacific/.

[6]皮塔·瓦什,瓦登·納塞:《“向北看”,斐濟寄望于中國》,載《人民日報》,2014年11月25日,第3版。

[7]郭又新:《南太平洋島國華僑華人的曆史與現狀初探》,載《東南亞研究》,2014年第6期,第89頁。

[8]大衛·莫裡斯:《太平洋島國真誠歡迎中國崛起》,載《環球時報》,2015年10月15日,第15版。

[9]《背景資料:中國與建交的太平洋島國的關系》http://news.xinhuanet/2014-11/22/c_1113361513.htm.

[10]《杜起文特使出席第2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後對話會的發言》,http://pg.china-embassy.org/chn/xwdt/t1298263.htm.

[11]宋秀琚,葉聖萱:《淺析“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美國與南太島國關系的新發展》,載《太平洋學報》,2016年第1期,第57頁。

[12]徐秀軍:《中國的南太平洋周邊安全環境與南太平洋外交》,載祁懷高等著《中國崛起背景下的周邊安全與周邊外交》,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361頁。

[13]《以平等心态研究太平洋島國文化》,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0421/c21946824920220.html.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