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傣醫藥:彩雲之南的美好禮物

傣醫藥:彩雲之南的美好禮物

時間:2024-10-22 09:52:10

走進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雲南分所(以下簡稱藥植所),仿佛走進“藥材王國”,滿目綠意,郁郁蔥蔥。每株植物都是一味藥材,每種藥材上均對應了一個二維碼标牌,隻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顯示它的簡介——這便是雲南民族醫藥的“數據庫”。

2012年,藥植所啟動雲南省第四次中藥資源試點普查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共收集保存1500種傣藥的活體植物、臘葉标本和生藥标本,構建出傣藥标本庫,彙集整理約1500種常用傣藥及大量經方驗方,編纂完成《中國傣藥志》,為傣醫藥的進一步研究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被譽為“中國四大民族醫藥”之一的傣醫藥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的《貝葉經》中就有相關記載。傣醫藥理論以“四塔(風、火、水、土)、五蘊(色、識、受、想、行)”為核心,認為風火水土是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并以傣族聚居區的亞熱帶、熱帶植物為藥物資源,創造了與傣族人民生産生活方式相适應的醫療模式。傣醫藥講究未病先解、先解後治、同解同治、整體調節,擁有完整的醫學理論體系和獨特的療效。近年來,《嘎比迪沙迪巴尼》《傣醫藥學史》《傣醫基礎理論》等30多部專著的翻譯出版,為人們深入了解傣醫藥提供了權威資訊。

傣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雲南素有“植物王國”“生物基因庫”的美譽,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雲南也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數民族利用豐富的生物資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醫藥體系。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作為傣醫藥材的主産地之一,分布有1776種藥材,其中植物藥材1715種、動物藥材47種、礦物藥材14種。目前,西雙版納已建立688份傣藥标準圖文數據庫,編制《西雙版納州中藥材種植産業化發展規劃》,确定了砂仁、石斛、薏苡仁、墨西哥薯蓣、珠子草、腎茶、龍血樹、沉香、紅豆杉等9個産業化建設品種。同時,研究制定113種傣藥材标準并頒布實施,結束了傣藥無标準的曆史。

傣醫傳統療法頗具特色,其中“睡療法”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傣語所說的“暖雅”即為睡療法,患者躺在經加工加溫的藥材上,以暖藥熱敷肢體,達到治療目的。其主要用于治療中風偏癱症、風濕等疾病。“熏蒸療法”也是傣醫獨特的治療方式之一。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醫醫院,不時可見患者躺在床上,被厚厚的“被子”包裹着,蒸騰的白色霧氣從縫隙中飄上來,濃烈但不刺鼻的中藥味彌漫着整間治療室。熏蒸療法對于風濕、骨關節病變有很好療效。一個療程如此熏蒸三次,費用僅需90元。由于價格低廉效果良好,此類傣醫療法受到患者的普遍歡迎。

2016年2月,《雲南省加快中醫藥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年)》出台,提出建立傣醫藥臨床研究基地,推進民族醫藥傳承與創新。從純天然的植物到提煉為藥物,傣醫藥的研發與生産需要更多醫藥企業加入其中,推動傣醫藥文化傳播。

2014年,作為以傣藥現代化生産為主的民族制藥企業,西雙版納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與傣藥研究所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成立研發中心,進行傣藥系列産品研發。目前已研發出珠子肝泰膠囊、雙姜胃痛丸、腎茶袋泡茶等一批兼具民族特色與現代療效的傣藥。此外,公司利用當地熱帶雨林的天然藥用資源和旅遊的地域資源,努力打造以“版納”為品牌的傣藥及養生系列産品,成立了中國首家傣醫藥傳統文化宣傳基地“四塔傣醫藥文化中心”。

2016年,雲南印發《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及《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提出要着力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産業創新升級和快速發展,做大做強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産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生物醫藥大健康中心。

2017年4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舉辦“傣醫藥與大健康産業發展論壇”,各方專家學者圍繞這一主題積極建言獻策。面對前所未有的好機遇,當地政府意識到,發展大健康産業必須緊緊抓住傣醫藥這個特色,延伸産業鍊,統籌規劃發展目标和任務,做到一手抓事業、一手抓産業,把生态、康體、養生、休閑、養老、旅遊等結合起來,全方位做大做強傣醫藥和大健康産業。

美麗的七彩雲南,正在迎來傣醫藥事業蓬勃發展的春天!(責編劉雅龍慧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