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成功人士戰勝疲勞的秘密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文學理論 > 成功人士戰勝疲勞的秘密 > 第13章

第13章

書籍名:《成功人士戰勝疲勞的秘密》    作者:史蒂文·貝格拉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像阿吉裡斯這樣的管理專家和像瓊·貝克·米勒這樣的心理健康專家聲稱,糾正這種紊亂思想模式的惟一方法就是教育。我同意這樣的觀點,專家需要看到,像約翰·肯尼迪和羅伯托·戈伊祖塔這樣的人在承認自己軟弱後獲得了成功。但是,隻有經過人生學校才能提供世界上最好的這門知識課程。

            然而,當更多的女行政人員通過尋求社會支持和批評性意見而比男性人員更出色時,才會對我們有關怎樣才能成功的固定觀念産生最大的影響。接着,最聰明、最好的男性會模仿這些女人的行為和修正他們有關成功人士如何為人處世的内隐人格理論,并通過轉變職業道路,避免大的變動,來增加長期成功的機會。

            另一個用來突出女性管理模式價值的教育副産品就是表明女性哺育能力是多麼有價值。通過比較用不同方式種植松樹而得到的回報,我區别了男性成功模式跟女性哺育性方式的區别。

            第一種方法,大部分人都很熟悉,是在一個林場進行的。惠好公司在林場大規模地種植,從而使公司進入《财富》世界前500強。即使是小一點的林場主通過在感恩節後不久将3~6年的樹木送入看似永久性的聖誕樹市場也能賺得大把的鈔票。然而,這隻是一種可賺錢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選一株松樹苗,手工制作成一個上百年的飽經風霜的木材,然後放在盆裡培養以使它不長高。結果是,一盆盆景不僅僅是無數人可以欣賞的藝術品,還可能值數萬美元。

            年輕的男性商業建設者一般是根據林場的模式工作:找出把質量最佳的産品送往市場的最好方法,盡可能使這一過程自動化,滿足客戶需求,獲取高額利潤。女性則似乎表現出了對盆栽的偏愛,特别是當她們有足夠的物質條件維持生活時。盆栽的栽培者知道,如果她能夠使一個産品具有永久的生命,并且能夠使其他人的生命永遠增值,她不僅僅是成功者,而是一個傳奇。

            第六章  成功的魅力如何變成一種困惑成功是如何取代自力更生的工作倫理的

            美利堅民族一心想着成功,認為成功具有改變生活的能力的信念不僅僅因為這個事實:我們的祖先擁有物質财富、公衆知名度、才幹和地位。認為那些成功人士高高在上或認為他們最近從奧林匹斯山上跌落下來的傾向有許多有力的文化根基。

            大約在一百年前,威廉·詹姆斯在1906年9月11日寫給威爾斯(H.  G.  Wells)的一封信中說道:“道德的軟弱根源于對成功狗母  ①  的特有的崇拜。那給成功一詞賦予了肮髒的金

            錢的解釋—是我們民族的疾病。”詹姆斯清晰地說明了美國的精神遺産是如何導緻“給成功一詞賦予了肮髒的金錢的解釋”和為什麼成功能給我們帶來心理滿足感。我們可能會說,成功逐漸地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信仰。如果是這樣,可能這個給成功賦予了萬能力量的信仰體系是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

            在形成我們文化的各種哲學中,自力更生的工作倫理是最具影響力的。這種學說強調努力工作和自我犧牲是獲得精神提高的一種方法。堅持這一觀念的人堅決反對為了财富而去積累财富。本傑明·富蘭克林在《窮理查德年鑒》這本書中問道:“貪欲和幸福是從來不能相互看見的,那麼它們該如何熟悉對方呢?”然而,貪欲确實能遇到幸福,或者至少人們認為它能。因為生活方式比道德規範更容易遵循。一個恰當的例子是有價值的工作觀念如何從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回報(例如金錢)發生轉變。

            根據馬塞特頓(Cotton  Mather)的觀點,金錢的惟一價值是金錢的标志,得到金錢的人就屬于特别精選出來的人。在他的個人願望中—我們稱之為事業,馬塞特頓主張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應該認識到,他的工作是為他人做好事。除非是殘疾了,一個人沒有工作,包括不為家庭、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都被認為是不正确的。馬塞特頓在他的社會勞動學說中形成了自己的觀點,人類變成了“社會人”:一個人可能在其工作中變得富有,但是個人的提高與自然界整體的改善以及有用的藝術和知識的進步有着附帶的關系。

            根據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觀點,雖然通過勤奮、自我約束、節制和蔑視放縱來實現高尚的生活是正确的,但人們一心想獲得更高标準的生活,這導緻了一種病态,如地位驅動的拜金思想。在這種手段和結果并存中迷失的是一種精神目标,一種滿足感。

            第六章  成功的魅力如何變成一種困惑成就,不是祈禱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簡潔格言,例如“記住時間就是金錢”和“自助者天助”一開始是為了強調工作的精神意義,很快就被理解為勸告人們做更多的工作。許多人逐漸相信上天明顯地偏愛那些積極追求事業的人。正如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在聽到窮困的理查德的警告—“晚起的人必須整天都在趕,而且應該在晚上趕上自己的不足”之後,就沒有其他除了工作之外值得做的事情了嗎?

            實際上,生産力的迷惑作用已經變得更加緻命了。想一想雷·克勞克在本章開頭的話。當克勞克活着的時候,他的成功哲學—能帶來許多漢堡包,張貼在每一個麥當勞的标志上。從克勞克的觀點來看,“老年”等價于發出惡臭的腐爛的東西!難怪許多美國人在認識到,當即使收入很高,但是他們讨厭自己的工作時,他們就癱瘓了。如果他們不再作為一個生産者發揮作用時,他們就會被丢棄到肥料堆裡嗎?

            在雷·克勞克成為美國人的偶像以前,丁尼生的《尤裡西斯》揭示出了曾經英勇的征服者失去了對英雄和利益的追求時所承受的心理痛苦。他的比喻意義深遠:武器沒有擦亮而在生鏽,以及與之相對的在陽光下英勇戰鬥。誰能讀懂尤裡西斯的厭倦感而不想到鮑勃·多爾(Bob  Dole)服用萬艾可的情況,因為他不再能從不斷的政治鬥争中恢複活力?丁尼生的暗示的字面、簡單化的解釋是:如果你沒有像尤裡西斯在圍攻特洛伊城時取得的那樣的成功,你就再也不能停止。當你的“武器”不再有用,你就相當于已經死去了,下這樣的結論是否太突然呢?

            第六章  成功的魅力如何變成一種困惑粗俗的個人主義……發瘋了

            大約在威廉·詹姆斯抱怨由于人們對成功狗母的特崇拜而産生的“道德軟弱”的70年後,克裡斯托弗·拉什(ChristopherLasch)在他的經典作品《自戀文化》中把評價與現代的精神病學結合在了一起。在這個對美國人的态度和價值進行的苛刻控告中,拉什認為,自力更生的人—美國夢的原型化身一開始是發迹的,因為自力更生的工作倫理在個人積極性的基礎上為社會靈活性鋪平了道路。

            個性、自治、獨立和成功的動機促使人們在自給自足的或自我指導式的事業(馬塞特頓的個人願望的概念)中發現自己的個性。這種對事業的熱愛有許多意義,它成為了個性的要素,取代了血統、信仰關系,以及所有其他的鑒别數據,這在曆史上形成了推斷和設計“我們是誰”的基礎。

            正如拉什所指出的那樣,當我們把征服了西方荒野的先驅者或改變了商業世界的企業家們奉為名人時,我們應該記住,這些現代英雄們離開了社會去追求個人的事業發展,把這作為可以獲得滿足感的舞台。因為人們逐漸相信,個人成就感是他們心理安甯所依賴的—自力更生的人變成了自給自足的人,為了社會利益而做事情,慢慢地但是穩固地走上了馬拉車的道路。

            第七章  迎接挑戰、創新和變化冒險厭惡症(1)

            愛比克泰德的哲學理論認為人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将會直接影響這個人的精神反應和行為選擇。同樣,很自然地,愛比克泰德認為,人們應該迅速應對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挑戰。不幸的是,在這一點上,愛比克泰德看得并不透徹。

            成功導緻的最具破壞性的後果是它完全改變了人們對于行為需求的看法。幾乎每一個精疲力竭症患者都認為:繼續對他們的能力進行評價将會危及他們通過成功而獲得的物質、個

            人尊嚴和與他人之間的良好相處。因此,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之後,許多人發現自己不願意嘗試具有建設性的變化,心理學家稱這一心理為“冒險厭惡症”。

            當我們每個人成年以後,由于年齡的增長或者人生階段的不同,我們都會自然地産生冒險厭惡的心理,但是,這種自然産生的冒險厭惡心理和因成功而導緻的冒險厭惡症完全不同。社會哲學家得出了一項未經證實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年輕人和老年人對于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做法看法完全不同。年輕人大多認為不這樣做的人是不明智的,而在老年人中,“隻有傻子才這樣莽撞”和“慎思而後行”的想法是很具代表性的。

            由于成功而導緻的“冒險厭惡症”将可能發展成精疲力竭症的症狀,如:個人障礙、重複行為焦慮症和管理者對企業的故意破壞行為。由于成功而導緻的“冒險厭惡症”會導緻嚴重得多的不良情緒,這種冒險厭惡症的最明顯特征是靜止型恐懼—患者不僅害怕嘗試新的事物,而且由于心理代償機能的減退,患者對所面臨的情況拒絕采取任何主動行動。

            吉姆是由公司的人力資源督導介紹到我這裡的病人,他今年39歲,在一家大型電子産品制造公司擔任高級副總裁,主管産品銷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