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841年9月2日,伊藤博文出生在長州藩領地周防國熊毛郡的農民林十藏的家中,幼名利助。利助14歲時,父親林十藏為了擺脫貧困和饑餓的困境,舉家遷到當時長州藩的首府荻市,投靠在長州藩的一個下級武士伊藤直右衛門的家中,利助被伊藤直右衛門收為養子,改姓伊藤名俊輔。伊藤博文是他踏入政界後改的名字。
青年時代,他和高杉晉作、久坂玄瑞等一起在“松下村塾”師從吉田松陰,崇信尊王攘夷的思想,在倒幕運動中和高杉晉作一起指揮“騎兵隊”抗擊幕府的讨伐。
伊藤博文多才多藝,早年留學英國,回國後正值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伊藤博文深得天皇的信任,并擔任了明治維新政府内閣要職,其地位十分穩固。
在擔任要職期間,伊藤博文以總理大臣的名義主持制定了第一部日本憲法,這部憲法對日本的影響極為深遠。在政治之外,伊藤博文在詩歌、書法上亦頗有成就,自成風格,不落俗套。
甲午中日戰争後,伊藤博文與清廷重臣李鴻章談判,簽訂《馬關條約》,逼迫中國賠銀2.3億兩,他因此晉升為侯爵。1905年伊藤博文又逼迫朝鮮“自願”和日本合并,簽訂了日韓條約,同年12月日本在朝鮮設立統監府,由伊藤博文任統監,朝鮮從此失去了外交上的自主權,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伊藤博文任何時候都把強權暴力作為唯一手段,于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所殺。
崇尚暴力的伊藤博文最終死于暴力,這大概就是曆史的報應。
然而這個蠻勇之夫對藝伎美色卻情有獨鐘,去朝鮮赴任統監時還堂而皇之地帶了一個19歲的藝伎。明治維新以後,伊藤博文時常在東京的新橋狎妓作樂。後來為了避人耳目,讓寵伎阿倉在橫濱開設茶屋富貴樓,富貴樓成了明治新貴的秘密尋歡處。在伊藤博文手握大權以後,風流韻事依然不斷,曾經一度追求藝伎江良加代。江良加代是衹園名伎,曾為政界元老西園寺公望的小妾,後來跟從木戶孝允。木戶死後,伊藤博文緊追江良,但是最後江良卻嫁給了三井财閥的三井源右衛門。
作家柏楊說:“伊藤博文先生曾有詩曰: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權,該美人膝不是他太太的膝,而是藝伎小姐的膝。”他的太太伊藤梅子也曾是一名藝伎。
伊藤博文結婚前,曾經有一個叫澄子的未婚妻。據說是他在私塾時的同學的妹妹,他與另一位同學同時喜歡上了澄子,最終他獲得了澄子的芳心,他的父母知道他們的戀愛關系後,就把澄子接到了家中。後來,伊藤博文在從事維新事業的時候,經常與那些志士出入酒館,與藝伎結交。在此過程中,他結識了他的原配夫人梅子,梅子出身于下關青樓之中。不久他和澄子解除了婚約,并且親自做媒,把她許配給了别人。
梅子雖然是他唯一的正室,但是他身邊卻從來不乏其他的女人。因此,他曾寫信給他的長子博邦,意思是說梅子夫人與他的愛情和付出的辛勞非筆墨可以言盡,要他的兒子在他死後從遺産中拿出10萬元給梅子,可見他心中對其夫人也不無愧疚。不過,在他死後,人們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餘款不足5萬元,後來幸虧日本天皇賜了10萬元,才完成了他的這一心願。他門下的食客有十幾人,再加上他“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态度,所以不可能積攢下多少财富。
庶民英雄——西鄉隆盛
他一直被認為是日本武士的典範,被稱為“庶民的英雄”,演繹出種種傳說。他是戊辰戰争的實際統帥。傳說他不近女色,維新後在江戶過着粗食淡飯的生活,家中隻有一個男仆。但他早先在京都時也時常出入茶屋,喜歡一個叫阿虎的藝伎。他就是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
西鄉隆盛出生在薩摩藩,小名吉兵衛、吉之助,大名隆永,維新後才改隆盛,雅号南洲。曾與僧人月照共同鼓吹尊王攘夷,不為藩中所容,于是相約投水自殺。月照沉底,西鄉卻幸運地被救。
當時薩摩藩和長州藩宿怨已久,多虧中岡慎太郎和坂本龍馬的聯絡,兩藩才漸漸靠攏,最後代表薩摩藩的西鄉隆盛和代表長州藩的桂小五郎終于見面,商定了兩藩聯合倒幕事宜。後來西鄉在戰争中不斷地嶄露才華,在攻打幕府的戊辰戰争中任軍事統帥,一舉推翻了維持200多年的江戶幕府的統治。倒幕運動成功後,西鄉成為明治政府的核心人員,但因在征韓論(西鄉主張利用對朝鮮戰争,轉移國内矛盾)問題上與大久保對立而辭職回到薩摩。
西鄉隆盛在薩摩廣收門徒,開辦軍校、維持治安,實際是建立了不受中央控制的獨立王國。1877年,他被不平士族擁立,發動西南戰争,不久失敗,剖腹自殺。
日本人對西鄉的印象非常好,擁戴他為“庶民的英雄”。他的弟弟西鄉從道,未随兄參加士族叛亂,1898年升任陸軍元帥。
西鄉隆盛是如此堅毅的武士,但早先在京都時也時常出入茶屋,喜歡一個叫阿虎的藝伎。西鄉長得粗眉大眼,腰肥體圓,在酒宴上常常是藝伎們取笑的對象,西鄉也不惱,大概這引起了藝伎阿虎的好感。阿虎也是天生福相,體态豐滿,被起了綽号叫“豬姐”。
西鄉和阿虎意氣相投,後來西鄉隆盛作為東征大總督府參謀,發兵征讨幕府時,阿虎聽說西鄉當了大官,到軍中來找西鄉,開口就向西鄉要錢3000兩。西鄉見到阿虎哈哈大笑,據說出兵時“虎”到軍中,乃是大吉大利之兆,爽快地拿錢給了阿虎。真可謂是曆史上又一段美談。
土佐之虎——後藤象二郎
明治政府的高官中,後藤象二郎的妻子也是京都的藝伎。後藤象二郎是土佐藩的武士,土佐藩在倒幕運動中也頗為活躍,和長州、薩摩、肥前一起,稱為“四強藩”。但是土佐藩傾向于“公武合體”,即削弱幕府的權力,形成朝廷和幕府共同掌權的局面,而不是徹底推翻幕府。
後藤象二郎曾奔走于京都和江戶之間,當幕府第二次征讨長州失敗後,為了實現“公武合體”,後藤促使德川幕府自發地交出統治權,即“大政奉還”。大政奉還以後,京都的小朝廷成為正式的權力中心,随即就開始征讨幕府。
由于後藤象二郎不是堅定的倒幕派,在以後的明治政府中不可能占據主流。于是後藤追随西鄉隆盛的“征韓論”,1873年西鄉隆盛趁伊藤博文等人出國考察之際,改組政府,把後藤象二郎選為參議。當時的參議實際上相當于副總理,開始隻有四人,薩摩、長州、土佐、肥前四藩各出一人,後來增加為六人。由于當時還沒有成立國會,這六個參議就成了實際上的最高決策者。
後藤的妻子小仲,原先是京都先鬥町的藝伎。先鬥町和衹園隔河相望,也是京都的花柳勝地、溫柔之鄉。後藤原先在京都時很少去衹園,經常泡在先鬥町,當地的人都知道他。後藤當上參議之後,京都就流傳起這樣的歌謠:“京都三條酒家女,如今參議貴婦人。”六個參議中,木戶孝允、後藤象二郎兩個參議的夫人都出自京都藝伎,可見藝伎在明治時期的社會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剖腹之真武者——久坂玄瑞
維新志士中,宿花眠柳者大有人在,曾率領長州武士發動禁門之變的久坂玄瑞,寵愛京都島原的名伎阿辰,第一次征長之戰時久坂返回長州參戰,臨别時給阿辰寄去了情意纏綿的詩:“屋軒結月露,寒夜枕玉肘。輾轉不得眠,戀妹發香柔。”藝伎的發型是高盤的發髻,用香油膠水粘在一起,晚上也不放下來,枕着手臂睡覺,發油的香味竟使久坂難以入眠。如此香豔的詩,出自一個發動政變,并在失敗之後用标準的武士道自殺方式剖腹身亡的武士之口,令人難以置信。這就是日本武士的奇特之處,也是藝伎的魅力所在。
清國風流秀才——王韬
他是清末的才子,也是自認風流的假道學。曾給太平天國上書,也曾遊曆各國,然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在日本藝伎叢中的風流韻事,他就是清末才子中的“怪才”王韬。
王韬生于1828年,18歲考中秀才。太平天國時期,因向太平天國上書而被清政府緝拿,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逃往香港,後曾遊曆英、法、俄,著有《普法戰記》一書,為當時日人所關注。1879年,日人邀請王韬訪日,以探讨世界大局。但是王韬“平生好作冶遊”,逃往香港以前,就曾在上海出入青樓,著有《花國劇談》、《豔史叢抄》等書,描繪上海的街頭紅粉。在日本期間,王韬大部分時間都是狎妓飲酒,連邀請他的日本人岡千仞都說:“先生口不說道學,議論不及當時,文酒跌宕,歌筵伎席,絲竹嘔嗚,欣然酣飲,不複以塵世介懷。人或以學究條規規之,辄笑曰:‘國風好色而不淫,離騷寄缱绻于美人,騷人韻士,何嘗一日忘懷于此。’于是人皆曰:先生兒女之情有餘,而風雲之志不足。”
王韬自己也說:“日東人士疑予于知命之年尚複好色,齒高而興不衰,豈中土名士從無不跌宕風流者乎?餘笑謂之曰:信陵君醇酒婦人,夫豈初心?鄙人之為人,狂而不失于正,樂而不失于淫。具國風好色之心,而有離騷美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