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禅師論語禅解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禅解】
隻是論“臨民”之道,不是去批點子桑伯子。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禅解】
無怒、無過,本覺之體;“不遷”、“不貳”,始覺之功,此方是真正好學。曾子以下,的确不能通此血脈,孔子之道,的确不曾傳與他人。
有所斷故,名為“不遷”、“不貳”。若到無所斷時,則全合無怒、無過之本體矣。孔子、顔淵,皆居學地,人那得知。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清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裡鄉黨乎!”】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禅解】
卓吾雲:夫子論仲弓如此耳。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禅解】
顔淵心“不違仁”,孔子向何處知之?豈非法眼、他心智耶?
“三月”者,如佛家九旬辦道之期。“其心”、“其餘”,皆指顔子而說,隻因心“不違仁”,得法源本,則其餘枝葉,日新月盛,德業并進矣。此方是“溫故知新”。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為費宰。闵子骞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禅解】
有志氣,有節操,羞殺仲由、冉求。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禅解】
說一“命”字,便顯得是宿業,便知為善無惡果。
【子曰:“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禅解】
樂不在箪、瓢、陋巷,亦不離箪、瓢、陋巷,箪、瓢、陋巷,就是他真樂處。惟仁者可久處約,約處就是安處利處。若去箪、瓢、陋巷非可樂,則離境談心,何啻萬裡。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禅解】
從性天生文章,便是“君子儒”;從文章著腳,便是“小人儒”。即下學而上達,便是“君子儒”;滞于下學,便是“小人儒”。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禅解】
卓吾雲:真能得人。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禅解】
道不可須臾離,信然信然,何故世人習而不察,日用不知。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禅解】
“質”如樹莖、“文”如花葉,還有一個樹根。由有樹根,故使莖枝、花葉皆是一團生機。“彬彬”者,生機煥彩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禅解】
卓吾雲:不直的都是死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禅解】
知個甚麼?好個甚麼?樂個甚麼?參!
卓吾雲:不到樂的地步,那得知此?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禅解】
“不可語上”,須以上作下說、為實施權也。“可以語上”,方知語語皆上,開權顯實也。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禅解】
曉得民義,便曉得鬼神道理。惟其曉得,所以能“敬”能“遠”,非以不可知而“敬”之“遠”之也。不能“先難”,便欲商及獲與不獲,知難非難,則請事斯語,欲罷不能,豈獲與不獲,可動其心!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禅解】
形容得妙。“智者”、“仁者”,不是指兩人說。“樂”者,效法也。智法水,仁法山。法水故動,法山故靜。動故樂,靜故壽。
山水同依于地,動靜同一心機,樂壽同一身受,智仁同一性真。若未達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則“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矣。
【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禅解】
總是要他“至于道”耳。
吳因之曰:齊固要脫皮換骨,魯也要滌胃洗腸。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禅解】
此問大似禅機。蓋謂君子既依于仁,設使仁在井中,亦從而依之乎?夫子直以正理答之,不是口頭三昧可比。
陳晏昭曰:“宰我此問,深得夫子之心。蓋在夫子,設使見人墜井,決能跳下井中救出。但此非聖人不能,不可傳繼,故夫子直以可繼可傳之道答之。如大舜方可浚井,以聽父母之?,彼有出路故也。若尋常孝子,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矣。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禅解】
“學于文”,乃就聞以開覺路,不同貧數他寶。“約以禮”,乃依解而起思修,所謂“克己複禮”,不同無聞暗證,所以“弗畔”。“畔者”,邊畔。以文字阿師,偏于教相之一邊暗證禅和,偏于内觀之一邊,不免罔殆之失也。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子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禅解】
卓吾雲:“子路不說”,全從夫子拒彌子來,意謂既曰“有命矣”,緣何又見南子?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禅解】
“博施”“濟衆”,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達”,因中二利之始。子貢求之于果,不知明其真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是以己及人,正是自、他不二。隻向一念觀心處下手也。“立”,即不思議止;“達”,即不思議觀。
佛法太高,衆生法太廣,觀心則易,故去“能近取譬”,是“仁之方”。“方”,法也。
“立人”、“達人”,正是“博施”“濟衆”處.“堯舜猶病”,正是“欲立”“欲達”處。“仁”,通因果;“聖”,惟極果。堯舜尚在因位,惟佛方名果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