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禅師論語禅解裡仁第四
【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禅解】
裡以宅身,尚知“以仁為美”.道以宅心,反不擇仁而處,何其重軀殼,而輕性靈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禅解】
見有心外之約樂,便不可久處長處,可見不仁之人,無地可容其身矣。“安仁”,則“約”“樂”皆安;“利仁”,則“約”、“樂”皆利,何等快活受用!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禅解】
無好、無惡,故能好、能惡。無好、無惡,性量也。能好、能惡,性具也。仁,性體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無惡也。”】
【禅解】
千年暗室,一燈能破。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禅解】
此章皆誡訓之辭,若處非道之富貴,去非道之貧賤,便是“去仁”,便不名為君子。若要真正成個君子,名實相稱,須是“終食之間”不違,“造次”“颠沛”不違。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禅解】
“惡不仁者”,用個“其為仁矣”四字,便是一串的工夫。
卓吾雲:“無以尚之”,“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正是用力力足處。“蓋有之矣”,謂世界爾許大,豈無一日用力者,奈我未之見耳。望之之辭,“好仁者”就是慚,“惡不仁者”就是愧。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禅解】
此法眼也,亦慈心也。世人但于仁中求過耳,孰肯于過中求仁哉!然惟過可以觀仁:小人有過,則必文之;仁人有過,必不自掩,故也。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禅解】
不聞道者,如何死得!若知死不可免,如何不急求“聞道”。若知“朝聞”可以“夕死”,便知道是豎窮橫遍,不是死了便斷滅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禅解】
當與“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參看,便見聖賢學脈。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禅解】
“義之與比”,正所謂時措之宜,卻須從“格物”、“慎獨”來。若欲比義,便成“适”、“莫”,義來比我,方見“無适”、“莫處。”
比義,則為義所用;義比,則能用義。比義,則同告子之義外,便成襲取;義比,則同孟子之集義,便是性善。當與趙州使得十二時,《壇經》悟時轉法華并參。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禅解】
見德者,不見有土;見土者,不見有德。見法者,不見有惠,見惠者,不見有法。此皆獨喻于懷,不可以告人者,譬如飲水冷暖自知而已。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禅解】
卓吾雲:何利之有。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禅解】
能以禮讓,不但用得禮,亦為得國。不能以禮讓為國,不但治不得國,亦用不得禮。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禅解】
此對治悉檀,亦阿伽良藥也。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禅解】
此切示下手工夫,不是印證,正是指點初心,須向一門深入耳。“忠恕”真實貫得去,亦是有個省處,乃能如此答話,然不可便作傳道看。顔子既沒,孔子之道的無正傳,否則兩歎“今也則亡”,豈是诳語。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禅解】
“喻”字,形容君子小人心事,曲盡其緻。“喻義”,故利亦是義。“喻利”,故義亦是利。釋門中發菩提心者,世法亦成佛法,名利未忘者,佛法亦成世法,可為同喻。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禅解】
方是“慚愧”二字實義,方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方可雲盡大地無不是藥.此聖賢、佛祖總訣也。
【子曰:“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禅解】
始終隻一“幾谏”。“幾谏”隻是敬父母,故期之以聖賢。“不違”、“不怨”,隻是到底敬父母。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禅解】
“方”。法也。為法故遊,不為餘事也。“不遠遊”句,單約“父母在”說。“遊必有方”,則通于存沒矣。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禅解】
“喜”、“懼”處,正是知處。不喜、不懼,便是不知。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禅解】
為之難,言之得無切乎?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禅解】
觀心為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禅解】
“讷言”、“敏行”,隻是一事,觀“欲”字而字便知。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禅解】
千裡比肩,百世接踵。
卓吾雲:有一善端,衆善畢至。
方外史曰:此約觀心釋也。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禅解】
“辱”,則不能事其君。“疏”,則不能交其友。不數,正是納忠盡誼之法,非為求榮求親而已,亦非當去當止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