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朱德傳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傳記回憶 > 朱德傳 > 三十二、嘔心瀝血渡時艱

三十二、嘔心瀝血渡時艱

書籍名:《朱德傳》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一九四○年以後,是各抗日根據地物質困難空前嚴重的時期。這種困難,是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嚴密經濟封鎖所造成的。

  
      陝甘甯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總後方,又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地區。“當時邊區隻有一百四五十萬人口,又是土瘠地薄的高原山區。在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下,要擔負數萬名幹部、戰士以及全國不斷奔赴革命聖地的青年學生的吃穿住用,實在成了一個大問題。在一段時間裡,我們财政經濟極其困難,幾乎沒有衣穿,沒有鞋襪穿,冬天沒有被子蓋,沒有菜吃,沒有油吃,甚至吃糧也很困難。”①早在一九三九年二月二日中共中央已在延安召開生産動員大會。毛澤東在會上發出“自己動手”的号召。

  
      、朱德回延安後,在協助毛澤東指揮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軍事鬥争的同時,十分關心陝甘甯邊區的财政經濟工作情況。他看到:邊區的“财政經濟建設雖有某些成績,實在入不敷出,以緻幾月來未發一文零用,各機關、學校、軍隊幾乎斷炊。”②深感非采取重大措施,不足以扭轉局面。因此,他邀請正在延安的中共南方局常委董必武、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和邊區财政經濟工作的幾個負責人一起到各地去視察工、農、商各業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一九四○年十月到年底,朱德先後發表《論發展邊區的經濟建設》、《參觀邊區工廠後對邊區工人的希望》、《完成一九四一年度财政經濟計劃》等文章,闡述他對發展邊區經濟的構想。他在文章中指出:“發展陝甘甯邊區經濟建設的問題,提出已經相當久,而且也取得相當成功,但因這問題尚未引起各方面最廣泛的注意,并為某些條件所限制,直到今天還未達到應有的成績,所以有重新提出的必要。”他認為,發展邊區經濟建設最基本的困難有兩個:“首先就沒有大量的流動資金。其次,我們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還遠不足以應付工作發展中的需要,我們缺乏重工業機器,現在自制不能,又難于購買。”此外,“邊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物資難于流通;邊區内部各系統的經濟建設機關,互相的連系尚不夠密切。”③怎樣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經過調查,朱德把注意力集中到在陝甘甯邊區蘊藏量很大、又是人們生活必需品的食鹽上來。邊區境内有五個鹽池,産量很大,邊區内部根本消費不了。當時,大家都還沒有想到用鹽去換錢以積累資金。朱德考慮到,如果把鹽銷到附近需要食鹽的陝西、山西、河南各地,不就可以換口大量資金嗎?當時,這些地區缺鹽,正是“千載一時的機會,不可錯過。”朱德明确地提出:“現在,自力更生是目前全黨全軍之極重大任務。”“我的意見先從鹽下手。”“定邊鹽池為陝北經濟策源地。”“我們下緊急令,派軍隊全體動員。首先從鹽井來沖鋒,沖破這些困難。”為了完成這個計劃,他提出六點意見:“一、開足五千畝以上曬鹽田,今年不必再多;二、修好通慶陽大車路及他路大車路;三、設置轉運站、飯店、騾馬店,統制出口商店;四、購足騾馬;五、購足運輸工具,大車、小車;六、開煤炭廠熬鹽,運水運炭,在适當地點熬鹽或引鹽水到有炭地方去。”

  
      “以上意見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他還指出,鹽價應随時價漲落,不能固定不變,現在井地售價太低,以緻公家收入有限;同時,必須毫不姑息地嚴懲貪污腐化分子,“不惜用嚴法以至沒收、槍斃之法”,“才能點滴歸公”④除食鹽外.朱德認為羊毛也是邊區的一大優勢。全邊區有羊二百萬隻以上,單綿羊産的羊毛,每年就有二百五十萬斤以上,紡成毛線、織成呢子,不但可以自用,還可以出口。邊區不宜植棉,棉花較少,可以用毛、棉或毛、麻混紡來解決穿衣問題。⑤他提出:“目前隻應以鹽及羊毛為重心來建設,以後當以次第及于他種工業“”⑥怎樣解決缺乏技術人材的問題?朱德也提出了幾項措施,那就是:一面“歡迎邊區以外的熟練工人,到邊區來工作”;一面靠自己培養。他要求:“邊區的熟練工人要安心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更要耐心教育,教會工人學徒的真本事。我們的工人學徒,則要認真努力學習,要每人都下決心,在最短期間内培養自己成為熟練工人。”“這裡的工廠同時又是學校,他們(指邊區工人)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夠鍛煉和培養自己,在政治上和技術上不斷進步,成為将來工作的幹部和領導者,成為技師、工程師和各種專門家。”⑦朱德雷厲風行地抓經濟工作,措施有力,很快推動邊區經濟工作出現了新的面貌。十一月,中共陝甘甯邊區中央局采納朱德的意見,作出《關于開展邊區經濟建設的決定》和《關于财政經濟政策的指示》。十二月三日,陝甘甯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在延安生産動員大會上講話時指出:“朱總司令最近曾到過我們邊區各地、各工廠參觀過,貢獻給我們很多寶貴意見,對于我們明年的生産建設是有很大作用的。”

  
      這年年底,朱德又撰文号召邊區全體軍民完成邊區一九四一年度财政經濟計劃,“要使邊區的财政經濟從半自給到完全自足自給”;“解決吃飯、穿衣、日用品和軍需的事。這件事不辦好,抗日戰争就難于支持,抗戰的勝利就沒有保障”⑧克服陝甘甯邊區的嚴重經濟困難,一九四一年是關鍵的一年。

  
      邊區經濟困難中最緊迫的是吃飯問題。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要養活原有的一百多萬老百姓,本來就不富裕,現在又來了幾萬幹部、學生、軍隊,都是脫産人員,單靠當地人民來養活是不可能的。當時,國民黨頑固派又正調集大批軍隊,企圖進攻邊區。朱德回延安時,胡宗南二三十個師幾十萬大軍工虎視眈耽地注視着邊區,天天進行蠶食和挑釁活動。為了加強邊區防務,保障中共中央的安全,朱德回延安後不久就下令從晉西北調一個主力旅回到陝甘甯邊區,以防止國民黨軍隊的突然襲擊。這一來,糧食的困難更增加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德提出一個重要主張,就是在不妨礙部隊作戰和訓練的前提下,實行屯田軍墾。

  
      當時擔任陝甘甯邊區政府秘書長的李維漢回憶道:“軍隊實行屯田是朱德倡導的。他從前線回延安後,非常關心部隊的生産,主張以部隊強壯衆多的勞動力,投入到生産運動中去,以減輕人民的負擔,密切軍民關系,同時幫助邊區的建設,也改善部隊本身的生活”。⑨對于中國曆史上的屯田,朱德是很熟悉的。早年他在讀《三國志》時就很贊賞曹操“開芍肢(今安徽省壽縣)屯田”的作法,認為這是解決軍隊生活必需品的好辦法。現在,他也準備采用這個辦法來解決邊區眼前的困難,而在規模上比曹操當時的屯田要大得多,不僅進行農業生産,還準備從事農、林、牧、副、漁以及手工業、商業、運輸業的綜合開發。為此,他找好一大片荒地,準備把軍隊開去大幹一番,這就是南泥灣。

  
      南泥灣在延安東南約九十裡,是延安縣金盆區的一個鄉,縱橫數百裡,渺無人煙;但土地肥沃,有三條河川流經此地,是适宜于墾荒的好地方。相傳過去這裡曾是人口稠密的富庶地區,因為戰争的緣故,人民非死即逃,變成了荊棘遍野、雜草叢生的荒地。以前有過一些單位曾想來這裡開墾,但都因人力不足,沒有能站住腳。當第一二○師三五九旅奉調回陝甘甯邊區後,朱德決心以這支主力部隊為骨幹,帶動邊區的其他部隊、機關、學校一起前去開墾。邊區的北面聯接着晉西北根據地,受頑固派軍隊的威脅較小,而南面所受威脅較大。把這支主力部隊部署在南泥灣,一方面用來防備頑固派軍隊可能發動的進攻;另一方面,又可以進行開荒種地。

  
      朱德把開墾南泥灣當作克服經濟困難的一項重點工程來抓。

  
      當三五九旅旅長王震前來向他報到彙報工作的時候,他就把軍墾屯田的想法告訴王震,王震很贊同:但他提出,這麼多部隊到哪兒去找開墾的土地呢?朱德笑笑說,土地倒是有,而且是塊“大肥肉”,好多人想去啃,都啃不動;你王胡子敢不敢去啃?王震生一副連腮胡,同他相熟的人都叫他王胡子,朱德也這麼叫他,他一聽說有土地,高興地向朱德保證一定能啃得動。

  
      康克清後來回憶這一段情況時說:“南泥灣政策是朱總先提出,毛主席、黨中央同意了的。朱總原來就有軍墾屯田的思想,但下面也要有人堅決執行才行;否則也不能槁得那麼快、那麼好。王胡子很堅決,開創了一個好傳統。

  
      ⑩

  
      開發南泥灣自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首先需要統一認識。不少戰士從日夜戰鬥的前線回到邊區,一心想的是打退頑固派的進攻,保衛邊區,保衛黨中央;可是,到了邊區卻要他們拿起鋤頭去開荒,思想上一時轉不過彎來。

  
      他們還認為當兵吃糧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有當了兵還要種地的道理?一些幹部對指揮作戰有一套,但組織開荒卻沒有經驗,開始時也感到很不适應,朱德囑咐部隊領導幹部:要想把生産自給運動開展起來,必須充分作好思想動員和組織準備,要鼓起大家的信心,要用我們勞動的雙手。建立起革命的家務。(11)他深入到戰士中去,了解大家的思想,解答大家的疑問,說明為什麼要進行軍墾屯田的道理。他經常引用毛澤東提出的一個問題:在嚴重的經濟困難面前,我們是餓死、解散還是自己動手克服困難呢?他諄諄告訴大家,餓死。解散不是出路,隻有自己動手,克眼困難,才是我們的辦法。

  
      除了思想上的障礙需要掃除以外,實際工作中的困難也很大。為了搞好開墾南泥灣的準備,一九四一年開春後,朱德帶了幾個身邊工作人員和軍委行政處處長鄧潔“還有一位農業技術員,到南泥灣去實地踏勘。

  
      從延安到三十裡鋪這一段路騎馬還比較好走,可是從三十裡鋪折向東南到南泥灣的六十多裡崎岖山路就很不好走了。到南泥灣以後,根本沒有路,有的地方隻能靠砍刀、斧子砍出一條路來。朱德感到,開發南泥灣,交通是個大問題,必須從三十裡鋪到南泥灣修築一條平坦的大道,以便運輸。他把這項任務交給炮兵團三營九連去完成。九連指戰員在邊區政府建設廳的指導下,克服沒有經驗、缺乏工具等困難,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當時的南泥灣,不但沒有路,也沒有住處,連老百姓也很難找到。朱德一行在踏勘時,白天披荊斬棘,爬山涉水,觀察地形、研究措施:晚上簡單地搭個窩棚,歇宿荒郊。在踏勘時,朱德訪問了當地能找到的唯一的一位者鄉,是姓唐的老漢。朱德同他攀談起來。這位唐老漢原籍也是四川,是他父親從四川逃難來此地時把他帶來的,住在這裡已經幾十年了,目前隻剩下孤身一人。他對南泥灣的情況很熟悉、詳細地向朱德作了介紹。後來,唐老漢在開發南泥灣過程中成了開墾部隊的編外“顧問”。

  
      經過幾天踏勘,朱德對南泥灣的實際情形做到了胸中有數。傳說這裡的水有毒,不能喝;他們來時自己帶了水。臨走時,他又取走當地的水樣和上樣。由于延安化驗條件差,就把水樣、土樣送到重慶周恩來處,請他找人化驗。(12)最後,弄清當地有些水由于長年經過腐花爛葉的浸泡,喝了有害健康,采取适當措施就可以解決。這就為不久後開墾大軍的前來創造了條件。

  
      不久,三五九旅六一七團首先開進南泥灣東面的臨鎮。開進前,朱德又同王震等去南泥灣周圍察看。以後,三五九旅的七一八團和七一九團也先後開進南泥灣一帶。一九四二年,三五九旅旅部進入墾區,駐在金盆灣。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各直屬單位也陸續來南泥灣參加開墾,軍委炮兵團到了離南泥灣不遠的陶寶峪,掀起了開荒生産的熱潮。為了便于統一指揮各單位的生産和供應工作,軍委在南泥灣設了一個辦事處,負責這項工作。

  
      二月二十五日,朱德在邊區縣委書記聯席會議上作了關于生産運動的報告。他說,“我們黨的負責同志,要把生産運動看嚴重一點,看遠一點。因為是一個戰争的環境,現在邊區周圍有二十兒萬軍隊、五道封鎖線,企圖把邊區蠶食取消,它的力量很大,可能打進來,所以我們要把經濟建設看遠一點,要把力量準備一下,應付他們的來打我們。”他提出了這一年邊區糧食生産的任務:“今年邊區計劃生産四十萬石糧,這個任務是要我們實際來做的,就是我們施肥、灌水、挖井,來增加收獲。”他還提出種麻、種棉花、織毛、挖藥材、養雞、養鴨、養蜂、養羊、養牛等。要求并規定了邊區工業、鹽業、運輸業、商業、稅收工作等方面的任務。(13)他領導軍委機關工作人員在王家坪附近開了個菜園,還親自抓機關食堂,改善夥食。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終于渡過了邊區這段最困難的日子。

  
      打仗需要武器、彈藥。抗戰初期,國民黨軍事當局曾供應八路軍、新四軍一部分武器、彈藥和軍饷。可是皖南事變前就已斷絕這種供應。在朱德等人籌劃下,延安的兵工工業有了很大發展。到一九四一年三月,每月可造步槍子彈六萬發,如果彈殼供應有保障,每月可以生産二十萬發以至更多(所以戰士打槍後要收回彈殼上交);每月可造手榴彈二萬枚;小迫擊炮五門,炮彈一千發;制造無煙火藥的工廠也即将開工;造火藥時需要硫酸,又建設了一個硫酸廠,每月約可生産硫酸四百磅。(14)當時,前線的八路軍、新四軍把繳獲敵軍的武器、彈藥作為主要的軍需來源,後方的産品作為補充。

  
      一九四一年五月份,天氣開始熱起來了。朱德又一次來到南泥灣,在王震陪同下視察了剛來南泥灣不久的七一八團的生産情況。他看到正在成長的谷子,聽了團部的彙報,又到戰士中找人談話,征求大家對建設南泥灣的意見,向大家講解屯田政策的重大意義。他說:“邊區地廣人稀,隻有一百五十萬人口,我們這麼多機關部隊,都要靠人民負擔,怎麼行呢?我們一定要把生産運動搞起來。”“敵人來了,就去打仗,敵人不來,就生産。毛主席說:敵人要封鎖我們,我們對敵人的回答,就是自己動手,用我們的雙手,做到生産自給。豐衣足食。”(15)六月二十日,朱德寫了一封長信給三五九旅的七一八、七一七兩個團領導人,對南泥灣生産作了具體指示:“七一八團陳、熊(16)兩同志轉七一七[團]陳、晏(17)及生産委員會:你們兩團的生産有成績,有了基礎,望你們每天都向前推進,建立起模範的生産運動。你們要知道此一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但解決了日前自給自足的生活,并且也為邊區建立了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将來即是國家一部分優良的産業。

  
      目前你們的農業生産将告結束(指開荒),你們應當乘此機會,建立起下邊這些事業來。

  
      一、畜牧業――養雞、養鴨、養豬、養大、養鵝、養兔、養牛、養驢等,這些東西可由少到多,由無到有,不可忽視。

  
      二、運輸業――将牲口集中起來,組織大規模的運輸隊,到定邊馱鹽下來,或馱土貨到上邊去買,要多做大車,利用臨鎮至延安的大車路販運貨物,能做到每天有到延安的大車就好了。大路兩邊應多修騾馬大店,堆糧、堆草,運草、運菜來延安。

  
      三、手工業――建設手工廠,木廠、鐵廠、農具廠、編物廠、食品廠、醬萊廠等。多做多開,不可大開,唯大車廠要大大的開,今年要做大車五百輛至一千輛,賣給邊區軍政民,以廣運輸。如鐵不夠,可到山西招賢鎮大大的定購,因為你們有很好的大車工人,大車要做得很好,将來全邊區都要用你們的大車。如你們能做,延安可來定購,先定合同,先交一部分款子。

  
      匹、商業――商業要做,但不可大做,能和你們的農業、工業、運輸業配合起來就行了。不可投機取巧,把資本放到不可靠的方面去。最好運土貨到延安換取必需品,以物易物最為适宜,土貨以藥材為主,可發動軍隊和老百姓去開采,鹽店是主要的,但不可看利大重。飯店、酒店、豆腐店可附帶的去開。運輸生意可大做,沒有運輸即沒有生産可做。做生意你們七、八兩團(18)要配合一緻,不可互相沖突,與軍委系統也要配合起來。對邊區、整個商業要有政策,不可看小利而失大利,眼光要大,組織要嚴密、統一。

  
      以上四項,是目前衣閑時要抓緊的工作。目前邊區軍事一時尚不吃緊(但無[毋]松勁),望你們在生産運動中建立起永久的基礎,這是抗戰建國的偉大事業。

  
      你們每月應有生産總結,除向旅部作報告外,并應向我們作書面或日頭的系統報告。我們最近設有财政經濟部,有系統的來指導你們,要與它密切聯系,對你們是很有幫助的。

  
      紀律問題要嚴格遵守,辦事人不準貪污腐化,不準在法律外去求賺錢。

  
      你們建立的家務,雖然是你們經營的,同時也是國家經營的。我們是共産黨,要時時刻刻想着為國家建立一個很大很好的家務,這樣才能‘共産’啊!不要忘了整個人民的利益。隻求自給自足,結果就會走到自私自利的道路上去,那是走不通的。望你們以共産主義精神來發展生産事業,這才是正确的,才有前途,望你們正确地執行。

  
      此信應在生産小組中讨論。

  
      此緻

  
      布禮井祝你們勝利!

  
      朱德

  
      六月二十日于延安”(19)

  
      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朱德當時對生産的領導是多麼具體、細緻。

  
      除三五九旅各團外,朱德也經常到從事屯墾的其他部隊視察。例如:對在陶寶峪從事開墾的軍委炮兵團,他至少去過兩次,給他們講解屯墾的意義和必要性,幫助他們解決缺乏生産工具等具體困難。(20)對參加南泥灣屯墾的陝北留守兵團騎兵旅教導隊,他也同賀龍一起去視察過。看到他們種的糜子長得好,就稱贊他們“不僅是一所培養幹部的馬背學校,也是開荒種地的好手。”(21)在大生産運動中,朱德自己處處以身作則。他紡的毛線質量很好,還和身邊幾個特務員一起組成生産小組,在王家坪開墾了三畝菜地。幾位特務員年紀很輕,沒有種過菜,朱德種菜卻是個能手。他就手把手地教他們。為了積肥,他還帶頭拾糞。(22)朱德有着豐富的農業知識,他種的菜質量好,産量高,品種又多,在當地是很有名的。朱德的菜園經常有人前來參觀。朱德同他們交流種菜經驗,向大家推薦蔬菜的新品種,還常請人品嘗,朱德的部下去看他時,他常留他們吃飯,用自己種的蔬菜招待大家。他們種的菜吃不完,經常用來送人。

  
      朱德帶頭種菜,在幹部、群衆中影響很大。大家認為他領導全軍進行作戰、生産與訓練,工作十分繁忙,每天還要批閱文件、考慮問題、參加會議、接待來訪者等等,很少有空閑的時間,兼之他年近花甲“因此,部隊中、機關中、老百姓中,集體地、個人的紛紛來信懇求替他代耕,以便他能為人民為革命保重身體,在生産的時間内稍為休息一下,但總司令總是婉言的謝絕,他說他的生産任務自己可以完成,生産雖然要花費勞動力,也是一件最快樂的事,這對整個革命,對他自己的身體都有好處。按照他的計劃,生産任務的完成是完全有保證的。”“總司令在生産中的這種模範作用,感動了所有看見他生産的人,成了推動生産運動,建立革命家務的一個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鼓舞着大家去創造奇迹。”有些不積極生産,遊手好閑的後進戰士,也彼朱德的精神所感動而有了轉變。(23)516南泥灣屯墾的第一年氣候條件比較好,當年秋天就獲得較好的收成,解決了邊區部隊相當一部分的日糧問題。朱德指出:一年多的生産運動取得很大的成績,解決了經濟上許多困難問題。十一月要大大的忙一個月,把糧食收起來。事前要準備好,直送到部隊中去。他說:屯田的辦法很有用,以後還要用這個辦法,在邊區的所有部隊都要參加屯田。他舉七一七、七一八兩個團的例子說:七一八團在将下種時才去開荒,但是現在收割的糧食至少夠半年吃。七一七團去得比較早一點,他們一年的收獲就可以把家務建立起來,所以,無論怎麼忙,都要抽一部分人來做這件工作。(24)當經濟情況初步好轉後,有些人開始不冷靜了,産生要建設重工業。大鹽業、大軍工等脫離邊區實際的思想。十一月一日,朱德在邊區工業局召開的廠長聯席會議上指出:根據邊區目前的環境和條件,想把手工業式的生産方式一下改成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是不對的。邊區工業建設的方向應該是根據邊區的需要、邊區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來決定,我們的任務是為解決邊區物質困難和前方的需要多生産物品,而不是為了賺錢互相競争。

  
      這一年冬天,駐守内蒙的國民黨新編第二十六師何文鼎部南下換防,有進犯邊區三邊地區的企圖。朱德命令組成野戰兵團,開赴三邊,嚴陣以待。

  
      三五九旅中最早參加屯墾的七一七團也奉命參加。由于邊區有了準備,何文鼎不敢冒然進犯。邊境空氣又緩和下來了。過年後,各部隊重歸原有防區,七一七團在返回南泥灣途經延安時,延安軍民開了一個歡迎晚會。當時,太平洋戰争剛爆發不久,朱德在晚會上講話時指出:現在全世界都在打大仗,目前第一個任務是打倒法西斯。我們八路軍、新四軍是一支堅強的隊伍,在反法西斯戰争中決不落在人家後面。戰争是長期的、艱苦的,沒有充分的物資就不能取得勝利。你們去年在臨鎮生産,搞得不錯,今後還要開荒種地,養豬、養牛、養羊,做到豐衣足食。(25)一九四二年陝甘甯邊區的情況比一九四一年已好得多了。這年年初,毛澤東、朱德緻電彭德懷說:“此問财經問題,今年可解決,并在去年打下了基矗”“邊區經濟今年更有計劃的組織了人民的、部隊的及機關學校的勞動,大發動了生産運動可能向上發展,在不受災的條件下勿須外援。”(26)這是邊區軍民一年多來辛勤勞動取得的豐碩果實。

  
      為了促進經濟狀況的進一步好轉,三月二十二日,朱德在延安召開高級技術幹部會議,讨論邊區的經濟建設和技術建設問題。會議通過了給中共中央和邊區政府的七項建議,提出“設立全邊區的生産建設企劃委員會,以統一和統籌全邊區的生産建設事業。”特别強調“精兵簡政”問題;要求“裁汰各生産部門中的冗員,合并同類性質的工廠,力求合理的節約人力、物力、财力,使人盡其力,物盡其用。”(27)在精兵簡政工作中,朱德直接領導中央軍委機關的整編。他把軍委的許多下屬單位,如總後勤部、直屬隊政治部、衛生部(包括所屬和平醫院、醫科大學)以及經濟建設部所屬各單位,統統劃入陝甘甯晉綏聯防司令部建制,同相應機構合并。軍委直屬機關從原來的七千人精簡到二千人。下一年,又進行一次整編,取消了原來給團以上幹部配備勤務員的制度,把勤務員改為公務員,編為青年隊,直屬軍委辦公廳秘書處,統一負責軍委機關的勤務。

  
      一九四二年夏天,南泥灣一帶的莊稼長得很好,眼見豐收在望。當時延安有五位年歲最大的老同志,人稱延安五老。除朱德外,其他四位是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陝甘甯邊區政府秘書長謝覺哉、延安大學校長吳玉章和晉西北行政公署主任續範亭。紀念七七抗戰五周年以後,朱德邀請其他四老同遊南泥灣。這時的南泥灣和一年半以前相比已全然改觀。朱德興緻很高,賦詩一首:紀念七七了,諸老各相邀。

  
      戰局雖緊張,

  
      休養不可少。

  
      輕車出延安,

  
      共載有五老。

  
      行行卅裡鋪,

  
      炎熱頗煩躁。

  
      遠望樹森森,

  
      清風生林表。

  
      白浪滿青山,

  
      綠葉栖黃鳥。

  
      登臨萬花嶺,

  
      一覽群山校

  
      叢林蔽天日,

  
      人雲多虎豹。

  
      去年初到此,

  
      遍地皆荒草。

  
      夜無宿營地,

  
      破窯亦難找。

  
      今辟新市場,

  
      洞房滿山腰。

  
      平川種嘉禾,

  
      水田載新稻。

  
      屯田僅告成,

  
      戰士粗溫飽。

  
      農場牛羊肥,

  
      馬蘭造紙俏。

  
      小憩陶寶峪,

  
      青流在懷抱。

  
      諸老各盡歡,

  
      養生亦養腦。

  
      薰風拂面來,

  
      有似江南好。

  
      散步詠晚涼,

  
      明月挂樹杪。

  
      這一年秋天,南泥灣獲得豐收,邊區其他地方的經濟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績,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家務大了,保管問題就突出出來。朱德對負責保管工作的幹部說:現在與過去不同了,已經建立了許多家務,就是需要大家保管好的倉庫、糧草等等。他勉勵大家認真做好保管工作。(28)十月十九日,朱德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于會議上講話時針對邊區的實際情況指出:“現在我們黨内對于生産運動的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思想上應該轉變到每個同志都要自己參加生産,幫助生産。”“所以明年特别要把各種各色的生産事業搞起來,用這個作主體,其他的事情才能辦好一點。邊區勞動力缺乏,過去我們組織生産運動,首先以軍隊着手,軍隊有五、六萬人,大部分是有勞動力的,所以從軍隊着手。”他說:軍隊開工廠、辦農場,直接參加生産,有沒有成績呢?成績相當大,這叫屯田制度,古時候有過的。

  
      現在這種環境逼得我們搞屯田運動,并且已經發生了效力,今後還要搞下去。

  
      邊區有的是土地,隻要這樣做,自己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他講了軍隊在南泥灣開荒取得的巨大成績,講了運鹽來換外面東西的問題,他還講了邊區發動人民參加大生産運動,強調說:“這樣子搞,問題就能解決,事情也好辦了。我希望高幹會要把這個東西抓祝”(29)這次西北局高幹會議,前後開了三個月。十二月二十五日,朱德再次前去講話,又講到“南泥灣政策”。他說:“為什麼搞南泥灣政策呢?就是因為經濟困難了,[國民黨政府]停止了發饷,軍隊沒有飯吃,這樣逼出來的。”

  
      他說,頑固分子封鎖我們,同時,時時刻刻要打進來,邊區不安全。邊區養不起軍隊,而頑固分子就欺侮我們這一點。你愈沒有軍隊,他愈要打進來。

  
      你有了軍隊,他又不來了,問題就解決了。靠了南泥灣政策,邊區去年能夠渡過去,今年更順利,這是個戰略問題。他還系統地談了對邊區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鹽業、商業、運輸業等方面的問題。(30)十二月十二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一篇題為《積極推行“南泥灣政策”》的社論,其中談到:“朱總司令從前方回延後,竭力提倡邊區軍隊進行工業、農業、運輸各方面的生産工作,以豐富的勞動,投入有用的活動,以減輕人民的負擔,改善部隊生活,密切軍民關系,幫助邊區建設。朱總司令這種克服物質困難、支持長期抗戰的遠大打算,在三年以前,有些人曾是不了解的。為了實行這一正确主張,朱總司令不但苦口婆心,作了許多解釋,并且親自踏看南泥灣,親自組織南泥灣的開辟工作。當時,南泥灣是空無人煙的地方,那裡鳥獸縱橫,蒿蓬塞路。當朱總司令去踏看的時候,晚上隻能找到一個茅棚住宿。但是,經過披荊斬棘,耕耘種植,今天的南泥灣,己成了‘陝北江南’。

  
      于是,‘南泥灣政策’成了屯田政策的嘉名,而這個嘉名永遠與朱總司令的名字聯在一起。”

  
      由于經濟情況好轉,這年年底,朱德、彭德懷下令改善前方{ewcMVIMAGE,MVIMAGE,  !09100020_0522_1.bmp}{ewc  MVIMAGE,MVIMAGE,  !09100020_0522_2.bmp}廣大指戰員的生活,自一九四三年一月一日起,每人每天增發食油二錢,每月增發津貼費五角,每年發洗臉毛巾兩條。(31)陝甘甯邊區在一九四二年渡過了難關,到一九四三年情況就更好了。六月二十八日,朱德寫了一封長信給任弼時,認為邊區财經工作是目前最中心的工作,延安生産運動不能以豐衣足食為滿足,不能不為将來的各方面設想,從十分發展的方向做去。(32)這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十六日在延安召開陝甘甯邊區勞動英雄大會。大會開幕式上,朱德号召大家努力生産,厲行節約,把發展生産和保衛邊區結合起來。大會閉幕式上,他又指出,軍隊參加生産,這是驚人的創造,開會期間,還舉辦邊區生産展覽會,會上展出了朱德親手種出的一個大冬瓜,大家看後都很感動。有一個幹部看後,當場寫了一首詩:工餘種菜又栽花,統帥勤勞天下誇;願把此風揚四海,逢人先說大冬瓜。(33)延安縣勞動英雄楊步浩在會上聽說朱總司令工作這麼繁忙,還要每年生産三石細糧交給公家,表示願為朱總司令代耕一石,使他有更多時間處理國家大事。第二年六月,他給朱德送來了為他代耕的一石新麥。朱德留楊步浩吃飯,并帶他去參觀自己經營的菜園。第二天楊步浩回去時,朱德又送給他一口袋自己種的西紅柿。

  
      在朱德的策劃和帶動下,陝甘甯邊區軍民克服了困難,發展了生産,渡過了難關。它對敵後各抗日根據地勝利地渡過這段物質困難空前嚴重的時期,也起了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