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解放廣東
一“泉水”
1949年7月,中共中央為了加強對廣東、廣西地區黨政軍工作的統一領導,決定組建新的中共中央華南分局。8且1日,中央任命葉劍英為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張雲逸為第二書記,方方為第三書記。華南分局隸屬華中局領導。随後,中央和軍委又任命葉劍英兼任廣東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央軍委還決定,将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作為一個臨時性的獨立兵團,由第四野戰軍統一指揮,在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人帶領下,向廣東挺進。葉劍英離開北平之前,毛澤東幾次找他談話,就解放廣東、廣西問題作了重要的指示。他告訴葉劍英,這次南下,先到江西贛州同四兵團、十五兵團負責人及方方等人會合,然後召開會議,着重解決好黨、政、軍領導機構的組成和各級幹部的配備、解放廣東的作戰步驟、接收及管理廣東的各項政策、準備對付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幹涉等八個方面的問題。毛澤東特别強調了團結問題,要求葉劍英和南下的同志,對原華南分局及各級黨委在廣東工作的成績要有恰當的估計,要處理好南下的部隊官兵、地方幹部同當地幹部之間的關系。
葉劍英向毛澤東彙報了南下的準備工作情況。他覺得幹部不足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并風趣地說:“主席,華南解放晚,别處都把幹部要走了,剩下能分配給我們的幹部太少了,好比我們客家話中的‘水尾田’,流到最後剩的水就不多了。您看怎麼辦?”
毛澤東一聽笑了。他借葉劍英的比喻,也很風趣地回答:“‘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裡有一股泉水嘛。”①毛澤東話音剛落。兩人開懷大笑起來。葉劍英心裡明白,毛澤東講的“泉水”,是指以方方為主要領導的原華南分局、兩廣縱隊和人民群衆,在那裡蘊藏着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人才資源。
毛澤東要求葉劍英自力更生地解決幹部問題,同時也指示中央組織部盡力為華南多分配一些幹部。中組部從北平、山東、華北軍大及一些大學生中,挑選了一大批幹部,陸續輸送到華南。
①葉劍英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52年6月30日。
二贛州會議定大計
1949年8月9日,葉劍英離開北平南下,經武漢、九江、南昌等地,于9月上旬到達江西南部的贛州。贛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曆史的古城。發源于武夷山脈和南嶺山脈的貢水和章水,在這座城邊彙合,成為贛江。此城距廣東北部邊境約百餘公裡,是江西至廣東的要沖。在葉劍英到達贛州之前,參加解放廣東的軍隊、地方的負責同志遵照黨中央的指示也部陸續到達贛州會師。他們之中有: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負責人陳赓、郭天民、劉志堅;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負責人鄧華、賴傳珠、洪學智;原華南分局書記方方;兩廣縱隊負責人曾生、雷經天等。大家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一起,重任在肩,都感到格外親切和激動。他們在葉劍英的主持下,就解放和接管廣東城鄉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開始進行緊張的運籌。
軍事行動,是擺在衆人面前最緊迫的問題。9月7日,葉劍英首先主持召開作戰會議,分析敵情,制訂廣東戰役作戰方案。根據從各方面獲得的情報,廣東守敵連同由閩、贛逃粵的國民黨軍第十二、第四兵團在年,共3個兵團11個軍約15萬人,統由華南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餘漢謀指揮。其第四、第二十一兩兵團共7個軍,沿粵漢路韶關至廣州一線布防,企圖阻止解放軍南進;其第十二兵團的兩個軍位于潮安、汕頭地區,策應粵北作戰;另有兩個軍位于湛江、海南島,保持其退路。葉劍英和陳赓等人根據敵情,決定:依照軍委意圖,先消滅北江、東江一帶國民黨軍隊,進占曲江、惠陽,創造條件,争取和平解放廣州。如果國民黨軍隊在廣州頑抗,則堅決以武力消滅之。為了達到戰役的突然性,各部隊必須于9月底以前到達預定地域集結。十五兵團集結于江西南部的南康、信豐地區;四兵團集結于廣東北部的南雄、仁化、汝城一線;兩廣縱隊集結于江西省興國縣以南地區。
作戰會議根據敵情可能發生的變化,制訂了兩套作戰方案。一是,如果敵人扼守曲江、英德之線頑抗,四兵團主力則沿粵漢路向南攻擊前進,十五兵團則由集結地域插至英德或其以北地區,斷敵退路,争取殲滅國民黨軍4個軍的兵力。兩廣縱隊經惠陽向南迂回,并相機占領惠州,視情況必要時以一個軍加強之。原華南分局領導的地方武裝則積極向潮汕方向佯攻,牽制與迷惑敵人。二是,如果國民黨軍集中兵力據守廣州、虎門等地,四兵團則沿粵漢路南下進至廣州以北、以西,十五兵團進至廣州以東,兩廣縱隊插至廣州以南,截斷廣州、虎門之間的聯系,合力聚殲廣州之敵。
作戰會議之後,葉劍英與陳赓聯名将戰役計劃上報中央軍委及四野總部。中央軍委于9月12日由毛澤東複電葉劍英、陳赓:“兩兵團第一步集結并休息數日,第二步齊頭進至曲江、翁源地區并休息數日,第三步協力奪取廣州,除此以外均同意。”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人根據軍委的指示,立即部署了軍隊的行動。
關于軍隊的指揮問題,第四野戰軍總部在7月下旬曾指示,由四兵團軍、政首長指揮兩兵團的行動。自葉劍英到來以後,兩兵團負責人一緻請他統一指揮。葉劍英考慮到自己是分局第一書記,不僅要管軍隊,還要管地方的事情,難免分散精力,便仍堅持由陳赓統一指揮兩兵團和兩廣縱隊的作戰行動,并将這一意見上報給中央和華中局,得到批準。至于軍隊系統和華南分局的關系,各兵團負責人都表示接受華南分局領導。凡屬帶方針性問題和全盤計劃都提交分局讨論,以取得黨、政、軍、民的一緻配合,不再另組前委。
野戰部隊的行動計劃确定以後,葉劍英又同方方一起,制定了廣東地方武裝配合作戰的計劃。該計劃對潮汕、惠州、西江南北岸、茂名等地的配合作戰問題,作了具體布置。葉劍英、方方向廣東各區黨委強調:“此次華南解放戰争,是華南最後徹底解放的一戰。各地務必在黨、政、軍、民中,充分動員,做好參戰、支前工作。”①9月中旬,葉劍英主持召開了三次華南分局擴大會議,着重解決華南地區黨政軍統一協調問題,以及後勤和支前工作問題。參加會議的有軍隊和地方各方面負責人。在讨論中,大家感到,幾十萬大軍入粵作戰,後勤、支前任務十分艱巨,所需要的糧食、油鹽、菜蔬、草料、木柴、交通工具、民工擔架,數量都很大,要在短期内迅速籌集和動員起來,困難确實不校此外,兩兵團官兵的夏衣都已破爛,急需更換,僅膠鞋就缺20多萬雙。
面對這些問題,葉劍英提出,地方和部隊都要發揮積極性、主動性。一方面,地方黨、政、民在這一時期必須集中一切力量,用盡一切辦法,努力完成支前任務;另一方面,部隊不要坐等,完全依賴地方的支前工作,而應随時協助地方籌措糧草,動員民工,組織運輸,并準備在必要情況下自己直接就地籌糧。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不誤戰機。為了切實保證支前任務的順利完成,葉劍英主持華南分局作出了《關于支前工作的決定》。決定對支前工作的任務、困難作了具體分析,對于支前的組織領導、糧食的籌集、民工擔架的動員以及公路、橋梁的修建部作了具體規定。決定要求廣東全省特别是粵北全區各級黨政機關,必須将支前工作作為目前最重要最緊急的中心任務,各方面的工作,都應圍繞着這一中心任務來進行。
①葉劍英、方方:《關于解放廣東部署給各區黨委的指示》,1949年9月15日。
三與林彪的分歧
建立和健全組織機構,配備好幹部,是擺在葉劍英面前的又一個重要問題。他遵照中共中央的意圖,經過反複思索,并與分局的負責同志們多次商量,确定:廣東省政府由葉劍英任主席,方方、古大存、李章達為副主席;廣州市軍管會由葉劍英任主任,賴傳珠、王作堯為副主任;廣州市政府由葉劍英兼市長,李章達、朱光、梁廣任副市長,并安排對革命事業有貢獻的一至二位民主人士任副市長;廣州警備司令部由十五兵團兼任。其他的機構設置和幹部安排,如省政府委員和廣州市軍管會成員的組成人癬廣東各軍分區的劃分以及廣州衛戍部隊、警備部隊配置等等,也進行了商拟,統一了認識。這些人事安排,都先後得到了中央的批準。時劍英還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召集華南分局和野戰部隊的負責人詳細研讨了有關城市接收、城市管理、外事工作等方面的政策,并作出了明确的規定。從9月21日開始,華南分局在贛州召開幹部大會,由葉劍英作綜合報告,陳赓作軍事問題的報告,方方作了關于廣東情況的介紹,兩兵團的其他負責人,兩廣縱隊負責人,粵東、粵北、贛南三個區黨委的負責人,也在會上講了話。葉劍英在報告中談了任務和情況、城市政策、城市管理、團結會師、加強領導等五大問題。他首先介紹了全國解放戰争的大好形勢,提出了解放華南的任務、途徑和辦法。同時還提出了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發動的武裝幹涉和封鎖的任務。他強調城市管理要嚴格執行政策和紀律。最後,在談到團結問題時,他說:“團結會師,這是中央所再三指示我們的”,“團結問題要特别注意”,“現在是五湖英雄集中在一起,要把英雄主義發揮到集體上去,要正确而恰當地去處理事情。全體幹部要團結起來。”①葉劍英的這個報告,集中體現了10多天來一系列會議的主要精神,對廣東的解放及其以後各項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9月28日,葉劍英和陳赓聯名簽發了《廣州外圍作戰命令》,命令通報了敵情,分析了粵敵今後的動向,下達了迅速解放全廣東的任務。命令規定:為便利作戰指揮,以四兵團為右路軍,十五兵團(欠四十八軍)為左路軍,兩廣縱隊、粵湘贛縱隊、粵中縱隊組成為南路軍。命令對各路軍的進軍方向、路線以及相互之間的協同,作了詳細部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開國大典在北京舉行。
葉劍英在贛州,從收音機裡收聽了這一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盛典的實況轉播。贛州市也舉行了有解放軍指戰員和人民群衆數萬人參加的慶祝大會。在這歡樂的時刻,葉劍英和南下的20多萬指戰員無不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振奮,同時更加感到了肩上責任的重大。
從10月2日開始,各路軍按照預定的部署,向餘漢謀集團發起進攻,廣東戰役正式打響。經過勇猛戰鬥, 10月7日,右路軍攻占粵北重鎮曲江。
左路軍亦于10月6日和9日進占翁源、新豐。南路軍則沿和平、龍川、河源向前挺進。10月10日,人民解放軍推進到清遠、佛岡地區,眼看廣州指日可下。就在此時,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忽于10月10日7時緻電軍委,“建議陳赓兵團即由現地(英德、韶關線)沿公路直向桂林、柳州之線前進,借以增大消滅桂敵的計算”,并稱“目前似應以集中兵力殲滅白兵力為主”。
①葉劍英在贛州幹部會議上的講話,1949年9月23、24日。
林彪對當時形勢和敵情的估計是:由衡寶南退之敵軍七軍、四十八軍主力共4個師,已被四野部隊包圍于祁陽以北地區,敵其他各軍亦正回頭北援。韶關至廣州線之敵主.力正向鐵路以西撤退,廣州必将放棄。
中央軍委鑒于這種情況,于同日23時複電林彪、鄧子恢及葉劍英、陳赓:“完全同意陳赓兵團即由韶關、英德之線直插桂林、柳州斷敵後路,協同主力聚殲白匪”,“鄧華兵團及曾生、林平等部,獨立相機奔取廣州。如何部署,由葉、方、鄧、賴籌商電告。”
林彪仍不滿意中央軍委關于“相機奪取廣州”的指示,在軍委複電後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10時,他又向軍委發出長達1000多字的電報,極力堅持他不打廣州的理由,認為:“為了廣東之敵不退回廣西,則我應暫不繼續進攻廣東”,“首先達到殲滅廣西之敵,然後在軍政配合下,以四野部隊解決廣東之敵。”如果目前拿下廣東,在交通、供應、财政、軍事等各方面都對我軍不利。“僅僅隻有在政治影響上能有較大的收獲,但實際的得失相比并不合算”。因此,“建議陳、鄧兩兵團皆勿繼續南迸,而以鄧之兩個軍監視廣東敵人”,“陳赓部則西進,參加廣西作戰。隻要廣西敵被殲,很多敵人皆可争取和平解決。故殲廣西之敵,已成當前時局的中心環節。”“無論祁陽以北之敵能否被殲,目前我軍仍不宜攻占廣東。”
葉劍英和四兵團、十五兵團負責同志收到中央軍委10日23時電後,立即進行認真的讨論研究,認為林彪估計廣州之敵會向廣西撤退集中,判斷有誤。據當時從香港等地得到的情報,敵人是打算在廣州外圍抵擋一陣,然後繼續南逃,退入海南島或從海上逃跑。而我軍又正高速向廣州挺進,戰場形勢對我十分有利。如果此時四兵團丢開廣州,西入廣西,不僅廣州一時不能攻下,到廣西也會由于路程太遠而趕不上,難以斷敵退路。有鑒于此,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同志果斷地決定,直接給林彪發報,堅持四兵團先參加打下廣州,再入廣西的原作戰計劃。電文中說:“以目前情況,四兵團已前進到清源地區,本日在英德以南60裡之連江口,我先頭部隊正在圍殲敵之兩個團,十五兵團本日正圍殲佛岡敵之一個團。
各兵團正以每日行130裡以上速度向廣州前進中。
“在此情況下,四兵團為貫徹執行斷敵後路的任務,如向桂林,直線距離有1300裡,以時間計算,不如十八軍、四十六軍及十三兵團來得快。因此,我們意見,四兵團不如直下三水,打下廣州後不停留地用水路運輸,經梧州直取南甯。
“廣州守敵增加了胡琏兵團。四兵團若不參加,僅鄧、賴兵團兩個軍(6個師)及曾、雷、林平部攻打,則時間拖長了。四兵團如立刻向桂林、柳州前進,實際上仍須集結隊伍重新動員的時間,一方面路遠趕不上,另一方面廣州不能獲得迅速解放,有兩頭失當的顧慮。”
這個電報是11日13時發出的。林彪收到後,于當日21時又緻電軍委并葉劍英等人,稱:“關于廣東戰役問題,我們意見已詳本日11時電。在廣東敵人不與我作正面戰鬥的情況下,我們仍主張暫不奪取廣州,以免促成粵桂敵人之集中。”但是,對于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人的來電,他也認為值得考慮,在電報最後表示,“在對粵敵企圖未判明和我軍能否抓住敵人未得證實以前,陳、鄧兩兵團目前仍繼續照原計劃向廣州前進。”
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在全面研究了兩廣及雲貴地區的敵我态勢後,于10月12日2時和6時連續發電給林彪及葉劍英、陳赓等人,明确指出:“如廣州之敵并不向廣西逃跑,則陳、鄧兩兵團仍執行原計劃占領廣州不變。”
林彪當天即複電毛澤東:“所考慮的諸點甚為正确”,表示同意陳、鄧兩兵團繼續向廣州前進。①10月13日,葉劍英主持召開華南分局會議。與會同志一緻表示,堅決執行軍委、毛澤東電示的方針,全力奪取廣州。部隊不停地向南猛進,連續攻克敵占城鎮。10月14日下午,解放軍攻占廣州市,将勝利的旗幟插上了五羊城頭。此後,四兵團執行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指示,繼續向南追擊由廣州沿西江逃跑的餘漢謀殘部,于24日将敵第二十一兵團部及第三十九、第五十、第二十三、第七十軍等部包圍于陽江、陽春間的平崗圩、白沙圩地區,經激烈戰鬥,于26日将敵4萬餘人全部殲滅。
廣東戰役以後,四兵團及十五兵團一個軍西入廣西作戰。十五兵團大部留駐廣東,在地方部隊配合下,迅速追殲殘敵,擴張戰果,在不長的時間内,将廣東大陸全部解放。
四組織解放海南島戰役
1949年12月中旬,随着廣西戰役的勝利結束,整個華南大陸全獲解放。
這時,盤踞在海南島(今海南省)和在湘粵桂戰役後逃向該島之敵餘漢謀、白崇禧殘部,經過整頓補充,拼湊成了5個軍共19個師,加上部分海軍、空軍、特種兵和地方團隊,共約10萬人,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嶽的指揮下,組成了環島的立體防禦,企圖憑借海峽天險,負隅頑抗,長期盤踞。這樣,解放海南島就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海南島又名瓊崖,位于南海北部,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海峽寬11―27海裡,面積3.3萬餘平方公裡,當時人口近300萬,是中國僅次于台灣島的第二大島,是華南的海上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島上有中國共産黨領導的20餘年來英勇堅持鬥争的瓊崖縱隊(簡稱瓊縱),建立了以五指山為中心的根據地。華南大陸解放後,瓊崖人民與瓊崖縱隊為了配合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在中共華南分局和瓊崖區黨委領導下,一面不斷粉碎敵人“清剿”、“掃蕩”,積極打擊敵人,擴大解放區;一面大力進行迎接南下主力部隊渡海作戰的準備工作。
中央軍委對于如何解放海南島問題,向四野及華南分局、廣東軍區先後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2月中旬,軍委明确指示,解放海南島的任務,由四十軍和四十三軍擔任。1950年1月中旬,軍委又指示說:海南島渡海作戰,應不依靠北風而依靠大機帆船;要充分看到解放軍作戰的有利條件;島上有瓊崖縱隊配合,敵人戰鬥力也較差;華南分局應加強對島上敵軍的策反工作,分化幾部敵軍于作戰時起義;争取在春夏兩季内解決海南島問題。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第四野戰軍命令第四十、第四十三軍和加農炮兵第二十八團、高射炮兵第一、第九團及工兵一部,共10萬餘人,組成渡海作戰兵團,由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葉劍英統一領導,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和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員韓先楚具體組織指揮,發起海南島戰役。
初期,第四野戰軍首長根據渡海航行需要的季節、風向等方面的條件,要求第四十、第四十三軍力争在舊曆年前,即1950年2月中旬以前行動,并且要求一次能運送一個軍的兵力登陸。然而,由于船隻準備工作方面的困難,加上部隊缺乏渡海經驗,需要進行海上訓練,舊曆年前行動實在來不及。考慮到這種情況,葉劍英與第十五兵團負責人提議,經過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意,決定将渡海作戰時間向後推遲幾個月。
這期間,華南分局和廣東軍區電令瓊崖縱隊司令員馮白駒,要求其詳細報告島上敵軍兵力、布防情況和中共瓊縱的戰鬥力及根據地分布情況。馮白駒先後派出瓊縱副司令員馬白山、參謀長符振中等,帶領約一個連的兵力偷渡過海,到達廣州,當面向葉劍英和十五兵團負責人彙報情況。葉劍英和十五兵團負責人詳細地了解了島上敵情和瓊縱的接應能力,研究了馬白山、符振中他們偷渡海峽的經驗,認為舊曆年前大規模作戰雖然來不及,但可以部分小部隊實行偷渡,上島與瓊縱會合,先打小規模的運動戰和遊擊戰,并增強島上接應大軍登陸的力量。
決心定下後,葉劍英即派洪學智到武漢,向林彪報告偷渡打算。林彪聽了洪學智的報告,沒有明确表态。他讓洪學智趕赴北京,直接向軍委和總參謀部彙報。朱德、聶榮臻在北京聽取了洪學智的彙報後,經過研究,同意先派小部隊偷渡的計劃。
1950年2月1日,在葉劍英的領導下,廣東軍區和十五兵團召開了軍以上幹部參加的廣州會議。會議根據軍委的指示和調查了解的渡海作戰的各方面情況,研究分析了解放軍作戰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确定了戰役指導方針。大家認為,從敵我的情況對比看,總的形勢對我十分有利。敵人倉皇退集,立足未穩,士氣低落,戰鬥力差;解放軍在全國勝利的鼓舞下,士氣高昂,同時有長期作戰的鍛煉,經驗豐富,戰鬥力較強。敵軍脫離人民,孤軍守島;而解放軍有瓊崖縱隊接應登陸,有根據地、遊擊區可以作登陸後的依托,還有陸上島上人民群衆的支援,完全有勝利的信心和把握。但解放軍也有不利的因素,主要是:敵人有30多架飛機和50艘兵艦,對解放軍渡海航行威脅很大;解放軍沒有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的經驗,更沒有在海上同敵機敵艦作戰的現代武器和裝備。根據這些情況,大家認為,要充分發揮解放軍的長處和優勢,努力改變和避開解放軍的短處,積極利用敵軍的弱點,克敵制勝。葉劍英和與會人員一起反複研究,制定了“積極偷渡,分批小渡與最後登陸相結合”的戰役指導方針。①不久,十五兵團根據中央軍委和四野總部的指示,組成前敵指揮部,具體指揮渡海作戰。葉劍英在廣州,一面掌握戰局的發展,一面全力領導支前工作。他在全省支前工作會議上,深刻而又形象他說:“後勤、支前工作十分重要,它就像人的血管給人體的各部分輸送血液一樣,要源源不斷地把糧食、彈藥和物資輸送到前線,保證作戰的需要。”
會後,在他主持下,華南分局作出了《關于支援海南島作戰的決定》。葉劍英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全力做好支前工作,一切為着争取海南島戰役的勝利。
并指定尹林平具體負責省支前司令部工作。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為支援海南島戰役共征集和修裝了帆船2600餘艘,動員船工1.2萬餘人,修建公路3200餘公裡、橋梁94座、渡口6座,征集糧食7000餘萬斤,動員民工96萬餘人、牛車4.5萬餘輛次,運輸了大批的物資。
渡海作戰部隊積極貫徹廣州作戰會議确定的戰役方針,抓緊海上訓練,設法進行偷渡。結果,四十軍某師一個加強營,于3月6日偷渡成功。葉劍英得到消息,立即緻電表示祝賀。接着,四十三軍某師一個加強營也于3月11日偷渡成功。海峽天險終于被解放軍勇士們突破了。有了兩次偷渡的經驗,解放軍逐步增加了登陸的兵力,先後又進行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登陸。4月16日晚,解放軍主力發起大規模的渡海登陸作戰。在軍事進攻的同時,葉劍英以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名義,公開發表了告海南島敵軍官兵書,号召他們認清形勢,放下武器,進行戰場起義或向解放軍投誠,争取光明的前途。這個号召書,對敵軍官兵在政治上、心理上起到了動堯瓦解作用。4月17日淩晨,解放軍主力部隊在瓊崖縱隊和先前偷渡登陸部隊的配合下,在海南島北部海岸勝利登陸。4月23比解放海口。敵軍大勢已去,全線向南撤退。解放軍于24日分成東、中、西三路,發起追擊戰。經過一個星期的縱深追殲作戰,殲滅守島放軍3萬餘人,其餘國民黨軍逃往台灣。1950年5月1日,解放軍解放了全島。
此後,5月至8月,解放軍又相繼解放了萬山群島和南澎島,粉碎了國民黨軍對珠江口的封鎖,開通了廣州通向外洋的航道。至此,廣東省除少數島嶼外,全部獲得了解放。
①鄧華:《解放海南》,1980年。訪問方強談話記錄,1987年2月。
五領導兩廣剿匪作戰
國民黨軍的正規武裝被趕出華南大陸以後,各地仍殘留有大批土匪武裝。他們明火執仗,為非作歹,直接威脅着新生革命政權和人民生命财産的安全。面對這種情況,葉劍英提出,必須堅決地、盡快地剿滅華南地區的土匪,建立革命秩序,保證城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他根據黨中央關于剿匪肅特的指示和中央軍委、中南軍區的部署,拟定了華南地區的剿匪方案。
剿匪工作先從廣東地區展開。1949年11月,葉劍英明确提出要把“剿匪肅特,鞏固治安”作為廣東當前軍事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12月,華南分局和廣東軍區聯合起草并發出了《剿匪指示》。指示中說,“目前第一階段,以軍事進剿上匪為主,配合政冶争取分化工作”;“第二階段實行發動群衆反惡霸,結合清匪的方針”。指示根據廣東匪情的特點,對剿匪中的具體政策等問題作了明确規定。
1950年初、中南軍區要求在三、四個月内,迅速剿滅股匪、殘匪,爾後進一步發動群衆,展開反霸鬥争,徹底肅清散、潛匪。葉劍英和廣東軍區的負責人,根據中南軍區指示,分析了廣東土匪的特點,制定了1950年剿匪計劃。同時确定,各地區的剿匪工作由該地區地方黨委統一領導,執行剿匪任務的部隊首長參加地方黨委任常委或第二書記,黨政軍各部門齊心協力,密切配合;根據中央關于剿匪“必須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的原則,結合廣東匪情的特點,實行“以政治為主,軍事為輔”的政策;發動和依靠群衆,配合軍隊剿匪;采取進剿、駐剿和清剿三個步驟,分别對付大股土匪、小股殘匪和散潛土匪。
從1949年底至1950年3月,廣東軍區部隊除參加解放海南島及沿海島嶼者外,其餘均投入了剿匪工作。經過幾個月對北江、西江及其他地區的重點進剿,幾股較大的土匪遭到了沉重打擊。但在美蔣集團有計劃的布置和煽動下,廣東匪患仍很嚴重,有些地方匪情還有所發展。面對這種情況,葉劍英和軍區負責人,經過研究決定,于3月下旬召開了軍區第一屆剿匪會議,着重批判了太平麻痹思想,糾正重生産、忙整編、忽視剿匪的偏向。4月,在葉劍英領導下,軍區又召開了高于會議,進一步明确指出剿匪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并向部隊下達了“土匪不滅,決不收兵”的命令。
經過半年多的進剿和駐剿,粵北、珠江等原來匪患較嚴重的地區和其他地區的股匪,大部被解放軍殲滅。以後,在葉劍英和華南分局的提議和主持下,廣東軍區又幾次召開剿匪會議,調整兵力部署,至1951年5月,又殲滅土匪2萬餘人。至此,廣東境内的股匪10多萬人被基本肅清。
在領導廣東剿匪工作的同時,葉劍英根據黨中央指示,抓緊了廣西地區的剿匪工作。
1950年6月,朝鮮戰争爆發,美帝國主義出動陸、海、空軍實行武裝幹涉。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在這種形勢下,台灣國民黨當局蠢蠢欲動,妄圖趁機反攻大陸。
有鑒于此, 11月14日,毛澤東電示葉劍英:為對付台灣蔣匪幫可能向廣東進犯,有增強廣東兵力之必要。為此必須提前肅清廣西匪患,以便從廣西抽出一個軍增強廣東。希望迅即前往廣西幫助工作一個時期,抓住工作重點,限期肅清土匪。11月17日,毛澤東又發電指示:“隻有迅速将廣西土匪肅清,廣東土改完成,才能對付可能的事變。”
當時廣西匪情十分嚴重。而解放軍一些部隊執行剿匪政策不力,緻使土匪的嚣張氣焰沒有受到應有的嚴厲打擊。中央數次發電批評,指出要改變清匪不力、手軟的傾向。
葉劍英遵照黨中央、毛澤東指示,立即趕赴廣西南甯,經與張雲逸等商量,主持召開了中共廣西省委擴大會議,讨論部署廣西剿匪工作。會上,廣西各地委及軍分區負責同志彙報了剿匪進展情況。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兼省政府主席張雲逸作了工作報告。爾後轉入分組讨論。大家在讨論中,對省委的工作特别是剿匪工作的領導、部署提出了建議。11月30日,葉劍英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指出,今天的廣西,是人民的廣西,戰鬥的廣西,是毗連着越南,負有國際任務的廣西。可是,廣西雖然解放了,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權,但廣大農村的封建勢力尚未摧毀,公開的反動武裝尚未消滅,土改尚未完成。
群衆普遍有四個要求:要肅清土匪特務、要吃飯、要有人身安全、要有土地進行生産。這四個要求中,最主要的是剿匪,匪不肅清,其他都談不到。葉劍英肯定了廣西一年來工作中的主要成績,同時指出了存在的缺點。他形象他說:“世界革命與戰争的音樂交響着,旋律一度比一度快,而我們打闆的人,還悠悠的敲着慢闆,這就不合毛主席的拍子了。因此,我是來告訴同志們,我們現在要把闆子打快一些,才配得上世界的音樂。”他要求大家必須好好體會毛澤東主席指示的精神,迅速地定期定額完成肅清全省土匪的任務。對于如何完成廣西當前的任務,葉劍英說:“完成任務的條件,決定于正确領導,領導的正确性具體表現在:有重點,有組織,有辦法。”所謂有“重點”,就是把完成剿匪任務不單純看成是軍事工作,而是要看成整個工作的重點,要确定重點地區,提出重點任務、重點要求。所謂“有組織”,就是黨、政、軍、民、财,五管齊下,全面進行工作,組織工作委員會,以總其成。所謂“有辦法”,是對于收槍、反霸、沒收、鎮壓等,要根據“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槳”的政策,定出具體的适合于當地人民要求的幾條,使大家知道如何去做。葉劍英最後強調說:“一切工作都應該從發動群衆着眼,都是為了把群衆發動起來。任何忽視發動群衆,不與群衆運動密切結合的作風,都是有礙任務的完成的。”①葉劍英實事求是的發言,受到了與會同志的歡迎。
葉劍英與廣西省委、軍區的負責人一起,認真分析全省的匪情,具體落實了剿匪部署,将廣西全省分為北區和南區兩個重點區:北區為桂林、南甯、梧州地區。這是一個三角地帶,内有大、小瑤山,有土匪2萬餘人,是敵人有計劃布置的潛伏力量。解放軍集中13個團的兵力進剿之。南區為玉林、博白及欽廉地區,亦有土匪2萬餘人,解放軍以四十五軍為主,組織10多個團的兵力進剿之。葉劍英說:“這南北二區的土匪,如能肅清,廣西局面基本上可以打開了。”剿匪部署下達後,各野戰部隊和軍區負責同志,反複讨論,統一了思想,決心定期定額完成任務。葉劍英對省委擴大會議的結果很滿意,并将情況向毛澤東作了彙報。
葉劍英在這年底從廣西南甯回到廣州以後,繼續過問和抓緊廣西的剿匪工作。至1951年5月1日,廣西軍區按照黨中央、毛澤東的要求,如期完成了消滅廣西全境股匪的任務。據統計,廣西全省在一年零八個月的剿匪鬥争中,共殲滅土匪46.3萬餘人,繳獲各種槍50萬餘支。
①葉劍英:《抓緊廣西剿匪工作》,1950年11月30日。
華南地區剿匪作戰的勝利,為全地區的政權建設和經濟的恢複與發展,以及邊防的鞏固創造了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