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聶榮臻傳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傳記回憶 > 聶榮臻傳 > 第五十六章為了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第五十六章為了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書籍名:《聶榮臻傳》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随着戰事的減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适時提出了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任務。

  
      1949年10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毛澤東主席主持了會議。聶榮臻副總參謀長在會上就目前軍事情況做了報告。會議讨論了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向全國尚未解放地區進軍,和進一步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發展的建軍方針。新中國建立之初,解放軍正處在由戰争狀态轉入和平狀态的過渡時期,思想上、組織體制上、技術裝備上以及部隊作風上都存在着一系列複雜問題。要精簡整編,要組建新的軍種、兵種,要創辦各類軍事院校,要改善武器裝備,要拟定條令、條例等。這些任務如何具體組織執行,大部分落到了聶榮臻的肩上。

  
      聶榮臻自從至居仁堂辦公以來,早上8點必定邁進居仁堂的大門。他的辦公室在居仁堂東邊,中間是會議室,西邊是作戰室,四周挂滿了軍用地圖。

  
      聶榮臻進了大門以後總是直奔作戰室,先聽取值班參謀的作戰情況報告。有些問題當場解決,諸如一般性的戰報、電報、文件、電話記錄之類,在他職權範圍内的立即提出意見,及時處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随後他就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這時,辦公室主任安東已經提前半小時把當天需要處理的文電一一整理好,分門别類放在案頭。聶榮臻看電報很快,一大疊電報很快就處理完了。接着,按照日程安排召開由總參各部負責人參加的碰頭會議或者是召開由京内軍隊各大單位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

  
      召開聯席會議,是聶榮臻日常處理工作的主要方式。把總政、總後和各軍、兵種的主要負責人全召集來,當面了解情況,拍闆解決問題,很見成效。

  
      當時,中南海總機很熟悉聶榮臻辦公室的聲音,每次工作人員通知開聯席會議,都是簡單的10個字:“政(總政)、後(總後)、空(軍)、海(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公(安軍)、防(空軍)、鐵(道兵)。”

  
      總機也不多問,很快,  10個大單位就全通知到了。

  
      另一種會是由總參機關各部門領導人參加的碰頭會議。由于已成慣例,不用通知,一上班各部部長就都聚到聶榮臻的辦公室碰頭。

  
      聶榮臻認為,用碰頭會議和聯席會議的方法解決問題這種形式好,各部的領導幹部也都願意這麼辦。大家把情況湊在一起,共同提出解決辦法,研究确定之後,就分頭執行。這樣,問題處理得快,效率高,減少和避免了文牍主義和“踢皮球”的現象。通過這種辦法,加強了與各部門領導的直接聯系,大家可以經常通氣。那個時候公文很少,有問題大多在會上解決。聶榮臻要求參加會議的人必須熟悉情況,能夠負責,一問三不知可不行。由于後勤财務和軍械部門的業務工作涉及有關武器裝備、物資供應等方面的數目字比較複雜,所以準許他們帶兩個助手參加會議。别的部門,都是掌握情況、熟悉情況的領導幹部參加會議。那時,曾任軍委辦公廳副主任的唐永健,在筆記本裡記下了幾次聯席會議的有關情況:1951年7月9日,研究編制問題。

  
      聶榮臻指示:編制要合乎我們的(軍工)生産條件,應該根據戰争需要和生産條件進行讨論。出席會議的有:來德、陳錫聯、許光達、劉亞樓、楊立三、呂正操、徐立清、王诤,蕭克、李迎希、劉志堅、洪學智,還有蘇聯顧問尼哥爾斯基。聶榮臻在會上說,這個編制已經讨論了3次,大家基本滿意。朝鮮戰場的經驗證明,以現有裝備是不能徹底打敗美帝國主義的。我們提出現代化的口号,其物質基礎是新的裝備。搞新裝備是困難的,但困難必須克服。

  
      聶榮臻工作很有條理,十分細心,忙中不亂。一次會見蘇聯貴賓,軍樂團列隊歡迎。因為軍樂團當時沒有迎賓禮服,有人設計了一種領章,綴在領子上。聶榮臻一眼就看見樂團人員領子上的裝飾圖案,馬上嚴肅地批評:“誰讓你們釘的?領章圖案我都不能做主,快取下來。”這時,蘇聯貴賓還沒到,避免了一次不好的影響。

  
      聶榮臻對協助他工作的總長辦公室的一班人馬很滿意。當時那麼忙,卻很少出差錯。辦公室主任安東是紅軍時期的幹部,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他的辦公室挨着聶榮臻的辦公室,用一面屏風遮祝有事聶榮臻就按電鈴叫他,總是随叫随到。聶榮臻習慣把要處理的問題寫在小紙條上,一個小條寫一個問題,交給安東去辦。安東謹慎小心,從不馬虎,件件事都有着落,聶榮臻很贊賞他的辦事能力。

  
      總長辦公室還有3個年輕秘書負責機要工作。有時,聶榮臻從作戰室出來路過機要室,也跟3個秘書開開玩笑。

  
      有一天中午,3個年輕人都歪在沙發上睡着了。聶榮臻按電鈴要處理電報,按了幾次,他們也沒醒。等了一會兒,聶榮臻看看還是沒動靜,就走到機要室诙諧地喊起來:“下雨喽!下雨喽!”幾個秘書一聽聶榮臻在喊他們,都很不好意思地爬起來,趕忙接過電報處理。聶榮臻沒有批評他們。也難怪,他們這些天,天天忙到深夜。

  
      在聶榮臻身邊工作有一個特點,要掌握各種知識,加大信息量。他不愛講話,交代一件事一般不講前因後果,以後安東也形成了這個習慣。辦公室的3個年輕人就有意識地閱讀聶榮臻看過的重要文件,慢慢搞清了哪些是重點,哪些不是重點。以後,連聶榮臻腦子裡正在想什麼事,他們也摸得八九不離十了。

  
      聶榮臻擔任代總長後,工作千頭萬緒,難免出點問題。有一次,因為一份電報沒有送給毛澤東看,就以軍委名義批發了。毛澤東知道後,把聶榮臻叫去嚴厲地說:“以後不能越權,凡是以軍委名義發的電報,一律先送給我看以後再發。”聶榮臻沒有吭聲。

  
      後來,工作人員在翻查前一時期的電報時,發現毛澤東批評的那份電報是軍委辦公廳主任張經武以軍委名義下發的,而不是聶榮臻批發的。聶榮臻為人厚道,受了領導批評,從不推到下邊。張經武批發的那封電報内容,是關于軍隊編制方面的。他批準撤銷一個機構。事後,張經武得知事情真相,十分感激聶榮臻。他說:“聶總真好,真是個好領導。”

  
      那時,部隊剛從山溝進城,遇到的新問題很多,中共中央曾多次發出通知:為了把一切必須和可能集中的權力集中于中央,要求建立嚴格的報告制度。在這方面,聶榮臻做得很好。

  
      聶榮臻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當天的事情要當天處理完,不許過夜,尤其是呈送毛澤東的電報,一定要盡快譯出來。他還要求辦公室建立催辦制度,上午交代的事情,一般下午要催一催,看辦的結果怎麼樣,要求及時向他報告。

  
      新中國建立初期,總參謀部的工作極為繁忙。聶榮臻的工作不分上下班,中午從不回家,和衣在辦公室的床上歇一會兒後,又繼續工作。他經常夜間去毛澤東、周恩來那裡開會,直到早上天亮時才回來,随便吃幾口飯,打一會兒瞌睡,8點鐘又準時上班了。總幹部管理部副部長賴傳珠摸到了聶榮臻的規律,知道其他時間聶榮臻很忙,難以找到,早上這一會兒工夫準在補覺,就專門在早晨打電話請示工作。以後,聶榮臻的秘書範濟生想出了一個主意,接了一個并聯分機。在聶榮臻休息時,由秘書先接電話,問清事由,如不是萬分緊急的事,就不去打擾聶榮臻寶貴的休息時間。

  
      那個時候,每逢周末中南海都要舉辦舞會,許多領導幹部常去跳舞。聶榮臻雖然也喜歡跳舞,卻極少去。因為他實在太忙,沒時間去。偶爾因工作出席一場文藝晚會,秘書拿着文件追到會場,少不了要簽發幾份文電。

  
      多年來,聶榮臻養成了一個習慣,凡是條件允許,睡覺前他總要在澡盆裡泡上15分鐘。過去傅連澇告誡過聶榮臻,過熱和過涼的水溫刺激對他的身體都不利。所以,每次洗澡,聶榮臻都将水溫調試在40攝氏度左右,讓身體全部浸泡在水中。這樣,既解除了疲勞,又利于健康。一天晚上,天氣燥熱,悶得透不過氣來,聶榮臻剛剛坐進澡盆裡,正想痛痛快快洗個澡,電話鈴響了,是毛澤東叫他去開會。他二話沒說,從澡盆裡跳出來,穿上衣服,直奔毛澤東的住處。

  
      5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從陸軍單一軍種走向諸軍兵種合成的現代化建軍道路。聶榮臻主持總參謀部工作以後,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關懷下,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部隊進行了一系列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1950年3月10日,聶榮臻就軍事機關及學校建設問題等給毛澤東寫報告:(一)繼續加強海、空軍司令部建設,籌建炮兵、裝甲兵、工程兵司令部,并提出軍兵種領導人選建議;(二)總參除加強作戰、情報部外,組建通信部、軍訓部、軍校部;(三)總後勤部與華北軍區後勤部分開,組建軍需、軍械、财務、運輸、衛生部;(四)籌建總幹部管理部;(五)加強航空、防空、測繪、機要學校、軍醫大學,籌建炮兵、工兵學校;(六)籌建陸軍大學(軍事學院),使之成為建設正規化國防軍的培訓中心,深造高級軍事幹部,請劉伯承主持。①以上建議很快得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批準,陸續組織實施。

  
      當時,總參機關是戰争年代延續下來的,人數很少。随着軍隊建設的不斷深入,總參機構不健全的弊病逐漸顯示出來。盡管聶榮臻建議新設了通信部、軍訓部、軍校部,但是總參機關沒有專管軍務和動員的部門,這對部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以及将來過渡到義務兵役制等都是個大問題。他在參考了蘇軍總參謀部的編制後,提出了盡快組建軍務部的方案,獲得批準。

  
      一年多的時間裡,聶榮臻除了健全總參各部外,還抓了軍兵種建設。在人民解放軍的序列裡,又增加了炮兵、裝甲兵、工程乒、防空部隊、公安部隊等新的軍兵種。

  
      在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方面,聶榮臻還狠抓了軍隊的編制、裝備工作。

  
      新中國建立初期,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型号雜亂,雖然也有一些武器修配廠和彈藥生産廠,但要保障部隊武器裝備的零配件和彈藥供應卻極其困難。

  
      為此,他在1950年5月召開的參謀會議上提出,今後各種槍炮要以步乒師為單位逐步統一口徑,以便組織零配件和彈藥生産。編制上,步兵以師為基本單位,直接受大軍區供應及指揮,使師一級能單獨作戰,也可以進行聯合兵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18頁。

  
      種作戰。①有解放台灣和剿匪任務的步兵師、團,分别編配炮兵營、連。大口徑火炮編成獨立的炮兵師、團,屬各大軍區,作戰需要時可配屬到有關的步兵部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各單位按此原則進行整編,使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和編制上的雜亂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觀。聶榮臻還非常重視充分發揮技術裝備的優勢。1952年8月,他在主持研究鐵道兵編制問題的會議上說:拟議中的鐵道兵師的編制人數由6000多人增加到12萬多人,增加的人數太多,說明我們對使用技術裝備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隻想依賴人力的優勢去完成任務,今後應該改變這種思想。

  
      軍隊現代化建設很重要的一條,是軍官軍政素質的提高。在聶榮臻的建議下,新建了某些軍事院校。各軍區也都籌辦了步兵學校或高級步兵學校,用于培養初、中級軍政幹部。南京成立了軍事學院和總高級步兵學校,培養高、中級軍政幹部。這些院校由軍委統一規定教學内容和計劃。軍事學院戰役系的學員,由52名将軍組成,如後來擔任總參謀長的楊得志,擔任國防部部長的秦基偉和擔任國防大學校長、軍委副主席的張震,都是那個班的學員。

  
      除了組建各類專業人才的軍事院校外,聶榮臻對全軍的文化教育也極為關心。他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的軍事報告中曾提出,人民解放軍今後要努力提高文化水平。{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486_1.bmp}當時部隊的主要成份是翻身農民,幹部戰士大部分是文盲。聶榮臻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建設現代化軍隊的一大障礙,必須下大力開展群衆性的掃盲工作。他提出在三年之内,改變部隊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狀态,使全體戰士達到高小畢業的程度。從1950年起,軍隊各大單位都辦起了文化補習學校或補習班,有的單位還辦了速成中學或小學,部隊招收了一批知識青年到營、連當文化教員,全軍掀起了向文化大進軍的高潮。1952年,石家莊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文化教員常青以高度為工農兵服務的精神,創造了“常青速成寫作教學法”,取得優異成績,聶榮臻以華北軍區司令員名義,通令嘉獎并給予記特等功和晉級獎勵,号召全軍向常青學習。部隊戰士們經過3年的文化學習普遍達到了高小以上文化程度,有些達到中學或更高的程度,為掌握現代化技術裝備和開展軍事科學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在逐步開展各軍、兵種以及院校建設的同時,精簡整編也在同步進行。

  
      1950年,解放戰争後期作戰任務的完成使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550萬步兵顯得過于龐大。根據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指示,軍委和各大軍區協商,最後确定軍隊保留總人數為400萬人,以便省下經費來加強海軍、空軍和技術兵種的建設。①一次裁軍150萬,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第一次。為了領導全國大規模的複員工作,由中央軍委、政務院共同組成了中央複員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聶榮臻任副主任。中央複員委員會拟定了複員工作大綱,以中央軍委主席和政務院總理的名義頒布了複員工作條例。地方各級也成立了複員委員會,具體負責複員戰士的安置工作。

  
      這次大規模複員的原則是:幹部不複員;對每一個複員戰士,務使各得其所,盡量做到讓人人滿意。

  
      在全軍參謀會議上,聶榮臻就複員工作進行了動員,希望各單位切實重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29頁。

  
      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41頁。

  
      視,把複員工作當做大事來抓,要做好複員戰士的思想工作,切實注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聶榮臻提出,在複員工作中既要防止完全從政治出發,把老戰士都留下來,又要防止完全從精壯出發,把久經戰火考驗的老戰士都複員。要求保持新老成份的适當比例,以保持部隊的戰鬥力。

  
      全國性的大規模複員工作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是複員軍人和部隊的關系,另一方面是軍隊和地方的關系。在這些問題上,聶榮臻看得很遠,想得很細。他特别強調,這不僅僅是100多萬軍人複員的問題,如果做得不好,就要影響社會的安定。他在複員工作會議上說:不久以前,由于河北遵化對殘廢軍人問題處理不當,結果造成榮譽退伍軍人和地方對立起來。100多萬人回到農村,生活不安定,對社會秩序的影響是不堪設想的。搞不好的話,還會使青年人對參軍服兵役寒心,直接影響到部隊的鞏固和國防軍的建設。

  
      這個工作是麻煩的,但這是曆史給我們的麻煩,這個任務必須負擔起來,不應該怕麻煩,必須努力把工作做好。國民黨軍隊的兵員來源靠的是抓壯丁,打完仗,推出軍隊完事。這些人為生活所迫,就去搶老百姓,到工廠、商店要錢,成為社會上的破壞力量。而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隻要工作做到家,複員戰士就會成為建設國家的積極力量。過去天下是他們打的,現在還需要他們來建設。聶榮臻反複說明,戰士複員不是軍隊不要他們,而是需要在新的條件下去發揮他們的作用。離開部隊以前,一定要開好歡送會。在評功、入黨、入團等問題上優先考慮複員軍人,給他們以政治上的榮譽感,一定要使他們積極愉快地走上新的崗位。在物質上要給以一定的報償,發給一定數量的小米和布匹作為安家費用。有病有傷的要給予治療,臨走沒完全治好的要給他們帶上藥品。

  
      這次複員工作地方政府配合得很好,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敲鑼打鼓到部隊駐地去歡迎,詳細地向複員戰士介紹當地有關生産、治安,民兵等情況,把複員戰士當作可信賴的骨幹使用,甚至連幫助他們找對象的問題也想到了。如此過細地做工作,使複員軍人減少了顧慮。

  
      戰争時期,都是戰鬥減員,極少有複員。在一些複員軍人心中,對于離開部隊是有很多想法的。現在地方政府把複員戰士當骨幹使用,優先安置,把他們作為有功之臣厚待,使複員軍人們很感動。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不能像國民黨那樣過河拆橋。參加新中國工作的原國民黨人士也很激動,他們搞過多少次複員,從沒有見過這樣的處理。傅作義和張治中曾對比國民黨軍隊和共産黨軍隊的複員工作,感歎地說:同樣是複員,這樣大的差别,國民黨怎麼會不垮,共産黨怎麼能不勝。

  
      曾經在中央複員委員會任秘書長的雷英夫說:“那時工作效率很高,各軍區和地方複員委員會的電報,一般幾個鐘頭就處理完了。重要的問題請示聶總,他馬上就抓,或做新的指示,或留待晚上請周總理審定,當天晚上就發走了,從不過夜。”

  
      聶榮臻和各級複員委員會做了一系列工作,使複員軍人高高興興,沒有複員的軍人也高高興興。地方青年一看,複員軍人回鄉這麼光榮,也踴躍報名參軍。許多老人說:“過去國民黨用抓、買的方法搜羅壯丁,造成社會動蕩不安。而現在自願送孩子參軍,還這麼難,比選個女婿還難。”

  
      聶榮臻在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作的《關于軍隊整編複員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在複員工作上不搞一刀切,要針對各地的不同情況區别處理,有的地區災荒嚴重,有些新解放區還有土匪,社會秩序不安定,有些解放戰士覺悟程度還不高,平時表現不好,這些暫時部可以不複員,以減少地方負擔。在老區,有些解放戰士沒分到土地,無家可歸,也可以暫不複員。他特别指出,在西北地廣人稀的地方,可以把全部複員軍人組織起來,集體轉業到生産戰線上去,把複員經費轉成生産經費,東北也準備這樣做。今天我們的困難是條件不許可我們把幾百萬人完全集體轉業,大部分還是分散回鄉生産。過去開墾是失敗的,政府未用很大的财政和技術來支持。現在我們采用集體轉業的形式,用很好的幹部帶去。開墾和移民同時進行,是能夠實現這個計劃的。

  
      1952年1月,聶榮臻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提出了關于抽調40萬解放軍集體轉業的建議。21個師的21萬戰士分别奔赴鐵路、水利、林業、建築等環境條件較為艱苦的崗位。19個師改編為屯墾部隊①,在北大荒、新疆的土地上,灑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使荒無人煙的原野變成了富饒的糧倉。如今,他們中間不少人,還戰鬥在祖國的邊疆。他們為祖國的建設和農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經過這次大規模的精簡整編,全軍總定額有了很大的壓縮。聶榮臻在回憶錄中滿懷深情地說:“我軍廣大指戰員,南征北戰,戰争剛剛結束,就置個人和家庭的困難于不顧,立即投入艱苦的生産勞動,為醫治多年的戰争創傷,渡過經濟難關,流下了大量汗水。他們這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回憶起來,仍使我們感動不已。”由于部隊和地方的高度重視,  100多萬人的複員工作進展順利,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它的成功經驗,對33年後的百萬大裁軍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952年8月4日,聶榮臻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提交了《關于由民兵制過渡到義務兵役制方案的報告》。報告中提出,民兵在革命戰争年代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仍将發揮重要作用。拟在已有民兵1800萬人的基礎上,按農村總人口的适當比例實行普遍民兵制,并在縣一級建立基于民兵團,加強組織訓練,為逐步過渡到義務兵役制奠定基矗①建議獲得批準。12月11日,軍委和政務院聯合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兵組織暫行條例》。

  
      1953年12月,聶榮臻在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上做了《關于組織編制問題的總結》報告,主要内容是:确定了全軍總定額350萬人;各軍兵種人員比例暫時維持現狀,将來随國家生産發展而變化;各大軍區保留的幹部名額從本軍區的總員額裡擠占;步兵師的編制經過朝鮮戰場的檢驗,是适宜的,不應變動;公安部隊是人民軍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各兵種指揮機構統稱部,不設政治部;還有關于海防、邊防的責任區分等等問題。②從1950年起,聶榮臻要總參謀部抓各種條令條例的制定,當年就搞出了暫行的步兵操典,雖然很不完備,但新中國建立以後,總算有了一個比較适合人民解放軍傳統和現狀的全軍統一的操典。總參還組織班子編寫内務、隊列、紀律條令,1年以後頒布了這3個條令的草案,在全軍試行。這些條令、條例的制定與實施,對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62頁。

  
      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71頁。

  
      ②《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78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