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徐向前傳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傳記回憶 > 徐向前傳 > 第十六章山東一年

第十六章山東一年

書籍名:《徐向前傳》    作者:中央文獻研究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第一節第一縱隊司令員

  
      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局面一經奠定,新的使命又促使他轉向另一個戰場。

  
      1939年6月初,徐向前和朱瑞奉命一起去山東。這時,抗日戰争的形勢嚴峻複雜。日軍除将武漢會戰的兵力大部回調外,還從其它地區和日本國内調集一些部隊,集中“掃蕩”抗日根據地。汪精衛已經公開投靠了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頑固派積極推行“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動政策,山東以沈鴻烈為代表的頑固派,推行限制八路軍發展、驅逐八路軍出魯的政策。共産黨領導的山東抗日武裝力量,需要加強統一集中的領導。要徐向前和朱瑞到山東工作,中共中央計議已久。3月間,八路軍總部、北方局領導人就向中共中央提議,派徐向前和朱瑞到山東加強并統一黨政軍的領導。此事直到6月才定下來。随同徐向前、朱瑞去山東的幹部,多是朱瑞從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和抗大一分校選調的,有羅舜初、王建安、徐黎平等軍事指揮人員,還有謝有法、劉志超、李竹如等政工幹部。徐向前隻帶有一個警衛小分隊、一匹馬、一輛自行車。自行車在那時被看作是“洋玩藝兒”,這也是他唯一比别的幹部“特殊”的地方。

  
      徐向前一行從威縣北東大成出發,一路向南,經威縣南賀伍莊、館陶南閻廟、大名東張鐵集,從範縣開始東進,走梁山、靳口、泗臯,在樓德以西過津浦路,繼續向東,經東、西石萊、白馬關,于6月29日到達沂蒙山區的代莊,與郭洪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原為蘇魯豫皖省委書記)、張經武(山東縱隊指揮)、黎玉(山東縱隊政治委員,原為山東省委書記)會合。

  
      沂蒙山區位于山東中南部,因沂山、蒙山、沂河而得名。荀況、諸葛亮、王羲之、劉勰、顔真卿等著名曆史人物,有的出生在這裡,有的曾在這裡施展過才華。諸葛亮出生的古陽都城,就在沂南縣的前後黃疃地方。現在,這裡成了山東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指揮中心。

  
      徐向前、朱瑞到代莊的第二天,原在山東的幾位領導人給他們彙報了情況。郭洪濤報告了山東根據地開創經過及反“掃蕩”經驗,張經武報告山東軍事問題,黎玉講了山東縱隊的政治工作。

  
      在徐向前到山東之前,黎玉和張經武領導的山東縱隊有2.5萬多人,開辟了沂蒙山區和膠東等根據地。羅榮桓和陳光率領的一一五師一部,創建了泰西根據地,後又進入新(泰)甯(陽)費(縣)泗(水)邊一帶,接着向魯南抱犢崮山區發展。還有肖華率領的挺進縱隊在冀魯邊一帶活動。這些根據地和遊擊區,是山東人民和共産黨領導的山東境内各部隊進行抗日戰争的主要依托。

  
      徐向前雖是初到山東,但他在一年以前卻己參與了開辟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工作。在冀南工作期間,他曾兩次邀見聊城專員範築先,與其建立了統一戰線關系,并指揮津浦支隊活動在高唐、夏津一帶,與範築先相互配合,堅持魯西北的抗日鬥争。

  
      張經武、黎玉1938年8月下旬從延安帶160多名幹部去山東,10月下旬經冀南到徐向前那裡。當時總部拟從津浦支隊抽一個營去山東作基幹,徐向前考慮山東遊擊戰争戰略地位重要,是向蘇、皖發展的一個重要通道,又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十分關注的地方,曾全力予以支持。

  
      開辟冀魯邊,也是徐向前對山東根據地建設的一個重要貢獻。1938年5月中旬,徐向前根據毛澤東等領導人的指示,曾與陳再道、宋任窮提出了組織一個縱隊出膠濟路南活動的方案,得到劉伯承的贊同,後來改為派曾國華支隊和孫繼先支隊出兵天津以南、舊黃河以北的冀魯邊一帶。出發前,徐向前和當時任冀魯豫省委書記的李菁玉研究決定,由省委宣傳部部長馬國瑞負責領導這兩個支隊。徐向前對馬國瑞說:“你帶五支隊和津浦支隊到冀魯邊一帶,開辟冀魯邊區的工作。戰略上以樂陵為中心,先向北發展,建立津南政權,然後向南發展,搞黃河以北的魯北一帶,與清河區打通。”按照徐向前的部署,馬國瑞率曾國華、孫繼先兩支隊于6月30日過津浦路,進入冀魯邊區。接着肖華率一部來到這裡。各路抗日武裝相配合,先後在新海、南皮、甯津、吳橋一帶,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冀魯邊的抗戰局面得以迅速展開。9月16日,徐向前、陳再道、宋任窮、劉志堅給黨中央寫信,提出“津浦路東以肖華、符竹庭、馬國瑞、楊靖遠、李啟華等五同志組織軍政委員會(實際是八人,後增了曾國華、孫繼先、邢仁甫),肖華為書記,統一軍政黨領導”

  
      的建議,得到中央批準。徐向前并向中央和總部提出整編冀魯邊部隊,組成八路軍挺進縱隊,由肖華任司令員的建議,也得到批準實施。到1939年上半年,冀魯邊區的武裝力景已擴大到2萬餘人,并發展到津南、魯北廣大地區。

  
      徐向前到山東,正趕上日軍對魯中地區發動第一次大“掃蕩”。這次“掃蕩”是6月1日開始的。日軍2萬餘人以津浦、膠濟、隴海路東段及煙(台)

  
      濰(縣)公路要點為出發地,分十路合擊沂蒙山區。駐紮在莒縣、沂水、蒙陰等地的國民黨軍隊剛一接觸就潰散了。日軍“掃蕩”的巨大壓力,全由共産黨領導的根據地軍民承擔。徐向前聽了情況介紹之後,即全力投入反“掃蕩”的指揮。

  
      當時山東縱隊已有10來個支隊,3萬多人,但成立時間短,戰鬥經驗少,幹部缺,裝備差,頭一次遇上敵人這麼大規模的進攻,處境非常艱難。好在沂蒙山區地形便利,不像平原地那樣無依托,加上部隊指戰員多是本地人,熟悉地形、民情,借助青紗帳和群衆掩護,輾轉遊擊,頑強地抗擊着敵人的進攻。有一個18人的小分隊,在岱崮山抗擊500多日軍的進攻,最後被逼到一個斷崖上,子彈打光後全部跳崖犧牲,被譽為“十八勇士”。

  
      “掃蕩”延續到7月中旬。反“掃蕩”一結束,徐向前即開始着手統一建制,健全領導機構。8月,經中央批準,正式組成八路軍一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和蘇北的八路軍各部隊。原蘇魯豫皖省委改為山東分局,由郭洪濤、徐向前、朱瑞、羅榮桓(一一五師政委)、黎玉、張經武、陳光(一一五師代師長)、彭雪楓(時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司令員)組成,郭洪濤任書記。繼而成立山東軍政委員會,朱瑞、徐向前、郭洪濤、羅榮桓、黎玉為委員,朱瑞任書記。8月10日、18日,《大衆日報》兩次刊登徐向前、朱瑞的就職通電。電稱:案奉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副總司令彭委令開茲委徐向前為第十八集團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朱瑞為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與蘇北境内所有第八路軍各部隊,等因奉此,遂于七月中進抵魯南就職視事。自維輕材,難膺重寄,绠短汲深,每虞殒越,惟了茲國難,隻有勉竭驽骀,在總司令于、副總司令沈、韓諸公領導下,追随各友軍之後,為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奮鬥到底。敬懇時賜南針,以匡不逮,謹電奉聞,仁候明教。

  
      鄭重地發表這樣的通電,是出于開展對敵鬥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有其重要的影響。徐向前到山東後,引起了軍界、政界、輿論界的重視。在以後的數年間,國民黨統帥部一直把山東八路軍稱為“徐向前部”。

  
      第二節堅持獨立自主

  
      在徐向前等到山東之前,山東地區曾一度受王明“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主張的影響,在一些事情上未能堅定地貫徹獨立自主方針。中共中央指出:山東方面過去退讓太多,如接受取消北海行政公署及北海銀行;未能于省府、縣長西逃時普遍委任自己的縣長;有些已委任的,複接受沈鴻烈命令撤銷;秦啟榮形同漢奸,多次向我進攻,未能給予有效還擊。如上述情形不加改變,山東創造根據地與堅持抗戰是要受挫折的。

  
      徐向前認為,堅持獨立自主最重要的問題是鞏固與擴大根據地,建立與鞏固抗日民主政權,發展與擴大共産黨領導的正規部隊與地方武裝。

  
      “根據地内有自己的政權,才能可靠。”這是徐向前在冀南同鹿鐘麟較量得出的一個重要認識。他到山東後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政權建立的不夠。

  
      就因為這一點,他把魯南稱為遊擊區,或者稱不是鞏固的抗日根據地。因為沒有政權,八路軍的物資供應發生困難,連徐向前司令員的吃飯問題都受到威脅,有時競到斷糧的地步。國民黨政府不給八路軍糧和錢,幾萬部隊穿衣、吃飯、醫藥、裝備供給困難可想而知。此外,沒有民主政權,也不好發動群衆。徐向前常說,你在時(指八路軍)把群衆發動起來了,你一走,群衆失去了支柱,都散了,像流水一樣過去了。有了民主政權則無此弊。

  
      為了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徐向前曾親自到國民黨魯蘇戰區總司令于學忠那裡談判,明白告訴于學忠,共産黨要在根據地内建立政權。

  
      于學忠是張學良的親信,實際上并不是東北軍的嫡系。1927年6月以前,他還在吳佩孚手下任軍長,吳佩孚倒台後,才被張作霖父子邀去,到了東北軍。張學良沒有因為他是吳佩孚的部下而冷落他。恰恰相反,對他采取了信任态度。這使于學忠很感激。據說,張學良走後,他不僅忠于職守,還把張學良的戰馬養在身邊,他不騎,也不準别人騎,以表示對張學良的忠誠。

  
      于學忠熱情地接待了徐向前。談話是友好的,隻是于學忠不贊成八路軍搞政權,他說:“你們抗日,就不要搞地方政權了,八路軍是軍隊,不能搞政權。你們也搞政權,我這個省政府怎麼搞哇!”

  
      徐向前說:“我們是抗日的軍隊,要搞抗日根據地,就得建立政權,發動群衆。有了政權,有了群衆才好打日本鬼子。”

  
      于學忠說:“你們不搞政權,也可以抗戰呀!”

  
      徐向前說:“我們的部隊抗戰得吃飯,沒有自己的政權就沒飯吃。你們的政府,一不給我們糧款,二不給我們槍彈,連應該發給八路軍的薪饷都不給,我們不搞政權怎麼辦!”

  
      經徐向前反複解釋,于學忠雖然同意了八路軍可以在根據地内搞政權,但說“要合乎法律”。意思是要經過省政府核準與委任。徐向前隻接受他的前半句――搞政權,不接受後半句――“要合乎法律”。他知道,要合乎蔣介石的法律,就不可能有共産黨的政權。

  
      這次接觸後,徐向前在向毛澤東等領導人的報告中這樣評價于學忠:一般問題經解釋後,尚不壞,于仍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但思想太舊,與沈矛盾。

  
      徐向前在山東建立民主政權采取了三種方式。一是條件成熟的地方建立民選政權。如在冀魯邊、魯西、魯南和膠東。1939年夏季,敵人對沂蒙山區大“掃蕩”,國民黨的縣長都跑掉了,政權垮台。利用這個機會,先後在萊蕪、新泰、蒙陰、沂水、臨朐、東平、平陰、甯陽、長清、泰安等縣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到1940年3月間,全山東有完整與不完整的民選縣政權40多個,11月近80個,年底發展到90多個,還有1個行政主任公署,14個專署,250多個區政權。此外,還成立了山東省參議會,由進步人士範明樞任議長。成立了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黎玉任主任委員,實際是行使省政府的職權。二是建立“兩面政權”。即在敵占區、敵之“鞏固區”、鐵路沿線和中心城市,利用敵僞政權中的進步分子或秘密派人進去,進行抗戰工作。徐向前曾回憶說:“有一些名為僞政權,實際是我們的人,像電影《平原遊擊隊》裡那樣,我們過鐵路時,他喊‘平安無事喲’,送我們過鐵路。我們臨走時,把他綁在樹上。敵人來了罵他為什麼不報告!他就說:”你看,他們把我綁在樹上,我怎麼去報告呀。‘就蒙混過去了“。①促使國民黨控制的政權實行某種程度的民主化是第三種形式。這是一項長期而又非常艱難的工作。辦法首先是揭露那些政權腐朽、堕落、不民主的醜惡現象,公之于衆,讓民衆去分析、鑒别,認識改革的必要。其次是要求開放民主,要求使用各黨各派的人才,要求減輕民衆負擔,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是發動群衆組織憲政促進會,用以打破蔣介石長期”訓政于民“的做法。1940年2月,山東全省憲政促進會成立,徐向前被選為執行委員。

  
      此外,徐向前認為,在政權的外圍普遍組織群衆性抗日救亡團體,是鞏固根據地和政權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經過全山東共産黨和八路軍的一緻努力,群衆組織發展很快。婦女救國會、工人救國會、農民救國會、自衛團,是群衆組織的主要基幹,連同文化界、教育界,以及兒童組織,到1940年4至5月間,參加的人數已達300萬以上。他們在參軍參戰、供給部隊給養、搶救戰場傷員、破壞道路、捉拿漢奸、報告消息、掩護共産黨和八路軍工作人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群衆組織中,婦女工作尤為活躍。朱瑞在總結他和徐向前到山東一年的工作時,對婦女工作甚為滿意。他說:“各種工作(指民運工作――注)

  
      尤以婦女工作為最活躍與堅持,大部分有組織地區的婦救會,都能作掩護、慰勞、盤查及一般參戰工作,清河一個村子婦女曾把60多個戰士掩護起來。……她們做事認真、負責、堅持,有克服困難的精神,她們在敵人‘掃蕩’下,組織與工作十分堅持。“①徐向前很重視發動婦女工作,又很重視婦女的作用。1940年的婦女節,他給山東婦女題詞兩則,号召迅速把婦女發動起來。

  
      第一則為紀念“三八”婦女節而題:“紀念三八必須把婦女工作迅速的猛烈的廣泛的深入的開展起來。”

  
      第二則為慶祝魯南婦救聯合會成立而題:“沒有廣大的婦女起來參加抗戰建國,則抗戰建國的偉大事業的勝利與完成是絕對不可能的!因之為求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就必須把婦女工作迅速的猛烈的廣泛的深入的開展起來!”

  
      他對婦女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受到了婦女擁護與尊敬。魯南婦女救國總會召開成立大會時,婦女們推舉徐向前為名譽主席團成員。

  
      ①1981年3月與訪問者談話。

  
      ①朱瑞:1940年11月《山東工作報告》。

  
      第三節打擊頑固派

  
      徐向前進入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隻1個多月,就接連發生了國民黨頑固派向八路軍進攻的嚴重事件。

  
      1939年8月4日,膠東國民黨頑固派鄭維屏部,在文登西部葛家集殺害八路軍辦事處于部3人;趙保原(國民黨軍暫編十二師師長)部進攻八路軍掖縣根據地,捕殺共産黨地方工作人員及家屬。9日,秦啟榮(國民黨第三遊擊縱隊司令)率部在萊蕪以北雪野地方,襲擊了八路軍山東縱隊四支隊司令部;5天以後,又在淄河流域圍攻山縱2個營達10天之久。這就是有名的“雪野事件”和“淄河事件”。在這之前,3月間,也是這個秦啟榮,在博(山)益(都)邊之太和鎮,伏擊山縱第三支隊過路部隊,政治部主任鮑輝以下100多人慘遭殺害。

  
      徐向前感到,這比冀南的“磨擦”要嚴重得多,已經從以政治磨擦為主,轉向以軍事進攻為主,不采取相應的手段對付,根據地的建設将面臨極大困難。他把情況報到延安。9月,毛澤東在一次與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社記者談話時說到:“那裡的張蔭梧、秦啟榮是兩位磨擦專家。張蔭梧在河北,秦啟榮在山東,簡直是無法無天,和漢奸的行為很少區别。他們打敵人的時候少,打八路軍的時候多。”

  
      秦啟榮反對共産黨和八路軍不是孤立的。徐向前知道,山東頑固派的首領是沈鴻烈。據說,沈鴻烈曾在張作霖部隊中于過;抗日戰争爆發時,擔任國民黨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兼青島市市長,日軍從青島登陸,他不戰而逃,比韓複榘跑得還快。可是很會開脫,告了韓複榘不戰而逃的狀。有人說他是因出賣韓複榘有功,才得到蔣介石的賞識。他逃到徐州不到1個月,蔣介石殺了韓複榘,委任他為山東省政府主席。秦啟榮和沈鴻烈,一個在台前,一個在台後,他們打日本外行,反對共産黨很内行。他們對共産黨和八路軍是見人就捉,見槍就下,見幹部就殺,有損抗戰的力量,亦在所不計;還說甯亡于日,不亡于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其反共的猙獰面目暴露無遺。

  
      在冀南時,徐向前曾會見過沈鴻烈,同他談過抗日的問題。沈鴻烈對抗日表現不熱心,隻是反複要求徐向前限定八路軍在山東的遊擊隊人數,劃定占領地及防區。徐向前反問他:“你們在山東的部隊限額是多少?你們的防區劃在什麼地方?”沈鴻烈無話可答。徐向前還說:“抗日需要多少遊擊隊,我們就發展多少;抗日需要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在中國的土地上,總不能讓日本人橫行,而對抗日軍民加以限制吧!”那次會談無結果而散。

  
      徐向前到山東後,沈鴻烈接二連三地向八路軍進攻。同時,以政府名義,勒令八路軍将諸城、海口交還政府,極力推行分化孤立、封鎖給養、武裝威脅、收買繳械等反共反八路軍的政策。山東縱隊有一個統計數字,1939年6月到12月,國民黨頑固派向山東縱隊所屬部隊進攻90多次,殺害軍民1350多名,還扣押幹部戰士近千人。這就是說,山東縱隊的戰鬥力,半年多就叫頑固派給消耗掉2000多人,而在這段時間裡,山東縱隊同日寇、僞軍作戰200多次,消滅敵僞4500多人,本身僅傷亡1200多人。徐向前認定:頑固派已對八路軍和抗日根據地構成了嚴重威脅,不對他們進行反擊,抗日根據地就保不住,就無法進行抗日戰争。在鬥争中,徐向前采取了區别對待的方針。

  
      首先把于學忠和沈鴻烈區别對待。徐向前進入山東不久就發現了于學忠與沈鴻烈有矛盾,認為于學忠更有團結與争取的可能。這個認識後來被實踐證明了。1940年毛澤東給徐向前通報消息說:“重慶來電稱,山東方面于學忠始終沒一電來攻擊和告發我們,頑方頗不滿,最近似加強對于之壓力,故有小磨擦雲。于已成東北軍之孤臣孽子,處境艱困。對于應極力争取,于我有利。”沈鴻烈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他對共産黨有誓不兩立之概,制造政治磨搽,又制造軍事磨擦,然後颠倒黑白,反誣八路軍進攻了他。他向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等國民黨中央首領告徐向前的狀,嫁罪于人。在一份電報中他這樣寫道:“前奉何總長電,對八路軍停止沖突,當饬屬遵照,惟近徐向前,集中萊博新蒙沂八路近萬人,從亥起向新四師秦教導團進攻,請予派人幫助剿辦……”國民黨中央的一些首領們則以沈的誣詞為據,督促所屬向共産黨八路軍進攻。伺應欽在重慶的一次演說中公開說什麼:徐向前不打敵人,專打沈軍,沈軍收複魯村,徐又奪去,等等。因此,徐向前對沈鴻烈取孤立與打擊的方針,對于學忠則以争取團結為主。在于學忠、沈鴻烈以下,徐向前又把秦啟榮等頑固反共者和其他一些國民黨将領區别開來。山東地區國民黨軍隊為數衆多,最多時大小達200多股,20餘萬人。這些部隊的首領中,有傾向抗日的較進步者,有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頑固派,也有徘徊于左右之間的中立分子。對他們的政策分别為團結、打擊、争取。打擊的對象主要是秦啟榮。徐向前說:“那時,同我們搞磨擦的不隻是秦啟榮一個人,還有王洪九(國民黨遊擊第十支隊司令)和張裡元(國民黨遊擊第一縱隊司令)

  
      等人。王洪九駐地靠日本人的據點很近,很容易同日本人勾結起來,不好武裝解決。像他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了警惕他暫不動他的方針。張裡元這個人和王洪九有區别,和秦啟榮更不一樣,他雖然和我們不能很好合作,但我們到他的防地裡,他也不把你怎麼樣,你路過他的防地去打日本,他也讓你過去,對于這樣的人,我們采取了盡量争取的方針。至于對秦啟榮,我們大家是比較一緻的,非反擊他不行。“①1939年8月下旬,徐向前親自部署了山東縱隊在魯中淄河流域的反頑戰役。這次戰役,有一、三、四三個支隊參戰,由山東縱隊指揮張經武和參謀長王彬在前線指揮。連戰幾天,拿下淄川、博山以東之峨莊、太河、朱崖等地,把秦啟榮頑軍消滅一部,收編一部,繳槍2000多支,殘部逃到張(店)

  
      博(山)路以西去了。除這次反頑戰役之外,一一五師和山東縱隊其他各支隊,也在各地區開展反頑鬥争,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嚣張氣焰。“這樣一來,”徐向前總結勝利時說,“我們根據地的範圍擴大了,抗日民主政權得到了鞏固,使得我們能夠更有力地去對付日寇的‘掃蕩’與進攻。”

  
      對頑固派的軍事打擊隻是最後手段,更多的是政治和輿論的打擊。政治方面,就是廣泛發動群衆,建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發展軍隊,鞏固根據地,強化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地位。輿論,這是政治鬥争不可缺少的一環,同時也表現了徐向前等共産黨人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鬥争藝術。

  
      徐向前這位嚴肅的軍人,對輿論鬥争并不外行。他到山東之後,以他的地位和聲譽,很快赢得了山東的輿論界。他通過接待記者訪問、公開發表演講、贈言題詞、發表通電等各種方式,提醒人們注意頑固派反共反八路軍的投降妥協危險。

  
      ①1981年3月與訪問者談話。

  
      第四節新“掃蕩”的破産

  
      盧溝橋事變兩年多,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的特點日益顯露出來。徐向前曾預言日軍對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将愈演愈烈,提醒軍民早作準備。他指出,這種相持階段的“掃蕩”,與戰略進攻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可以稱之為新“掃蕩”。新“掃蕩”有新特點,對付新“掃蕩”要有行之有效的辦法①。

  
      徐向前曾明确地向山東根據地軍民指出敵之新“掃蕩”的特點:把後方轉變為前線,以碉堡形成鞏固的點與線,“掃蕩”不平衡,次數加多,規模變小,時間短促,燒殺與封鎖并用,以“遊擊戰”對遊擊戰,同時強化漢奸政權,利用漢奸、特務進行破壞,頑固派磨擦全面化。他要求全體軍民正确認識自己的力量,由于敵人“掃蕩”加劇,遊擊區逐漸縮小,八路軍暫時還将處于劣勢,根據地建設困難将增多。他提醒大家,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天真想法,要反對太平觀念,反對失敗主義,反對妥協投降;要堅持、忍耐,用有利自己的遊擊戰争去消耗敵人。他号召每一個指戰員、事務員、工農學商、各階層、男女老幼,都明确樹立“一切為了迎接敵人的新‘掃蕩’”、“一切為了粉碎敵人的新‘掃蕩’”的思想。

  
      軍事打擊是粉碎新“掃蕩”的主要手段。根據當時的主客觀條件,徐向前提出粉碎敵人新“掃蕩”的原則和戰術:――基本上采取遊擊戰,但要争取運動戰,隻有巧妙地把遊擊戰與運動戰配合起來,才能各個擊破敵人的分進合擊。

  
      ――正規軍遊擊兵團,靈活的适時的集中力量尋求運動戰。在敵人“掃蕩”的數路圍攻下,用遊擊戰來粉碎敵人的“掃蕩”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機動的集中兵力擊肢敵人一路,或機動的來打擊敵人。

  
      ――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力量,不要被敵人所暗算。不會保存自己的力量與不肯積極打擊敵人,都是沒有前途的。

  
      ――力争主動,反對被動,反對防禦。在戰略上說,遊擊戰是防禦的,在戰役戰術上應采取進攻的方法,無論遊擊戰或運動戰,在進攻敵人時固然是主動,在不利情況下,适時退卻,轉移另求機會,也是争取主動。如像有人分兵把口子那樣做自處防禦地位,都是不了解争取主動權的原則的。

  
      ――加強正規兵團的補充、整頓、訓練,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整理地方遊擊隊,擴大遊擊隊,加強對遊擊隊的訓練。

  
      ――加強主力兵團及地方遊擊隊部隊的政治工作。

  
      ――注意交通聯絡與偵察網的建立。必須在事前确保這些工作的健全而嚴密,保證在任何戰鬥環境中,不至受到嚴重損害。

  
      ――遊擊隊與主力兵團,要達到确實有機的配合。主力兵團孤軍奮鬥,遊擊隊單獨遊擊,雙方都不能完成其任務;同時也不能使遊擊隊在鬥争中有迅速的鍛煉與進步。隻有遊擊隊與主力兵團配合作戰,才能打擊敵人,粉碎敵人的掃蕩,使遊擊隊走上正規化的道路。

  
      ――要與友軍密切配合作戰。反對隔岸觀火、坐觀成敗的惡習,發揚互相策應、互相幫助的優良作風,至于專門制造磨擦、減消抗日力量的罪惡行為,必須予以徹底肅清。

  
      ①徐向前:《曆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653頁。

  
      這些思想和原則,對山東軍民粉碎日寇新“掃蕩”,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徐向前為研究敵人的特點和克敵的方法,不知占去了多少個夜晚和白天,也不知熬去了多少心血和腦汁。他有時頭疼起來難以忍受,就用手槍敲自己的頭,為的是緩和一下痛苦。這個舉動每每使初見者吃驚。這個病是從哪年開始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長期戰争生活的操勞,事業心的驅使,都是重要原因。

  
      日軍對山東各根據地的“掃蕩”,除1939年6―7月間對魯中大“掃蕩”

  
      之外,還有對泰西區的“掃蕩”,對魯西、魯南的“掃蕩”,對魯北、膠東、冀魯邊的“掃蕩”……。在反“掃蕩”作戰中,有名的戰鬥有一一五師的“梁山殲滅戰”、“白彥戰鬥”,山東縱隊第一支隊的“五井戰鬥”、第二支隊的“孫祖戰鬥”、第四支隊的“楊家橫夜襲戰鬥”、挺進縱隊的“王八寨戰鬥”、東進支隊的“馬坊、重坊戰鬥”……。這些戰鬥,都程度不同地給日僞軍以殺傷。

  
      有人問徐向前,你在山東時日軍掃蕩了多少次?他說不出數字來,隻是回答:“那時部隊整天就是到處遊擊。”他記得,部隊在一個村子一次住宿超過3天都很少,但是往往這個部隊走了,另一個部隊又進來。由于遊擊區範圍小,部隊整天轉來轉去,碰在一起是經常的事。徐向前經常活動在岸堤、馬牧池、青駝寺、垛莊、嶽莊、界湖、孫祖一帶。他習慣找老房東,上次在這家住,這次還要到這家。有的房東他很熟,有時一進村就被接去了。熟悉的房東還請他喝過酒。徐向前本不善飲酒,但山東老鄉直率真摯的性格,往往使他不能謝絕,不喝反而要傷感情。這給他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印象。

  
      抵抗日寇的“掃蕩”,反對國民黨軍投降妥協危險,鞏固八路軍獨立自主的地位,都要求山東的部隊有一個大的發展與提高。在這方面,徐向前花費了許多心血。他尤其注重提高部隊的質量。他常說質量是基礎。有人才,有幹部,有好的素質和作風,部隊的發展就容易。

  
      徐向前注重以嚴肅的态度總結戰役戰鬥的經驗教訓。他常說:經驗教訓是我們很多同志的鮮血所寫成的,是他們為民族為國家奮鬥的獻禮,我們應深刻地鄭重地來接受這些寶貴的财産!每次戰鬥之後,指戰員們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他便開始了他的有意義的工作。

  
      實際戰鬥的檢閱,使他很快發現他過去沒有接觸過的山東諸部隊的強點與弱點,像山東縱隊這支剛剛組建不久的部隊,強點在于部隊的政治素質較好,有決心與侵略者做鬥争;但它的弱點是不可避免的。幹部戰術修養差,單獨行動把握小;不善于集中最大限度兵力抓住敵弱點争取殲滅戰;不會作遭遇戰、埋伏戰、襲擊戰;射擊不準确,射擊無規律,亂消耗子彈;行軍力不強,動作遲緩,常失戰機;戰場紀律不好,常發生忽視命令、修改命令、臨時脫逃的現象;戰場政治工作制度未建立。

  
      根據鬥争形勢和山東部隊的實際,徐向前提出了武裝力量建設的“九化”:“1、主力兵團正規化。2、地方武裝基于化。3、遊擊隊組織化。4、自衛團普遍化。5、黨的領導絕對化。6、戰鬥力頑強化。7、行動積極化。8、生活艱苦化。9、紀律嚴肅化。”根據這個目标,他還提出了一套具體的辦法:――大量培養、選拔、聘請幹部,“聘請各種人才”,如騎兵、技術兵、炮兵人才,技師、技術人才,如無線電人才,隻要願意真正抗日,都歡迎他們來參加八路軍。使山東真正成為抗日根據地,需要各種人才開辟樹立各方面的工作。――加強軍事和政治訓練。――加強參謀、機要工作和軍需供給工作,開辦參謀人員訓練班,學習參謀業務,制定參謀工作制度,要求技術參謀進到戰術戰略參謀。――解決軍需供給,自力更生,開源節流,這是以減輕人民負擔為出發點的。每個幹部發一塊銀元,規定要自買鞋穿。部隊用槐樹花、谷草灰染布。在戰鬥中注意收集彈殼,打一槍後,馬上把彈殼收藏起來,不隻要收集自己的,而且還要收集敵人遺棄的。獎勵節省、愛惜公物、反對浪費貪污是節流,自力更生發展生産即是開源。當時魯南有兩個炸彈廠,一個炮彈廠,兩個刺刀廠,一個機槍廠。清河有小炸彈廠一所,可造洋鍬。

  
      膠東有兵工廠,可造炸彈、炮彈、步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還可翻造子彈。除此之外,各區還有紡紗、織布、制革、造紙、鞋襪等小工廠。膠東、魯南還有金礦,月産黃金12兩。他們在金融流通、統制貿易等方面也有所開辟,由共産黨控制的北海、魯西銀行及分行年發行新鈔700萬元,泰山農民合作社還發行地方票。節約、生産、金融、貿易,用以解決每年每人平均130元左右耗費的大部分,大大減輕了民衆負擔。

  
      把山東縱隊推進正規化軍隊的行列,徐向前的努力主要是解決質量、數量和物資三大問題。他在山東的時間不長,但是在發展山東的武裝力量方面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徐向前後來回憶說:“在山東軍政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由于各部隊的積極努力,廣大人民群衆的支援,山東我軍的發展與擴大是比較迅速的。山東縱隊1939年6至7月間部隊的數量是2.5萬人,到1940年我離開時,主力和地方基幹部隊達到了5.1萬人,還不包括撥給兄弟部隊的3.2萬人。一一五師在1940年初是5.8萬人,到9月就發展到7萬多人。”

  
      ①1940年6月初,徐向前接到中央通知,要他趕回延安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6月7日,他帶着一個警衛小分隊從青駝寺出發,踏上了去延安的路。

  
      ①《憶在山東一年》,載1982年《星火燎原》第1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