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羅榮桓傳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傳記回憶 > 羅榮桓傳 > 第十八章 渡海北征

第十八章 渡海北征

書籍名:《羅榮桓傳》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調兵遣将

  
      羅榮桓在抱病組織五路大軍大反攻的同時,還為出兵東北而嘔心瀝血。

  
      東北三省,在全國占據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它北靠蘇聯,東界朝鮮,西臨蒙古,南接冀熱遼抗日民主根據地。這裡工業交通發達,可以建設成為鞏固的後方。“九一八”事變以後,國民黨采取不抵抗政策,将大好河山拱手讓人,使這裡淪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而共産黨卻立即發動遊擊戰争,組織了東北抗日聯軍,一度發展到五萬多人。一九三八年以後,經過日軍的反複“掃蕩”,抗聯雖然受到很大損失,但仍保持有骨幹力量,一部分退入蘇聯。同時,晉察冀和山東解放區也近在咫尺,共産黨争取東北既是理所當然,也具有十分有利的條件。

  
      為了解放東北,同蔣介石妄圖壟斷對日僞軍的受降權、要求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的無理命令作針鋒相對的鬥争,八月十一日朱德命令原東北軍著名将領呂正操、張學詩、萬毅立即率部向察哈爾、熱河和遼甯進發。

  
      八月二十九日,羅榮桓收到中央《關于迅速派兵進入東北、控制廣大鄉村的指示》。《指示》指出:由于中蘇條約已明文規定,所有中國人均歸中國管轄,蘇聯不幹涉中國内政,“我黨我軍在東三省之各種活動,隻要它不直接影響蘇聯在外交條約上之義務,蘇聯将會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偉大之同情。”《指示》分析了國民黨派軍隊去尚有困難,而蘇聯紅軍将于三個月内撤退的狀況,認為存在着争取東三省和熱河、察哈爾的很好的機會。《指示》要求“晉察冀和山東準備派到東三省的幹部和部隊,應迅速出發”。山東的部隊“如能由海路進入東三省活動,則越快越好”。這裡指的就是朱德命令中的萬毅部隊。

  
      這時,羅榮桓已意識到山東将要為進軍東北擔負更大的責任,到東北去的可能不僅是萬毅部隊,然而臨沂尚未打開,牽扯了大批兵力,因此他十分焦急。

  
      接到中央催調萬毅部渡海北上的命令後,羅榮桓立即發電報将正在膠縣前線的濱海支隊負責人萬毅和王振乾請到大店,同他們進行了親切的談話。

  
      羅榮桓說:“這次你們去東北,要你們把一部分武器留在山東。這是中央定的。這樣做,一是為了便于輕裝迅速前進,二是為了支持在山東堅持戰鬥的部隊。日本人在東北丢下大量軍火,你們到那裡可以設法補充。一定要打通幹部的思想。”

  
      “到了東北,首要的任務是在那裡紮下根,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廣大農村開辟工作,要做好進行艱苦鬥争的思想準備,要給幹部戰士講清楚,到東北去,不要留戀大城市,你們不是去享福,要準備打仗。”

  
      說到這裡,羅榮桓沉思了一會兒,親切地說:“你們濱海支隊原來就是東北軍,比較熟悉東北的民情風俗,你們到東北紮根比較方便。但是許多年過去了,現在部隊裡絕大部分是山東人了,東北人隻有百把人了吧?”萬毅、王振乾點點頭。

  
      羅榮桓接着說:“不過,我們的軍隊走到哪裡都能生根、發芽。一定要教育部隊尊重當地群衆的風俗習慣,密切聯系群衆,宣傳黨的政策,建立起鞏固的根據地。你們到了那裡,要發揚人民子弟兵的光榮傳統。東北人民沒有見過八路軍,八路軍是個什麼樣子,主要看你們的了,這是關系到我軍能不能在東北立足的大問題,是最要緊的一着。蔣介石已經下決心打内戰了,千萬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不要抱和平幻想。”

  
      羅榮桓告訴萬毅,他已經叫供給部準備了一些黃金,給他們作經費。接着,他又詢問并研究了部隊行動可能會遇到的具體問題,如部隊由哪裡上船,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在海上遇見蘇軍巡邏艇怎麼辦,遇見美國和蔣介石的艦艇又怎樣對付,在何處登陸,如何同蘇聯紅軍聯系,等等,都十一作了詳盡的讨論。萬毅回憶,當時談話的氣氛就象老媽媽送閨女出嫁。

  
      九月十一日,就在攻克臨沂的同一天,羅榮桓又收到中央來電:“為利用目前國民黨及其軍隊尚未到達東北以前的時機,迅速發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東北之鞏固地位,中央決定從山東抽調四個師十二個團共二。五萬到三萬人,分散經海道進入東北活動,并派肖華前去統一指揮。”

  
      羅榮桓立即發電給正在濟南前線指揮作戰的肖華,要他火速趕回軍區接受任務。

  
      肖華日夜兼程趕到軍區,跳下馬,立即走進羅榮桓的住處。這時,羅榮桓正因病卧床休息。

  
      “你一路辛苦了,我正盼你,你就到了。”

  
      羅榮桓立即起身下床,同肖華緊緊握手,簡短地詢問了前線的情況,說:

  
      “中央指派你立即去東北。你先仔細看一看這幾份電報。”

  
      肖華接過電報,其中有中共中央八月二十九日和九月十一日的電報,還有剛收到的九月十五日關于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的電報。

  
      原來,九月十四日,已進到沈陽的八路軍冀熱遼第十六分區司令員曾克林曾乘蘇軍飛機經内蒙飛到延安彙報。當時,毛澤東已去重慶,曾克林向中央政治局彙報了東北的情況。劉少奇主持政治局連夜開會研究了全國軍事部署的戰略問題,決定成立東北局,以彭真、陳雲、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彭真為書記,東北局全權代表中央,指導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及黨員的活動。會上還決定,彭真、陳雲、伍修權、葉季壯等與曾克林一起,立即坐飛機去沈陽,開展工作,并決定令原派往中南和華東的部隊和幹部立即折向東北前進。

  
      看完電報,肖華深感事關全局,責任重大。

  
      “我什麼時候出發?”

  
      “立刻。分局讨論決定:你帶上司、政、供、衛機關一部分幹部,立即出發去膠東,從海路去東北。調去東北的四個師的部隊,由我來安排。”

  
      肖華即将離開老首長,激動地說:“就要分别了,關于到東北後的工作,請您作些指示。”

  
      “談點個人意見吧,”羅榮桓一邊思索一邊說,“我們同國民黨争奪東北,對中國革命有決定意義。中央決心很大,要我們先機進入東北。那裡背靠蘇聯,可以作為大後方,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勝利會更快地到來。你帶隊到東北去,要在東北局領導下,先把農村和中小城市控制起來,穩定社會秩序,建立根據地。你們到那裡,人地兩生,情況複雜,老百姓對我們不了解,困難一定不會少的,思想上要準備長期鬥争,甚至要準備打遊擊。要有獨立堅持的決心。上岸後要很快與東北局彭真等同志取得聯系,服從東北局的領導和指揮,有情況要及時報告。要和在熱遼地區的程子華同志互相策應,和所有進入東北的兄弟部隊搞好團結。”

  
      說到這裡,羅榮桓停頓了一下,然後關切地說:

  
      “過海要注意防備美國軍艦幹涉。要改穿便衣,晚上偷渡。沿途的島子要控制起來,設立兵站。這件事已經叫許世友同志抓了。如果美國軍艦沒有發現你們,就不要驚動它。機密文件都不要帶。另外,為了便于你們同中央和山東聯絡,要帶去一部電台,就由王新蘭同志去當台長。”

  
      提到妻子王新蘭,肖華想到了他們的女兒肖雨。她剛滿周歲,還離不開媽媽的照看。帶上她走,又是個累贅,怎麼辦呢?

  
      “至于你們那個肖雨嘛,”一貫無微不至體諒下級的羅榮桓以關切的眼光望着肖華說:“我和月琴已經商量好了,就暫且留給我們吧。”

  
      肖華十分感激老首長為他解除後顧之憂。有老首長和林大姐親自照料、撫育他們的小女兒,還有什麼不放心呢?可是羅司令有病在身,要林大姐照顧,還有一對兒女,也需要她照看,她已經夠累夠苦了,現在又加一個小雨,負擔太重了,肖華心裡很不安。

  
      羅榮桓象是看透了他的心思,笑着說:

  
      “下決心把她留給我們吧,不要多想了……你在工作上還有什麼困難和要求嗎?”

  
      肖華的眼睛濕潤了。他跟随羅榮桓多年,轉戰南北,在艱難困苦中結下深厚的戰鬥情誼,如今去執行新的任務,老首長精心為他安排好了一切,還要問他有什麼困難和要求,真是關懷倍至,心細如發啊!

  
      臨出發的前一天晚上,羅榮桓、林月琴特地準備了飯菜,為肖華、王新蘭餞行。羅榮桓風趣地說:“你們下一步可要過艱苦生活了,今天特别為你們炖一隻雞,好好吃一頓!”

  
      王新蘭一聽,盡力抑制就要奪眶而出的淚水,其中既有對就要離開自己的剛會叫爸爸媽媽的女兒的依戀,更有對老首長夫婦的感激。

  
      王新蘭永遠忘不了,那是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在三原縣,剛過二十一歲的肖華認識并悄悄地愛上了她,但不好意思對她說。王新蘭要調往延安去了,這一走就将是勞燕分飛,天南地北,也許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肖華無奈,便去向羅榮桓求援。最樂于成人之美的羅榮桓便把王新蘭叫了去,先問她哪裡人,多大年紀,會不會寫字,然後便開門見山地問道:“我們這裡有個肖華,他喜歡你,你喜歡他嗎?”王新蘭羞澀地點點頭。羅榮桓便高興地說:“好,這件事就算定了。”然後将總務處長梁必業找來說:“梁處長,我這裡來了個小客人,中午炒個辣子雞。”

  
      一九四○年王新蘭随肖華調到第一一五師師部後,便同羅榮桓夫婦朝夕相處。她忘記不了有一次因為在上政治課時做小動作挨過羅榮桓嚴父般的批評;更忘記不了她快要做媽媽了還什麼也不會時,林月琴為她準備嬰兒衣服、尿布而操勞奔忙……

  
      羅榮桓看到王新蘭的眼睛淚汪汪的,關切地說:“你是不是舍不得小雨呀?你放心好了,我們走到哪裡就把她帶到哪裡,保證把她帶好。”

  
      聽了這番話,王新蘭搖搖頭,終于控制不住而哭出聲來……

  
      同肖華一道去東北的還有魯中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吳瑞林。吳赴東北途中路過大店時,羅榮桓會見了他,對他說:

  
      “你們去搶占東北,是執行黨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戰略決策。東北如果被蔣介石搶占去,全國解放的時間就會延長。所以,為了搶占東北,我們山東不惜一切代價,中央要什麼,我們給什麼。機不可失,你們要快走,越快越好!”

  
      吳瑞林一字一句地聽着,字字句句記在心裡。

  
      “你們當前的任務,就是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東北。隻要我們的人到了東北,一切就都好辦了。肖華同志已經出發了,你要盡快趕上他。過海上岸以後,首先要想盡一切辦法抓交通工具,火車、汽車、馬車、船隻,越多越好,把調到東北的部隊帶到東北局指定的地點。要做好向人民群衆的宣傳工作,向東北的老百姓講清楚,我們是人民子弟兵,是到東北同東北人民一起肅清日僞殘餘,建設新東北的,動員人民群衆支持我們。”

  
      -------奉命北上

  
      送走了肖華及随行的一批幹部,羅榮桓又接到九月十九日中共中央發出的《目前任務和戰略布署》的指示。這一指示由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職務的劉少奇起草,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會議通過并征得了當時在重慶的毛澤東、周恩來同意。這一指示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重大決策,指出:“目前全黨全軍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打擊敵僞,完全控制熱察兩省,發展東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東北,以便依靠東北和熱、察兩省,加強全國各解放區及國民黨地區人民的鬥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國共談判的有利地位。”為實現這一任務,這一文件指出:“全國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隻要我能控制東北及熱、察兩省,并有全國各解放區及全國人民配合鬥争,即能保障中國人民的勝利。”中共中央還決定:“羅榮桓到東北工作。将山東(分)局改為華東局,陳毅、饒漱石到山東工作。”電報還提出,成立冀熱遼中央局,由李富春任書記,擴大冀熱遼軍區,林彪任司令員。①〔《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三七一-三七二頁〕

  
      但此時,陳毅尚在從太行區赴山東的途中,山東大反攻正在進行,羅榮桓赴東北一時還不能成行。

  
      當第一期赴東北部隊派出時,羅榮桓還沒有調東北工作,他深知搶占東北對全國局勢的戰略意義,完全從大局考慮,選調了一部分主力部隊去東北。當他得知自己也被調往東北時,又慎重考慮了山東的需要,經中央批準,把許世友、林浩、陳士榘、唐亮、王建安、王麓水、張光中、景曉村、周貫五等領導幹部和一部分戰鬥力很強的部隊留在山東。

  
      九月二十日,劉少奇又緻電山東分局,指出:“發展東北,控制冀東、熱河,進而控制東北的任務,除開各地派去的部隊和幹部外,中央完全依靠你們及山東的部隊和幹部。原則上要以山東的全部力量來完成,必須全力執行,越快越好。”

  
      随着中共中央催部隊北上的電報頻頻傳來,羅榮桓也加快了調兵遣将的速度。十月上旬,陳毅從延安到達臨沂。為了保密,沒有召開歡迎會,他們在一座教堂的小樓裡會面。分别兩年,在抗戰勝利後又見到老戰友,羅榮桓格外高興。他忘記了身上的病痛,接連幾天同陳毅作了長談,詳盡地介紹了山東的形勢,周圍的敵情,介紹了留在山東的各部隊軍事政治素質和戰鬥力,介紹了幹部配備情況,某些指揮員的脾氣性格……他們共同讨論了山東分局改為華東中央局,新四軍軍部和山東軍區領導機關合并後的幹部配備、黨政軍工作的重點,讨論了堵擊徐州國民黨軍隊北上的作戰方案。

  
      十月十一日,中共中央來電,命令已到山東的華中野戰軍部隊和山東留下的第八師合組成一支強大武裝,在濟南、徐州之間,阻擊沿津浦鐵路前進的國民黨軍隊,堅決阻止其北上。陳毅決定親自到津浦路前線指揮作戰。他動身的時候,羅榮桓派警衛員把自己的一床虎皮褥子送給陳毅。陳毅撫摸着柔軟光滑而富有彈性的虎皮,哈哈大笑:“人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這回,我可要睡在老虎身上啦!”

  
      這一期間,羅榮桓因病重已感到難以支撐下去了。他曾向中央提出,能否休養一個時期,如果一定要去東北,他建議,最好不要讓他當部隊主要領導人。黎玉、舒同也緻電中央,建議讓羅榮桓休息。但中央複電:東北還是要去,到東北後治療條件可能要好一些。于是他便不再提休養的事,而把全副精力專注于調兵遣将。

  
      調動大批主力部隊在短時間内投入海陸兼程的遠途進軍,需要做十分龐雜的組織工作。從任命幹部、整編部隊、制定行軍計劃、設置兵站、部隊輕裝到安排運輸,尤其是思想動員工作,羅榮桓都親自過問。此外,按照中央指示,他還要籌劃迎接進入山東的華中部隊和向新成立的華東局辦移交。這一時期,工作非常繁忙緊張,文電很多,羅榮桓常在夜間被叫醒。

  
      羅榮桓指定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負責部隊渡海工作。許世友指揮部隊消滅、驅逐了煙台附近崆峒島和蓬萊以北内長山各島嶼上的僞軍,又乘勝占領了瀕臨遼東半島的外長山各島,控制了渤海海峽,并在各島上設立兵站,聚草屯糧,形成了由山東向東北進軍的跳闆,保證了海運安全和供應。随後,羅榮桓又命令許世友組織海運指揮部,許世友擔任總指揮,動員了三十多隻汽船、一百四十隻帆船,分别在蓬萊縣的栾家口、黃縣的龍口兩個港口運送部隊渡海。

  
      為了弄清渤海西部海面的情況,羅榮桓還電令渤海軍區派人出海偵察。第三分區副司令員黃榮海帶四個連乘船一直搜索到天津以南海面,把偵察到的美國軍艦運送國民黨軍隊在塘沽登陸的情況,逐日上報。

  
      山東人民除為渡海部隊準備了大批船隻以外,還為部隊發了棉衣,準備了糧食物品,山東人民對進軍東北的支援盡了最大的努力。到十月底,從山東開赴東北的部隊陸續出發。三批部隊,大部分走海路,一部分走陸路,還有一部分海陸兼行,分别在十月、十一月,最遲的也在十二月上旬,到達了東北的指定地區,總計約六萬人。①〔由山東開赴東北的部隊及到達指定地區的時間是:萬毅所率濱海支隊,約三千五百人,從海路到遼東半島,十月中旬到達盤石、海龍、東豐、西豐一帶。肖華率山東軍區部分機關人員及部隊,約一千人,從海路到遼東半島,于十月到達安東(今丹東)。膠東軍區副司令吳克華部,約八千人,從海路到達遼東半島,十月二十四日全部到達營口地區。渤海軍區司令楊國夫率三個團,渤海軍區副政委劉其人率三個團,共約一。二萬人,除黃榮海率四個連先從海路到冀東外,其餘部隊由楊、劉分别率領陸行到達山海關和古北口。山東軍區第二師羅華生部,約七千五百人,從海路到達遼東半島,于十一月上旬到達沈陽以西地區。山東軍區第一師梁興初部約七千五百人,從陸路于十一月中旬到達錦州以西地區。膠東海軍支隊約一千人,從海路到遼東半島,于十一月中旬到達牡丹江地區。山東軍區直屬機關警衛部隊幾個獨立營,約四千人,從海路到遼東半島,于十月、十一月分别到達安東及沈陽地區。魯中軍區司令羅舜初率第三師及魯中警備第三旅,共九千餘人,從海路到遼東半島,于十二月上旬到達遼陽、鞍山地區。以上共計近六萬人。《東北解放戰争大事記》(第十一頁)記載總計約六萬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三卷第十頁)記載為六萬餘人;又新四軍陳毅、宋時輪十一月二十三日向中共中央的電報記載為九萬人。據林浩、李丙令等回憶,赴東北除正規部隊六萬外,尚有二十個基幹團,約三萬人。又據中央軍委九月二十日緻聶榮臻、程子華電:“已令山東三萬基幹團立即出動至秦皇島、樂亭一線登陸。”〕

  
      十月二十四日,羅榮桓接到中央來電,要他“率輕便指揮機關,日内去東北”。當日,羅榮桓便告别了原山東分局領導人、新參加華東局工作的黎玉、舒同等,踏上了征途。

  
      羅榮桓從臨沂出發,先是坐汽車,沿着台(兒莊)濰(縣)公路向東北方向行進。這條公路原來是日僞分割魯中和濱海的封鎖線,曾被多次破壞,正在修複,路面坑坑窪窪,車隊走得很慢,除了羅榮桓夫婦、羅生特和一個衛生員合乘一輛小汽車外,其他人都是乘坐卡車,還有少數騎兵和乘馬在後面跟進。

  
      盡管汽車走得很慢,大卡車上的人還是興高采烈,覺得怎麼也比兩條腿走路快多了。許多同志是生平第一次乘坐汽車;有的在大反攻前沒有見過汽車;有的過去打遊擊時見過,繳獲了汽車便一把火燒掉。隊伍中少數紅軍幹部,經過二萬五千裡長征,從南方走到陝北,又從陝北走到山東,在山東又走了六年多,一雙鐵腳闆,不知走了多少路,磨了多少泡。今天行軍竟然坐上汽車,怎麼能不感到新鮮!

  
      第一天行軍,車隊在莒縣城裡宿營。第二天到達諸城。因為國民黨勾結日僞殘餘重占了膠縣城,從諸城到膠縣的公路被破壞了,汽車不能繼續前進,隻好在諸城過夜。這時,由于旅途勞頓,羅榮桓血尿加重。第三天,部隊下車步行,病弱的羅榮桓不能騎馬,隻好又躺在擔架上。

  
      過膠濟鐵路的那天夜間,正在急行軍,羅榮桓的擔架突然斷了,隊伍不得不停下來。警衛部隊立即派出警戒。管理處長何敬之派人随向導到附近村子裡找門闆。由于護送部隊人很少,停留的地方離鐵路又近,大家都為羅榮桓的安全擔心。可他卻反而安慰大家,叫大家不要着急。他再三囑咐去找門闆的人員,要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照價付錢。

  
      找門闆的人走後不久,就聽到村子裡狗叫起來。以往,為了便于夜間活動,根據地和邊沿遊擊區的狗都打光了,可這一帶以前是敵占區,村子裡還有狗。俗話說,一犬吠形,十犬吠聲。頃刻間,遠遠近近都有狗叫。有的幹部怕驚動敵人,羅榮桓卻緩緩地說:“現在不是日本投降以前了。現在,狗一叫,敵人會吓得更不敢出來。”他說話聲音不高,可緊張氣氛消失了。等找門闆的人員回來,綁好擔架上路,夜已經深了。

  
      隊伍在膠縣以西過了膠濟鐵路,膠東南海軍分區司令員賈若瑜派來汽車接羅榮桓進入萊陽城。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正在海上組織渡海工作,政委林浩和其他領導幹部趕來看望。羅榮桓不顧勞累,向林浩了解了膠東調去東北的幹部和部隊的思想狀況以及海運情況。

  
      在萊陽,羅榮桓接到了中共中央十月三十一日發出的關于組建東北人民自治軍的命令,任命林彪為總司令,彭真、羅榮桓為第一、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為副總司令,肖勁光為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為副政治委員。

  
      在萊陽休息幾天後,羅榮桓乘車來到煙台,視察了港口和防禦工事,聽取當地領導幹部彙報了十月四日美國軍艦開到煙台近海并派人上岸,企圖“接收”煙台,經當地軍民堅決鬥争和延安總部的抗議,美艦被迫撤離的情況。

  
      十一月五日,羅榮桓一行到達龍口。一到碼頭,隻見岸邊是一隊隊等着上船的部隊。海灣内外,滿眼是船,嘈雜的人聲和喧嚣的濤聲交相震蕩,一派繁忙景象。

  
      羅榮桓一行的行動都是保密的,出發之前,隻有許世友等部分領導幹部來送行。

  
      臨分手了,羅榮桓問許世友:

  
      “你留在山東了,有何打算?”

  
      “準備打仗!”許世友豪邁地回答。

  
      羅榮桓點點頭,握着許世友那當年曾在河南少林寺練過武功的短粗鋼硬的手,指了指身旁那匹随騎兵連而來的戰馬,說:“把它留給你吧。”這匹戰馬已經陪伴他四五年了。如今,他要渡海,便把它送給了許世友。許世友沒有思想準備,他怔了一下,便将自己佩戴的手槍從腰帶上解下來,雙手托着,回贈給羅榮桓。

  
      ------渡海

  
      羅榮桓一行乘坐的六艘汽船駛出龍口不久,按照預定計劃,作戰科長尹健和司令部直屬政治處主任谷廣善率機關人員及特務團一個營所乘的五艘汽船向東北方向駛去,準備在莊河縣登陸,然後去沈陽與羅榮桓會合。羅榮桓夫婦乘坐的汽船徑直駛向大連,準備登陸後乘火車去沈陽。同船的有參謀處長李作鵬、情報處長蘇靜、供給處長何敬之、衛生部長黃農、羅生特大夫和他的英語翻譯方政、一名俄語翻譯及秘書、機要人員、少數警衛戰士,還有孩子、保姆。為了防止在海上碰到美國軍艦發生麻煩,船上人員一律穿便衣,羅榮桓穿長衫,林月琴着旗袍。警衛人員的槍枝,有的掖在懷裡,有的用繩子吊在船尾水下,既不易被發現,又便于萬一情況有變時,可以立即提上來使用。

  
      起錨時,龍口海灣裡風平浪靜。羅榮桓等站在甲闆上向送行的人群招手。人群、房屋越來越遠,海岸終于成為一線山巒。離開了戰鬥多年的齊魯大地,告别了根據地的父老鄉親,船上的指戰員們都有些依依不舍。

  
      羅榮桓一行的船隊速度較快,超過了兩邊一艘艘帆船。當海岸終于消失時,起風了。浪頭越來越高。已經逐漸散開的帆船象樹葉一樣在波峰浪谷之間,時隐時現。羅榮桓乘坐的小汽船也不住地搖搖晃晃。甲闆上開始有人嘔吐,大家紛紛退進船艙。為了防止嘔吐,人們咬着事先準備好的鹹菜疙瘩,但是不管用,一個吐開了,就象是患傳染病一樣,大家都跟着嘔吐起來。在指揮船上隻有羅榮桓、羅生特和保姆三個人沒有暈船。

  
      羅榮桓愛幹淨,看到大家嘔吐得滿地都是污物,他一會兒端起盛滿污物的痰盂到船舷邊倒進海裡,一會兒又打掃艙房,忙個不停。

  
      “别倒了,首長!”大家知道羅榮桓在患病,非常感動。

  
      “等會兒我們一來打掃吧!”船長說,警衛人員也說。大家不願讓他再勞累了。

  
      羅榮桓放下掃把,回到艙房,躺在鋪上,但是心潮逐浪,翻來複去,怎麼也睡不着覺。

  
      這麼多人嘔吐,毫不奇怪。渡海的這數萬大軍,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坐海船。不僅如此,這一次數萬大軍的渡海行動在人民軍隊的曆史上也是空前的,然而,它是在沒有氣象預報、缺乏通訊聯絡、沒有導航設備的條件下進行的。這次渡海加上由陸路北上的部隊有六萬餘人,他們能否順利到達東北,并迅速紮下根、打開局面,這是羅榮桓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下午,風浪更加險惡,船開到砣矶島避風。羅榮桓一行都上了岸,在島上兵站住了一宿。

  
      次日,風小了些,有的幹部建議等風浪平靜後再開船。羅榮桓斬釘截鐵地說:

  
      “馬上開船。任務要緊。暈船嘛,苦一點,可死不了人!”

  
      船隊又啟航了。開始,船身還象搖籃一樣晃動;不久,海風逐漸減弱,浪頭也小了;細碎潔白的浪花,拍打着船舷迅速向後退去,汽船在海面上犁出一條雪白的水帶。

  
      汽船繼續向北航行。大家打開地圖,對照指點着遠方的大欽島、城隍島等大小島嶼。

  
      黃昏時分,一輪落日浮在海面,晚霞滿天。羅榮桓同大家一起站在甲闆上,盡情欣賞這海上夕照的壯麗景色。

  
      天色逐漸暗下來,船長向羅榮桓報告:“過了城隍島,就離開了山東,東北面不遠就是旅順口了。”

  
      羅榮桓舉起望遠鏡,朝船長指的方向望去。由于他視力不佳,而且已近黃昏,在蒼茫暮色之中,隻見海天相連茫茫一片。但是,當他往右轉了一個角度,卻在水天連接處發現了一個小黑點。

  
      “那是什麼?”羅榮桓問。

  
      船長舉起望遠鏡順着羅榮桓指的方向看了看,回答說:

  
      “是艘軍艦。”

  
      兩副望遠鏡一齊瞄着小黑點。小黑點越來越大,果然是艘軍艦,正向他們乘坐的小汽船駛來。在夜色中,軍艦上的燈光一閃一閃。

  
      羅榮桓略加思索,回到艙裡,對大家說:“有艘軍艦正向我們開過來,還不能辨明國籍。如果是蘇軍的好辦,萬一是美國軍艦,大家一定要沉住氣,不要慌張。現在大家按預定方案分頭作好準備。”

  
      大家立即忙碌起來,警衛員都上了甲闆,有幾個守在船尾,準備随時提取武器。供給處長把攜帶的黃金分散藏在船艙裡面。機要人員準備好随時銷毀密碼、文件。暈船的人也頓時振作起來,各就崗位,準備應付緊急情況。

  
      軍艦上機器的隆隆聲越來越響,探照燈光柱在汽船上掃來掃去。兩艘船越來越近,這時已經看得清楚,是一艘蘇軍的巡邏艇。大家松了一口氣,由緊張變為興奮。靠舷以後,一位蘇軍軍官向他們問話。

  
      “蘇軍艇長問我們是什麼船。”同行的俄語翻譯說。

  
      “告訴他們,我們是運輸船。”羅榮桓說。

  
      “船上載的什麼人?”

  
      “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紅軍。”

  
      “你們上來一個人。”

  
      羅榮桓派情報處長蘇靜帶翻譯上艇交涉。

  
      不一會,蘇靜返回報告說,蘇軍艇長請羅司令過去。

  
      羅榮桓帶了一名警衛員,與蘇靜一起登上巡邏艇。蘇軍艇長帶他進入艙裡的燈光明亮的小客廳,雙方落坐後,就通過翻譯交談起來。

  
      “您就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司令員嗎?”艇長打量着羅榮桓的長衫和禮帽,露出疑惑的眼神。

  
      “正是。”羅榮桓點點頭。

  
      為了徹底消除對方的疑慮,羅榮桓叫警衛員從皮包裡取出一張照片交給艇長。照片是紅軍初到延安時照的,上面有毛澤東、羅榮桓和許多井岡山時期的老紅軍幹部。蘇軍艇長認出了毛澤東又認出了羅榮桓,立刻站起來,向羅榮桓敬了軍禮,說:

  
      “司令員同志,實在對不起,打擾您了,請務必原諒。我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職責。”

  
      于是,氣氛融洽了。主人讓水兵端出了咖啡,彼此又寒暄一番。談話中,那位艇長說,蘇聯在外交上承認國民黨政府,但根據不幹涉中國内政的原則,并不阻止八路軍的行動。船隊可以在除旅順、大連以外任何一個港口登陸。

  
      羅榮桓等回到小汽船上,蘇軍巡邏艇掉頭向北駛去。

  
      羅榮桓下令小汽船按預定的另一個方案,向東北開航,朝遼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的貔子窩(今新金縣皮口)駛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