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決戰淮海
第一節調虎進山
淮海上空戰雲密布,徐州四周大軍雲集。10月11日,毛澤東發出《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這是繼遼沈故役之後,人民解放軍統帥部作出的又一個戰略決戰的果斷決策。這個方針确定先集中兵力殲滅黃百韬兵團,完成中間突破,繼殲海州、連雲港之敵,爾後殲滅兩淮敵人。蔣介石的注意力正集中在東北戰場,圖謀挽回東北的敗局,根本沒有估計到南線人民解放軍有一鼓聚殲徐州國民黨軍的能力。10月中旬,蔣介石令徐州劉峙采取守勢,利用隴海路阻止華東野戰軍南下;令華中白崇禧對中原野戰軍采取攻勢。這種處置,說明他完全昧于形勢,隻是被動應付,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役中必失敗無疑。
劉伯承預見到戰局的發展趨向,早已考慮以少數兵力牽制住華中國民黨軍主力,盡力将它拉向豫西山區。10月9日,他根據敵軍動态,判斷白崇禧有向徐州增援的可能,便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白崇禧發現我軍一部南下,令整編四十八師一三八旅接防确山,而整編八十五師回駐廣水。令楊幹才對襄陽,宜城采取活動守備。拟調整編二十、二十八師作機動使用。令王淩雲以一個旅守南陽,其餘部隊歸黃維指揮。??以上說明敵人正調整部署,着重在徐州會戰,防我進攻。孫元良已準備東開,黃維兵團亦可能于徐州戰地呈現危機時東進。故白崇禧亦在計劃掌握大的機動兵力,以應付變化。”
針對敵情的新變化,他又作了相應部署:令第二縱隊及桐柏、江漢軍區部隊從13日起對平漢路武漢、信陽段繼續發動攻擊,并尋殲整編第五十八師、二十師等分散之敵,求得調動桂系回援武漢,鉗制白崇禧的主力。
在中原野戰軍主力北上攻擊鄭汴之際,劉伯承一再電令第二、六縱隊和桐柏、江漢軍區部隊大造聲勢,僞裝主力迷惑敵人。要求第二縱隊等部“拉住張淦兵團向西、特别是向南最為有利,而拉向南又以在江漢、鄂豫兩地大肆活動有利”;要求第六縱隊等部“将黃維兵團引向西去始于大局有利,因此須以強有力的偵察并指揮豫西地方武裝主動接敵遊襲,主力則在師岡、厚坡地帶待機,準備适時移浙川、内鄉間。”
劉伯承調虎進山之計果然奏效。白崇禧見中原解放軍攻勢突然增強。誤以為劉伯承犯了分兵之忌,給了他用重兵圍殲的可乘之機。因此,嚴令張淦和黃維“窮追到底”。張淦、黃維不敢怠慢,一個向南深入大洪山,一個向西深入伏牛山,艱苦跋涉于崇山峻嶺之間,離開交通線越來越遠。這就遲滞了華中敵軍主力可能的東調,有力地配合了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對黃百韬兵團的殲滅戰。
10月末,蔣介石鑒于東北戰場敗局已定,轉而想保持華東、華中不失,于是決定由華中“剿總”總司令官白崇禧統一指揮武漢、徐州兩個集團,并要黃維第十二兵團東開阜陽、太和、上蔡地區,以配合徐州方向的作戰。10月30日,白崇禧由漢口飛赴南京參加國防部軍事會議,在會上表示接受蔣介石的新任命,不但滿口同意将黃維兵團東調,而且還主動提議由張淦第三兵團随同黃維兵團一起行動。蔣介石在北平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高興。不料白崇禧第二天忽然變卦.以武漢安全無法保障為由,提出将張淦兵團留守華中,而由黃維兵團單獨赴援徐州。其實這是因為白崇禧不願意接受蔣介石給他的爛攤子,又怕蔣介石事後推卸失敗的責任。蔣介石勃然大怒,不容變更,白崇禧則固執己見,堅不相讓。在顧祝同等的勸解下,蔣介石隻得遷就白崇禧的意見。這說明,在軍事形勢日益暗淡的情景下,國民黨統治集團已矛盾重重,蔣介石漸漸失去了駕馭桂系等雜牌武裝的能力,不得不作出一些讓步。
白崇禧返回武漢後,先是令黃維回師确山,後又讓他參加南陽作戰。蔣介石愈加怒不可遏,索性直接電令黃維按計劃行動。
中共中央軍委指示劉伯承、鄧子恢、李達,要求他們指揮部隊牽制黃維兵團東調。劉伯承立即令第六縱隊實行尾追,不讓黃維兵團順利東進,同時要求第二縱隊協同第六縱隊堅決拖住黃維兵團。指示他們:“此次配合徐州方面之主作戰,不僅關系中原戰局之轉變,即對推動全國戰略形勢之發展,争取早日打倒國民黨亦屬重要之關鍵,因此需動員全體指戰員服從整體利益,不惜任何疲勞,不怕任何困難、消耗與犧牲,采取一切有效辦法來截擊、阻擊東進之黃維兵團,遲滞其運動時間,以協助主作戰達到勝利。為此,二縱應計算行程在6日黃昏以前趕到息縣;六縱計算行程在6日夜趕到沙河店,并争取先敵于8日趕到上蔡、汝南間,對敵右側适時阻擊、腰擊,利用諸河流方向阻敵也需注意。”
11月6日,黃維兵團喘氣未停,連糧彈也未及充分準備,就倉促上路了。
黃維為了争取時間,親率第十八軍、快速縱隊及兵團司令部為右縱隊,由确山出發,經正陽、新蔡趨阜陽;以第十軍、十四軍為左縱隊,由駐馬店出發,經汝南、項城、臨泉赴阜陽;以第八十五軍附第十八軍後調師第四十九師為第二梯團,于廣水集結迅速車運确山,循兵團部行進路線至阜陽。他企圖連渡洪河、颍河,直達蒙城地區。殊不知劉伯承早已預作布置,中原野戰軍第二、六縱隊先敵出動,豫皖蘇軍區地方武裝和第一縱隊第二十旅正在破壞道路橋梁和作阻擊準備。
劉伯承布置已定,立即動身前往淮海前線。11月5日,他率随行參謀、警衛人員,攜帶電台兩部,分乘一輛美式小吉普和一輛美式大卡車,由中原軍區駐地寶豐縣皂角樹村出發。走不多久,汽車進入了黃泛區。這裡仍是一片水沼泥潭。汽車沿着隆起的崗地曲曲彎彎地向前行駛,車上的人不時被颠得東倒西歪。坐在一旁的警衛員禁不住嘀咕了幾句。劉伯承哈哈大笑起來,說:“你們難道忘記了去年經過此地的情景嗎?當時後有追兵進逼,前有泥淖阻隔,上有敵機轟炸,我們還不是闖過來了。現在是坐着汽車去追敵人,還有什麼可埋怨的?”一番話說得大家愁眉頓展,笑逐顔開。走着走着,跟在後面的大卡車一下子陷進了泥坑。司機狠命加力,發動機發出刺耳的轟鳴,可車輪隻是打着泥漿在原地空轉。劉伯承見狀,立即從前面吉普車上跨下來,踩着泥水快步走到卡車後尾,招呼大家一起推車。他說:“時間很重要,耽誤了時間,這一仗我們就打不上了。”
一出黃泛區,汽車順着大道飛馳起來,不久便到了開封城。劉伯承一行剛想停車休息,迎面趕來了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張國華。他向劉伯承報告:黃維兵團已過汝河,正向洪河推進,臨時配屬的第一縱隊第二十旅正沿洪河搶築河防工事,豫皖蘇軍區部隊則在第二十旅翼側布防,預定下一步再趕到太和、阜陽一線的颍河岸邊阻擊。敵人前進途中的道路和橋梁,河流中的船隻,已令各分區分别予以破壞或轉移。劉伯承滿意地點點頭,指示他多依靠和發動群衆,一定要設法拖住黃維兵團。
11月10日.劉伯承趕到河南朽城中原野戰軍前方指揮部,同陳毅、鄧小平會合,互緻問候。他問起前線情況,陳毅告訴他,華東野戰軍已完成了對黃百韬兵團的包圍,現正一面分割圍殲,一面阻擊徐州方面的援敵。黃維兵團先頭已到新蔡城,正在搶渡洪河,遭到豫皖蘇軍區部隊和人民武裝的頑強阻擊。
11月11日,中原野戰軍司令部接到第二十旅旅長吳忠的告急電報,說黃維已避開了他們設在洪河正面的防守陣地,繞至下遊新蔡、李莊橋一線渡河,豫皖蘇第八分區部隊不支而遲。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立即複電:“我中野主力前往徐蚌線作戰,黃維此舉乃與我争奪徐蚌線。你們的戰鬥将直接影響戰局的全局,望務必堵住黃維。”
為了确保第二十旅先敵到達阜陽,他們又令張國華趕赴界首準備船隻,指揮第二十旅水運阜陽。第二十旅收到劉伯承的電報後,急如星火,當即展開了急行軍,在夜暗中飛速趕到界首。張國華也已把船隻完全準備好了。指戰員們飛身上船,立刻揚帆啟航。一夜順風順水,第二天早晨全部到達阜陽渡口。這時,對岸響起了槍聲。偵察員報告:敵人的先頭部隊靠上來了。一場激烈的阻擊戰在颍河兩岸展開。指戰員們深深懂得這場戰鬥的意義,頑強地抗住了敵人的猛攻,堅持了兩天兩夜,為主力部隊的調動赢得了寶貴的時間。
黃維在阜陽渡口遭到頑強阻擊,不得已又在下遊迂回渡河,但已耽誤了兩天時間。黃維兵團15日渡過颍河,沿途道路、橋梁遭到破壞,又遭到豫皖蘇軍區部隊和民兵遊擊隊的不斷襲擊,12萬人馬行如蝸牛,有時一天前進不到20裡,至18日黃昏,才到達渦河南岸的蒙城地區。這時,中原野戰軍指揮部早已完成了阻擊部署,第一縱隊和兼程趕來的第二縱隊和第六縱隊,在渦陽、蒙城一線設置好了縱深防線。第十二兵團以步、炮、坦協同動作,向渦河北岸的中原野戰軍部隊展開猛攻,企圖一舉進占宿縣,然後向黃百韬兵團靠攏。可是,就在這時,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的口袋陣,又已經布設好了。
第二節關門打狗
11月2日,陳毅、鄧小平發現孫元良兵團開向宿縣,即緻電中共中央軍委和劉伯承,判斷劉汝明兵團可能放棄商丘,退守砀山、黃口地區,邱清泉兵團則可能從砀山、黃口一線縮回徐州,似有轉入東援黃百韬的模樣。因此,他們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中心意圖是從西、南兩個方向對徐州采取攻勢行動,以牽制邱、劉兩部。并打算以一部兵力攻占宿縣、徐州中間地區,在孫元良北援時殲其一部。
劉伯承于3日複電陳毅、鄧小平并告中共中央軍委:“蔣匪重兵守徐州,其補給線隻一津浦路,怕我截斷,故令孫元良兵團到宿縣(今已全到),邱、劉兩敵亦有如陳鄧所料之趨勢。隻要不是重大不利之變化,陳、鄧主力似應力求首先斷截徐、宿間鐵路,造成隔斷孫兵團,會攻徐州之形勢,亦即從我軍會戰重點之西南面斬斷敵人中樞方法,收效極大。蓋如此,則不僅孫兵團可能北援,便于我在運動中給予殲擊,即邱兵團亦可能被迫南顧,減輕其東援對我之壓力,對整個戰役幫助較大,請陳、鄧切實考慮,機斷行事。”
在指令參謀人員拟稿發電的時候,他作了進一步的解釋:斬斷徐蚌線,是我們“關門打狗”的要着。當前的目标是攔腰切斷敵徐州集團的後方補給線,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徐州以南,減輕其主力東援黃百韬兵團的壓力。
最終的目标是隔斷徐州戰場與國民黨南京大本營的聯系,徹底陷敵于孤立,便于徐圖各個殲滅。
11月6日,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打響後,陳毅、鄧小平率中原野戰軍主力攻擊商丘地區的國民黨軍劉汝明部,于11月8日解放了砀山,從西面進逼徐州。在淮海戰役發起的當天,駐守徐州東北賈汪地區的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共産黨員張克俠、何基沣率兩個軍起義,為華東野戰軍主力插向徐州以東碾莊地區圍殲黃百韬兵團,敞開了北門。
這時,蔣介石發現解放軍的首要目标是吃掉黃百韬兵團。他連日召開官邸會報會議,商讨解救黃百韬兵團的辦法。雖經多方計議,仍然拿不出什麼良策妙計。最要命的問題是兵力不足,蔣介石己無戰略機動部隊可供使用。
遼沈戰役結束以後,華北傅作義集團須防備東北解放軍南下,已無法向中原抽兵;白崇禧有意保存實力和造成蔣介石的困境,拒絕從華中調兵。因此,蔣介石隻得指望淮海戰場的軍隊自尋出路。他将邱清泉第二兵團、孫元良第十六兵團,分别由砀山、蒙城調回徐州;又電令黃維兵團加快行動,及早投入徐州戰場;令李延年第六兵團、劉汝明第八兵團,從蚌埠向北增援,企圖猬集主力于徐蚌之間,與人民解放軍進行“徐蚌會戰”。為了加強徐州劉峙集團的指揮力量,蔣介石讓杜聿明重新擔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實際負責淮海戰場的指揮。杜聿明原來就擔任這個職務,因東北戰場吃緊,被蔣介石調到東北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冀熱遼邊區指揮部主任,東北失敗後,又被調回,并被賦予更大的職權。
中共中央軍委于11月9日至11日,連電中原野戰軍,要他們采取切實措施攻占宿縣,切斷徐蚌路。劉伯承于10日趕到淮海前線後,立即同陳毅、鄧小平研究從速攻取宿縣,截斷徐蚌間敵人聯系的問題,并于11日下達了徐蚌線作戰的命令,以第三縱隊和第九縱隊一部攻取宿縣;第四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兩廣縱隊,沿津浦線宿縣、徐州段向東向北攻擊,鉗制邱清泉、李彌兵團東援黃百韬;第九縱隊及豫皖蘇獨立旅沿津浦線固鎮、蚌埠段向南推進,阻擊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北援;第一縱隊為預備隊。同一天,中原野戰軍指揮部召集各縱隊領導開會,進行了具體的部署。12日,參戰部隊開始行動。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兩廣縱隊向宿縣至徐州一線的敵人出擊。孫元良兵團聞風北逃,在夾溝地區被殲一部。中原野戰軍第三縱隊和第九縱隊一部乘勢包圍了宿縣縣城,随即在宿縣以南設置陣地,準備誘殲北援的李延年、劉汝明部,同時積極準備攻城。
宿縣是一座古城,是津浦路徐州、蚌埠之間的一個要點,位處徐蚌戰場的樞紐地帶,扼南北交通要沖。國民黨軍徐州重兵集團在這裡存有大量武器、彈藥、被服、裝具等軍需物資,是他們極為重要的後方補給基地。因此,它的戰略地位顯得十分突出。
解放軍圍攻宿縣的舉動,震動了徐州和蚌埠的國民黨軍。但塗州的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正東援被困碾莊的黃百韬兵團,無法傾力南下。位于蚌埠和固鎮地區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兵力較弱,唯恐陷入解放軍的重圍,畏縮不前。宿縣之敵陷于孤立。守敵僅有第二十五軍第一四八師等1.3萬餘人。但他們仗着高牆深壕和堅固的工事,以及鐵甲列車、裝甲車等,力圖固守。14日,第三縱隊及第九縱隊一部掃清外圍,完成攻城的準備。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帶領各旅領導進行了現地勘察,确定了主攻東門,南、北助攻的方案。15日下午發起總攻,經10個多小時的激戰,至16日拂曉全殲守敵,攻占了宿縣。與此同時,第四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兩廣縱隊及豫皖蘇獨立旅等部占領了固鎮,控制了200裡鐵路及沿線兩側地區。
攻克宿縣,打到了敵人的緻命之處,造成了對徐州國民黨軍的戰略包圍,截斷了他們南逃的退路。11月22日,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23日,毛澤東緻電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在戰役發起前,我們已經估計到第一階段可能消滅敵人18個師,但對隔斷徐、蚌,使徐敵完全孤立這一點,那時尚不敢作這種估計。這種形勢的造成,主觀上是因為我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會合并攻占宿縣,客觀上是敵人隻有某種程度的防禦能力,很少有攻擊能力。”這裡對攻取宿縣的戰略作用作出了恰當的評價。
事後,國民黨報紙評論說:“共軍這個動作,一是截斷徐州向南唯一而重要的補給線,二則為牽制徐州方面的孫元良、邱清泉兩兵團,使國軍不能用盡所有的力量,去解決東翼共軍。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動機,就是阻止黃維兵團的北進。”①然而,這種認識對于國民黨軍來說,未免太遲了。
①《新聞天地》第53期。
第三節圍師不阙
為了統一領導中原、華東兩大戰略區和兩大野戰軍的作戰行動,統籌淮海戰場的後勤供應,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淮海前線總前委,于11月16日緻電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并華東局、中原局、華北局:“中原、華東兩軍必須準備在現地區作戰3個月至5個月(包括休整時間在内),吃飯的人數連同俘虜在内将達80萬人左右,必須由你們會同華東局、蘇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蘇分局、冀魯豫區黨委統籌解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由劉、陳、鄧、粟、譚五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可能時五人會議讨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這裡所提到的“譚”,即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譚震林。
總前委成立後,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擔負起全面指揮淮海作戰的重任,但他們的指揮位置仍然在中原野戰軍一邊,一切号令均通過中原野戰軍司令部發出。這時候,淮海戰場交戰雙方的兵力都己集中。由于黃維兵團的到來,國民黨軍集結了共約80萬人。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以及周圍各軍區所屬地方武裝,總兵力約有60餘萬人。
劉伯承和陳毅、鄧小平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分析了戰場形勢,認為當前的中心任務是完成圍殲黃百韬兵團,各方向的作戰必須為這個中心服務。他們見華東野戰軍既要集中力量解決黃百韬兵團,又要阻擊由徐州東援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任務确實很艱巨,覺得必須給予有力的配合。他們指揮中原野戰軍牢牢控制淮海戰場南線戰局,對黃維兵團采取監視、拖住的方針,不使其到達宿縣、固鎮與李延年兵團會師,爾後合力援救黃百韬兵團。具體部署是:以第一縱隊在蒙城、宿縣間作正面防禦。以第二、六縱隊組成突擊集團打黃維之側後。另以第三、四縱隊阻擊李延年兵團,誘其深入,尋機殲滅。以第九縱隊阻擊劉汝明兵團。
11月19日晚,華東野戰軍以有重點的多路攻擊手段,對黃百韬兵團發起總攻,激戰徹夜,于翌日晨攻占碾莊圩,又殲滅該兵團部及第二十五軍軍部等萬餘人。黃百韬率殘部東逃至第六十四軍駐地大院上,繼續頑抗。
戰役發展到了重大的轉折關頭。第一階段實現圍殲黃百韬兵團的計劃後,第二階段主要殲敵目标指向誰呢?還在黃百韬兵團被圍殲的過程中,中共中央軍委與總前委、華東野戰軍領導曾有過多次電報磋商,先後提出過誘殲北線邱清泉、李彌兩兵團;圍殲南線黃維兵團;割殲由固鎮北進的李延年兵團等多種預案。但由于當時黃百韬兵團還沒有全部殲滅,戰場内外的情況尚未十分明朗,因此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一切要待殲滅黃百韬兵團之後,根據當面敵人的情況再作決定。11月19日黃百韬兵團即将被殲,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在研究戰場情勢後,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認為華東野戰軍經過連續作戰已相當疲勞,“刀鋒似已略形鈍挫”,如不休整,接着殲滅比黃百韬更強的邱清泉、李彌兵團,殊非容易。而中原野戰軍6個縱隊單獨對付黃維、李延年、劉汝明3個兵團,困難頗多。如取正面防禦,必兵力分散,不能殲敵,且有被敵透過一路增援徐州的危險;如取機動殲敵,雖可逐個殲敵,但對華東野戰軍作戰不無影響。因此建議在殲滅黃百韬兵團後,不如“以七、八個縱隊鉗制邱清泉、李彌,以六、七個縱隊先打黃維、李延年,似為上策。”中共中央軍委采納了這一建議,于19日當天指示中原野戰軍擔負殲滅黃維兵團的任務,華東野戰軍除速殲黃百韬兵團外,以主力一部擔負殲滅李延年兵團的任務。後來,又進一步要求華東野戰軍以一部協助中原野戰軍殲擊黃維兵團,另一部負責阻擊徐州和蚌埠方面的國民黨軍。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積極創造圍殲黃維兵團的條件。11月19日,黃維兵團開始攻擊渡河,以主力投入戰鬥,用猛烈的炮火開路。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鑒于第一縱隊防禦縱深薄弱,主力尚未趕到,渦河、淝河間地區狹窄,不便大軍作戰,故決心改在淝河、浍河之間殲滅敵人。21日夜,令主力全線轉移至浍河北岸布陣,各縱隊隻以小部接敵進行移動防禦,以求消耗敵人,創造戰機。
華東野戰軍方面,抓緊了對黃伯韬兵團殘餘部隊的攻殲,22日予以全殲。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勝利結束。
就在同一天,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駐地召集中原野戰軍縱隊領導開會。會上劉伯承表達了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打黃維的意向,說華東野戰軍于日内即可結束徐東作戰,現正分兵南下,鉗制徐州和蚌埠之敵,保障中原野戰軍側背的安全。中原野戰軍當前的任務,是設法将黃維兵團包圍起來,爾後分割殲滅。他強調指出,大家要充分認識圍殲黃維兵團的艱巨性,打個不好聽的比喻,這一仗好比是“瘦狗拉硬屎”。他這是針對雙方的實力而言的,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共12萬人,與黃維兵團大體相當。但由于大别山的消耗和部分兵力留置,造成各縱隊兵員不足,除第一、四縱隊各有9個團外,其餘均隻有6個團,第九縱隊甚至隻到了5個團。武器裝備方面,除了幾十門野炮、山炮、步兵炮和200多門迫擊炮外.基本武器隻是輕重機槍、步馬槍和手榴彈,而且彈藥不足。與黃維兵團美械裝備的坦克、重炮、自動步槍等相比,處于明顯的劣勢。鄧小平要求大家拿出“傾家蕩産”的氣魄,他說,隻要殲滅了南線敵人的主力,中原野戰軍就是打光了,全國各路解放軍還可以取得全國勝利,這代價是值得的。各縱隊領導紛紛表示了堅決打好這一仗的決心。
會議經過熱烈的讨論,一緻認為,在黃百韬兵團全軍覆沒之後,黃維兵團為避免孤立被殲的危險,必定會拚死向津浦路靠攏,以同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合為一股。由于它機械化程度高,攜帶有大量辎重,又急于求進,估計會選擇宿蒙公路為主要通道。而這裡又隻有南平集有座大石橋可以通過重炮、坦克。因此,有效地控制宿蒙公路,堅決扼守南平集,是實現阻擊和包圍黃維的關鍵。于是,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決定把南平集作為扼守要點,令陳赓率第四縱隊堅守。
黃維見解放軍全線撤至淝河北岸,誤認為攻擊得手,命令部隊乘勢攻擊前進。但他手下的第十八軍軍長楊伯濤看出情勢不妙,建議暫留蒙城觀察一下再說,免得陷入圈套。黃維聽了也感到言之有理,但又顧慮違拗蔣介石限期攻占宿縣的命令,因此,猶豫不決,在蒙城周圍徘徊了一天。這時,黃百韬兵團被全殲。蔣介石對黃維封鎖消息,仍督促他繼續北進。黃維隻得又沿宿蒙公路向南平集攻擊前進。
南平集的阻擊戰打得異常激烈。黃維志在必得。一連兩天,他以主力第十八軍擔任主攻,動用大量坦克、重炮,輪番向南平集發動猛攻,鎮子被打成一片火海,許多房屋被夷為平地。陳赓是位久經戰陣的老練指揮員,他命令部隊把陣地推進到南平集以南數百公尺的田野上。在正面構成以班、排為單位的集團工事,以減少炮火殺傷,增強獨立作戰能力。待第十八軍沖到陣地前沿,即突然開火給予重大的殺傷。黃維所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始終未能攻入南平集。
當夜,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遲遲不進,黃維兵團遠道而來,孤軍冒進,态勢突出,現在殲擊黃維兵團時機甚好。因此決心放棄南平集,在浍河以北布置袋形陣地,誘敵深入,聚殲黃維兵團。24日下午,毛澤東的複電來了,稱:“(一)完全同意打黃維:(二)望粟陳張遵劉陳鄧部署,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三)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理,不要請示。”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立即按計劃行動,指揮中原野戰軍完成縱敵深入、暗設口袋的新布勢。他們以第四縱隊第十旅和第九縱隊一部吸敵就範,利用浍河将南岸的3個軍隔斷,然後集中第一、二、三、六、十一縱隊兩翼包圍,予以攻殲。當中原野戰軍主動後撤時,引起了黃維的錯覺,他以為第十八軍的突擊獲得成功,于是下令該軍經南平集過河,其餘部隊陸續跟進。正行進間,埋伏在東西兩側的中原野戰軍突然全線出擊,槍炮聲和喊殺聲響徹浍河上空。第十八軍唯恐孤軍深入而被解放軍割裂在浍河北岸,慌忙又縮回浍河南岸,這時,蒙城也被中原野戰軍占領。黃維發覺中了圈套,決定不向宿縣前進,改道向固鎮轉移。24日黃昏,中原野戰軍各路部隊乘敵人動搖之機,展開猛烈的向心攻擊。戰鬥力較弱的第十四軍當即失去指揮,潰不成軍。位于最南面的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和第十一縱隊,協力封閉了東南方向敵軍的去路。黃維兵團被包圍于以雙堆集為中心、半徑15華裡的地區内。第十八軍第四十九師掉頭南逃,被第六縱隊第十八旅跟蹤尾追,于26日夜在大營集一帶殲滅。
蔣介石并沒有料到黃維兵團會這麼快落人解放軍的包圍圈。23日,他召集劉峙、杜聿明到南京開會。由于黃百韬兵團的覆滅,會場裡一片沮喪氣氛。
蔣介石為了振作士氣,對黃百韬的頑抗到底吹捧了一番。當有人提到黃維兵團的處境時,他吹噓黃維有十數萬之衆,裝備精良,完全有獨立作戰和支撐的能力。因此,他決定徐州“剿總”的主力向符離集進攻,李延年兵團和黃維兵團向宿縣進攻,南北夾擊,打通徐蚌間津浦路的交通。劉峙、杜聿明也認為别無良策,這樣似乎尚有一線希望,散會後即飛返徐州。飛機經過雙堆集上空,杜聿明通過報話機與黃維通話。黃維焦急地說:“當面敵人非常頑強,應想辦法,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杜聿明回答:“今天老頭子已決定大計,馬上會對你下命令的,請你照令實施好了。”不久,蔣介石的電令果然傳到黃維的司令部。同時,從杜聿明那裡也傳來徐州主力已大舉南下的消息。黃維不禁面露喜色,以為轉機來了。他下令仍向東南方向進攻,争取與李延年、劉汝明靠攏。
一連幾天,黃維驅使各軍輪番向解放軍陣地進行猛烈的攻擊,但在解放軍的堅強阻擊下,損兵折将,無法突破包圍圈。北面的“徐州主力”,根本杳無音訊;南面的李延年兵團,更是毫無影蹤。黃維再度陷入失望,連連向蔣介石求救。蔣介石此時正狼狽萬狀,手裡已無兵可調。華北前線,由于東北野戰軍揮師入關,傅作義的55萬人馬已處于被包圍的境地。西北胡宗南集團,自顧不暇。華中地區尚有張淦兵團和宋希濂兵團,但一來遠水難救近火,二來白崇禧存心作梗,設置種種障礙,難以及時調到。蔣介石處于萬般無奈之中,隻得複令黃維兵團“固守待援”,并下令空軍予以配合。命令傳到雙堆集前線,黃維及其左右的一班高級軍官立刻嘩然,他們業己感到局勢的危殆,但又别無他法,隻得準備作困獸之鬥。
在中原野戰軍前線指揮所裡,洋溢着熱烈而緊張的氣氛。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輪流在作戰室值班,随時掌握着戰役的進程。為照顧劉伯承的身體,鄧小平常常主動連值兩班,對準時來作戰室接班的劉伯承說:”這一陣把你拖垮了,你好好去休息。我年輕力壯,應該多擔點工作。有大事一定來叫你。”
這一對老戰友的革命友誼,在戰火硝煙中與日俱增。
這時候,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的指揮部已移到宿縣西北臨渙集附近的小李家,離雙堆集僅幾十裡。在這之前,他們的指揮部往來移動于臨渙集周圍的嚴家、周殷圩等村莊,到小李家後相對穩定。這個隻有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從此成為名垂史冊的紀念地。
黃維兵團的被圍,使中原野戰軍指戰員感到十分歡欣。尤其是第十八軍這個老冤家,終于落人羅網,這一回得好好跟它算總帳了。但劉伯承畢竟比别人想得更深一層。他熟知黃維兵團尤其是第十八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軍官一律軍校出身,士兵受法西斯教育極深,訓練嚴格,講究戰術,要想殲滅它,并非易事。還是采取穩妥方針為好。經過與陳毅、鄧小平研究,他們決定将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劃分為三個階段:阻擊作戰階段,緊縮包圍、準備反擊階段,陣地殲滅戰階段。第一階段,已經以黃維兵團的被圍而告結束。
11月25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令部隊加緊壓縮敵人。最初兩天,由于部隊對敵人的防禦能力估計不足,在作戰上隻是猛烈突擊,造成較大傷亡。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根據這種情況,組織各部隊進行火線總結,并及時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在戰術方面,必須不是依靠急襲,而是依靠充分的偵察和技術裝備(近迫作業、步炮協同等),去取得成功”。各級指揮員很快克服了急躁輕敵的情緒,認真總結經驗,研究對付敵人的辦法。對于彈藥不足的問題,劉伯承立即命令後勤司令部組織前送。并指示:”此戰本拟乘黃維立足未穩之時機開始攻擊,但因我彈藥未能及時大量前送(此點或可認為此戰拖延時間之重大原因之一,後勤在現代規模戰争中的重要性,誠不可忽視),故隻好延遲。”設在商丘的交通司令部,馬上調集了大量汽車和民工支前的大車、手推車,将彈藥和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淮海前線,保障了作戰的繼續進行。
連日來,中原野戰軍指揮部作戰室裡熱鬧非凡。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圍着地圖和沙盤,時而沉思,時而交談。他們鑒于敵人成密集隊形防守,逐村頑抗,很難割裂,曾考慮再使用“圍三阙一”的戰法,故意放開一個缺口,讓敵軍突進預設的袋形陣地,在運動中予以殲擊。但聯系到敵軍這兩天的戰術,往往采取進占一村,鞏固一村,逐步滾進的辦法,想盡量擴占地盤,伺機突圍。如果讓敵人突出包圍圈,在廣闊的平原地形上不但無扭住的把握,而且敵人多占一村,可利用解放軍原有工事組織防禦,更可獲得較多的民間糧食。他們在權衡了整個戰場的形勢後認為,徐州杜聿明集團所轄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以及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己被華東野戰軍牢牢盯住,無法前來增援黃維兵團。殲滅黃維兵團隻是時間問題。因此,他們一變“圍師必阙”的常規,決心采勸圍師不阙”的辦法,”緊縮敵人于狹小範圍以困餓之”。對裝備強而糧彈難乎為繼的黃維兵團,這種辦法非常見效。11月26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截至現在止,我已将敵壓縮在東西不到20裡,南北10裡左右的七個小村中,敵人始終企圖向東南突圍。今日在大量飛機、坦克掩護下,多次攻我陣地,均未得逞。其糧食已極困難,且無宿營地,但仍逐村頑抗,我們采取穩紮穩打、逐步壓縮,利用炮擊,最後殲滅的戰術。華野二、六兩縱刻在湖溝集南北阻援,亦無問題。全殲該敵,已大緻肯定。”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工兵營的一個軍官11月28日的日記這樣寫道:“我們被困已3日了。‘往’、‘吃’、‘拉屎’都成了問題。遍地擠滿了人,插足都沒地方,那還能拉屎?早飯吃了紅薯後,經大段巡視,才找到一處略有隆起的地方蹲下了。另一戰友告訴我:那是埋的死人,昨天炮彈炸死的。我趕忙變換陣地。”國民黨軍的狼狽之狀,于此可見一斑。
在緊縮包圍階段,中原野戰軍還利用敵人急于突圍的心理,給敵人以巨大的消耗。11月26日以後,黃維見援兵無望,決定組織突圍。在大量飛機、坦克的掩護下,采取成團成師的集團沖鋒,妄圖一舉突破解放軍的包圍。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指示部隊構築大縱深工事,頂住了敵人的瘋狂沖擊。11月27日,黃維集中了第十八軍、第十軍和第八十五軍的4個主力師,向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和陝南第十二旅陣地進行輪番的持續攻擊。由于事先第八十五軍第一一○師師長廖運周向中原野戰軍通報了消息,第六縱隊等預有準備,給突圍部隊以迎頭痛擊,粉碎了黃維的突圍計劃。
第一一○師是以該師師長廖運周為首的中共地下組織控制的一支部隊。
早在1948年7月,劉伯承、鄧小平就給該師的黨組織下達了指示,要他們作好起義的一切準備。11月26日,當廖運周得知黃維将于次日晨組織4個師突圍的消息後,感到刻不容緩,立即設法派人前往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報告了這個情報,并要求乘突圍之機舉行戰場起義。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指示第六縱隊堅決支持起義,給廖師嚴密規定了行進路線和聯絡信号。次日晨,雙堆集地區大霧彌漫,廖運周率兩個團按指定路線,進入中原野戰軍規定地域。尾随的敵人以為一一○師突圍成功,即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紛紛湧進。
這時,第六縱隊等部以預伏的火力,向敵突圍部隊猛烈掃射,敵人在突然打擊下陷入混亂。不久,黃維發現第一一○師已經起義,又重新組織突圍。然而,從此士氣一蹶不振,畢竟是強弩之末了。
在圍困國民黨軍的戰鬥中,中原野戰軍廣大指戰員浴血奮戰,與敵人鬥志鬥法,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威震敵膽的近迫作業和飛雷,就是在這艱苦的圍困作戰中創造、發展起來的。為了對付敵強大火力,在劉伯承的倡導下,戰士們以“地平線下前進”的近迫作業,構築成縱橫幾十裡的戰壕,迫近雙堆集敵中心據點幾十米處,形成了對敵攻防的有利陣地。飛雷,是第四縱隊指戰員們根據民間制爆竹的古老技術而發明的一種炸藥抛射器,用迫擊炮或汽油桶作裝具,用于近距離摧毀敵人的碉堡和工事,效果顯著。
淮海戰役前夕,劉伯承曾到第四縱隊參觀過飛雷的試驗,他要求工兵繼續給予提高、完善,說:“飛雷的創造經過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它的誕生,表明了人民戰士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領導上熱心地扶持着這種智慧的發展,就會變成無堅不摧的力量。”戰後,許多俘虜心有餘悸地說,解放軍有三招最使我們害怕:一是近迫作業,往往一夜之間,新挖的戰壕就逼近了我們陣地:二是陣前喊話,從相隔幾十米遠的交通溝裡進行政治攻勢,攪得人心難安:三是飛雷,在發起攻擊前,象大西瓜一般的東西落在陣地上,把鹿砦、工事和死屍一起抛上了天,實在厲害。
被圍困的黃維兵團,損耗巨大,彈藥缺乏,糧食斷絕。蔣介石派飛機空投,但包圍圈日益縮小,很多物資都落入解放軍手中。敵軍所得甚少,杯水車薪,無濟于事,黃維兵團已經陷入絕境。12月1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向中央軍委報告:“敵人己無飯吃,且已發生柴火困難,即使大量空投,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拟先攻其(雙堆集)北端之三官廟、馬圍子諸村(十八師),爾後将敵壓縮于雙堆集兩裡見方的地區,而以大量炮火猛攻之。”
蔣介石仍不甘心失敗,竟孤注一擲,令杜聿明放棄徐州、率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繞道肖縣、永城南下,企圖拊擊中原野戰軍側背,以解黃維兵團之圍,爾後合兵南撤。令李延年、劉汝明合力北進,以為接應。
11月30日,社聿明率30萬人撤離徐州。粟裕當機立斷,以11個縱隊的強大兵力,進行多路、多層次的追擊與攔擊。至12月4日拂曉,将杜聿明集團全部包圍于徐州西南的陳官莊、青龍集地區。
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總前委對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和李延年兵團,分别采取攻殲、圍困、阻擊的不同方針。在中原野戰軍指揮部作戰室裡,劉伯承随手将口杯、硯台、電文紙擺成三堆,接着對參謀們說:“這就象我們面臨的三股敵人。軍委電令我們吃掉己圍的黃維兵團,圍住南下的杜聿明集團,阻住北上的李延年兵團,這叫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要保證夾着的掉不了,看着的跑不了,就必須吃掉黃維兵團,騰出手來,再殲杜聿明、李延年。”
從12月4日起,進入殲滅黃維兵團的最後階段。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精細地計算了敵人兵力損耗的情況,判斷除被殲和起義外,隻有第十一師尚較完整,别的均殘破不堪。于是決定使用總預備隊華野第七縱隊、第十三縱隊,并調來華野特種兵縱隊一部,展開總攻。劉伯承特别強調攻擊陣地的編成和火力組織。他指出:“陣地的編成必須是無數的交通壕和地堡網,或單人的散兵坑(為防止敵炮火及坦克的摧毀,單人散兵坑比地堡更為适用),平行和縱橫交織地從四面八方向敵人陣地前進,我們的工事迫近敵人愈近,就愈易奏效和減少傷亡”,“攻擊的火力必須集中和嚴密分工”。根據敵人的防禦态勢,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決定以陳赓指揮第四縱隊、第九縱隊及豫皖蘇獨立旅為東集團,先殲滅雙堆集以東之敵。以陳錫聯指揮第一縱隊、第三縱隊及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為西集團,殲擊雙堆集兩北之敵。以王近山、杜義德指揮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為南集團,殲擊雙堆集以南之敵。其中以東集團為重點,求得先攻占楊圍子、楊莊、沈莊等地,将敵防禦體系打破,并使黃維兵團部所在地之核心陣地完全暴露于攻擊部隊的火力威脅之下。
12月5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下達了對黃維作戰總攻擊的命令:(一)敵黃維兵團經我半月作戰,已損失總兵力至少三分之一戰鬥部隊至少損失五分之二,其主力十八軍(包括十八師)亦己殘破,這是我各部隊英勇作戰的結果。
(二)根據總的作戰要求及當面實際情況,頒發命令五條如下:甲、從明日午後4時半起開始全線對敵總攻擊,不得以任何理由再事延遲。
乙、陳赓、謝富治集團務殲沈莊、張圍子、張莊地區之敵,陳錫聯集團務殲三官廟、馬圍子、許莊地區之敵,王近山、杜義德集團務殲雙堆集以南玉王廟、趙莊及以西前周莊、周莊、宋莊之敵,并各控制上述地區,然後總攻雙堆集,全殲敵人。
丙、總攻戰鬥發起後應進行連續攻擊,直到達成上述任務為止,不得停止或請求推遲。
盯各部應不惜最大犧牲保證完成任務,并須及時自動地協助友鄰争取勝利。
戊、對于臨陣動搖贻誤戰機的分子,各兵團各縱隊首長有執行嚴格紀律之權,不得姑息。
(三)本命令用口頭直達連隊。
命令傳到部隊,指戰員們歡呼雀躍。最後圍殲黃維兵團的時機終于到來了!
12月6日16時30分,發起了總攻。各集團依靠周密的偵察和嚴密的組織,利用縱橫交錯的交通壕,充分發揮步炮協同的威力,向雙堆集四周展開猛烈的攻擊。敵人仍然作拼死的抵抗。6日晚至7日晨,解放軍先後攻占雙堆集周圍的李圍子、李土樓、小周莊、宋莊、東馬圍子等地,剝開了敵防禦體系的第一層外殼,把戰線推向敵人核心防禦陣地。此後,各縱隊普遍采用晝停夜攻的方法,避開敵人的火力,發揚近戰夜戰的特長,逐日取得了進展。
敵人則在白天組織反擊,以成團成營的兵力,在坦克、炮兵和空軍的掩護下,四出平毀交通壕。但密如蛛網的交通壕從四面八方伸向敵人陣地,即使部分遭到毀壞,很快就被修複。12月9日,劉伯承指出:“敵現集于上千的地堡網内,故我隻能穩步前進,隻要交通壕迫近,加上密集炮火,必能成功。”
各攻擊部隊根據這一指示,加強近迫作業把交通壕盡可能延伸到敵人的陣地前沿,針對選好的攻擊點,集中兵力兵器,一鼓作氣壓向敵人,往往取得成功。依靠這種穩步前進的戰術,提高了殲敵效果,減少了自己的傷亡。11月10日,在南集團的強大打擊下,敵人第八十五軍第二十三師殘餘部隊在該師師長黃子華率領下投城。敵人軍心更加動遙12月12日,劉伯承、陳毅以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的名義,發出《促黃維立即投降書》。向黃維指出:“現在你所屬的四個軍,業已大部被殲。八十五軍除軍部少數人員外,已全部覆滅。十四軍所剩不過2000人。十軍業已被殲三分之二以上。就是你所最後依靠的精銳十八軍,亦已被殲過半。你的整個兵團全部殲滅,隻是幾天的事。而你們希望的援兵孫元良兵團,業已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業己陷入重圍,損失慘重,自身難保,必遭殲滅。李延年兵團被我軍阻擊,尚在80裡以外,寸步難移,傷亡慘重。
在這種情況下,你本人和你的部屬,再作絕望的抵抗,不但沒有絲毫出路,隻能在人民解放軍的強烈炮火下完全毀滅。貴官身為兵團司令,應愛惜部屬的生命,立即放下武器,不再讓你的官兵作無謂犧牲,如果你接受我們這一最後警告,請即決策。”這個文告,通過電台廣播和喊話筒傳播,反複傳到敵人的耳中,進一步引起了敵人的驚恐和絕望。
由于黃維拒絕投降,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決定予以徹底殲滅。12月13日,他們調整了部署,以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和第十三縱隊加入南集團作戰,把作戰重點改以南集團為主,由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陳士榘統一指揮,結合東西兩集團,直搗敵指揮中心雙堆集核心陣地。14日,攻擊部隊四面多路會攻雙堆集東側敵核心據點――野戰集團工事。這裡距黃維兵團部僅有兩裡,是黃維兵團部的重要屏障。黃維指派号稱“威武團”的第十軍第十八師第五十四團據守。突擊開始前,上百門火炮齊射,炮彈和飛雷傾瀉在敵人陣地上,使敵人苦心經營的野戰集團工事大部被摧毀,守敵非死即傷。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七旅第四十九團“襄陽登城第一營”和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第八師第二十三團“洛陽營”,分别從南面和東面突破敵人陣地。黃維急派其警衛團趕來增援,但已無法抵擋,一陣激戰之後,僅剩百餘人狼狽逃回。
黃維見大勢已去,于12月15日下午決定進行最後的突圍。他命令所有殘餘部隊“四面開弓,全線反撲,覓縫鑽隙,沖出重圍”,實際上是讓官兵四散逃命。黃維、胡琏、吳紹周各搭乘一輛坦克突圍。黃昏,攻擊部隊乘敵人慌亂突圍之機,分多路向雙堆集實行穿插和割裂,終于将黃維兵團殘餘部隊一一殲滅。黃維、吳紹周被生俘,隻胡琏僥幸逃脫。至此,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勝利結束。計殲敵1個兵團部、4個軍部、11個整師和1個快速縱隊,共10萬餘人,繳獲武器彈藥一大批。
12月12日,毛澤東來電,請劉伯承在黃維兵團殲滅後,到中央商談戰略方針。要求劉、陳、鄧、粟、譚五人開一次總前委會議,商好在邱、李殲滅後的休整計劃,下一步作戰計劃及将來渡江作戰計劃,以總前委意見帶到中共中央。據此,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于17日趕赴設在肖縣西南蔡窪的華東野戰軍指揮部。粟裕一見到劉伯承,就感慨地說:“我們17年沒有見面了!”
他倆從1932年在紅軍學校分手算起,至今正好有17個年頭了。随後,大家回憶起長征與南方三年遊擊戰争的經曆,又談到當前淮海戰場的勝利及今後向全國的大進軍,氣氛越來越熱烈。然後,五人正式開會,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商定了一系列的計劃。會後,劉伯承、陳毅動身北上趕赴西柏坡。
經過華東野戰軍的英勇作戰,杜聿明集團也在1949年1月10日被全殲。
至此,聲勢浩大的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協力殲滅了同民黨精銳主力5個兵團,22個軍,56個師,共55.5萬餘人,解放了長江以北廣大地區。人民解放戰争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戰後,劉伯承在為中原野戰軍《雙堆集殲滅戰初步總結》的題詞中指出:“淮海戰役乃毛澤東軍事學說中各個殲滅黃百韬、黃維、杜聿明三軍的範例,而雙堆集殲滅黃繼軍一戰,則乃承先啟後的關鍵。由于我在津浦兩側從黃維的外翼開始圍攻,而杜聿明軍則欲從徐州西南拊我外翼,以與李延年軍協援黃維,因而被殲滅于永城東北地區。雙堆集以運動戰始,以陣地戰終;以消耗敵人始,以圍殲敵人終。我在轉換關頭上運用不同戰法而持之以頑強,必須着重研究而發揚之!”這一精辟的見解,是他對淮海戰役的科學總結,也是他在這場偉大的戰略決戰中指揮藝術的光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