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戰略展開三回合
第一節立足生根
“劉司令員騎上了馬,鄧政委笑了。”
這是部隊勝利渡過淮河後,像閃電一樣在廣大指戰員中傳開的“新聞”。
沒有人去追索“新聞”的來源,但是,人們對于這兩句話,都在形象地、有聲有色地描繪着。不言而喻地理解這個時候“上馬”和“笑”意味着什麼。
在這用生命和鮮血開辟的大别山上,劉伯承和鄧小平相偕安步緩行,不時相互會心地看着,不斷重複着一句話:“蔣介石輸了他第三步棋!”
敵人潰逃或者隐匿了,群衆還沒敢露面。山野雖然還是茂林修竹,松杉蔽日,金桂和幽蘭飄香,桐果和木梓交映。但是,村鎮裡到處是房屋倒塌,沒有炊煙,也沒有雞犬之聲。偶爾在山澗石壁和廟宇、祠堂已經斑駁的牆上,看到當年紅軍、赤衛隊等書寫的标語:“蘇維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鞏固蘇區”“打土豪,分田地”“沒收地主豪紳土地,分配給窮人耕種”。表明着這裡曾經有過的土地革命的峥嵘歲月。
曾在這塊土地上拼搏過的老紅軍,不由得引起了血淚的回憶。劉伯承對他們說:“這些都是階級父老兄弟用生命和鮮血留下的曆史印證,要把它們保存下來,做為對子孫後代最珍貴的教科書。這是拿金子部買不到的!血債要用血來還!大家把仇恨變成戰鬥的力量。”說着,他就讓攝影記者盡可能拍攝下來。
經過幾天的宣傳動員,群衆陸陸續續回了家,一傳十,十傳百,奔走相告:“當年的紅軍回來了!”
各縱隊報告:部隊每天都有來訪的白發父母、望穿秋水的妻子和兒女,打聽親人的音信,訴說他們10多年來的苦難和鬥争;老軍人懷念着鄂豫皖根據地的開創者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徐海東及堅持在大别山打遊擊的張體學、劉昌毅、桂林栖、鐘大湖等;婦女們親切地呼喊着“陳少敏大姐又回來了。”
當地遊擊隊都得到了武器彈藥的補充,他們揚眉吐氣,如虎添翼,為大軍籌集柴草、米糧,積極完成一切新任務。
劉伯承、鄧小平開始研究戰略展開的新任務:“分兵發動群衆,集中以應付敵人”“義元反顧,重建大别山根據地”。
每天夜晚,如豆的木梓油燈下,劉伯承用放大鏡,刻苦閱讀、精心體會毛主席在《解放戰争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中的指示:“到國民黨區域作戰争取勝利的關鍵,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戰機,勇敢堅決,多打勝仗;第二是在堅決執行争取群衆的政策,使廣大群衆獲得利益,站在我軍方面。隻要這兩點做到了,我們就勝利了。”同時,着手單拟創造鞏固的大别山根據地的計劃和部署。
8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向部隊發出指示,号召全體指戰員“全心全意、義無反顧地創建大别山根據地”,指示說:“一、我軍已勝利地完成渡過淮河、進入大别山的任務。敵人的追截計劃完全失敗。今後任務是:全心全意地、義無反顧地創建鞏固的大别山根據地,并與友鄰兵團配合,全部控制可能點。
二、實現此曆史任務,要經過一個艱難困苦過程,沒有半年以上時間,如不大量殲滅敵人,充分發動群衆,要想站住腳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應切戒驕躁,兢兢業業,上下一心,達成每一個具體任務。
三、向全軍說明,我們完全有勝利把握。首先是有陳謝兵團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廣大地區和華東大軍在隴海路南北互為配合。其次是我們當面敵人隻有23個旅,兵力分散,戰鬥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南下失敗,戰略上愈顯被動。再次是大别山還有長期的革命傳統,有遊擊戰争基矗我們有許多本地幹部。特别是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全軍上下一緻的決心和信心,勝利是有把握的。雖有困難,也是能夠克服的。
四、應向全區群衆說明,我們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們的子弟兵在華北空前勝利了,壯大十倍。說明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條件。說明我軍決不再走。我們的口号是:‘與鄂豫皖人民共存亡,使鄂豫皖人民獲得解放’。
五、在軍事上,我們在最初一個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領一切可能占領的城鎮,肅清土頑,争取打些小勝仗(一兩個團。一次一次的殲滅戰)。
同時,特别注意引導大家熟悉地形,習慣生活,學習山地戰,為大殲滅戰準備條件。但是必須了解,如果我們不在半年内殲滅10個旅以上的敵人,就無法使群衆相信我們不會再走,而敢于起來鬥争,我們也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因此,任何時候,全軍都必須有高度的戰鬥意志和戰鬥的準備。
六、充分發動群衆及其遊擊戰争,同我們一塊鬥争,是實現我們戰略任務的決定條件。而我軍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格軍風紀,是樹立良好影響使群衆敢于接近的先決條件。各部必須專門檢查實現,萬勿忽視。”
第二天,他們召開了直屬部隊連以上幹部會,進行紮根大别山的動員,會上,鄧小平作了題為《目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他滿懷豪情地宣布:“我們已到大别山,完成了戰略任務的第一步,把蔣介石逼退了一條線。
黨中央說我們是英勇的行動。我陳謝兵團已挺進隴海西線,向伏牛山前進。
這樣,便以大别山、伏牛山、魯西南(陳粟)形成一個犄角之勢。在這戰略态勢下,我們解放中原,把蔣介石逼退一條線,是有充分根據與條件的。”
在分析了勝利條件和困難,明确提出了任務後,他号召大家:“重建鄂豫皖解放區的任務是非常光榮的,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頁。我們的決心是十分堅定的,解放區一定要建立起來,困難一定要克服。
共産黨員的特點是越困難越有勁、越團結。我們要有信心克服困難,我們一定要站住腳、生下根。”
為了完成上述的戰略任務,劉伯承和鄧小平決定乘敵主力被甩在淮河以北,大别山區極為空虛的有利時機,迅速實施戰略展開。命令第三縱隊3個旅在皖西,第六縱隊兩個旅在鄂東,迅速搶占中心地區的數十縣,肅清民團,發動群衆,開創根據地。第一、二縱隊,中原獨立旅和第六縱隊的1個旅,共9個旅的兵力,在大别山北麓的商城、羅山地區,一面牽制敵人,掩護展開;面就地鋪開攤子,開展地方工作。同時,将全區劃分為豫東南、鄂皖、皖西、鄂東等4個工作地區,組成共産黨的工作委員會,分别由各縱隊抽調部隊和幹部,結合随軍南下的地方幹部,在統一領導下,開展地方工作。估計到新區鬥争的複雜性和艱苦性,堅決進行了第四次精簡機關,減輕裝備、牲口,再次隐蔽一批辎重,并積極訓練部隊迅速熟悉南方作戰條件和生活習慣,以适應新的鬥争環境。
在劉鄧大軍實行展開時,蔣介石慌忙以23個旅的兵力跟過淮河,尾随直追,妄圖乘劉鄧立足未穩之際來争奪大别山這個戰略要地。9月初,國民黨軍第八綏靖區(合肥)夏威所指揮的整編第四十六師進到六安、霍山地區,整編第五十八師進到固始、商城地區;鄭州前進指揮所(信陽)張轉所指揮的整編第八十五師進到羅山、信陽地區,整編第十師、四十師經宣化店沿公路向黃安、麻城前進;武漢行轅程潛所指揮的整編第六十五師,經平漢路進到黃安,整編第五十二、五十六師在信陽以南的平漢線和武漢外圍就地分散,摧毀地方政權和後方機關。戰鬥力較強的桂系整編第七師和第四十八師,沿經扶(新縣)、麻城公路向南尋找劉鄧主力作戰。
劉伯承、鄧小平針對這些情況,遵照毛澤東的最新電示,決心在目前幾個月内,避開桂系主力整編第七師、第四十八師,集中力量殲滅中央系及滇軍。他們确定先打戰鬥力較弱且比較孤立的滇軍整編第五十八師,牽制桂系,掩護展開。9月上旬,第一、二兩個縱隊主力和第六縱隊1個旅,在商城以北河鳳集地區打了第一仗,原準備消滅整編第五十八師一部,由于部隊還不熟悉山地、水田作戰,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但是,打擊了敵人,調動了敵整編第四十八師和第十師從新縣、宣化店地區回援,掩護了展開。
商域作戰後,國民黨軍整編第四十八師又轉向皖西,整編第七師、第四十師、第六十五師仍在黃安、麻城地區。為了打擊敵人氣焰,繼續吸引敵人向北,劉伯承、鄧小平集中第一、二、三縱隊主力和第六縱隊1個旅,仍以殲滅商城附近的整編第五十八師為目标。9月19日,在商城以西的中鋪殲滅其新編第十旅第二十九團,因而又調動了敵整編第八十五師自光山、潢川地區東援,整編第四十八師一部自六安西援,錯亂了敵人的進攻部署。
接着,以第一、二縱隊主力和第六縱隊1個旅,于9月25日,在光山斛山寨打了第三仗,擊退了敵增援部隊整編第八十五師的進攻。
經過這3次作戰,劉伯承、鄧小平把敵人的機動兵力全部調到大别山以北地區,保障了在大别山南部的鄂東、皖西地區的展開。
但是,這三仗都打得不夠理想,殲敵有生力量不多。因為部隊初到大别山,缺乏在無後方條件下和山地、水田地帶作戰的經驗。加之生活上北方戰士普遍吃不慣大米,穿不慣草鞋,對南方氣候、水土不适。這些,都給部隊帶來了不利的方面。從敵情方面來說,國民黨軍不但糾集大量主力,實施“追剿”,而且利用當地的反動統治機構如保甲、特務組織及保安團隊等進行破壞騷擾,在暗地裡威脅和控制群衆,四處打黑槍,暗殺積極分子,緻使部隊給養難籌,休整無安全之地,傷員無處安置。因此,部分指戰員較多地看到局部的暫時困難,對全國的勝利形勢及本身所執行任務的意義認識不足,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不足,對重建大别山根據地的戰略作用和艱巨性認識不足,甚至在部隊中出現了一些消極避戰情緒和紀律松弛的現象。
野戰軍指揮部在經扶縣白雀園暫往下來。劉伯承在小油燈下,用放大鏡仔細看着各方面的報告,仔細尋思着解決這些思想問題的辦法。
他和鄧小平決定先找各縱隊領導開會,和大家共同研究解決部隊出現的這些思想問題。9月27日,他們在光山以南的王大灣召開了旅以上高級幹部會議。
當各縱隊的領導幹部相繼趕到會場時,劉伯承、鄧小平沒有象往常那樣親熱地跟大家打招呼,而是緊繃着臉端坐不動。會議開始,鄧小平首先講話,他說,今天開會不拉手,原因大家應該明白。接着,他就創建大别山根據地的任務,談到部隊作戰和工作的現狀,嚴肅指出:越是在困難的時候,高級幹部越要以身作則,鼓勵部隊勇敢地殲滅敵人。我們既反對在條件不可能的時候輕率地去作戰,更要反對在條件可能的時候不敢勇敢地去作戰。他還強調部隊必須認真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指出能否堅決執付二大紀律八項注意,關系到我們在大别山能否站得住腳。他要求全體指戰員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以大别山為家的思想,堅決克服怕打硬仗、紀律松弛等錯誤思想情緒。他特别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帶好頭。鄧小平講完後,劉伯承接着講。他說,創立大别山解放區是我黨我軍正确的戰略方針和确定不移的政治任務。要創立解放區,必須打勝仗殲滅敵人,發動群衆實行土地改革。這兩個輪子是颠撲不破的真理;而推動這兩個輪子轉動的原動力,則是提高信心、加強牛志。全黨全軍愈認識自己的政治任務和光明前途,信心就愈高,鬥志就愈強,這兩個輪子的轉動就愈快、愈順暢,而創立解放區的進程就愈是突飛猛進。他又說,勇敢的“勇”字,就是男子頭上有一頂光榮的花冠。我們有的幹部打起仗來缺乏勇氣,“沒卵子”,不像男子漢,這是不允許的。今後一定要堅決克服。否則,我們就完不成黨中央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大家要按小平同志講話的精神辦。我們進到大别山,處于無後方作戰。困難重重,但要有勇氣戰勝困難,特别是要打好仗。
最後,劉伯承、鄧小平共同表揚了群衆創作的歌頌躍進、鼓舞鬥志的歌曲、快闆,劉伯承一再肯定說:“我們部隊就是要唱這樣的歌:‘大别山好比一把劍,直插到蔣介石的心裡面!’”這次重要會議,對堅持大别山的鬥争,迅速實施戰略進攻,起了重大的作用。從此以後,各級政權和縣、區武裝逐漸建立起來,部隊的歌聲在行軍中此起彼伏地響起來。
堅定的信念,昂揚的鬥志,加速了戰略展開。到9月底,已解放了縣城23座,殲滅國民黨正規軍6000人,土頑800餘人。在霍山、嶽西、六安、舒城、潛山、太湖、廬江、羅田、商城、光山、羅山、經扶縣、潢川等縣建立了17個民主縣政權,從而打開了局面,安置了後方,調動和牽制了大量敵軍,配合全國各戰場轉入進攻,實現了毛澤東主席将戰争引向國民黨區域的戰略計劃,并為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大量殲滅敵人,發動群衆,創立根據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劉伯承诙諧地說:“這次捉迷藏,我們又勝利了。在敵人拼死命追擊中,我們戰略初步展開了,開始站住了腳,但這才是第一個回合。”
第二節縱橫馳騁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發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和《中國土地法大綱》,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号,并且宣布了”黨的八項基本政策”。同時還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口号和重新頒布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據此,中共中央中原局于10月12日發出了《放手發動群衆,創建大别山根據地》的指示,要求在全區普遍宣傳黨的土地法大綱,立即發動群衆向封建地主惡霸展開鬥争。并決定成立鄂豫、皖西兩個區黨委和軍區。由每個縱隊各抽1個建制旅或3個團作軍區基幹武裝,各抽調1000至2000名幹部和老區翻身戰士去參加地方工作。這時,集結在大别山北部的國民黨軍6個多師,妄圖合擊光山、經扶縣地區的劉鄧部隊主力。
劉伯承、鄧小平以一部分兵力在大别山北部牽制和迷惑敵人,主力邵擺脫敵人合擊,乘虛出鄂東、皖西,尋機殲敵。
第三縱隊首先在皖西六安東南的張家店,抓住國民黨軍整編第八十八師第六十二旅,予以全部消滅。這是到大别山後在無後方依托條件下,第一次消滅敵人一個正規旅以上兵力的重大勝利。
第六縱隊主力出擊鄂東,以疾風掃落葉之勢,掃蕩了沿途分散孤立的敵軍守備部隊和地方反動武裝,連克長江北岸的團風、浠水、廣濟、英山等城鎮。至此,劉鄧大軍已控制長江北岸達200餘裡。
身在廬山的蔣介石,在江北的隆隆炮聲中,日夜惶恐,生怕解放軍渡江南進。急令第二○二師從九江伸至江北岸的蕲春、黃梅,新編第十七旅在軍艦配合下占領武穴。
10月24日,又有新的情報:“現有敵整編四十師轄三十九旅(欠一個團〕、一○六旅和整編五十二師的八十二旅,共有5個步兵團的兵力,正奉蔣介石的急令,由黃安、麻城一直在我們背後盯梢,并兼程前進對我追截,妄圖把我們壓縮到長江北岸的湖沼地帶,包圍殲滅。”
劉伯承命令進一步查清敵情,同時了如指掌他說:“這是兩個戰鬥力較弱的敵人,整編四十師曾在乎漢戰役中遭受過我軍殲滅性打擊,這次孤軍來追,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良機。”
當查明追敵确系孤軍弱敵,正從浠水東犯廣濟時,他形象地說:“老蔣的五個步兵團,真是送上門的大塊肉。還是我們四川人稱呼的‘臀尖肉’啊!我們是吃定了。”
本來,部隊沿長江一帶展開後,拟争取半個月的時間解決冬夜問題。現在戰機在手,決心立定,吃掉敵人再穿棉衣。接着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55歲的劉伯承,拄着竹竿,翻山越嶺去觀察地形,選擇戰場,經常是汗濕衣衫。他登上浠水三角山頂,稱贊這一帶是能攻易守的好地形。他聽說過去曾有軍隊在這裡遭到過失敗,就更加仔細察看。最後,決心選擇地形險要、敵人必經的高山鋪為設伏殲敵的戰常并指示要使用多種手段,造成敵人的錯覺,助長敵人的驕傲,把他們牽到預定地區,殲敵于運動之中。
10月23日,華北清風店大捷的喜訊傳到大别山,野戰軍領導機關在駐地浠水以東的範家灣召開祝捷會。劉伯承在會上宣讀給晉察冀野戰軍的賀電,莊嚴地高聲朗讀說:“我們将以新的勝利向你們祝賀,向中央報捷!”
這實際上就是高山鋪戰役的有力動員。
10月25日,敵人進至薪春東北的漕河鎮地區。周圍敵情無大變化。劉伯承、鄧小平命令把分遣在長江北岸的部隊立即作向心集結,決心打個殲滅戰。行動計劃如下:一、攻克團風的第六縱隊,由黃岡東北之上巴河、楊家祠地區,于26日進至洗馬畈以西地區,尾敵東進,并以一部與敵保持接觸,遲滞敵人,保障我部隊的集結。
第一縱隊攻克武穴的主力,由廣濟西南之彭家塘,于26日夜間,隐蔽地進至高山鋪以東及東北、東南地區,構築工事設伏。這兩個縱隊為第一梯隊,由第一縱隊首長統一指揮,完成對敵之包圍,并置重點于西北及南面,防敵逃走。
二、第二縱隊為預備隊,限26日前,集結在黃梅西北後山鋪地區。
三、第三縱隊以4個團西進,在黃梅以北張家榜地區集結待命,準備參戰,擴大戰果。
四、皖西方面主力則積極活動,牽制住桂系軍隊,不使西援。五、鄂豫軍區部隊積極活動,牽制羅田、宋埠之敵。
劉伯承更給予中原獨立旅(歸第一縱隊指揮)特别任務,命他們裝成地方遊擊隊作誘餌,進至漕河鎮、劉公河之間地區,前去和敵先頭部隊接觸,沿公路進行運動防禦,邊走邊打,誘騙敵人,把敵誘至我設伏地區,并千方百計阻滞敵人,争取時間,保障各參戰部隊能按時趕到。
野戰軍指揮部移到高山鋪北面的胡涼亭。這兒,整個山村被濃蔭覆蓋,地形險要,人煙稀少,位置隐蔽。可以俯瞰、了望敵人必經之狹長山谷。
各部隊不顧疲勞,日夜兼程,全部按時趕到指定位置。
戰鬥從中原獨立旅的僞裝牽牛開始。他們在大路鋪地區與敵人稍微接觸後,就撤到大王砦地區。敵人果然沿公路跟蹤追擊。
26日上午9時許,敵前衛部隊抵高山鋪,與第一縱隊警戒部隊接觸。警戒部隊退到馬奇山。當時大霧彌漫,觀察困難。敵錯誤判斷劉鄧部隊兵力不多,是阻滞其前進,以掩護主力轉移。因而,他們僅以少數兵力進行偵察,控制沿公路的小山,主力仍繼續向廣濟推進。
這些佯裝的行動,迷惑了國民黨軍。他們在一天之内,就放心大膽、趾高氣揚地前進了60裡。
劉伯承掌握着每時每刻的戰報,稱贊已取得的預期效果,一再叮咛各縱隊指揮員說:“一定要牽着敵人的鼻子走,叫他們照我們的指揮棒行動!”
進到洪武坷山的國民黨軍,遭到第一縱隊的頑強阻擊,被卡住了前進的道路。雙方展開了激戰。第一縱隊第一旅第一團連續擊退了敵人13次進攻,堅如磐石地守住了陣地。當夜,敵以整編第四十師退守清水河,以第八十二旅縮守高山鋪,終于鑽進了高山鋪附近的口袋裡。
27日拂曉前,第一縱隊主力及中原獨立旅共8個團的兵力,割裂了高山鋪與清水河之敵,并對清水河發起攻擊。第一縱隊第十九旅從黃花鋪以西之陳家凹、牛角垴出擊,占領父子坳,切斷了高山鋪敵人的退路,協同第六縱隊攻擊高山鋪之敵第八十二旅。已進至漕水河以東地區的第六縱隊兼程東進,趕到高山鋪以西,一部控制該地西南的安山,一部在第十九旅的協同下圍殲第八十二旅。第二縱隊第四旅,進至廣濟西南的許家鋪、新屋灣地區待命。第三縱隊當日也進到了涼亭河附近,準備擴大戰果。
這時,敵人才發覺已被逐個分割,陷入重圍。他們迅即搶修工事,集中兵力和火力,猛攻洪武垴和馬奇山,企圖搶占有利地形,固守侍援。但都被擊退。
當日9時,劉伯承命令發起總攻。各路部隊冒雨苦戰,高呼:“紮緊布袋口,不讓一個敵人漏出去!”
在勇猛沖擊和居高臨下的密集火力射擊下,敵拼命沿公路向西南逃竄,在高山鋪西南的安山腳下,被預伏的第六縱隊迎頭截擊,國民黨軍陷入水深過膝的稻田地帶,無法運動。至下午2時,1個師部,兩個半旅共1.2萬餘人全部被殲滅。戰役勝利結束。
已經是秋老冬至的時候了。劉鄧大軍的10多萬健兒,都還不曾解決禦寒的冬衣。無論行軍、作戰、站崗、放哨,人人都還是單衣、草鞋。
11月上旬,野戰軍指揮部移到了鄂皖邊的劉家畈。群衆把火盆、暖手籠、氈毯、棉被送到劉伯承、鄧小平等的住室來。最初,他們堅決讓警衛人員婉言送還。後來,由于抵不過大家的深意摯情,隻好收下來,分送給執勤的戰士和傷病員。
此刻,劉伯承、鄧小平把解決全軍的冬衣,作為戰略問題提到日程上來了。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始終關懷着劉鄧大軍,打算從晉冀魯豫根據地送冬裝來,或者送銀元來讓部隊就地采購,但緩不濟急,一時難以送達。
劉伯承、鄧小平決心就地籌劃,他們找來了後勤部的負責人,商量打好“棉衣戰”的問題。當後勤負責人向他們彙報有的部隊已經按政策向群衆買了一些棉花、布匹,準備找裁縫縫制棉衣,然後總結經驗冉向全軍推廣時,劉伯承語重心長地說:“部隊的主動性和你們的想法都不錯,可是現在又是闖險關,慢騰騰地要不得!隻要我們下決心,不要中央和兄弟部隊支援,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鄧小平強調說:“對,咱們要靠自己創造奇迹!”
“棉花、布匹各部隊都動手,看來可以解決,就是大别山的婦女大都不會做針線活,裁縫師傅有些難找。”
沒等後勤負責人把困難講完,劉伯承一反平日的耐心說:“不能把眼睛隻看着人民群衆嘛!我們共産黨人作的是前人沒有作過的事,我們人民解放軍也要有勇氣和信心,去創造任何軍隊沒有創造過的奇迹!
我們部隊的指戰員,都是來自工農的子弟兵,他們中間有各種行家能幹。咱們在敵後山溝裡能辦起兵工廠,能搞大生産運動,能挖窯洞蓋房,出了多少木匠、鐵匠、泥瓦匠,出了多少養豬、種菜、糧食‘狀元’。現在,咱們要把部隊的彈花、漿染、裁縫巧匠都找出來,以他們為骨幹,在每個班、排都開起裁縫鋪、被服廠。扛槍男兒漢,人人都來一面打仗.一面學女紅,怎麼樣?”
說得大家都哈哈笑起來,沒有誰再提什麼困難。要下達全軍自己動手解決棉衣問題的命令時,鄧小平着重囑咐說:“在籌集原料時,一定要注意工商業政策。就是地主、資産階級的店鋪,也要按價付款。人逃亡者,可留下借條,将來償還。”
一個自制棉衣的行動,旋風般地在全軍展開了。一個個小作坊在用竹鞭、樹條彈棉花。有的學剪裁,有的學針線。
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不停地從這個連隊到那個連隊,從這個“作坊”到那個“作坊”,親自看望戰土們穿針引線縫制冬衣。一天,司令部有個參謀,在用花布剪裁棉衣,據說是因為公家沒有發染料。劉伯承感慨地說:“同志啊!革命不能靠發武器打敵人,我們的染料也不能等着發啊,把草燒成灰,不就是很好的染料嗎?”
他還細心地研究出了裁棉衣的規律,不論棉襖棉褲,隻要周圍比單衣單褲寬一寸,套進棉花就合身;用吃飯的磁碗作量具剪裁衣領。
隻化了半個月的時間,嶄新的棉衣就穿到了南征指戰員身上。大家暖在心裡,笑在臉上,自編的“棉衣曲”到處歌唱。
劉鄧大軍戰略展開的第二回合又已勝利實現。與此同時,挺進豫皖蘇地區的華東野戰軍主力和挺進豫陝鄂地區的陳謝兵團,都已勝利展開。三支大軍在中原的“品”字形陣勢已經形成。解放大軍的予頭,戳到了蔣介石的卧榻之旁!
第三節開辟中原
眼看着大廈将傾、覆滅不遠的蔣介石,又從進攻解放區的前線調回了10個旅,糾合原在大别山的23個旅,達到了33個旅的兵力。整個圍攻行動由國民黨政府的國防部長白崇禧指揮。白崇禧于11月27日設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專事圍攻大别山的劉鄧大軍。
局勢是嚴重的。但是,劉伯承、鄧小平從戰略、戰役的角度分析、衡量,堅定地認為敵人的瘋狂,隻是垂死掙紮、回光返照,實際上敵人已經沒有戰略進攻,隻有戰役進攻了。
個别目光短淺的人,對勝利的信心又有些兒動搖了,甚至把國民黨軍這次圍攻同蔣介石“圍剿”蘇區的往事相提并論。劉伯承耐心地對大家說:“我們不要形式主義地看問題,不要象我們四川人說的蚊子咬菩薩,看錯了人。
敵人對大别山的‘圍剿’,雖然形式上敵衆我寡,同對中央蘇區的‘圍剿’相似,但實質上則完全相反。過去的圍攻,是敵處于戰略進攻,我處于戰略防禦的情況下進行的。現在則恰恰相反,敵人的圍攻是我處于戰略進攻,敵處于戰略防禦下進行的。我們早就說過,躍進大别山的戰略意義,就是要吸引大量的敵人,我們吸引越多的敵人向我們進攻,我們背得越多、越重,對其他兄弟戰略區進行大規模的反攻和進攻就越有利。我們應該越覺得光榮。
不要忘記,全國下的是一盤棋啊!”
毛澤東十分關心敵人對大别山的圍攻,發來指示說:“大别山根據地的确立和鞏固,是中原根據地能否最後确立和鞏固的關鍵,足以影響整個戰局的發展。因此,南線三軍必須内外線緊密配合。由大别山的劉鄧野戰軍主力堅持現地鬥争,由華東野戰軍和陳謝兵團向平漢、隴海線展開大規模的破擊作戰,尋機殲敵,調動和分散圍攻大别山的敵人,直到徹底粉碎敵人的圍攻為止。”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晉冀魯豫根據地及時增調了第十、十二兩個縱隊到大别山來,還派第十一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護送來一批新戰士和傷愈病痊歸隊的指戰員,帶來大批彈藥、藥品和銀元,對粉碎國民黨軍的圍攻,起了重大作用。11月27日,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李先念率第十二縱隊到達大别山,與劉伯承、鄧小平等會合。大家戰地相逢,分外高興。31日,王宏坤率第十縱隊也來到了大别山。
12月上旬,劉伯承、鄧小平決定采取内線與外線配合的作戰方針,迅速實施戰略再展開,在大别山立足生根。以第十、十二縱隊西越平漢路,分别向桐柏、江漢兩地區展開。由劉伯承和張際春率野戰軍司令部後方指揮部、中原局和第一縱隊北渡淮河,向淮西一線展開,擴大根據地,發展遊擊戰争,擔負外線作戰任務。鄧小平和李先念、李達則率野戰軍司令部前方指揮部和第二、三、六縱隊留在大别山堅持内線作戰。這個分工經過了一番争論,結果是鄧小平的意見被采納,主要理由是劉伯承年紀比他大一輪,身體又不太好,需要稍好一點的環境。
分手的那天,鄧小平冒着雨雪寒風給劉伯承送行。他們都不上馬,并肩步行,一坡又一坡,一程又一程。盡管他們把分兵後可能遇到的問題都研究過,但都象有一肚子話要說。劉伯承擔心,一旦敵人發現有部隊轉到外線去,鄧小平身邊的鬥争形勢會更加險惡,于是又一次提出堅決把警衛團給他留下,并叮囑李達特别注意政委的安全。鄧小平則要劉伯承保護“心靈的窗戶”.晚上少用眼睛,并再三囑咐管理處,無論如何要給劉伯承準備一盞美孚煤油燈。
直到夜幕降臨,兩人才互相道别。劉伯承翻身上馬,一面走,一面吩咐身邊的随員們說:“如果我們北上受阻,不幸被敵人沖散,大家就原路向南集中,到文殊寺去找鄧政委。”并特别囑咐電台,要按時和鄧政委聯絡。從此以後,他增加了每天早晨向警衛員問話的内容,第一句話必定是:“政委在什麼位置?幾時取得的聯系?他周圍的敵情如何?我軍的位置有什麼變化?”
劉伯承分兵北去,白崇禧摸不清虛實。為了阻止劉鄧部隊在淮北得到補充和發展,也為了乘機擴充他自己的地盤和勢力,他采取圍攻和追剿并舉的方針,令整編第十一、十、八十五師向淮河跟追。
12月13日,野司後方指揮部按照預定的行軍路線,趕往光山縣西南北向店宿營。
這晚,天黑得如墨似漆,伸手難見五指。劉伯承到達北向店附近的何小寨時,已經是後半夜,村子内一片寂靜。他詢問了警戒布置和叮囑盡快與第一縱隊取得聯系後,就放心地歇息下來。拂曉,突然接到報告,旁邊村莊發現駐有敵人。參謀和警衛部隊的領導頓時緊張起來,他們十分擔心劉伯承和指揮部的安全。劉伯承問明敵人并未發現自己部隊,讓大家不要慌,有秩序地進行轉移,并命令警衛員速去通知中原局機關和野戰軍司令部直屬隊。在劉伯承沉着的指揮下,指揮部等安全脫離了敵人,很快到達第一縱隊第二十旅駐地。
等到敵人發覺,已晚了一步。劉伯承命令第一縱隊第一、二旅堅決阻擊敵整編第十一師,第二十旅負責掩護指揮部等。激戰一天,終于打退了國民黨軍的進攻。一場不預期的遭遇戰順利地結束了。
事後,劉伯承诙諧地說:“我帶着野戰軍直屬隊、中原局機關一大攤子轉移,真好比是李逵背娘,這一回我差一點當了李逵,讓老虎把娘吃掉。可要記取教訓啊!”
16日,劉伯承率指揮部和第一縱隊冒雪渡過淮河。21日.劉伯承率指揮部移駐楊埠附近的韓老家,并下令在此休整一星期。司令部有位幹部擔心這裡處于沙河與洪河、汝河之間,活動不便,不可久留。他找到劉伯承說:你一再強調背水作戰,兵家所忌,這次為什麼不怕背水了呢?劉伯承笑着告訴他,軍事原則不能死套。我們現在已到淮北,這邊的敵人是另一個系統的,我們住在敵人兩不管的地方,很安全。
留置大别山的主力,在鄧小平、李先念等的領導下,結合軍區部隊和人民武裝,采取敵向内,我向外,敵向外,我亦向外,将敵牽到外線,以小部牽制大敵,以大部消滅小敵的方針,适時地集中或分遣兵力,内外線密切配合,粉碎了白崇禧的殘酷圍攻。經過一個多月的作戰,共殲敵1.1萬多人,收複了太湖、英山、立煌、廣濟、潛山、嶽西、黃梅、禮山等10餘座縣城。
與此同時,第十、十二縱隊乘敵主力被吸引于大别山的有利時機,迅速向桐柏、江漢地區展開,橫掃敵人保甲系統和土頑武裝,占領廣大鄉村,建立起各級人民政權。至12月底,共殲敵4000餘人,解放桐柏、棗陽、泌陽、唐河、新野、京山、鐘祥、天門、潛江等縣城。這一勝利,威脅到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和大巴山防線,迫使他們不得不急忙從大别山抽調部隊回援,從而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在大别山的反圍攻鬥争。
經過以上三個回合的鬥争,劉鄧大軍終于在大别山站穩了腳,紮下了根,勝利實現了毛澤東預料的最好的前途。在此期間,中原三支大軍互相配合,機動作戰,共殲敵19萬餘人,解放縣城百餘座,在江淮河漢之間建立了中原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