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将帥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都市言情 > 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将帥 > 陳士榘小傳

陳士榘小傳

書籍名:《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将帥》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陳士榘,湖北省荊門縣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友諒後裔。其祖父陳克山、二祖父陳克水,都是清軍行伍中人。陳克山之子陳榮鐘,是陳士榘的父親。陳克水之子陳榮鏡,是陳士榘的養父。陳榮鐘、陳榮鏡均為清新軍第16協工兵營管帶。1909年4月,陳士榘出生于武漢新軍軍營黃土坡,其時恰逢祖父陳克山60歲大壽,故小名“祖庚”。辛亥革命後,陳榮鐘任清陸軍參謀,陳士榘随父遷居北京,居山老胡同七年,後返武漢随母居。母親胡氏,無名。

  
      由于“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甯漢合流”,1927年的中國處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是年8月7日,中國共産黨緊急召開“漢口會議”,決定在湘、鄂、粵、贛四省舉行秋收暴動,委派毛澤東回湖南領導秋收起義。這時,陳士榘在家鄉湖北荊門會同幾個青年搞起了農會運動。“四一二”事變後被當地政府列為“暴徒”,遭到追捕,被迫逃到武漢。在身為中共地下黨員的叔叔的啟發和引導下,陳士榘加入了共青團,并進入董必武主辦的湖北省共産主義青年團團校辦的湖北學生軍事訓練班學習。7月,陳士榘被正式編入盧德銘的警衛團第2營當戰士,被分配在第5連,同何長工在一個班。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槍聲打響。2日,陳士榘随警衛團離開武昌,赴南昌與起義部隊會合,後因南昌起義部隊在他們趕來之前已經南下,警衛團追趕不及,便西進至江西修水縣城。為取得生存地位,部隊暫改番号為江西省防軍第1師。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陳士榘所在的原江西省防軍第1師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師參加秋收起義。不久,第1師高高舉起了工農革命軍的第一面旗幟,奉中共湖南省委命令進攻長沙,由于敵強我弱,進攻長沙失敗。

  
      攻打長沙失敗後,根據前委的命令,第1師師部和第1團、第3團餘部轉移浏陽縣文家市會合。在文家市,陳士榘第一次見到了他早有耳聞的毛澤東。

  
      1927年9月22日,陳士榘随部隊離開文家市,向地處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進軍。這支部隊在毛澤東的率領下,經過長途跋涉,艱苦轉戰,到達了江西省永新縣境内的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陳士榘被編在1連當戰士。這年10月,陳士榘宣誓入黨。

  
      1928年4月24日,朱德和毛澤東會師于井岡山,陳士榘成了最早的紅4軍戰士之一,參加了紅軍五次反圍剿,在曆次血與火的戰鬥中,陳士榘英勇作戰,戰功卓著,被提拔為排長、副連長、副大隊長,紅12軍34師參謀長,繼任紅13軍參謀長、代軍長、紅1軍團随營學校校長。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陳士榘奉命率部參加二萬五千裡長征,于1936年到達陝北。1936年12月,發生西安事變,不久,抗日戰争爆發。中國共産黨為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命運,顧全大局,與國民黨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将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一方面軍和陝北紅軍奉命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陳士榘被任命為該師第343旅參謀長,不久率部開赴晉西抗日前線,旋任晉西支隊司令員、115師參謀長,後奉中央軍委命令,随羅榮桓同志一道率部進入山東,開辟山東抗日根據地,任山東濱海軍區司令員。

  
      在8年抗日戰争中,陳士榘率部轉戰三晉,東進山東,在他率部與日僞軍進行的無數次拼殺中,他指揮部隊智取反攻,親手活捉日軍俘虜的廣陽戰鬥,令人贊歎不已。陳士榘将軍成為我軍第一個親手活捉日軍俘虜的将軍,并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現場照片。這張珍貴的照片現存放在大連市抗日戰争紀念館裡。

  
      抗日戰争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置全國人民和平建國的美好願望于腦後,上演假和談真備戰的雙簧戲。我軍隻好一邊通過談判揭穿蔣美的陰謀,一邊做好内戰爆發的準備。

  
      1945年冬,蔣介石公然撕毀《雙十協定》,派遣重兵,多路向我蘇中、山東、華北、中原解放區進攻,但受到我軍的有力反擊。美國也見機插手,派出特使來華“調停”。國、共、美三方代表參加的“三人工作委員會”和“北平軍調處執行部”(簡稱“軍調部”)成立。1946年1月,陳士榘奉命在“軍調部”工作,先後擔任整軍處處長和我代表團參謀長,領少将軍銜。在此期間,陳士榘和國民黨代表裴先章上校、國民黨整軍科科長交鋒,這兩個談判桌上的對手,最後成了好朋友。1949年初,平津戰役期間,時任國民黨第86軍參謀長的裴先章毅然投奔解放區。裴先章利用原來在國民黨内的關系,為策動國民黨高級将領投誠起義做了大量工作。對此,陳士榘将軍說:“在鬥争中,我們不僅能夠戰勝對手,而且還能赢得朋友。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不可戰勝的,我對戰争的勝利充滿信心。”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我中原解放區,解放戰争全面爆發。戰争初期,陳士榘留在北平協助葉劍英做善後工作。10月,中央軍委決定調陳士榘到華東接替宋時輪的工作,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協助陳毅指揮山東部隊作戰。

  
      陳士榘擔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不久,華東新四軍北撤山東,奉中央軍委命令,與山東野戰軍合并,組成華東野戰軍,陳士榘繼任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針對華東局勢,陳士榘以鮮明的态度支持陳毅,積極襄助陳毅工作,提出集中兵力于山東地區作戰的主張,并作了闡述。陳士榘的意見言簡意赅,切中要害,在戰區最高領導集團中産生了影響。1946年12月24日,中央軍委在反複征詢意見後,終于明确指示:“集中兵力于魯南作戰。”從1946年12月到1947年1月,華野接連打了宿北、魯南兩大戰役,殲敵8萬餘,使華東形勢發生了重大轉變。

  
      1946年12月,宿北戰役結束後,陳士榘和華野政治部主任唐亮上報中央軍委,建議“按原計劃集中山野主力回援魯南,粉碎敵人進攻後,可配合華野會殲蘇北之敵”。中央軍委電複批準。魯南戰役發起後,華東野戰軍殲敵兩個師、一個快速縱隊,獲得空前大捷,實現了中央軍委“要打一個比宿北戰役更大的殲滅戰”的意圖。

  
      1947年下半年,按照中央軍委指示,華野兵分三路。陳士榘、唐亮率第3、8、10縱隊向魯西泰安、大汶口挺進。7月2日,軍委直接電令陳唐所部協同劉鄧大軍渡黃河進行魯西南戰役。陳唐率五個縱隊于8月初渡過黃河,進入魯西南與劉鄧大軍會師于郓城地區。不久,接到軍委電示:“劉鄧南下作戰能否成功,一半取決于陳唐葉陶五個縱隊能否起大作用。”陳士榘深知此次支援行動之重要,決心以第10縱隊在梁山地區阻擊敵5軍,還親率另外四個縱隊南下隴海路中段北側單縣、曹縣和荷澤一帶,拖住魯西南的敵人。中原逐鹿,陳士榘全局在胸,先後率部攻克了洛陽、開封,殲敵9萬餘人,立下了不朽功勳。

  
      不久,陳士榘率勝利之師返回華東,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發起之前,他以陳毅司令員的名義,策動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長官張克俠、何基沣率59、77軍兩萬餘人起義。淮海戰役爆發的第二天,張、何起義成功,決戰第一階段一槍未發取得勝利,為全殲黃伯韬兵團創造了條件。11月9日,陳士榘率第6、9、11縱隊越過隴海路,配合栗裕、張震率部合圍殲滅黃伯韬兵團,取得第一階段的第二個大勝利。決戰的第二階段,總前委書記鄧小平點将陳士榘,統一指揮華野3縱、13縱和中野南集團王近山縱隊合圍黃維兵團,取得全勝。第三階段,華東野戰軍合圍杜聿明集團的關鍵時刻,栗裕因連續指揮作戰,日夜操勞病倒,委托陳士榘指揮全軍。陳士榘不負重托,果斷指揮華東野戰軍10餘個縱隊将杜聿明集團20餘萬人團團包圍,采取斷其糧道和政治攻心與分割殲滅相結合的辦法,一舉全殲杜聿明集團,取得淮海戰役的全勝。

  
      淮海戰役之後,陳士榘率領華野第8兵團渡過長江,激戰三浦(浦口、浦鎮、江浦),直下鐘山,為解放南京作出了貢獻。

  
      解放後,陳士榘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因其戰功卓著,1955年,毛澤東親自授予他上将軍銜。

  
      1957年,中央軍委決定建立導彈實驗靶場。1958年4月,負責靶場建設的領導機構――特種工程指揮部成立,陳士榘出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士榘把工程兵司令員的工作暫時交人代管,帶着30多人奔赴祖國的大西北。其中有國内的專家,還有蘇聯幾位負責核實驗基地建設的專家。

  
      1958年5月,導彈實驗工程建設拉開帷幕,原子彈爆炸實驗工程也即将進入勘察階段,各項工作都在忙碌而緊張地進行着。一日,陳士榘寫報告給周總理,要求盡快解決北京到新疆的專線聯絡問題。在中央領導的關懷和部隊戰士的努力下,一條金色專線連通了。這是當時全國最長的專用線路。

  
      1959年春,中央決定要在羅布泊區域選擇原子彈投彈地點。陳士榘向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提出要架飛機,劉亞樓把性能最好的值班機交給了他。

  
      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撕毀了中蘇核技術研究協定。陳士榘氣憤地說:“中國近現代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将自己的命運依附在另一個強國的庇護下是斷然沒有前途的。中國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兩彈基地,掌握核武器。”

  
      1960年8月,總參、國防科委組織質量檢驗,專家們的評價是:“這項工程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好。”陳士榘笑道,由于我們提前三年完成了工程任務,恰好趕在蘇聯撕毀合同之前,蘇方不得不按合同規定将全套設備交付我國。

  
      1960年9月10日,我國用國産原料發射第一枚彈道導彈獲得成功。11月5日,我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導彈發射試驗成功。兩次發射實驗證明:陳士榘帶領部隊建設的高科技國防工程設施,經受住了實踐考驗,實現了周總理“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指示要求。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在羅布泊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在年底舉行的軍民新年聯歡晚會上,毛澤東握着陳士榘的手說道:“祝賀你們,你們做窩(建成兩彈),他們下蛋(指站立在一旁的張愛萍和國防科委的領導同志),我們中國人說話算數了!你們都立了大功!”二十九年後的1987年,當陳士榘參觀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即将發射的我國第21顆衛星時,眼前的一切和當年将軍戰天鬥地時的場景重合在将軍眼前,不禁使他浮想聯翩。

  
      作者點評

  
      陳士榘是毛澤東的愛将之一,他追随毛澤東的足迹,參加了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長征、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成為我國曆史上名垂千古的将軍。

  
      1927年對陳士榘将軍來說顯得意義非凡,這一年他先後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産黨;參加秋收起義,随部隊參加井岡山會師,并成為一名紅4軍戰士,從此正式走上了革命征途。

  
      八年抗日戰争中,陳士榘轉戰三晉,揮師山東,在他率部與日僞軍進行的無數次沖殺中,他采取智取、反攻的戰術,在著名的廣陽戰鬥中親手活捉了日軍俘虜,成了第一個活捉日軍俘虜的将軍。

  
      解放戰争初期,陳士榘先後擔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華東野戰軍參謀長,勝利參與指揮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解放戰争第二年,陳士榘兩次直接受命于中央軍委,成為逐鹿中原的先鋒。第三年,陳士榘返回華東,參加指揮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之後,他又率雄師南渡長江,為解放南京作出了貢獻。在戰争中,他時刻從大局出發,堅持正确的立場,提出了一系列關鍵的建議和對策,為上述幾次戰役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士榘同志是我黨培養出的一位優秀将才,不論是土地革命戰争時期,還是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時期,由于他的卓越軍事指揮才能,他所指揮的部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直至最後推翻蔣家王朝的黑暗統治。尤其在解放戰争時期,他與唐亮一道指揮第3、8縱隊參加豫東戰役,首克中原重鎮開封,繼而轉兵圍殲區壽年兵團,取得了豫東大捷。在擔任華東野戰軍參謀長期間,他協助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粟裕指揮了濟南攻堅戰和淮海戰役,特别是在戰役的第三階段,在粟裕同志生病的情況下,他獨立指揮10餘個縱隊圍殲從徐州潰逃的杜聿明集團,一舉殲敵20多萬人,活捉杜聿明等一大批國民黨高級将領,為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

  
      解放後,陳士榘作為軍委工程兵司令員和“兩彈”工程建設的領導者,帶領部隊在我國西部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戰天鬥地,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和兩彈的成功發射作出了卓越貢獻,用智慧在西部沙漠茫茫戈壁上書寫出了一代中國軍人的豪情和壯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