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将帥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都市言情 > 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将帥 > 陳毅小傳

陳毅小傳

書籍名:《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将帥》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陳毅,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樂至縣。1916年,15歲的陳毅就讀于成都甲種工業學校。他從小不滿黑暗腐敗的舊社會,追求真理,向往革命。1919年,在“五四”運動影響之下,陳毅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1年,他因參加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被中法政府聯合派人押送回國,次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22年,他在重慶編輯《新蜀報》,同年秋,他進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産黨,在黨的領導下,從事北京的學生運動、工人運動和國民革命運動。1926年,他在四川協助北伐軍做兵運工作。1927年,被調到武漢中央軍校擔任該校中共委員會書記。

  
      那時,中國革命正面臨一個緊要關頭。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發動反革命的“四・一二”事變,血腥鎮壓中國共産黨人和革命群衆。為了挽救中國革命,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确路線戰勝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條件下,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人于1927年8月1日發動了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産黨人已經拿起武器,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陳毅從武漢到江西,趕上了撤離南昌南下的起義部隊,擔任一個團的黨代表。起義部隊南下廣東,主力在潮汕地區遭到失敗。留在三河壩的部分部隊,由朱德和陳毅率領,向粵、贛、湘邊界轉進。這時,既有敵軍尾追,又有土匪和豪紳民團襲擾,部隊經過長期轉戰,減員日多,思想混亂,處境異常困難。在這關系到能否保存起義部隊的嚴重時刻,朱德振臂高呼:“願革命的跟我來!”陳毅立即奮起響應,協助朱德對部隊進行了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向起義軍幹部、戰士耐心說明革命的前途,鼓舞土氣,堅持鬥争。在朱德和陳毅的組織領導下,保存了南昌起義部隊的骨幹。不久,傳來了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消息。毛澤東開辟的革命道路,像燈塔一樣指明了前進的方向。1928年1月,朱德、陳毅與湘南地方黨組織密切配合,發動和領導了湘南暴動,打起紅旗,建立了工農革命軍和工農革命政府,沉重打擊了地主豪紳。後來部隊受到挫折,在敵人重兵“圍擊”的緊急關頭,毛澤東親自率領井岡山部隊前來接應。陳毅協助朱德率領起義部隊向井岡山前進,和毛澤東在砻市勝利會師,會師後兩支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從此,南昌起義保存的部隊就和秋收起義的部隊會合在一起,逐步發展壯大。

  
      在井岡山鬥争時期,陳毅先後任師長、紅4軍軍委書記、前委書記等職。他認真執行邊區黨組織的正确的政策、策略,協助毛澤東和朱德領導建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中央蘇區,陳毅反對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受到了排擠、打擊。但他在主持江西軍區工作時,依然堅決貫徹執行擴大地方赤衛隊、地方紅軍和擴大主力紅軍的路線,先後組建了紅6軍、紅12軍,并率領兩支紅軍部隊參加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蘇區的幾次反革命“圍剿”。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領導,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中央紅軍不得不作戰略轉移。陳毅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留在江西蘇區堅持了三年遊擊戰争。當時,敵人采取搜山、燒山、移民、封坑、包圍、“兜剿”等等手段,進行最殘酷的“圍剿”。陳毅和戰友們風餐露宿,晝伏夜行,堅決依靠群衆的支援和掩護,開展靈活的遊擊戰争。1936年冬天,陳毅在梅山被圍二十餘日,生命安危,系于一發。他寫下“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在險惡環境中革命到底的堅定決心。陳毅等人領導的贛粵邊區遊擊鬥争,保存了革命火種,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氣焰,牽制和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配合了其他遊擊根據地的鬥争,支援了紅軍北上抗日。毛澤東對陳毅等所領導的南方各遊擊區的鬥争給予高度的評價,指出:“這是我們和國民黨十年血戰的結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戰争在南方各省的戰略支點。”

  
      陳毅以樂觀的态度對待艱苦的鬥争,在南方遊擊戰鬥的間隙,他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

  
      天将曉,隊員醒來早

  
      露侵衣被夏猶寒,

  
      樹間哪哪嗚知了。

  
      滿身沾野草。?

  
      天将午,饑腸響如鼓,

  
      糧食封鎖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數。

  
      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會議兵機,

  
      交通晨出無消息,

  
      屈指歸來已誤期。

  
      立即就遷居。?

  
      夜難行,淫雨苦兼旬,

  
      野營已自無篷帳,

  
      大樹遮身到曉明。

  
      幾番夢不成。

  
      這組在陳毅詩詞中最負盛名的作品,運用了陳毅最得心應手的《憶江南》詞牌,字字珠玑,明白如話,在平淡樸素之中,把整整三年令人無法想象的艱苦鬥争生活絲毫不漏、形象生動地一一再現出來。讀詞如讀史,讀畫,讀電視連續劇,一段一個情節,一段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讀畢掩卷,恍若置身到十萬大軍之中,追随陳毅燃起的彌天烽火。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除去要時時提防敵人的突然襲擊,提防野獸毒蛇的侵害外,沒有電台、電話與中央與外界聯系,沒有書報可讀,更沒有精神文化娛樂生活。戰士們每天都像野人一樣,背着敵人饋贈的“土匪”雅号,晝伏夜行,日日野營。“冷食充腸消永晝,禁聲扪虱對山花”。“長夜無燈凝望眼”,“持槍倚枕到天明”。此時此地,陳毅除維持基本生存所需外,盡力地擴大紅軍影響,不斷改善遊擊環境,始終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熱情:

  
      彎弓射日列江南,

  
      終夜喧呼敵膽寒。

  
      鎮江城下初遭遇,

  
      脫手斬得小摟蘭。

  
      抗日戰争爆發後,留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幾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國民黨進行談判,停止内戰,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四軍,開赴前線抗日。陳毅當時既對國民黨反動派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時擊破敵人企圖利用談判消滅遊擊隊的陰謀,同時深入各遊擊隊根據地,傳達中央的指示,對紅軍幹部、戰土做了許多細緻的思想工作,說服大家适應形勢的轉變。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武漢宣告成立,陳毅就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第1支隊司令員,不久,率新四軍第1支隊和第2支隊挺進蘇南,開辟了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遊擊根據地,任江南指揮部指揮,率部在南京、上海之間打擊日僞軍。繼而,陳毅派部隊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名義繼續東進,直迫上海近郊。虹橋機場一戰,燒毀敵機四架,震驚中外。1939年冬和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遭到慘敗之後,加緊在華中制造摩擦事件。陳毅又派葉飛、陶勇等先後率部渡江北進,開辟蘇北根據地,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針鋒相對的鬥争。盤踞蘇北的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第24集團軍司令韓德勤依仗他的優勢兵力,妄想一口吃掉蘇北的新四軍。蘇北地區李明揚、李長江的地方雜牌軍和宋子文系統的陳泰運稅警部隊,同國民黨的嫡系韓德勤部隊有一定的矛盾。陳毅堅決執行“發展進步勢力、争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策略,對李明揚、李長江以及陳泰運等部采取又團結又鬥争的方針,做了大量工作,使他們在國民黨頑固派向新四軍侵犯時,保持中立。同年10月,韓德勤率領一個軍又一個旅1萬5千人的兵力,進攻蘇北新四軍部隊。陳毅利用“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戰術方針,把主力7千餘人全部集中,并運用“求心退卻”戰術一直退到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所在地黃橋鎮,進行了有名的黃橋決戰。戰前,陳毅對部隊進行動員,指出這一仗關系到能不能戰勝國民黨頑固派,在蘇北打開局面,建立蘇北根據地,要求部隊全力以赴,進行決戰。陳毅統一指揮這次決戰,經過一天一夜激戰,全殲韓德勤主力部隊1萬餘人。蔣軍第89軍軍長李守維倉促逃跑,淹死在河裡。我軍乘勝連下海安、東台,和南下的八路軍會師白駒鎮,打開了華中抗日的新局面。黃橋戰役是陳毅高超軍事指揮藝術的具體體現,是執行統一戰線政策,靈活運用戰略、戰術的結果,也反應了陳毅有魄力、有決心,果斷地将政治仗和軍事仗結合起來的傑出的領導才能。

  
      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在蘇北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由于陳毅和新四軍其他領導運用正确路線、方針、政策,依靠群衆,艱苦奮鬥,新四軍迅速發展,建立了七個師的部隊,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抗擊了華中地區大部分日僞軍的“清鄉”、“掃蕩”,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摩擦進攻。以後,陳毅同陰謀家、野心家饒漱石展開了原則鬥争。在陳毅正确領導下,新四軍由抗戰初期組建時的1萬多人的兵力,到抗日戰争結束時發展到30萬人,和八路軍一樣,成為我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抗日的英雄部隊。抗戰結束後,中國大地主大資産階級的政治代表蔣介石,集中全力悍然向解放區進攻。中國共産黨和全國人民面臨着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嚴重抉擇關頭。陳毅參加黨的七大從延安回到華東,先後任山東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堅決執行黨的七大所規定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領導和組織華東解放區的軍民,為解放全中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解放戰争開始時,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進犯解放區。陳毅采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指揮華東解放軍,在幾個方向上迎擊國民黨軍,取得初戰勝利。爾後,逐步集中主力,誘敵深入,在運動戰中大量殲滅敵人,先後取得宿北、魯南等戰役的勝利。魯南一戰,解放軍以劣勢裝備首殲國民黨反動派的機械化部隊第1快速縱隊。陳毅堅持運用靈活的軍事策略,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标,并認真解決部隊由于大踏步進退而産生的某些思想問題。1947年2月,國民黨軍隊分南北兩路進攻我山東解放區。南線敵軍以八個整編師進犯臨沂,北線敵人以三個軍南下策應。根據敵強我弱的态勢,陳毅指揮解放軍以少數兵力奮勇阻擊南線之敵,主力則晝夜兼程,北上萊蕪殲擊李仙洲集團。經過三晝夜激戰,全殲該敵6萬餘人,活捉李仙洲,收複山東城市十三座,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蔣介石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遭到慘敗後,被迫收縮兵力,對陝北和山東兩解放區實行所謂重點進攻。為了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以新的勝利配合全國各個戰場的反攻,陳毅領導華東野戰軍發動了“虎口拔牙”的孟良崮戰役。在南征北戰中,陳毅以極大的耐心,尋找戰機,掌握最大限度的主力在手,等候進攻之敵發生過失,終于從正面敵人一字排開的八、九個整編師中,尋着驕橫不可一世的國民黨王牌軍整編74師,四面包圍,各個殲滅,擊斃了敵師長張靈甫。這一仗,殲敵精銳部隊4萬餘人,沉重地打擊了敵人重點進攻的氣焰,氣得蔣介石直嘔血。?        

  
      1947年夏,人民解放軍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突破黃河,挺進中原,以大别山為中心,馳騁于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廣大戰場,有力地打擊和大量地殲滅了敵人。陳毅也率領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進軍豫皖蘇,與劉鄧大軍配合作戰,在中原大量殲敵,建立中原解放區。山東兵團留在内線堅持打擊敵人。同年秋,陳毅赴陝北,爾後,即赴江淮地區與劉伯承、鄧小平彙合,使兩大野戰軍更密切地配合作戰,連續殲滅了國民黨軍隊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大片城鄉。1948年11月,中央軍委決定,由陳毅、鄧小平、劉伯承、粟裕和譚政林等五人組成總前委,指揮60多萬解放軍,進行淮海戰役。經過六十五天艱苦奮戰,全殲國民黨精銳部隊二十二個軍、五十六個師共55萬5千人,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至此,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勝利結束,蔣介石主力部隊基本上被我軍消滅。不久,毛澤東發出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陳毅和劉伯承、鄧小平等統率百萬雄師橫渡長江,解放了南京和江南大片土地,摧毀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老巢。在二十二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戰争中,陳毅為推翻黑暗的舊中國,建立光明的新中國立下了不可磨滅功勳。解放後,陳毅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上海市長。他忠實執行黨的革命路線,在恢複國民經濟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鬥争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做出了成績,為加強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1954年,陳毅調中央工作,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以後兼外交部長,還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在兼任外交部長期間,他協助周恩來總理,堅決執行黨的外交路線,十次陪同周總理出國訪問,團結亞非拉廣大朋友,反對蘇修美帝,做了許多工作。陳毅是周總理很得力的助手,在國際上享有崇高威望。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陳伯達以及江青、張春橋等資産階級野心家、陰謀家肆意推行極左路線,破壞黨的戰略部署和方針政策,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内戰”。他們對陳毅等老一輩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極端仇視,瘋狂地進行诋毀、誣陷和迫害,殘酷鎮壓廣大革命幹部和群衆,以達到他們篡黨奪權的目的。陳毅駁斥和抵制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并與林、江集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争。在林彪集團的迫害下,陳毅癌症複發,于1972年1月6日逝世,享年71歲。

  
      作者點評

  
      陳毅是一個極富詩情的元帥、外交家。他多彩的人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人生經驗。

  
      他是一位天才的詩人。

  
      一般而言,一位知識分子投筆從戎,身上或多或少帶有一些“酸氣”,而陳毅,卻沒有這些“酸氣”,将經曆的苦難、艱辛轉化為一行行詩句。他與惡劣的大自然,與黑暗的社會頑強地搏鬥着,他發出振聾發聩的呼喊,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濟世救民的宏願,他用艱辛和汗水鑄成了他詩的精魂。他的詩中透出堅強不屈的毅力,有着他對光明的渴盼,有着他戰勝困難的決心。他寫道: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艱難的戰争環境成為他冶煉靈魂的熔爐,愈艱難,愈能顯見一個人的思想和靈魂。三年遊擊戰争,面對敵人的“刀尖”,他沒有退縮,他在莽叢中躲過死亡。在他認為行之将死時,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千千萬萬生活在黑暗社會的人民,而是為這些未解放的人去繼續奮鬥:“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自古道“國家不興詩家興”,這句話告訴我們的不是以國家的衰亡來換取對詩人的培養,而是說詩人對苦難家園的傾心關注。陳毅身處亂世,他強烈地關注着國家、民族的現在和未來。身處逆境,卻不因為環境的惡劣而動搖自己的意志。他有着對美好未來的暢想:“嚴冬過盡綻春蕾”。

  
      陳毅是多情的。痛苦的三年遊擊戰争中,他飽受艱辛和災難,但這些在他詩歌中卻以浪漫、夢幻的筆觸表達出來,他以苦為樂,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革命的豪情,對光明的前途憧憬,盡寫詩中、詞中。苦難多彩的生活經曆,溫柔敦厚的熱情,幻化成一個儒雅清麗的将軍形象浮現在許多人的心目中。

  
      他是一位戰功卓著的元帥。

  
      他戎馬一生,戰功卓著,為革命功不可沒。在巴黎,他參與學生運動,被押解回國,是他參加革命的起點。“八一”南昌起義,他追趕上革命隊伍,和朱德一起率起義軍走上井岡山,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在中央革命根據地,他率軍參與了五次反圍剿,運籌帷幄,一次次靈活機動地打擊了敵人,取得了許多重大的勝利,為紅軍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紅軍長征,他因傷留下,堅持了三年遊擊戰争,在敵人心髒裡鬧革命,這無疑是很危險的,也是很艱難的,陳毅不僅堅持下來,而且還使南方的遊擊戰争開展得有聲有色,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遊擊隊,為革命的最終勝利奠下了一塊碩大的基石。抗戰時期,他領導的南方遊擊隊組建成新四軍,一方面,他率軍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另一方面,他機智地應對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的一起起反共摩擦事件。解放戰争中,他率華東野戰軍連續取得宿北、魯南、孟良崮戰役的勝利,以“百萬軍中取上将首級”的英雄氣慨,率軍全殲敵王牌軍74師,繼而揮師參加淮海戰役,從山東一直打到江南,攻下南京、上海,解放了華東大片國土。他轉戰千裡,盡心竭力地為革命奉獻着他的才智和勇氣。解放後,他又積極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來,為上海的穩定和繁榮,為建設新中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十大元帥之一。?他是一位舉世矚目的外交家。

  
      新建立的中國,廣大人民獲得了新生,中國不再受到列強的欺淩,但當時的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極其低下,為扭轉這種狀況,陳毅配合周恩來做了大量的外交工作。豐富的閱曆和知識,在外交談判中的淩厲的作風,使他成為世界矚目的傑出的外交家。他為中國與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往來,為中國在國際上得到承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他頗具詩人才氣的外交風範,他深謀遠慮的外交思想,至今仍是我國對外交往的楷模。陳毅,詩一樣的名字。其實正是因為他具有詩一般的氣質,所以他也具有天真的一面。他沒有想到他會成為“文化大革命”的殉葬者。然而事實上,文革的災難卻降臨到這個革命家、軍事家和外交家的頭上,他在憂郁中逝世,是我國革命事業的一大損失。

  
      陳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傑出領導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忠于人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奉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他的偉績将彪炳千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