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歷史軍事 >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 第100章 大唐帝國的一生

第100章 大唐帝國的一生

書籍名:《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作者:雲沐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唐朝總共撲騰了二百八十九年,曆經二十一任皇帝。接下來,請跟随着大唐王朝的曆史足迹,一同領略大唐波瀾壯闊的榮辱興衰!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他出身于關隴集團的貴族家庭,其母乃是隋朝皇後獨孤伽羅的姐姐。自幼起,李淵便深受姨父隋文帝楊堅的喜愛,年僅七歲時即受封唐國公。成年後,李淵更是位居要職。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隋炀帝楊廣野心勃勃,過度使用民力并施行暴政,緻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地起義軍紛紛崛起。當時手握重兵的李淵見隋朝覆滅之勢難以逆轉,趁機于晉陽起兵反隋。李淵迅速攻占了隋都長安,并擁立隋陽帝的孫子楊佑為帝,自己則擔任丞相之職。
              次年,李淵得知隋陽帝已死在江都,于是逼迫楊佑将皇位禅讓給自己,正式登基稱帝,改國号為唐。自此,唐朝正式建立。
              大唐的一大半江山都是二兒子李世民打下來的,然而李淵卻将太子之位立給劍術不多的李建成。這樣的安排顯然會引起李世民的不滿。随着時間推移,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此時,李淵的第四子李元吉勸說李建成盡快除掉李世民,但這個計劃不幸洩露。得知此事後的李世民決心先下手為強,于是在長安皇城的玄武門外設下埋伏。最終,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這場伏擊中被殺,史稱“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李淵無奈之下,隻能冊封李世民為太子,并很快将皇位禅讓給他,自己則退居太上皇之位。李世民順利登基,成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即唐太宗。
              李世民繼位後,積極推行各種政策來治理國家。對内,他采取文治天下的策略,廣開言路,虛心接納臣子們的意見。他還善于傾聽他人的建議,重用魏征等賢臣,緻力于營造一個穩定、繁榮的社會環境。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經濟迅速發展,社會秩序良好,這段時期被後世稱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開拓疆土,先後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勢力,并征服了高昌、龜茲和吐谷渾等地,重創了高句麗,使唐朝的威名遠揚,四方賓客紛紛來朝貢。因此,唐太宗李世民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
              公元649年,在位23年的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享年52歲。随後,太子李治即位,成為唐高宗。由于李治身體虛弱,經常生病,奏章常常由他的皇後武則天代為批閱。從公元660年開始,在接下來的20多年裡,李治和武則天一同上朝,共同發布政令,這被稱為“二聖臨朝”。
              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的妃子,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間,她與李治頻繁接觸,逐漸産生了感情。李世民去世後,武則天曾出家為尼。後來,李治登基為帝,不顧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将武則天接回宮中,并冊封為皇後。
              随着時間的推移,武則天逐漸成為實際的統治者。公元六百八十四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享年五十五歲。李旦被立為皇帝,是為唐睿宗,但實權基本都掌握在武則天手中。武則天先後廢了她的兩個兒子的皇位,于公元六百九十年登基稱帝,改國号為周。她也因此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個名正言順的女皇帝。武則天統治的武周時期,延續了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
              然而,公元七百零五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李顯複位,恢複國号唐。從此,武周時代結束。李顯複位後,身為皇後的韋氏野心勃勃,和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害李顯,并欲效仿其婆婆武則天稱帝。不料,這一陰謀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兵推翻。随後,群臣擁立李隆基的父親李旦複位。
              再次複位的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又将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李隆基,自己則退位成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後,被稱為唐玄宗。
              太平公主暗中勾結黨羽,企圖推翻李隆基,但李隆基早已洞察到她的陰謀。于是,李隆基先發制人,粉碎了太平公主的女皇夢。
              李隆基上位之初,重視立志,勵精圖治。他重用姚崇、宋璟等賢明之士,國家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唐朝的國力也達到了頂峰。因此,這一時期被譽為“開元盛世”。
              然而,後期的李隆基逐漸失去了前期勵精圖治的精神。他終日沉迷于和楊貴妃在後宮享樂,将朝廷大事交給奸相楊國忠處理。朝廷政治日益腐敗,這引起了安祿山觊觎皇位之心,最終導緻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叛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直逼洛陽。這場叛亂給唐朝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災難。
              唐玄宗在安祿山叛軍逼近長安時,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楊國忠的勸說下,他決定逃離京城,前往四川避難。這個決定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使得唐朝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當唐玄宗一行到達馬尾坡時,随行的将士們對楊國忠的不滿情緒爆發出來。他們認為楊國忠是導緻國家陷入困境的罪魁禍首,于是發動了兵變,将楊國忠及其家人殺害。這一事件引發了更大的混亂,唐玄宗本人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面對将士們的憤怒和要求,唐玄宗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賜死楊貴妃。楊貴妃作為唐玄宗的寵妃,她的存在引起了許多人的嫉妒和怨恨。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選擇犧牲她來平息将士們的怒火。
              馬嵬坡兵變成為了唐朝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場兵變為唐玄宗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他失去了心愛的女人,同時也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此後,唐玄宗繼續逃亡到四川,并最終将皇位傳給了太子李亨。李亨即位後改年号為至德,成為了唐肅宗。
              唐肅宗繼位後,積極組織軍隊對抗安祿山叛軍。他統領了衆多将領如郭子儀、李光弼等,共同努力平複叛亂。經過艱苦的戰鬥,唐軍終于收複了長安,但此時的唐朝已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國力大幅削弱。
              然而,唐肅宗縱容太監李輔國專權,導緻太監們肆意妄為。當唐肅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試圖收回李輔國的權力時,已經太晚了。最終,唐肅宗因憂慮而去世,他的長子李煜繼位,即唐代宗。
              唐代宗即位後不久,便派遣其子李适率領軍隊出征,徹底平定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雖然唐朝成功地平息了叛亂,但安史之亂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各地藩鎮割據局面進一步加劇,唐朝的中央集權受到嚴重挑戰。
              總的來說,唐玄宗出逃四川以及馬嵬坡兵變對唐朝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場變亂不僅導緻了唐玄宗失去了愛妃和政權,還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分裂。盡管後來唐肅宗和唐代宗努力恢複國家秩序,但唐朝已難以回到昔日的輝煌。從此以後,唐朝進入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政治局勢越發複雜多變。
              公元779年,在位長達17年的唐太宗李豫因病情加重而不幸離世。他的長子李适繼承了皇位,成為了新的皇帝,即唐德宗。
              在唐德宗李适即位初期,他展現出了強烈的決心和責任感,以強化國家和民衆的力量為己任。他堅信信任文武百官,并嚴格禁止宦官幹預政事,這使得唐朝出現了一絲複興的迹象。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他開始任用一些不稱職的官員如盧杞、趙贊等人,并在全國範圍内增加各種繁雜的稅收,引發了民衆的不滿情緒日益加深,政治局勢逐漸惡化。
              公元781年,唐德宗決定發起一場削弱地方藩鎮勢力的戰争,但卻意外地引發了“四鎮之亂”。這場戰亂迅速蔓延至全國範圍,甚至導緻了京城長安的兵變,史稱“泾原兵變”。唐德宗被迫倉促逃離京城,前往奉天避難。幸運的是,在宰相李泌和大将李晟等忠誠大臣的努力下,叛亂最終得到平息,唐德宗也得以安全返回長安。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因疾病纏身而逝世。盡管他在位期間經曆了許多波折和困難,但他對唐朝的統治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政策和決策既帶來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挑戰。他的統治時期被視為唐朝曆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對于理解唐代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做了二十五年太子的李頌終于繼位,成為唐順宗。這漫長的太子生涯,讓李頌親眼目睹了朝堂上宦官們的作威弄權以及大臣們的清雅恭儉。盡管熬死了老爹李适,但李頌自己也因多年壓抑的生活而身心受損嚴重。他在位時間不長便将皇位傳給兒子李純,随後離世。唐憲宗李純繼位後,英明果斷且善于謀略,積極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谏。元和年間,形成了自貞觀、開元以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風氣,并成功平定了藩鎮割據,取得了安史之亂以來最大的成就,開創了元和中興的局面。然而,後期的李純自認為建立了不朽功業,開始變得驕傲放縱,沉迷于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導緻性情暴躁易怒,經常打罵身邊的宦官。
              公元八百二十年,唐憲宗李純被宦官殺害,其子李恒即位,是為唐穆宗。唐穆宗在位期間,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政治腐敗。此外,他和他的父親一樣迷上了丹藥。公元八百二十四年,在位僅四年的唐穆宗因長期服用丹藥毒發身亡,其長子李湛繼位,是為唐敬宗。唐敬宗與他的父親有着相同的愛好,但卻更勝一籌。他不僅沉迷于擊球、打獵,甚至還喜歡打虎。同時,他也不喜歡上朝理政,任由權臣把控朝政。最終,他被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年僅十八歲。之後,宦官王守澄等擁立李昂為帝,即唐文宗。唐文宗在位期間,頗有圖治之心,提倡節儉,遣散宮女三千人,裁減官員一千二百餘人。
              公元835年,唐文宗和李訓、鄭注等大臣密謀策劃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甘露之變。他們企圖一舉鏟除專權的宦官勢力,但不幸的是,計劃最終敗露,引發了宦官們的瘋狂報複。宦官首領仇士良毫無顧忌地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緻使超過一千名官員慘遭殺害。
              甘露之變後,唐文宗徹底淪為了傀儡,身心受到極大打擊,幾年後便抑郁而終。在仇世良的操縱下,唐文宗的弟弟李炎登上皇位,即唐武宗。然而,唐武宗并不甘心成為宦官的傀儡,他決心與仇世良對抗到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唐武宗開始積極尋求盟友,他慧眼識珠,提拔了李德裕為宰相,并與之攜手合作,共同對抗仇世良。經過兩年的努力,唐武宗終于成功地下達旨意,解除了仇世良的軍職,将其調任為内侍監。這一舉措大大削弱了仇世良的權力,為朝廷帶來了一絲轉機。
              然而,命運卻對唐武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公元846年,唐武宗因過度服用丹藥導緻身體嚴重受損,最終不治身亡。此時,左神策軍中尉馬元贽站出來,擁立李忱為皇帝,即唐宣宗。李忱是唐朝曆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太叔身份繼位的皇帝,他的登基給唐朝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挑戰。
              唐宣宗一上位,便雷厲風行地開始整治宦官,毫不手軟地收回政權。他深知國家的繁榮離不開百姓的支持,于是秉持着勤儉治國的理念,大幅減少賦稅,讓人民的負擔減輕不少。同時,他非常重視人才選拔,廣納賢才,使得朝廷充滿活力。此外,他對百姓關懷備至,努力改善民生,人民的生活也因此日益富裕。在他的治理下,原本腐敗不堪的唐朝終于迎來了中興的小康局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唐宣宗和前幾位皇帝一樣,陷入了丹藥的迷惑之中無法自拔。公元八百五十九年,唐宣宗因為服用長生藥中毒而駕崩,其子李存繼承皇位,成為唐懿宗,也就是唐朝的第18位皇帝。唐懿宗在位的十四年裡,整日沉溺于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之中,荒淫無度,毫無進取之心。不僅如此,他還寵溺宦官,任由他們專權亂政。對于内憂外患,他視而不見,完全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存在。唐懿宗将其父唐玄宗曆經十三年勵精圖治所取得的“大中之治”成果揮霍殆盡。到了後期,他更是全心全意地信奉佛教,甚至迎奉佛骨。公元八百七十三年,佛骨供奉起來還不到半年,唐易宗就突然駕崩了,留下年僅十二歲的李軒繼位,這無疑給唐朝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位少年天子不理朝政,大權都在宦官手裡,也就在這期間,黃巢起義才真正爆發,黃巢帶領軍隊打進了長安,皇帝倉皇逃到了四川。黃巢趁機在長安城稱帝,建立大齊政權。公元八百八十三年,李克用與朱溫對黃巢發起反攻,大破起義軍,并收複長安。
              公元八百八十八年,年僅27歲的皇帝在返京後去世。由于少年天子無子,其弟李烨繼位,是為唐昭宗。一心想要忠心大唐的李烨,對剪除宦官和壓制強藩,都做出過實際行動,但卻适得其反,從而導緻朱溫做大做強,把大唐推向滅亡。
              公元九百零四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并将其殺害,擁立年僅13歲的李祝繼位,是為唐哀帝。他也是大唐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公元九百零七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朱溫逼迫唐哀帝李柷(zhù)将皇位禅讓給自己,從而建立了大梁政權,史稱後梁。這個事件标志着唐朝的終結,也開啟了五代十國時期。
              自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以來,曆經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繁榮時期,但随着安史之亂的爆發和藩鎮割據的加劇,唐朝逐漸走向衰落。最終,在朱溫的逼迫下,唐哀帝無奈地将皇位禅讓給了他,結束了唐朝長達289年的統治。
              朱溫建立的大梁政權雖然短暫,但它拉開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序幕。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五個短命的朝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南方地區也分裂成多個小國家,形成了所謂的“十國”。這些政權之間相互争鬥,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
              五代十國時期,政治局勢複雜多變,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與此同時,文化藝術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尤其是詩詞、繪畫等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此外,商業貿易也有所繁榮,南方地區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總的來說,五代十國時期是一個充滿戰亂與變革的時代。這個時期的曆史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