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終結大唐盛世的罪魁禍首安祿山
安祿山,這個名字或許并不為大衆所熟知,但他的故事卻是如此傳奇和驚人。他出生于雜種家庭,曾經從事過各種職業,包括中介和小偷。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人,最終成為了曆史上最強大的叛軍領袖之一,席卷了巅峰時期的大唐帝國,将其推向了深淵。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位枭雄的一生吧!
安祿山的人生起點可以說是低到塵埃裡去了。他不是什麼貴族子弟,而是來自一個雜種家庭。這個身份讓他在社會上受盡歧視和排斥。這裡說安祿山雜種出身可不是故意要醜化他,而是史書上确實這麼記載的。據《唐書》記載,安祿山是“營州柳城雜種湖人”,也就是說他是西域胡人和突厥人的混血兒,被稱為雜胡人。安祿山早期甚至連姓氏都沒有,隻有個小名叫做軋荦山,在突厥語中是“鬥戰神”的意思,相當霸氣啊!可惜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後來母親改嫁了一個姓安的突厥人,所以他才改姓安并改名為祿山。成年後的安祿山精通六國語言,靠着這個出色的語言天賦,做起了“番市牙郎”的工作,相當于現在的跨國中介。不過大家都知道,做中介這行從古至今都是業績壓力巨大啊!
在那個時代,同行之間的競争異常激烈,收入也極不穩定,這使得安祿山不得不尋找其他途徑來維持生計。于是,他開始偷羊以補貼生活費用。然而,命運總是充滿戲劇性,有一次安祿山偷羊時,恰好被當時擔任幽州節度使的張守珪抓獲。原本按照律法,張守珪應該将這個偷羊賊處死,但當他見到安祿山時,發現這個人頗具豪氣,心中不禁産生了一絲贊賞之情。于是,張守珪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在軍隊中擔任捉生将。所謂捉生将,大緻相當于現代部隊中的偵察兵,他們的任務就是深入敵境,捕捉敵方的俘虜。正是因為這次偶然的機遇,安祿山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從此踏上了一段傳奇之旅。
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兵,安祿山憑借着過人的勇氣和智慧,迅速嶄露頭角。在日後,他不僅成為了唐朝三大軍區的總司令,更成為了唐代第一個封王的人。他的成功故事無疑給無數打工者帶來了啟示。在職場中,安祿山僅僅用了三招,便成功地晉升至總經理職位,實現了人生的巅峰。對于那些渴望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人們來說,安祿山的職場經曆無疑是一個值得借鑒的典範。
第一招:業績突出。我們常常說機會往往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安祿山在參軍之後,展現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戰鬥技巧。他勇敢無畏,善于作戰,在每次執行抓捕俘虜的任務時都能大獲成功,滿載而歸。就這樣,安祿山憑借着自己的赫赫戰功,一步一個腳印地打拼,逐步成長起來。當時擔任幽州節度使的張守貴,作為他的直接領導,對安祿山的表現給予了極高的認可,并不斷地為他升職加薪,以此來激勵他繼續保持優秀的表現。
第二招:團結同事。安祿山非常善于處理複雜的人際關系,無論是朝中的大臣,還是前來視察工作的特派員,他都會巧妙地運用财物作為禮物,以此來表示友好和親近。俗話說得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人們往往很難拒絕别人的好意。這些官員在收受了安祿山的禮物後,自然而然地會在唐玄宗面前誇贊安祿山。由于衆多官員的一緻好評,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印象也越來越好,所以就會經常給他一些晉升的機會。
這第三招就是讨好領導和領導的老婆。要說安祿山這人啊,那可是非常善于取悅唐玄宗和楊貴妃呢!每次入朝的時候,他都會故意裝出一副憨厚耿直的樣子,然後做出各種讓人發笑的舉動來逗他們開心。
為了能跟唐玄宗和楊貴妃拉近距離,他甚至不惜認一個比自己還小十六歲的楊貴妃做幹媽。每次到京城去,他都嚴格遵守一定的禮節順序:先是拜見幹媽楊貴妃,想盡辦法讓她高興;然後才去拜會幹爹唐玄宗,表示自己的孝心。
有一次,唐玄宗好奇地問安祿山為什麼要這樣做,安祿山就會擺出一副嚴肅認真的樣子解釋道:“我是胡人嘛,按照我們胡人的禮節,應該先探望母親。”此外,安祿山到了晚年變得特别胖,肚子大得都垂到膝蓋下面了,體重更是高達三百三十斤。每次走路的時候,他隻能用兩個肩膀向上擡起自己的身體,然後才能挪動腳步。可就算如此,在唐玄宗面前跳起胡旋舞來,動作還是快得像旋風一樣,非常拼命。
就這樣,安祿山靠着他精湛的演技,成功地把自己那顆蠢蠢欲動的野心給藏了起來。
時間來到天寶九年,即公元七五零年,唐皇冊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這一殊榮不僅是胡人隊史無前例的榮耀,更是唐代首位被封為王爵的武将。三年後的天寶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七五四年,安祿山身兼數職,擔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并兼任賢就、龍右群牧等使和群牧總監。前一個職務相當于三大軍區的總司令,後一個職務則是掌控全國戰略資源——戰馬的後勤部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安祿山所統領的三鎮地域相連,兵力在各鎮之中最為強大,麾下擁有近二十萬大軍,實力雄厚。再加上身邊有嚴莊、高尚兩位謀士不斷地煽風點火,安祿山的野心日益膨脹。他竭盡全力拉攏各族胡人,招募他們入伍,并用這些胡人逐步取代其部下漢族軍官的職位。最終,安祿山成功組建起一支獨立且善戰的軍事集團。這支軍事集團主要由湖人組成,成員包括突厥、奚族、契丹、同羅等各族人。
然而,他的陰謀卻絲毫未被玄宗察覺,玄宗依舊對他格外寵信。由于唐玄宗和楊貴妃對他的寵愛有加,安祿山本無打算在唐玄宗在世時發動叛亂。但楊國忠的不斷逼迫讓他不得不考慮提前造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突然叛變,打着讨伐楊國忠的旗号,率領各族騎兵、步兵共十五萬人,從範陽向南進發,引發了一場震驚全國的大叛亂。安祿山起兵後,黃河以北的州縣紛紛投降,唐朝啟用當時的名将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前往洛陽籌備戰事。然而,随着叛軍渡過黃河向南進攻,封常清節節敗退,洛陽最終淪陷。封常清帶領衆人向西逃竄,途中遭遇高仙芝的大軍。兩人商議後決定退守潼關,等待時機。而安祿山因籌劃稱帝,停留在洛陽,給了唐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然而,命運多舛的封常青和高仙芝兩人卻遭受到了來自監軍宦官邊令誠的誣陷,最終被唐玄宗無情地判處死刑。這一決定猶如自毀長城,給唐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緊接着,唐朝任命哥舒翰擔任兵馬副元帥,并率領軍隊進駐潼關,準備迎戰。此時,潼關的守軍數量高達二十萬之衆。與此同時,常山郡太守顔杲卿帶領騎兵,與弟弟平原郡太守顔真卿聯手,在河北諸郡發起了大規模的起義,得到了廣泛的響應。随後,郭子儀從朔方率領軍隊東征,與将領李光弼連續擊敗了史思明的軍隊。安祿山的後方遭受重創,叛軍的士氣受到極大的動搖。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唐玄宗的一系列決策失誤,使得安祿山在潼關戰場上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徹底改變了戰局。在潼關方面,哥舒翰原本采取了堅守的策略,堅決不主動出擊。而安祿山則巧妙地使用了反間計,故意示弱,引起了楊國忠對哥舒翰的懷疑,認為他有其他意圖。因此,楊國忠極力請求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兵。無奈之下,哥舒翰隻好率領軍隊出關,與叛軍在靈寶展開激戰,但結果卻是慘敗而歸,導緻潼關淪陷。
很快,安祿山的軍隊便攻破了潼關,長安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唐玄宗驚慌失措地逃離京城,不久後,安祿山占領了長安。至此,唐朝的東西二京淪陷敵手。
然而,此時的安祿山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未能追擊逃往四川的唐玄宗及其一行人,這給了唐朝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機會。當時,唐玄宗的兒子擅自登上皇位,在靈武即位,史稱唐肅宗。經過馬嵬坡事變後的唐玄宗已經失去了民心,隻好順應形勢,正式冊封唐肅宗為皇帝,并将軍政大權交給他,自己成為無權無勢的太上皇。
然而,就在安史叛軍節節勝利的時候,内部矛盾也開始浮現。安祿山由于過度肥胖,全身長滿毒瘡,病情嚴重到雙目失明。病痛的折磨使得安祿山性情大變,暴躁易怒,經常無端鞭笞身邊的人。周圍的人對他心生恐懼,漸漸疏遠了他。
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急于繼承皇位,于是密謀策劃,策反了安祿山身邊的親信李豬兒。在深夜,李豬兒手持大刀,沖進安祿山的寝宮,将安祿山砍死在床上。一代枭雄就此隕落,令人唏噓不已。然而,安祿山雖已死去,但安史之亂并未因此平息。在他的好友兼部下史思明的帶領下,叛亂持續了整整八年之久。這場戰亂給大唐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曾經繁華昌盛的唐朝盛世也一去不複返。回顧安祿山的一生,他的行為備受争議,背負着“亂臣賊子”的罵名。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他在軍事、政治等方面展現出的卓越才華。他聰明睿智,決策果斷,執行有力,麾下更是有衆多傑出将領,如史思明、安守忠、崔乾佑等。這些都顯示出他作為一名領袖的非凡能力。安祿山的結局或許并不完美,但他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出衆才智逐步實現的。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安祿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嚴重扭曲,極度自私成為其核心,不惜犧牲他人利益來追逐個人目标。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行徑最終導緻了他的覆滅,甚至被親生兒子殺害。這無疑是他人生悲劇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