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唐中興第一名将李光弼
他與嶽飛同樣被賜予“武穆”谥号,堪稱大唐忠心耿耿的臣子。他的功績遠超嶽飛,但最終命運如出一轍,悲慘收場。他更是心系大唐的首位名将,論戰功和能力,他自認為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即便是名震天下的郭子儀,也要甘拜下風。然而,這位與郭子儀齊名的将領,命運卻截然不同。他不僅名氣遠遠不及郭子儀,最後還陷入郁郁不得志、孤獨終老的境地。他就是平定安史之亂的悲情戰神——李光弼。說起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将,盡管大家對郭子儀更為熟悉,但毫無疑問,平定安史之亂的頭号功臣當屬李光弼。《新唐書》曾記載:“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這無疑得到了官方認可。而且在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将領中,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可謂首屈一指。
他所指揮的太原之戰、河陽之戰,即便是放在整個中國古代戰争史中,都是毫不遜色的經典戰役。也正是憑借這些卓越的戰功,他得以與郭子儀齊名,被譽為“李郭”,威名遠揚天下。關于他的軍事才能,《唐書·李光弼傳》曾評價道:“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人,與李光弼相比,都會感到羞愧。”這意味着他們的才能都不如李光弼。顯然,無論是從史書的評價還是後世的知名度來看,李光弼的才能都被低估了。然而,這位在中國曆史上閃耀的将星,卻有着一個特殊的身份——契丹人。在那個時代,唐朝作為超級大國,展現出海納百川的氣度。隻要來到唐朝,就能成為唐人,甚至有機會出将入相。這種吸引力使得當時許多邊塞部族紛紛主動或被迫依附于唐朝,成為大唐的子民,并為唐朝守衛邊疆、征戰南北。李光弼的父親李凱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原本是契丹族的首領,同時也是一位着名的猛将。
在武則天時期,契丹被擊敗後,選擇依附于唐朝。就在這時,李家完成了向大唐宣誓效忠的一系列移民流程,正式移民到了大唐。盡管他們原本是契丹人,但此刻已經完全融入了漢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精神上的漢人。在此之後,李光弼的父親李凱洛因戰功卓着而被賜姓為李,并獲封李信。他逐漸崛起成為一方豪強,被人們稱為柳城李氏。在中國古代,以地名為姓氏是常見的現象,如果某個家族的名稱前加上了地名,就意味着他們是該地區的名門望族。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李光弼的家族勢力并不簡單。
李光弼的父親李凱洛對大唐忠心耿耿,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最終,他英勇犧牲在戰場上,赢得了“忠烈”的美譽。他的職業生涯中,官職最高達到左羽林将軍、同正員、節度使等重要職位,還被封為晉國公。這樣的家庭背景無疑為李光弼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他自幼便系統地接受了漢人士大夫的儒家文化教育,可謂是文武雙全。他不僅能夠熟讀漢書、精通文墨,還擅長騎射和安蜀兵法。除此之外,他還有着深深的忠君愛國之情。以至于在他死後,因為他對唐朝做出了巨大貢獻,皇帝賜予了他“武穆”的谥号。參考後來另一位谥号也是“武穆”的民族英雄嶽飛,我們就能看出這兩個字的含金量有多高了。由此可見,李家也算得上一門忠烈。
李光弼出生于軍人世家,未成年時就被父親送到邊疆當兵曆練。在天寶初年,他便擔任了左傾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侯等職務,展現出非凡的才幹和潛力。當時大唐的頭号名将王忠嗣對李光弼十分欣賞,于是提拔他跟随自己,并時常稱贊他:“光弼必居我位。”意思是說李光弼早晚都會坐到自己現在的位置上。為了避免有些朋友可能對王忠嗣感到陌生。
大家都清楚,引發安史之亂的安祿山曾擔任過三鎮節度使,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然而,王忠嗣曾經一人兼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大唐一半的兵馬都掌控在他手中。這位唐玄宗時期戰功顯赫的名将,就算放在整個大唐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人物。甚至有人說,如果王忠嗣不死,安祿山就不會造反。正是由于大佬王忠嗣的賞識和提拔,李光弼在軍中嶄露頭角,并更加堅定了為大唐王朝效力的決心。
在邊疆鎮守的幾年裡,李光弼表現卓越,多次立下赫赫戰功。他逐漸得到晉升和重用,被朝野上下一緻視為邊鎮名将,威名遠揚。後來,另一位大佬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也對李光弼的才能贊賞有加,向朝廷上奏請求任命他為朔方節度副使并兼任靈州都督。
原本,李光弼對安思順充滿了感激之情,但心中卻隐藏着一個難以解開的心結。他曾經非常敬重的老領導王忠嗣,不幸遭到奸臣李林甫的陷害而喪命。而安思順恰恰是李林甫的好友,他接替王忠嗣的職位也是由李林甫推薦的。由于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污,性格耿直的李光弼一直與安思順保持着一定的距離。甚至當安思順提出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時,李光弼甯願以生病為由辭去官職,委婉地拒絕了這門親事。
然而,他的這次隐退讓他的聲名更加遠揚,成為了大唐王朝的一面旗幟。後來,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認為李光弼是個人才,便向唐玄宗李隆基上表,請求召回李光弼到長安。不久之後,李光弼得到了更廣闊的施展才華的機會。
随着安史之亂的爆發,大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亂讓整個國家陷入混亂和動蕩,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各地紛紛起義,社會治安惡化,社會秩序幾乎崩潰。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朝廷急需有能力、有經驗的将領來穩定局面。
封長青、高仙芝等将領相繼被冤殺,這使得唐玄宗陷入了困境。此時,唐玄宗急需尋找能夠扭轉戰局的名将,以挽救國家于危難之中。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郭子儀和李光弼橫空出世,成為了唐玄宗的救命稻草。
唐玄宗果斷地任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負責河西戰事。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尋求其他優秀的将領來負責河北、河東地區的平亂事務。郭子儀深知李光弼的才華,于是強力推薦了他。公元756年,李光弼終于被朝廷重新啟用,與郭子儀一同肩負起平叛的重任。
兩人并肩作戰,緊密合作,共同抵禦着叛軍的瘋狂進攻。他們憑借出色的軍事智慧和無畏的勇氣,成為了大唐王朝的堅強後盾。在評判行動中,李光弼充分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揮能力。
在常山之戰中,李光弼率領萬餘名各族士兵,奮勇殺敵,成功奪取了叛軍占領的常山。這場戰役中,他以少勝多,大敗史思明率領的2萬多軍旗,讓叛軍節節敗退。李光弼的英勇表現,不僅為大唐軍隊赢得了寶貴的勝利,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人們對戰勝叛軍的信心。
此戰之後,常山郡幾乎盡數被朝廷收複,李光弼的威名也再次傳遍了大江南北。之後,李光弼與郭子儀合兵一處,在嘉山之戰中大敗叛軍,斬首四萬餘人,史思明也幾乎被當場幹掉,披頭散發、狼狽而逃。這一戰使得叛軍老巢範陽與各地的聯系被切斷,河北各郡軍民紛紛殺掉叛軍守将,歸順朝廷,扭轉了前期唐軍被暴打的局面,使得朝廷士氣大振。
原本,李光弼計劃隻要哥舒翰固守潼關,拖住叛軍的主力,自己和郭子儀率軍直搗叛軍的老巢範陽,然後前後夾擊,一舉殲滅叛軍。這些建議和策略都展現出了他的深邃眼光和卓越智慧,如果能夠得以實施,安史之亂根本不可能持續八年之久。然而,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就在李光弼等人準備實施這些策略和計劃時,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唐玄宗李隆基卻聽信了楊國忠的讒言,開始對軍事行動進行過度幹預,強迫潼關的大軍出擊。結果,唐軍在與叛軍的戰鬥中遭遇慘敗,通向關中的大門被徹底打開。這一事件使得李光弼等人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也讓大唐王朝陷入了更為嚴重的危機之中。
在唐玄宗逃亡蜀地的途中,太子李亨選擇北上臨武,并在此稱帝,即唐肅宗。唐肅宗即位後,立即下令讓李光弼和郭子儀等将領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叛軍的進攻。随後,唐肅宗任命李光弼擔任戶部尚書、太原尹、北京留守以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務,負責鎮守北方的重要城市太原。這時,李光弼已經達到了“出将入相”的最高成就。
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責任和壓力,李光弼深知自己必須全力以赴,以報答唐肅宗的信任和期望。當時的“北京”實際上指的是太原,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北京。唐代時期,曾設有五個都城,其中太原作為北都,地位舉足輕重。
稍微了解地理曆史的人都知道,河東乃是關中地區的門戶,如果河東被敵軍占領,那麼位于河東後方的唐朝流亡政府将會面臨絕境。而太原作為河東的核心重鎮,同樣也是河東的門戶,其地位至關重要,一旦失守,大唐的命運将岌岌可危。然而,此時的唐朝剛剛經曆了一場慘敗,無法再調集更多的兵力支援,隻給了李光弼區區五千人馬。李光弼抵達太原後,四處招募當地軍隊,但總數仍不足一萬。而他将要面對的,則是史思明率領的十多萬叛軍的猛烈攻擊。盡管形勢嚴峻,但李光弼并沒有絲毫氣餒或驚慌失措。相反,他憑借着對地形和敵情的深入了解,精心策劃并實施了一系列巧妙的戰術和戰略。小時候觀看《地道戰》時,我們常常被戰士們神出鬼沒的行動所驚歎。卻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李光弼就已經将地道戰術運用得爐火純青,可以說是地道戰的鼻祖。他組織士兵修築城牆、制造投石車,并挖掘地道。
不僅如此,他們還将地道挖到了敵人的腳下。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叛軍正在城下大罵守軍,突然間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過不了多久,這些叛軍就在城頭上被當衆斬首。如此一來,沒有幾個敵人再敢靠近城牆。在他的指揮下,唐軍成功抵禦了叛軍的進攻,并斬殺敵軍上萬人。此戰後,叛軍元氣大傷,再也不敢輕易進攻太原。李光弼在太原的堅守,為郭子儀收複兩京争取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然而,曆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盡管李光弼等人為抵抗叛軍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領導的微操讓這場戰争變得異常艱難。随着唐軍反擊的号角響起,當時唐朝派出了包括郭子儀、李光弼在内的九大節度使,率領60萬大軍圍攻相州的安慶緒。可是,皇帝手握郭子儀、李光弼這兩張王牌,卻沒有任命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擔任總指揮。
然而,朝廷卻任命宦官魚朝恩為監軍,由他來統帥軍隊。這種外行指導内行的做法,顯然預示着戰争的結果不容樂觀。果然,當兩軍交戰時,狂風大作,唐軍竟然陷入了混亂之中。各部分隊行動不一緻,有的選擇逃跑,有的則堅持抵抗,但最終唐軍遭遇慘敗。值得注意的是,郭子儀的部隊率先潰散,而李光弼的部隊則保持相對完整,并有序地撤退。這場戰役雖然失敗,但李光弼的部隊因其卓越的表現備受贊譽,被認為是最具戰鬥力和紀律性的。史書稱贊李光弼“行軍之榮”、“陳毅有籌略,将率中第一”。往往領導者的一些微小操作失誤,都會導緻下屬承擔責任。在香積寺之戰失敗後,由于宦官的陷害,郭子儀成為了戰敗的替罪羊,而李光弼則成為了大唐平叛的最高統帥。此後,他先後在河陽一戰中再次大破史思明,并在戰鬥中擊敗史思明的援軍,生擒敵将安泰卿等人,為平定叛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場戰鬥的勝利使得李光弼聲名遠揚,被譽為史思明的克星。然而,正當李光弼奮勇殺敵之時,唐肅宗卻受到宦官魚朝恩和将領仆固懷恩的蠱惑,再次進行了不切實際的指揮,迫使李光弼進攻洛陽。由于敵我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唐軍最終戰敗。盡管李光弼全力抵抗,但仍無法改變戰局。幸運的是,史思明雖然取得了勝利,卻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所殺,唐軍也因此得到了喘息和休整的機會。唐肅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為了安撫李光弼,任命他為太尉,并兼任多路副元帥,鎮守臨淮,與仆固懷恩等人合作,共同收複洛陽,為最終平定安史之亂奠定了基礎。此後,李光弼又臨危受命,率軍征讨山東的袁晁起義軍。當時,江南地區是大唐的重要賦稅來源地,而李光弼成功保衛了這片土地,确保了大唐的财政收入。
公元七百六十二年,李光弼因公被封為臨淮郡王,并賜予鐵券。他的英勇事迹被繪制在淩煙閣中,永載史冊。然而,我們常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似乎成為了一條經久不衰的曆史規律。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由于對武将的忌憚,唐朝曆代皇帝開始空前地重用宦官。這些宦官不僅掌握着禁軍,還大量被派遣到各地擔任監軍等職務。他們常常對将領進行侮辱,導緻軍隊内部和外部的關系極為緊張。
面對不守紀律、嚣張跋扈的宦官,李光弼毫不手軟,直接将其當衆斬首。這一舉動引起了朝廷中宦官們的極度痛恨。此外,李光弼耿直的性格和嚴厲的作風也讓他招來了許多人的嫉妒和怨恨。史書記載,李光弼統軍嚴謹,威震天下,聲名遠揚。他的威嚴令諸将不敢擡頭直視,能夠以少量兵力與郭子儀齊名。然而,兩人的性格卻大相徑庭。
相比于為人和善的郭子儀,李光弼頗招人嫉恨 。在唐肅宗繼位後,宦官程元振迅速崛起,成為朝中的紅人。這位老兄大權獨攬,為所欲為,對于那些軍功卓着的名将,他總是極盡迫害之能事。而李光弼,作為一名既能打仗又有性格的将領,自然成了朝廷近臣的眼中釘。
當時,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将仆固懷恩,就是被程元振誣陷緻死。這件事讓李光弼對入朝産生了極大的恐懼,生怕自己也會遭到同樣的下場。
公元763年,吐蕃大軍進犯長安,唐肅宗狼狽出逃。此後,唐肅宗向天下征兵勤王時,李光弼因懼怕宦官們的迫害,不敢回朝。這一行為不僅令他的名譽受到損害,還讓人诟病他擁兵自重。史書稱其“擁兵不朝”,這讓耿直的李光弼感到愧疚和憤恨,最終積郁成疾。
公元七百六十四年,李光弼辭世,谥号武穆。臨終之際,他遣手下孫真奉攜自己的手信赴朝,為自己的行徑申辯。其命運與日後遭莫須有罪名冤殺的嶽飛相似,李光弼的一生亦充滿了悲情色彩。縱觀其一生,功高蓋世,卻因擁兵不朝而飽受後世争議。有人不明李光弼苦衷,認為其不忠。然而,李光弼苦戰八年,這豈是不忠之人所能為之?他英雄一世,論戰績甚至超越郭子儀,卻在這特定時代遭受無端猜疑。這是個禮崩樂壞之世,亦是君臣相宜之時。李光弼亦難以逃脫時代之宿命。言其為悲劇英雄,非因其死于非命,實乃指其無端身負重傷。對于一個深受正統儒家教誨、披荊斬棘、忠心為國之人而言,還有比被誣陷為不忠更令人痛心之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