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冤種弟弟與嘴碎哥哥~或許,每個時代都有它辜負的人
“54歲這一年,蘇轍被朝廷任命為代理太尉進爵開國伯,舊黨執政後司馬光主張盡數退回宋神宗時期占領西夏的城寨。”
“蘇轍表示支持,但因為舊黨内部沒有達到一緻認同所以一直沒有完成交接。”
“就在朝廷棄守未決的時候,西夏人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侵擾,蘇轍則認為西夏人的進攻應該歸罪于宋朝退讓的力度不夠,割地不夠從容所緻。”
“.......”
宋太祖:這很難評(深呼吸jpg)
“宋哲宗親政後,新黨重新得勢,蘇轍因為上書反對皇帝恢複新法接連遭到貶谪,直到宋徽宗即位後62歲的蘇轍才被複職。”
“一年後,蘇轼在常州去世,臨終前沒有見到自己的弟弟而十分遺憾,蘇轍知道後十分悲痛,創作了《追和轼歸去來詞》和《東坡先生墓志銘》。”
“沒過多久,宰相蔡京重新掌權黨禍複起,蘇轼這樣已經死去的人勉強躲過一劫,像蘇轍這樣還活着的人則被朝廷連削五官。”
“蘇轍為了避禍隻好遷居到了汝南。”
“66歲時蘇轍來到颍川定居,因為感慨當年元佑時期的老人已經所剩無幾,所以将自己的房屋命為遺齋,自号颍濱遺憾老,整日讀書寫作謝絕賓客,對時事決口不談。”
“他将所有的感想都寄托到了自己的詩中,先後完成了《颍濱遺老傳》和《論語拾遺》。”
“公元1112年,74歲的蘇轍逝世,朝廷追複蘇轍為端明殿學士,最後将其葬在了小峨眉山的蘇轼墓旁。”
“有趣的是現代經常調侃蘇轼蘇轍兄弟,更甚者有網友嗑起親情邪門CP。”
蘇轼:補藥啊(驚恐jpg)
蘇轍:?(疑似失去所有手段和力氣)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蘇轼這首脍炙人口的《水調歌頭·中秋》是寫給弟弟蘇轍的思念之詞。”
“今日不談風雨月,隻說蘇轍蘇子由。”
“相對于哥哥蘇轼的耿直和才情,蘇轍則是成為了曆史上出名的冤種弟弟。”
“他的一生不是在撈哥哥的路上就是在升官撈哥哥的路上,以至于後人總結兩人的人生軌迹,一個被貶入獄求弟弟,一個升官發财撈哥哥。”
“蘇轼沒錢了,怨種弟弟給。”
“蘇轼在常州買房錢不夠,蘇轍一口氣借了3000貫,自己卻到60多歲才買得起房。”
“蘇轼在惠州劍橋沒錢寫信給蘇轍,蘇轍也沒錢就動員妻子捐出朝廷賞賜的金币。”
蘇轍老婆:emmmmm...
一個真敢要,一個真敢給。
“蘇轼惹事了,蘇轍火速救。”
“蘇轼因為烏台詩案被捕,蘇轍連夜上書救哥哥。”
“蘇轼生病了,蘇轍管。”
“蘇轼被貶海南時犯了痔瘡,蘇轍念了一整夜陶淵明的止酒詩勸哥哥戒酒。”
衆人:哦買噶,這是能說的嗎?(八卦jpg)
蘇轼:.........
《社死隻在一瞬間》
“蘇轼寂寞了蘇轍寫詩,有一年他寫了29首詩,其中25首詩是寫給哥哥蘇轼的。”
蘇轍:.........
幾道異樣的目光投來,好似在說:哇哦,原來你是這樣的人!
“還有蘇轼是王安石的頭号黑粉,王安石變法蘇轼反對。”
“王安石寫的詩,蘇轼暗戳戳去怼。”
“王安石推行的字說,蘇轼也要和他争辯個三天三夜。”
時錦初尾音拖長,說:“但是呢.......”
“很多人黑着黑着就愛上了,蘇轼也不例外。”
“元豐二年,烏台詩案爆發,王安石不計前嫌上書請求皇上饒蘇轼一命。”
“五年後,曾經黑粉頭子蘇轼和王安石同遊鐘山,兩人玩得不亦樂乎,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蘇轼還差點跑去和他做鄰居。”
“可惜...因為買房的錢不夠隻好作罷。”
“蘇轼對王安石的學識和人品有了新的認識,而王安石也對蘇轼的才華贊賞有加。”
“蘇轼甚至一度考慮在江甯與王安石為鄰,足見他們之間情誼之深厚。這種轉變不僅展現了兩位文學巨匠的胸懷與氣度,也為後世留下了一段佳話。”
78:【看出來他們兄弟是真窮了。】
鄢卿: 【君子之交淡如水,半山先生和東坡先生就是典範,朝堂之争乃政見之争,非君子之争】
皮皮蝦不是蝦: 【司馬光不是才是王安石的黑粉頭子嗎?隻要是王安石的,司馬光他全部都要反對,就連王安石變法通過對西夏作戰收複的數州二十餘縣,他也是在西夏沒有出一兵一卒的情況下也送了出去。】
深海裡的白粥: 【雖然他倆政治上不合,但王安石和司馬光他們私下其實也是一對好友。後來王安石走後,司馬光是唯一去祭奠王安石的。】
所以曆史的遺憾到底是什麼呢?
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蘇轼,卻一生跌宕起伏、三起三落,他想為天下蒼生做事,但卻打動不了那個他最想打動的宋神宗。
一生風雨人能泰然處之,在寫詩方面蘇轼與黃庭堅并列北宋詩歌最高成就,在寫詞方面蘇轼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在散文方面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書畫方面他位列宋四家之首,其《黃州寒食帖》也被譽為三大行書之一,與書聖王羲之《蘭亭序》齊名,更是與曹植、李白并列三大仙才。
但是命運的軌迹似乎一直在與蘇轼開玩笑...
或許,每一個時代都有它辜負的人。
滾滾洪流中,個人命運微不足道。
.......
高宗時期。
蘇洵沉默良久,他作為父親看待兄弟二人的人生軌迹,角度自然也不同。
他既心疼長子一路坎坷,最後死在離夢想僅一步之遙的地方。又慶幸好在他心性豁達想得開。
“唉...”
“父親您歎什麼氣?”尚且年幼的小蘇轼拉着弟弟走來,問他。
等兄弟二人走近,蘇洵牽住倆兒砸的手,半蹲下來看向他們,諄諄教誨說道:“轼兒轍兒,你們作為兄弟以後要互相扶持知道嗎?”
“這世界上除了我和你們娘親,沒有人再比你們之間更親近。”
小蘇轍:“知道了父親。”
小蘇轼:“弟弟說他知道了父親。”
蘇洵:“.......”(差點翻白眼過去)
他是這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