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發家
等了半個多月,天氣逐漸轉熱了,堤壩總算是建好了。
一大早,楊立就被家丁喊到了堤壩上,在老師傅的指揮下,開閘引水,沒一會,三十畝的田就被海水全部灌溉,這些田原本也隻能填的很淺,所以速度很快。
楊立看着三十畝田感歎,總算可以開始制第一批鹽了。近來已是四月中旬了,天氣逐漸轉熱,不下雨的話,第一批鹽結晶大概需要6至7日,如果進入了夏天,那兩三日即可。
楊立雇了人專門看管這三十畝鹽田,先把田裡的海水清理一番,把漂浮物等雜質都挑掉,然後等着曬幹。楊立每日都會去田裡查看這鹽是否結晶,好在天公作美,最近沒下雨,在第七日早上,田裡的海水基本上都蒸發光了,剩下的都是結晶的鹽了,趕緊讓人收集起來,帶回去還要溶解了再過濾,之後再通過小火蒸煮掉水分再進行過濾得到的才是可食用的鹽。
最後粗算下來,每畝地能曬得200斤左右的鹽,這第一次嘗試,一共有6000斤左右。按照武都一斤鹽賣得200文的價錢,楊立這第一批鹽就能有1200兩的進賬。
所以楊立聯系了楊夫人,并且通知在圍爐雅宴還有幾位合作的酒樓都發布賣鹽的告示,這緊俏貨很是吃香。6000斤,很快就在武都賣完了。除去人工、運輸、交稅、還有給幾位酒樓老闆的分成,楊立這第一批鹽就賺了800兩。
目前制成一批鹽,需要7天曬,再2天提純,再有10日運輸至武都販賣,20天就能賺800兩,楊立的身家就此開始了暴漲。不過楊立賺的這些錢,沒有亂花,以30畝原始鹽田為中心,開始了更大規模的買地,後面一個月又買了70畝的地,幾乎半個東臨鎮的人都被楊立雇來加工制鹽了。100畝的地,20天就是2600多兩的進賬。
楊立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約定,東臨鎮還有周邊的幾個小鎮,鹽的價格隻有10文一斤。
姜福春這些都看在眼裡,因為楊立的制鹽生意。東臨鎮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東臨鎮的稅收也是水漲船高。朝廷見狀還表揚了姜福春治理有方,姜福春對楊立的信任又多了一分。
因為制鹽越來越多,僅僅賣給武都,肯定供大于求。楊立需要把鹽賣往武都的各個城池,目前隻有一個法子能迅速奏效,為此他趕回了武都。同時派家丁在沿海地域,大批買田。
趕回武都的時候已然是五月下旬了。楊立如今有了一絲成功人士的氣場,畢竟兜裡有錢了。這次回家給母親還有哥哥嫂嫂妹妹都帶了貴重的禮物。
當然還有劉青芷的禮物,一把上好的玉如意,兩個人許久未見,在船艙裡纏綿了好一會。楊立此行還有個目的,就是找劉青芷的爹,他的鹽想要賣往全國各地,漕運無疑是最好的運輸方式,并且她爹的漕運經營多年,在各地都能說得上話,不愁賣出去鹽。不過,按目前楊立的鹽産量,還隻能提供給富人用。想要發展給百姓并且是低價,還有一段路要走。
楊立約見劉青芷,沒有說讓她去牽線她爹,隻是告訴她,要與她爹談一筆生意。這也讓劉青芷沒有半點怨言,楊立并不是利用她和她爹。
第二日,楊立自己約了劉牧知在福滿莊見面。
剛見面楊立主動站起拱手并拿出了禮物,說道:“劉伯父許久未見,這是晚輩在挑選的一些上等好茶,帶來給您嘗嘗。”
劉牧知不愧是老生意人了,“哈哈哈,好啊。你小子,有什麼事直說吧,茶我就收下了。”
“是有筆生意想與劉伯父談一談。”
“哦?什麼生意,說來聽聽。”
“晚輩開始制鹽的事想必您也知曉了。”
“确實,你這鹽在這武都已經傳開了,你小子真有你的,鹽都能弄出來,這幾個月來賺了不少了吧。”
“跟劉伯父的漕運比起來,算不上什麼。”
“看來是想利用我漕運吧!”劉牧知說完喝了口茶,沒等楊立開口,“說吧,分給我多少!”
“每座城一成!”
劉牧知沒說話,又喝了口茶。
“兩成!”
“哈哈哈,好了,不逗你了。就兩成,多攢些老婆本吧,哈哈哈哈哈,我那青芷還在等着你呢。”
楊立開心了,兩成的利潤給出去,少走了多少的彎路。
二人達成協議後,效率很高,劉牧知立刻就安排人去對接了,很快就把鹽源源不斷的從東臨鎮運往各地。目前的産量,隻夠5座城,每座城每個月的進賬就能有4000兩,挖去兩成再減去人工成本,每座城的利潤來能有3000兩。20天就能賺得一萬五千兩。等到了夏季,15天就能賺得一萬五千兩。
楊立之後就是躺着也能賺錢了,不過距離他的目标還有很大的距離。他沒事的時候就在考慮如何把每畝地産鹽量提上來,不過一直沒想到好的方法,目前隻能采取大規模收購田地的方式增加産量。
就這麼買田、建堤壩,一個夏天,楊立又買了700畝的田,差不多綿延了整個海岸線。這些田都在10月份開始了制鹽工作。同時,秋天,楊立的火鍋店也在幾位酒樓老闆的共同努力下開了5個分店,生意都火爆的不得了,引得更多的人來求着加盟。楊立細算了一下,加盟的人有了40人之多,光每年的加盟費就能收到9萬兩,加盟的人數随着名氣的增大還在增多。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楊立盤點了自己的财産,已經有将近6萬兩,錢是不愁了,下面要兌現的姜福春的承諾了,當然還有對劉青芷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