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世家桎梏
沮鹄的心中充滿了對領兵作戰的渴望,他們的内心仿佛燃燒着一團火焰。他想象着自己身披戰甲,手握長槍,帶領着英勇的士兵們沖向戰場。
從年少時起,父親沮授讓他文武兼修,但他自己對兵法、武事格外癡迷,在河北的時候就經常和袁紹麾下的将領們厮混在一起,雖然武藝不精,但對于排兵布陣、領兵作戰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的願望是有一天自己成為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将軍,展現出卓越的戰略智慧和果敢的決策能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赢得榮譽和尊重,而不是依靠父輩的餘蔭。
之前在河北,他被沮授保護的很好,完全沒有機會接觸戰場。來到襄陽以後聽聞了魏延的英雄事迹,又受到了陳到的影響,對于軍事和戰場的渴望愈發明烈。
這一次鎮南軍出征,沮鹄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可是回家一提起此事就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包括以前事事遷就自己的祖母,心中燃起的希望瞬間破滅。
但年輕氣盛的沮鹄豈能就這樣善罷甘休,留下一封書信後便悄悄離家跟随着親衛營随軍南下。
這次南下沮鹄率領着親衛營的數百騎兵先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讓他過了一把“将軍瘾”。
魏延戰前點将,沮鹄聽見陳到要護衛鎮南将軍安全不方便領兵前往蕲春,他便挺身而出,毛遂自薦,雖然父親沮授一直在朝他使眼色,但是他完全不去理會,他是成年人了,可以選擇自己的路。
“魏将軍,在下願往。”
沮鹄聽見魏延稱贊他行軍開路有功,心花怒放,更加迫切地需要這次領兵機會。
“鹄兒,别再胡鬧了,領兵打仗不是兒戲,你沒有戰場經驗怎能勝任,贻誤軍機你能承擔的起這份責任嗎?”
焦急的沮授趕緊出來打斷,生怕魏延同意了沮鹄的領兵請求。
“父親,我不是小孩了,不用事事都聽你的安排。”
沮鹄轉過頭來朝着沮授吼道。
“魏将軍,在下願簽軍令狀,如若有失我沮鹄甘當軍法。”
沮鹄又接着朝魏延說道。
沮授陰沉着臉,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憤怒,堂下衆人也是一言不發地看着父子二人。
魏延也沒有答話,他在等待沮授的意見,這是對一位父親最基本的尊重。
沮授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在這一瞬間,沮授感覺他的兒子真的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需要他護佑的孩童,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
“魏将軍,你下令吧,軍中沒有父子,隻有将帥,不用顧慮在下。”
沮授知道魏延沒有回答是在等自己表态,但自己的意見已經左右不了兒子了,還是退一步給自己一個台階,也給沮鹄一個台階。
“好,那就命沮鹄率領親衛營騎兵和斥候前往蕲春方向,監視江東軍的去向。”
魏延聽到沮授這麼說,也不再猶豫,自己手下缺将領,戰事耽擱不得,便趕緊下令。
“諾,末将領命!”
年輕的沮鹄滿臉悅色,信心十足。
“魏将軍,由于沮鹄戰場經驗不足,面對江東強軍或有纰漏,在下請求以參軍的名義随軍前往,以敦促沮鹄及此支兵馬。”
沮授見阻攔沮鹄已無可能,便想着陪同前往,有自己在,可以盡最大可能規避風險,保護兒子的安全,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父親,為什麼對我總是不放心,隻是去監視江東軍,又沒有戰事。”
沮鹄有點不滿,在他父親的眼裡他永遠都是小孩、始終做不成大事,他想借此機會來證明自己,可是自己的父親還是不放心,還要随行盯着。
“住口,軍中無父子,在下現在是鎮南将軍封的參軍。”
沮授都沒有睜眼看他,而是閉着眼怒斥沮鹄。
“如此甚好,有沮參軍親自前往必然無憂。”
魏延知道沮授還是不放心自己的兒子,說心裡話他也不放心,如若沮鹄真有什麼閃失,自己以後怎麼面對沮授和沮老夫人,沮授能親自前往,那最好不過。
沮鹄雖然不想父親跟着自己,但見魏延已經下令,也不再多說什麼,跟着諸位将軍一起下去準備去了。
正當魏延也準備動身前往西陵的時候,向朗急匆匆地趕來。
“魏将軍,請問安陸城中的黃家的祖宅和宗祠如何處置?”
向朗接手安陸政務後,派人包圍了黃祖所在的黃家祖宅和宗祠。
魏延這才想起來,黃祖就是江夏安陸人,這裡也是江夏黃氏的發祥地。
安陸黃氏家族在曆史上名氣不小,“二十四孝”故事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黃香就是安陸黃家的人。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于天下。
而沔南名士黃承彥、虎贲将軍黃忠、零陵黃蓋都與安陸黃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黃祖雖然反叛,但禍不及祖宗,罪不及家人,命人保護好黃家宗祠和祖宅,不能有任何破壞。
等本将抓住黃祖,再把他綁到黃家宗祠來謝罪。”
魏延可不想因為一個黃祖而得罪更多的黃姓之人,那就得不償失了。
“諾,将軍英明。”
向朗對魏延寬廣的胸襟以及高超的手腕感到無比敬仰,将黃祖的過錯與安陸黃家割舍開來,即使此戰黃祖身死,隻要安撫好黃家以後也能很好的統治江夏。
而一旁的蒯良和龐統都是荊州大世家的代表,他們聽到魏延對安陸黃家祖宅和宗祠的處置,内心深感贊同。
魏延也不傻,他知道這個時代望族世家的勢力對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随着自己地盤的擴大和官位的晉升,不能再像之前處置長沙桓家和襄陽蔡家那樣簡單粗暴了。
當下還需要依賴世家、利用世家,盡量争取到更多的世家支持。
若站到世家的對立面,沒有經濟支持,沒有政治支持這些都不重要,對于一方諸侯來說,沒有了人才支持才是最為頭疼的,畢竟讀書和人才基本都被世家壟斷。
這也是魏延拿下荊州後注重發展襄陽學業堂的原因,在出征之前,對徐庶千叮咛萬囑咐,一定要将襄陽學業堂的學子選拔當做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魏延集團日後人才供給的保證。
也隻有打破世家對讀書和人才的桎梏(gù),才能将讓自己的基業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