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聽楊绛談往事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科普學習 > 聽楊绛談往事 > 書摘:留學

書摘:留學

書籍名:《聽楊绛談往事》    作者:吳學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阿季和锺書是1935年8月13日乘P&O公司的郵輪離開上海遠航的,那天阿季的三姐閏康送行,隻送到岸邊。锺書的師友溫源甯、邵洵美等來碼頭送行,坐小船直把他們送上郵輪。

        由于當時任中英庚款董事會董事的葉恭綽規定,庚款學生出國留學不得攜眷同行;阿季以自費生身份出國,憑教育部發給的留學證書辦簽證、買船票。她的留學護照上的身份是楊季康小姐。阿季登上輪船,和另兩位女伴同艙,與锺書同船而不同艙。這艘郵輪載有許多同屆留英學生,大家都知道锺書和阿季是新婚蜜月。

        郵輪在海上行駛三星期,于1935年9月初抵英國。阿季和锺書沒有直奔牛津,而留在倫敦小住觀光。

        沒有多久他們就由專管中國留學生的英人Mr.Silcock開汽車送往牛津。

        錢锺書到牛津,Silcock先生已為他安排好,入埃克塞特學院(ExeterCollege)攻讀文學士(B.Litt.)學位。阿季本打算進不住宿的女子學院研修文學,如俞大那樣做一名Homestudent,但接洽入學時攻讀文學的名額已滿,要入學隻能改修曆史。她不願意,于是決定不入學院,而在牛津大學旁聽幾門文學課程,自修西方文學。

        阿季和锺書在校外租得一間較大的房間,做卧室兼起居室,窗臨花園倒也幽靜。房主姓金Mr.King,提供三餐和下午茶,房間衛生由老金的妻女負責打掃。同寓寄宿的還有另外兩名學醫的中國留學生。

        錢锺書是我國庚款留學的公費生,在牛津卻是自費生(commoner),自費的男女學生都穿一件黑布背心,背上有兩條黑布飄帶。男生還有一隻硬的方頂帽,但誰都不戴。領獎學金的學生穿長袍。牛津女生都戴軟的方頂帽子。在牛津小城街上到處可見穿黑布背心的學生,這道街景曾使阿季當時心裡難受,有失學兒童之感。她因不忍心向已患高血壓的父親開口要錢交付牛津昂貴的學費和導師費,甯願做一名旁聽生,聽幾門課,到大學圖書館自習。

        學期開始後,锺書也領得一件黑布背心。在牛津兩年,他常穿着這種有黑飄帶的黑布背心去埃克塞特學院課堂上課,到學院食堂吃晚飯。牛津規定,學生每周必須在所屬學院的食堂吃四五次晚飯。吃飯,就證明這個學生住在學校。吃飯比上課重要。飯費較貴,因锺書有家眷,他隻需每周吃兩頓飯。

        阿季沒有黑布背心,她一人穿着旗袍去上課,總和兩三位修女坐在課堂側面的旁聽座上聽講。牛津大學的大課,在大學樓的課堂上。埃克塞特學院的課,借用學院的飯廳,都有好些旁聽生。

        阿季沒有和锺書一起上過課,阿季上的課,他都不上,他有他的必修課。但他們在不上課的時候,兩人一起上圖書館。旁聽生沒有作業,不作論文,不考試,有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阿季從沒享受過這等自由,正好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圖書館讀書。

        牛津大學總圖書館名BodleianLibrary,錢先生譯為飽蠹樓,藏書五百萬冊,手稿六萬卷。兩人在這裡埋頭用功,确有點像書蟲那樣飽蠹。楊先生說:“在東吳,學的是我并不感興趣的政治學,課餘常在圖書館尋尋覓覓,想走入文學領域而不得其門。進清華後,又深感自己欠修許多文學課程,來不及補習。這回,在牛津大學圖書館,滿室滿架的文學經典,正好從容自在地好好補習。”

        牛津大學圖書館的圖書向例不外借。臨窗有一行單人書桌,阿季就占據一張桌子,自己從架上取書來讀。讀不完的書留在桌上,下次來接着讀。在圖書館讀書的學生不多,環境非常清靜,阿季的心态也平和甯靜,她給自己訂了一個課程表,一個一個經典作家按照文學史往下讀。主要作品一部一部從頭到尾細讀。代表作外,也讀有關的評論。

        白天讀外文書,晚上在家讀中文書。他們帶了一箱子中國舊書,還有筆、墨、硯台、字帖到牛津。兩人比賽誰讀得書多,年終結算。1935年終統計結果,兩人所讀的書冊數大體相當,實際上錢先生讀的全是大部頭的書,阿季則把小冊子也算一本;錢先生讀的中文書全不算,阿季全算。錢先生在日記中寫道:“季承認自己‘無賴’。”錢先生讀的中外文書其實要多得多,有的書看幾遍。他的體會是:“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許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會發現。”他不僅讀,還做筆記。先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邊讀邊記,因為那裡的圖書不外借,隻準帶鉛筆和筆記本,書上也不許留下任何痕迹;所有的筆記都是回家經過反刍後寫成的。楊先生讀書筆記做的不多,所讀的書中雖包括幾本薄薄的小冊子,不過有的書像詩集、詩話等,也是翻來覆去讀幾遍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